位置 > 首页 > 句子 >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日期:2022-12-02 00:00:00

1、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2、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3、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mg2+

4、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5、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7、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8、碱的溶解性

9、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0、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1、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宋朝应用);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1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13、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14、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15、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

16、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17、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18、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

19、催化剂:一变二不变(改变物质的反应速率,它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的物质是催化剂)

20、用洗气瓶除杂的连接:长进短出

21、对溶解性的考察趋向于物质的共存,离子的共存.

22、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里。

23、实验时若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二、固体药品的取用

24、使用过的镊子或钥匙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25、量筒的使用

26、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a、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b、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c、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d、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e、不用酒精灯时,要盖上灯帽,以防止酒精挥发。

27、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探究:p10—p12

28、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如铁易生锈、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等。

29、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如co2 kclo3 so2 等。

30、氧化反应:物质与氧的反应。(缓慢氧化也是氧化反应)

31、收集方法: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口要伸到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赶尽)

32、操作步骤:

33、一正氧、二负氢

34、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35、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6、过滤:分离可溶性与不溶性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注意:“一贴” “二低” “三靠”)

37、人类拥有的水资源p57—p59

38、在相对原子质量计算中,所选用的一种碳原子是碳12,是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它的质量的1/12约等于1.66×10-27 kg。

39、离子的形成:原子得或失电子后形成的带电原子

40、书写化学式时注意根据化合价的正负,按左正右负氨特殊来书写。

41、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分子所含有的某原子个数 h2o

42、无定形碳 1.木炭和活性炭 吸附性

43、焦炭 炼钢

44、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能溶于水

45、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46、用途:灭火,做气体肥料,化工原料,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及做制冷剂

47、氧气(或空气)

48、物理性质:有光泽,能导电,能导热,延展性,弯曲性

49、原理:fe2o3+3co==2fe|+3co2

50、托盘天*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下列关于其使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称量物体前首先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B.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加砝码C.不管桌面是否水*,只要调*横梁就可以称量D.不能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阅读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1)

——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Ca(OH)2+2H3PO4=Ca3(PO4)2↓+6H2O

2、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里。

3、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4、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如co2 kclo3 so2 等。

5、分解反应:由一中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ab ===a +b

6、空气含氧量的测定——过量红磷的燃烧实验p23

7、空气的污染:(空气质量日报、预报)

8、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液化成淡蓝色液体或固化成淡蓝色固体。

9、药品: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10、实验装置p34、p35

11、收集方法: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口要伸到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赶尽)

12、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13、解释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这些现象::

14、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15、水的净化(1)、加入絮凝剂吸附杂质(吸附沉淀)(2)、过滤(3)、消毒(加氯气或一氧化二氯)

16、硬水和软水

17、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18、元素周期表

19、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0、o通常显-2价,氢通常显+1价;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化合价有变价。

21、再计算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22、还原性c+2cuo==2cu+ co2

23、焦炭 炼钢

24、是温度降到着火点一下

25、纯金属 铜 铁 铝 钛

26、原料:铁矿石,焦炭,空气,石灰石

27、设备:高炉

28、金属资源保护措施:1.防止金属腐蚀;2.金属的回收利用;3.有计划合理的开采矿物;4.寻找金属的代替品

29、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30、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31、加热通入CO2的红色石蕊溶液:红色变为紫色。

32、大理石与稀盐酸: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3、铁丝放入CuSO4溶液中: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蓝色溶液变成浅绿色。

34、使用过的镊子或钥匙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35、从细口瓶里取用试液时,应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36、给药品加热时要把仪器擦干,先进行预热,然后固定在药品的下方加热;加热固体药品,药品要铺*,要把试管口稍向下倾斜,以防止水倒流入试管而使试管破裂;加热液体药品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要把试管向上倾斜45°角,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四、洗涤仪器:

37、仪器洗干净的标志是: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38、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探究:p10—p12

39、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40、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2)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化学性质——可燃性。

2、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解释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这些现象::

4、灯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

5、加热时注意事项:

6、加热前,要求容器外壁应干燥。

7、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预热,试管口要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

8、给物质加热时试管破裂的可能原因是:

9、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10、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11、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12、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13、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4、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15、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16、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7、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8、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

19、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20、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23、煤气:一氧化碳(co)

24、天然气:甲烷(ch4)

25、生铁/钢:(fe)

26、铁锈:(fe2o3)

27、氯化钠(nacl):食盐

28、碳酸钠(na2co3):纯碱,苏打,口碱

29、氧化钙(cao):生石灰

30、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31、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

32、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33、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34、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5、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36、氯化钠(NaCl):食盐

37、碳酸钠(Na2CO3):纯碱,苏打,口碱

38、乙酸(CH3COOH):醋酸

39、汞(Hg):水银

40、化学用语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3)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菜根谭》)

2、夕云乍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

3、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

4、蓊蓊郁郁:多形容草木蓬勃茂盛的样子。

5、急不暇择: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7、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8、吾从而师之。 古义:跟随、而且 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9、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 今义:许多人

10、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11、阿房宫赋 杜牧

12、登高 杜甫

13、归园田居 陶渊明

14、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15、卓有成效: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16、永垂不朽: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17、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

18、摇摇欲坠: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或不稳固,很快就要*。

19、策

20、致

21、北

2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2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2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25、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

26、朔气传金柝(动词,传递,传送)

27、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代词,他,他们)

28、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代词,前指老师的;后指学生的)

29、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指“闻道先乎吾”的人)

30、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31、句读之不知(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32、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

33、吾欲之南海(动词,到、往)

3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总结2

  1.蓊蓊郁郁:多形容草木蓬勃茂盛的样子。

35、及

  ①非及向时之士(比得上,动词)

  ②及至秦始皇(到,等到,介词)

36、度

  ①内立法度(制度,名词)

  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长短)

  文言虚词

  之:

  (1)助词,的。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3)代词,它。而莫之夭阏者

  (4)代词,他。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指宋荣子)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代词,这些。之二虫又何知

  (6)动词,到,往。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而:

  (1)连词,表修饰。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

  (2)连词,表转折。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3)连词,表并列。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4)连词,表承接。而控于地而已矣

  则:

  (1)连词,就。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连词,或者。时则不至

  (3)连词,那么。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

  (2)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

  (3)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以:

  (1)介词,把。以五百岁为春

  (2)介词,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介词,凭。奚以知其然也

  且:

  (1)连词,而且。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副词,还。彼且恶乎待哉

  (3)副词,将要。且适南冥也

  于:

  (1)介词,对于。彼其于世/彼其于世

  (2)介词,在。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其:

  (1)用在选择问句中,或许……或说得过去,是……还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代词,它的。其名为鹏

  (3)代词,它。其负大舟也无力(指水)

  师说(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一词多义

  (1)师

37、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总结3

  1、輮以为轮。 古义:把……做成 今义:认为

38、《诗经》三首

39、因

  ①因遗策(沿袭,动词)

  ②因利乘便(趁着,介词)

  ③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

40、之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

  ②……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

  ③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

  ④聚之咸阳(代"天下之兵",代词)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4)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50句菁华

1、呼吸系统

2、生物圈的范围

3、探究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4、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形成了食物网。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的积累是沿着食物链营养级别的升高而不断增加的。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5、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6、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7、显微镜:

8、细胞壁:(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维持细胞正常形态,是全透性的。

9、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10、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1、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12、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13、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14、多莉羊的例子p55,

15、细胞的分裂

1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17、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18、草履虫的结构见课本70页图

19、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20、被子植物(桃树)与裸子植物(松树)的主要区别是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也就是胚珠外是否有子房壁包被。

21、植物的根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又能将其不需要的物质挡在外面,这主要是由于(D)

22、命题的方向:本考点主要考查我们对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的认识.常见题型为举个实际生活中现象来让我们判定是哪一种生态因素对生物的生活造成的影响,并能进行简单地解析.

23、种内互助:同种生物生活在一起,通力合作,共同维护群体的生存。如:群聚的生活的某些生物,聚集成群,对捕食和御敌是有利的。

24、适应的普遍性: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动物对环境的适应,外形的适应性特征。

25、下降镜筒时眼睛要看着,避免

26、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27、能量在2个营养级上传递效率在10%—20%

28、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流入该食物链的总能量

29、水肿:组织液浓度高于血液

30、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增殖。例如:肾细胞

31、除基因突变外其他基因型的改变一般最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时(象交叉互换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自由组合)

32、纺锤体分裂中能看见(是因为纺锤丝比较密集)而单个纺锤丝难于观察

33、冬小麦在秋冬低温条件下细胞活动减慢物质消耗减少单细胞内可溶性还原糖的含量明显提高细胞自由水比结合水的比例减少活动减慢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34、光反应阶段电子的最终受体是辅酶二

35、蔗糖不能出入半透膜

36、谷氨酸发酵时

37、红螺菌属于兼性营养型生物,既能自养也能异养

38、青霉菌产生青霉素青霉素能杀死细菌、放线菌杀不死真菌。

39、HIV病毒在寄主细胞内复制繁殖的过程

40、纯合的红花紫茉莉

41、杂合子往往比纯合子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42、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43、将豆科植物的种子沾上与该豆科植物相适应的根瘤菌这显然有利于该作物的结瘤固氮

44、限制性内切酶大多数在微生物中

45、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的生根

46、发酵产品的分离和提纯⑴过滤和沉淀(菌体)

47、诱变育种的优点提高突变频率创造对人类有力的突变化学诱变因素有硫酸二乙酯、亚硝酸、秋水仙素

48、人体内糖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却不可能大量转化成糖类,说明营养物质之间的转化时是有条件的,且转化程度有差异。人体内主要是通过糖类氧化分解为生命提供能量,只有当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由脂肪和蛋白质氧化供能。这说明三大营养物质相互转化相互制约

49、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是典型的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的综合应用

50、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5)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碳酸

2、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3、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4、合金的定义

5、概念

6、影响化学*衡的因素

7、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负化合价数= 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

8、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

9、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10、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俗名:沼气、坑气

11、结构:不饱和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6个原子共*面,键角为120°

12、金属活动顺序与金属冶炼的关系:金属活动性序表中,位置越靠后,越容易被还原,用一般的还原方法就能使金属还原;金属的位置越靠前,越难被还原,最活泼金属只能用最强的还原手段来还原。(离子)

13、物质的组成

14、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___________。

15、理论解释——有效碰撞理论

16、化学*衡状态的特征

17、判断化学*衡状态的依据

18、(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19、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0、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

21、物质的量浓度、

2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23、HSO4―在水溶液中拆开写,在熔融状态下不拆开写。

24、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25、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常见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电泳、胶体的凝聚、渗析、布朗运动)、吸附、蛋白质的盐析、蒸发、分离、萃取分液、溶解除杂(酒精溶解碘)等。

26、掌握化学反应分类的特征及常见反应:

27、同素异形体一定是单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红磷和*、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及C60等为同素异形体,H2和D2不是同素异形体,H2O和D2O也不是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为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8、同系物、同分异构是指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29、酸的强弱关系:(强)HClO4、HCl(HBr、HI)、H2SO4、HNO3>(中强):H2SO3、H3PO4>(弱):CH3COOH>H2CO3>H2S>HClO>C6H5OH>H2SiO3

30、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31、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而不是COOH—

32、定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碳的金属化合物等除外)

33、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所有的烷烃都是同系物)。

34、化学性质

35、结构: CH3CH2OH(含有官能团:羟基)

36、混合物的分离原理和分离方法。

37、氯气(Cl2):

38、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39、常温下为气体的单质只有H2、N2、O2(O3)、F2、Cl2(稀有气体单质除外)

40、常温下常见的无色液体化合物:H2O、H2O2

41、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l2、SO2、NO2、HX、NH3

42、胶体的应用

43、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44、非电解质、弱电解质、难溶于水的物质,气体在反应物、生成物中出现,均写成化学式或分式。

45、浓H2SO4作为反应物和固体反应时,浓H2SO4写成化学式。

46、金属、非金属单质,无论在反应物、生成物中均写成化学式。微溶物作为反应物时,处于澄清溶液中时写成离子形式;处于浊液或固体时写成化学式。

47、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48、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49、碳的化学性质跟氢气的性质相似(常温下碳的性质不活泼)

50、、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6)

——初中化学知识点 40句菁华

1、石灰石的作用:除去铁矿石中的二氧化硅

2、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4、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5、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6、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7、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8、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10、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11、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2、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13、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4、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5、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6、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7、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1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19、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

20、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1、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22、煤气:一氧化碳(co)

23、氧化钙(cao):生石灰

24、氢氯酸(hcl):盐酸

25、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26、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27、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28、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29、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30、原子团一定是带电荷的离子,但原子团不一定是酸根(如NH4+、OH-);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团(如Cl--叫氢氯酸根)

31、盐的组成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NH4+是阳离子,具有金属离子的性质,但不是金属离子。

32、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33、凡是排空气法(无论向上还是向下),都一定要将导气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34、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在装药品前一定要检查气密性。

35、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地球上的总储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只约占全球储水量的2。53%,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36、金刚石 、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由于碳原子在这些物质里的排列方式不同,即结构不同,导致它们在性质尤其是物理性质上有很大的差异。

37、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等物质都是由石墨的微小晶粒和少量杂质构成的,由于木炭和活性炭均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它们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毒气、色素以及有异味的物质等。据此,木炭和活性炭在制糖工业、食品工业、防毒面具制作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

38、碳的化学性质

39、金属材料

40、金属分类: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7)

——初中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重点 40句菁华

1、甲烷燃烧: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2、铁钉放入稀硫酸:有少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溶液变成浅绿色。

3、CuSO4与NaOH溶液的反应: 蓝色沉淀生成。 14、C O点燃:蓝色火焰

4、C和CuO高温加热:黑色逐渐变为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5、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6、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7、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

8、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9、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0、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11、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12、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

13、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14、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15、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16、碳酸钠(na2co3):纯碱,苏打,口碱

17、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18、氢氯酸(hcl):盐酸

19、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20、甲烷(ch4):沼气

21、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22、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23、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24、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

25、原子团一定是带电荷的离子,但原子团不一定是酸根(如NH4+、OH-);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团(如Cl--叫氢氯酸根)

26、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就是置换反应。但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14、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15、单质一定不会发生分解反应。

27、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显示一种化合价。如NH4NO3(前面的N为-3价,后面的N为+5价)

28、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29、所有化学反应并不一定都属基本反应类型,不属基本反应的有:①CO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②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③有机物的燃烧。

30、5g某物质放入95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等于5%。

31、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3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产生白光、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34、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35、黄绿色气体:氯气

36、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37、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炉。

38、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39、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40、金属常温下不一定都是固体(如Hg是液态的),非金属不一定都是气体或固体(如Br2是液态的)注意:金属、非金属是指单质,不能与物质组成元素混淆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