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2 00:00:00
1、课后及时复习,温故而知新
2、正方体的*面展开图:
3、数轴:
4、有理数的运算:
5、添括号法则
6、直线的性质
7、圆:
8、等式的性质
9、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intersection),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pointof intersection).
10、角∠(angle)也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
11、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
12、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做方程.
13、解:解出所列方程.
14、有理数的概念
15、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
16、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17、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综合运用:
18、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般地,关于同一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
19、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
20、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21、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22、两直线*行,内错角相等
23、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5、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分线
26、定义:*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面直角坐标系。水*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取向上方向为正方向;两坐标轴的交点为*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27、*面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用一个有序数对来表示,记为(a,b),a是横坐标,b是纵坐标。
28、几何图形的组成
29、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0、①直线公理: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31、初步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
3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33、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34、大于0的数是正数。
35、规定了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的直线称为数轴。
36、数的大小比较:
37、若a+b=0,则a,b互为相反数
38、乘除:同号得正,异号的负
39、相反数实数a的相反数是-a;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有a+b=0,反之亦然;几何意义:在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40、实数大小的比较:利用法则比较大小;利用数轴比较大小。
41、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和
42、追赶问题:速度差×追赶时间=追赶距离
43、商品销售问题
44、储蓄问题
45、多项式:;
46、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47、方程的概念:
48、去分母
49、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50、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阅读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1)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60句菁华
1、求整数的倒数是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2、两个小数的比,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置。也是先化成整数比。
3、3 32
4、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数据的多少
5、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6、倍数和因数: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因数。
7、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2的倍数有2、4、6 、8、10、12、14、16、18 ……
8、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9、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10、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除数
11、因为零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
12、乘法分配律:
13、整数减法计算法则:
14、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15、混合运算用梯等式计算,等号写在第一个数字的左下角。
16、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3/5×1/4表示:求3/5的1/4是多少。
17、找单位“1”的方法
18、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19、被除数与商的大小关系
20、20是25的几分之几? 20÷25=4/5
21、已知单位“1”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22、工程问题
23、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4、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25、什么是速度?
26、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单位“1”)×百分率
27、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28、常用统计图的优点:
29、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30、整数的倒数:找一个整数的倒数,例如12,把12化成分数,即12/1,再把12/1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1/12,12是1/12的倒数。
31、用1计算法:也可以用1去除以这个数,例如0.25,1/0.25等于4,所以0.25的倒数4,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分数、整数也都使用这种规律。
32、圆心:圆任意两条对称轴的交点为圆心。注:圆心一般符号O表示
33、百分数应用:
34、圆的定义:
35、一个圆环,外圆直径是6分米,圆环宽1分米,圆环的面积是(__)。
36、半径为1厘米的圆的周长是3.14厘米。(__)
37、这个月哪项出最多?支出了多少元?
38、百分数化成小数: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数位不够用0补足),同时去掉百分号。
39、常见的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40、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结果写为百分数形式。
4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方法与分数的方法相同。只是结果要写为百分数形式。看百分率前有没有比多或比少的问题;
42、如果甲比乙多或少a%,求乙比甲少或多百分之几,用a%÷(1±a%)
43、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44、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45、圆锥体
46、比式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前项,比号后面的项叫做后项,比号相当于除号,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叫做比值。
47、化简比:化简之后结果还是一个比,不是一个数。
48、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
49、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
50、画线段图:
51、分数乘法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52、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53、比和比例的意义:
54、内心和外心:和三角形三边都相切的圆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内切圆,其圆心称为内心。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其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55、“数与形相结合”的思想
56、圆周率表示同一圆内(__)和(__)的倍数关系,它用字母(__)表示,保留两位小数取近似值是(__)。
57、圆的半径越长,这个圆就越大。(__)
58、画一个半径为1厘米的圆。
59、直角梯形的高与上底都是(__),下底是(__),面积是(__)。
60、芳芳家的餐桌面是圆形的,她妈妈要给餐桌配一块正方形桌布,量得桌面直径是1.5米,桌子高1.2米,要使正方形桌布的四角刚好接触地面,正方形桌布的对角线应是多少米?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2)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50句菁华
1、求整数的倒数是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2、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3、用表格方式解决有局限性,数目必须小,例:
4、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
5、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6、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7、倍数和因数: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因数。
8、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9、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公因数就是1。
10、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11、减法的性质:
12、整数减法计算法则:
13、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4、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15、除法转化成乘法时,被除数一定不能变,“÷”变成“×”,除数变成它的倒数。
16、成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17、物体旋转时应抓住三点:
18、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9、已知A比B多(或少)几分之几,求A的解题方法
20、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2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2、工程问题
23、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4、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5、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6、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7、圆心:圆任意两条对称轴的交点为圆心。注:圆心一般符号O表示
28、百分数的意义:
29、圆心角和圆周角:顶点在圆心上的角叫做圆心角。顶点在圆周上,且它的两边分别与圆有另一个交点的角叫做圆周角。
30、在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内画一个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__),面积是(__)。
31、一个圆环,外圆直径是6分米,圆环宽1分米,圆环的面积是(__)。
32、圆的半径由6分米增加到9分米,圆的面积增加了45*方分米。(__)
33、求价格先降a%又上升a%后的价格:1×(1-a%)×(1+a%)(假设原来的价格为“1”。求变化幅度(求降价后的价格是涨价后价格的百分之几)用1-降价后又上升的百分率。
34、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35、分数乘整数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36、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37、小数乘法意义:
38、、长方形
39、化简比:化简之后结果还是一个比,不是一个数。
40、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
41、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42、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43、任意一个正方形的内切圆即最大圆的直径是正方形的边长,它们的面积比是4∶π。
44、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比的性质用于化简比。
45、圆和点的位置关系:圆和点的位置关系:以点P与圆O的为例(设P是一点,则PO是点到圆心的距离),P在⊙O外,PO>r;P在⊙O上,PO=r;P在⊙O内,0≤PO
46、在同一个圆中最长的一条线段是(__)。
47、两个圆的大小一样,它们的半径一定相等。(__)
48、*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都是*面图形中的直线图形。(__)
49、经过圆心的线段一定是直径。(__)
50、在下面长方形和正方形中各画一个的圆。r=(__)d=(__)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3)
——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
1、方程的概念: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3、*行四边形的性质
4、一组邻边相等的*行四边形是菱形(rhombus)。
5、定义: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6、绝对值:
7、判定:
8、对称性:*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9、正数(positionnumber):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1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1、数轴(numberaxis):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12、倒数
13、科学技术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即010),n是正整数)。
14、近似数(approximatenumber):
15、有理数可以写成m/n(m、n是整数,n0)的形式。另一方面,形如m/n(m、n是整数,n0)的数都是有理数。所以有理数可以用m/n(m、n是整数,n0)表示。
16、*行:在*面上两条直线、空间的两个*面或空间的一条直线与一*面之间没有任何公共点时,称它们*行。
17、真命题:正确的命题,即如果命题的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
18、*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行。
19、*行线的性质:
20、*行线的判定:
21、三角形的分类
22、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23、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24、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25、多边形的分类:分为凸多边形及凹多边形,凸多边形又可称为*面多边形,凹多边形又称空间多边形。多边形还可以分为正多边形和非正多边形。正多边形各边相等且各内角相等。
26、*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多边形覆盖*面。
27、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次数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28、某工厂计划26小时生产一批零件,后因每小时多生产5件,用24小时,不但完成了任务,而且还比原计划多生产了60件,问原计划生产多少零件?
29、甲乙两件衣服的成本共500元,商店老板为获取利润,决定将家服装按50%的利润定价,乙服装按40%的利润定价,在实际销售时,应顾客要求,两件服装均按9折出售,这样商店共获利157元,求甲乙两件服装成本各是多少元?
30、1.1三角形的边
31、1.3三角形的稳定性
32、相反数
33、绝对值 |a|0.
34、*方根
35、无理数的比较大小:
36、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7、1 从算式到方程
38、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39、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40、2 直线、射线、线段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4)
——初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50句菁华
1、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P7—8
2、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黄帝。 P13
3、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P24
4、“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瞩目。 P27
5、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P32
6、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之战,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P34
7、春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P36—37
8、战国时期的“整套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P44
9、道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晚期的老子,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战国时期,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
10、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削弱诸侯国势力。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68—69
11、汉朝时用耧车播种,纺织业中也有了提花机 P73
12、秦汉之际,匈奴的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P77
13、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原地区,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叫张陵,尊老子为教主。P92—91
14、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写了《论衡》一书。 P93
15、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代,编写了《史记》一书,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P94
16、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17、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建立宋,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
18、“房谋杜断”指的是唐太宗时期重用的两为宰相:、。而当时最著名的谏臣是,唐太宗把他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19、元谋人约170万年打制石器会使用火采集、狩猎
20、科举制的诞生:
21、被称为天可汗的是。之所以这样称呼他是因为他奉行的民族政策。
22、“”指今印度半岛;“大食”指今*半岛;“波斯”指今伊朗。
23、唐玄宗时,高僧六次东渡日本,为中日两国的友好和文化传播作出重大的贡献。与他相关的建筑是。
24、唐太宗时,高僧西游印度取经,并写成《》,是研究中亚、印度和新疆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25、唐朝印制的《》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
26、“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这是唐朝医学家的名言。他的医药学著作是《》。
27、960年,后周大将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史称北宋定都(开封),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28、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带领的岳家军英勇杀敌,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后来奸臣以所谓“谋反”罪杀害了岳飞。(炸秦桧——油条)
29、岳飞被害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30、五代十国、宋朝时期,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
31、商鞅变法取得胜利的原因:A:顺应了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B: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C: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32、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任职。
33、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34、隋唐时,中日两国交往密切。贞观年间,日本有很多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来唐学习。
35、方式:①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②新罗商人来*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36、表现有: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官吏、引入了*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37、唐初:《秦王破阵乐》
38、盛唐:《霓裳羽衣曲》
39、战前形势
40、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41、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42、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43、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44、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
45、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
46、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采取了哪此措施?P68、P74、P78
答: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①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土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②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
③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
④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使西汉王朝在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了鼎盛时期。
47、元谋人约170万年打制石器会使用火采集、狩猎
北京人约70-20万年保留猿特征打制石器会使用火保存火原始群居采集、狩猎
山顶洞人一万八千年和现代人基本一样打制石器磨光、钻孔人工取火审美氏族采集、狩猎、捕鱼
48、唐朝经济繁荣表现在:
农业方面:①水利事业发达;②耕作技术和栽培方法的进步;③新植物品种的出现(有新蔬菜品种和茶叶。唐朝时,饮茶之风全国范围盛行,)④生产工具的改进——和。
手工业方面:①丝织业发达;②陶瓷业发达,和(最为有名)
商业方面:商业繁荣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广州、扬州。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49、8世纪初,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和同为一家”了。
二、北方──回纥的勃兴
50、战前形势
官渡之战后,曹操统一北方;孙权占据长江中下游一带,在江东建立了比较稳固的统治;刘备依附于荆州地方势力刘表,没有固定地盘,但他得到诸葛亮的辅佐,实力有所发展。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5)
——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举: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
2、作难: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起事,起义)
3、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形作名,坚固的地方)
4、却: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动,使退却)
5、贤: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形作名,贤能的人)
6、虚词(18个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7、多音多义字。这类字音主要有两种:一是词性不同,读音不同,如“乐”,作名词时读“yuè”,如“乐队”,作动词或形容词时读“lè”,如“乐意”;二是意思不同,读音不同,如“供”与“供应”义有关时,读 “ɡōnɡ”;与“上供、案供”义有关时,则读“ɡònɡ”。
8、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是: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9、用高超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
10、写清风明月为吾享用的句子: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7.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句子: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11、《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
12、《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4、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15、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句子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6、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17、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18、明道德之广崇
19、厚币委质事楚
20、传:
21、与科考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22、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23、表俸禄的:俸、禄、秩、饷
24、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5、《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26、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7、孔子师郯子(师:名作动,拜师学习)
2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9、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
3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31、喝墨水:形容知识的多少。
32、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3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3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35、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36、落“花”流“水”传愁绪
37、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译:天下的人像云一样聚集响应,(许多人)担着干粮如影随形地跟着(陈涉)。
38、断句
建议(1)关注分值,与之匹配。
(断句处数一般是分值2倍或3倍数,偶尔也会是倍数加一)
(2)关注标志性词语(如下几个方面)
①虚词
②实词
③修辞标志:
顶针(顶真)、排比、对偶、反复
④固定句式:(看见前要寻找后)
如…何;得无…乎;何…为
建议:
①高屋建瓴,通读1、2次再判断;
②掌握大意,勿因关注标志而忽视内容。
39、注意形容词和名词同时出现的地方,判断两者是否存在修饰关系,再观察其位置是否倒装。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古代诗词鉴赏与默写(12-13分)
考查内容:形象、语言、技巧、内容情感
40、成语(熟语)的几大注意事项:
(1)勿望文生义,
如“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2)分清对象,
如“车水马龙—车辆、人流”
“徐娘半老—中年妇女”
(3)分清色彩,(褒/贬、谦/敬)
如“弹冠相庆—贬义”“班门弄斧—谦辞”
(4)注意语境,(意义会变化)
如“相濡以沫——泉水干了,两条鱼吐沫互相润湿。也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只为了保住生命。”
“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
建议:把遇到的成语按以上各类作好标记。可以加强复习效果。
41、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42、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天是人类的起源,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源,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父母的。)
43、《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四)《阿房宫赋》
4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所以无论高贵还是低贱,不分年纪大还是年龄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45、形似字。
指一些字形整体相似,细微处略有差别的字。如“籍、藉”,“肓、盲”。形似字的差别主要表现在:
(1)笔画相同而形状不同。如“天、夭”,“干、千”等。
(2)笔画相同而结构安排不同。如“未、末”,“土、士”;“子、孑”;“戊、戌、戍”等。
(3)笔画数目不同。如“戈、弋”,“候、侯”,“贪、贫”,等。
(4)部首、偏旁不同。如“惴、湍、端、瑞”和“稗、碑、啤、睥、裨”等。
46、别时“长亭”“柳”依依
在古典诗词里,杨柳常常与离情相关联,《诗经》中的《采薇》便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此外,“柳”与“留”也谐音。长亭为古人送别之场所,因此也是送别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柳永的《雨霖铃》同时写到了这两种意象,分别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以及“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47、同音字
有些字字形迥异,读音却相同,而有些字字形近似,读音却有别,在同音字中混杂有易误读为同音字的字,让人一时难以分辨。
例如,“翌日”“对弈”“肄业”“造诣”“洋溢”“游弋”“屹立”“压抑”“驿站”“瘟疫”“后裔”“双翼”“懿德”中加点的字均读“yì”,其中受“溢、镒、缢”等字形的影响,“隘、谥”易误读为“yì”。其实,“隘”读“ài”,“谥”读“shì”,若把“隘”或“谥”混放入读“yì”的同音字中,让考生判断,这是一种对识别能力的考查。
48、汉魏晋诗三首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49、《寡人之于国也》:文章记述梁惠王向孟子请教自己尽心于民,但民并没有增多的原因,孟子以战争中士卒逃跑,五十步笑百步为喻,对他进行驳斥。然后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劝说梁惠王施行仁政,役使农民不要违农时,使百姓有吃有穿,受到教化。
写作特色:结构严谨:每部分结尾的一句话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善用比喻:全文从设喻开始,又以设喻结束,前后呼应,所用的比喻又都在“王好战,请以战喻”的范围内,手法高超。气势宏伟,节奏感很强:文中多处运用排比和对偶,文章读起来不仅气势磅礴,而且琅琅上口。
50、配对字。
如:“缥缈(飘渺)”不能写成“缥渺”,“朦胧”不能写作“曚胧”等。
练习
完成全国Ⅰ、Ⅱ卷和安徽卷的字形题。
二、字形辨别的技巧。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6)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变压器:
2、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
4、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UI
5、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6、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7、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8、★洛伦兹力
9、主要测量:
10、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的因果关系是,两者方向恒一致:总是与速度垂直、沿半径指向圆心。
11、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全部作为向心力,故物体所受合外力应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合外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 的大小.根据公式,倘若物体所受合外力F大于在某圆轨道运动所需向心力,物体将速率不变地运动到半径减小的新圆轨道里(在那里,物体的角速度将增大),使 物体所受合外力恰等于该轨道上所需向心力,可见物体在此时会做靠近圆心的运动;反之,倘若物体所受合外力小于在某圆轨道运动所需向心力,“向心力不足”, 物体运动的轨道半径将增大,因而逐渐远离圆心.如果合外力突然消失,物体将沿切线方向飞出,这就是离心运动。
12、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3、匀强电场中,任意两点连线中点的电势等于这两点的电势的*均值。在任意方向上电势差与距离成正比。
14、导体棒围绕棒的一端在垂直磁场的*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而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动势E=BL2ω/2。
15、只有正弦交流电,物理量的最大值和有效值才存在21/2倍的关系。对于其他的交流电,需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确定有效值。
16、相距半波长的奇数倍的两质点,振动情况完全相反;相距半波长的偶数倍的两质点,振动情况完全相同。
17、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由光屏到小孔的距离而定。
18、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后连成一个整体)中,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且机械能损失最大。
19、根据电场线判断:沿着电场线电势降低。φA>φB
20、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 (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
21、位移:从起点到终点的有相线段,位移是矢量,用有相线段表示;路程:描述质点运动轨迹的曲线;
22、位移时间图象:建立一直角坐标系,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
23、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4、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总是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
25、合位移和分位移,合速度和分速度,和加速度与分加速度均遵守*行四边形定则;
26、*抛运动的实质:物体在水*方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作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27、数学表达式:w合=mvt2/2-mv02/2
28、分析受力要仔细,定量计算七种力;重力有无看
29、确定状态找动能,分析过程找力功,正功负功加一起,动能增量与它同。
30、电场中有等势面,与它垂直画场线。方向由高指向低,面密线密是特点。
31、nbsω是最大值,有效值用热量来计算。
32、确定状态找动量,分析过程找冲量,同一直线定方向,计算结果只是“量”,某量方向若未定,计算结果给指明。
33、原子核,能改变,αβ两衰变。α粒是氦核,电子流是β射线。
34、电势的概念
35、路程和位移
36、x—t图象(即位移图象)
37、两种打点即使器的异同点
38、纸带分析;
39、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要点:
40、若物体受三力*衡,封闭三角形法最简捷。若物体受四力或四力以上*衡,用正交分解法
41、实验部分:
42、能源与环境:合理利用能源,减少环境污染,要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
43、太阳能
44、近地卫星与同步卫星
45、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46、光的干涉
47、干涉区域内产生的亮、暗纹
48、衍射----光通过很小的孔、缝或障碍物时,会在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且中央条纹很亮,越向边缘越暗。
49、自由落体实验实验记录自由落体轨迹时,对重物的要求是“质量大、体积小”,只强调“质量大”或“体积小”都是不确切的。
50、匀变速运动的各公式都是矢量式,列方程解题时要注意各物理量的方向。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7)
——高等数学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2、会求分段函数的导数,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高阶导数。
3、掌握不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
4、掌握用定积分表达和计算一些几何量(*面图形的面积、*面曲线的弧长、旋转体的体积和侧面积、*行截面面积为已知的立体体积)及函数的*均值。
5、掌握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会用简单变量代换 解某些微分方程。
6、会解欧拉方程。
7、能力层面
8、做题之后加强反思。
9、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10、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公式:
11、有理数:①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
12、方程与方程组
13、角
14、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15、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余角=90-角度。
1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17、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行
18、两直线*行,内错角相等
19、定理
2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21、推论3
2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3、推论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即三线合一;
24、*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25、矩形判定定理2
26、菱形性质定理1
27、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28、菱形判定定理2
29、正方形性质定理1
30、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31、*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32、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33、判定定理2
34、性质定理1
35、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分线
36、切线的判定定理
37、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38、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39、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
40、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
41、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L=nR
42、绝对值:
43、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a≠0,那么的倒数是;若ab=1?a、b互为倒数;若ab=—1?a、b互为负倒数。
44、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
45、提高解题速度,掌握解题技巧。提高解题速度的主要因素有二:一是解题方法的巧妙与简捷;二是对常规解法的掌握是否达到高度的熟练程度。
46、集合与逻辑:集合的逻辑与运算(一般出现在高考卷的第一道选择题)、简易逻辑、充要条件
47、函数:映射与函数、函数解析式与定义域、值域与最值、反函数、三大性质、函数图象、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
48、数列:数列的有关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数列求通项、求和
49、不等式:概念与性质、均值不等式、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绝对值不等式(经常出现在大题的选做题里)、不等式的应用
50、圆锥曲线方程: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轨迹问题、圆锥曲线的应用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8)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圆的定义: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一种*面图形。
2、圆心: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都是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5、只有1一条对称轴的图形有:角、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扇形、半圆。
6、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用字母C表示。
7、圆周率实验:
8、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9、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2。6÷1。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2。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1。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10、取近似数的方法:
11、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12、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13、比例的基本性质是在比例里两内项积等于两外项积。
14、用x 和 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那么正比例关系表示为:
15、倍数和因数: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因数。
16、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 4、6、8、9、12都是合数。
17、小数的意义 :把整数1*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 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可以用小数表示。
18、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19、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20、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的几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21、整数除法计算法则:
2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23、工程问题:是分数应用题的特例,它与整数的工作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探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个数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应用题。
24、分数乘法:分数的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25、分数的倒数:找一个分数的倒数,例如3/4,把3/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3,3/4是4/3的倒数,也可以说4/3是3/4的倒数。
26、小数的倒数:
27、各类地形中,什么地形面积?什么最小?
28、这个月哪项出最多?支出了多少元?
29、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30、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31、减法的性质:
32、整数乘法计算法则:
33、小数乘法法则:
34、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35、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36、小数除法的意义
37、、长方形
38、、长方体
39、三角形
40、圆形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9)
——数学圆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分这条弦并且*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2、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3、①直线L和⊙O相交d﹤r
4、推论: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5、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6、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7、推论: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8、①两圆外离d﹥R+r
9、正三角形面积√3a2/4a表示边长
10、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
11、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12、1=3.14 2=6.28 3=9.42 4=12.56 5=15.7 6=18.84
13、用S表示圆的面积, r表示圆的半径,那么S=r^2 S环=(R^2-r^2)
14、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比的后项不能为0.
15、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6、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17、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18、推论2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19、定理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分两圆的公共弦
20、定理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21、定理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22、内公切线长= d-R-r外公切线长= d-R+r
23、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24、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其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和三角形三边都相切的圆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内切圆,其圆心称为内心。
25、直线与圆有3种位置关系:无公共点为相离;有2个公共点为相交;圆与直线有唯一公共点为相切,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切线,这个唯一的公共点叫做切点。
26、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27、圆的面积S=πr
28、圆锥侧面积S=rl
29、圆的标准方程
30、由Ax+By+C=0,可得y=(-C-Ax)/B,(其中B不等于0),代入x^2+y^2+Dx+Ey+F=0,即成为一个关于x的方程
31、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分这条弦,并且*分弦所对的弧。逆定理:*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分弦所对的弧。
3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设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和r,且R≥r,圆心距为P):
33、圆的周长C=2πr=πd
34、圆锥侧面积S=πrl
35、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分这条弦并且*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36、①直线L和⊙O相交 d
37、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38、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
39、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40、推论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 对的弦是直径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扩展10)
——物理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两种反射现象
2、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3、*面镜对光的作用
4、*面镜成像的特点
5、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衡:
6、*衡物体的临界问题:
7、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8、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9、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国际单位:欧姆(ω);
10、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1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2、电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日常生活中常用千瓦时为电功的单位,俗称“度”符号kw。h
13、电能表是测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少的仪器。
14、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15、分析受力要仔细,定量计算七种力;重力有无看提示,根据状态定弹力;先有弹力后摩擦,相对运动是依据;万有引力在万物,电场力存在定无疑; 洛仑兹力安培力,二者实质是统一;相互垂直力最大,*行无力要切记。
16、确定状态找动能,分析过程找力功,正功负功加一起,动能增量与它同。
17、电阻定律三因素,温度不变才得出,控制变量来论述,r l比s 等电阻。
18、两个力的合力:F(max)—F(min)≤F合≤F(max)+F(min)。 三个大小相等的共面共点力*衡,力之间的夹角为120°。
19、轻绳不可伸长,其两端拉力大小相等,线上各点张力大小相等。因其形变被忽略,其拉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
20、绳上的张力一定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13、支持力(压力)一定垂直支持面指向被支持(被压)的物体,压力N不一定等于重力G。
21、在描述运动时,在纯运动学问题中,可以任意选取参照物;
2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均速度
23、自由落体
24、两个物体刚好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接触时速度相等或者匀速运动的速度相等。
25、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两个物体距离最大(小)的临界条件是:速度相等。
26、镜头是凸透镜;
27、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8、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29、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滑动时,物体之间存在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
30、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与相对运动速度无关。
31、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32、计算:公式法/二力*衡法。
33、静摩擦力的大小由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外部受力情况决定,与正压力无关,*衡时总与切面外力*衡。0≤F=f0≤fm
34、增大压强与减小压强的方法:
35、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压强的'产生是因为液体具有重力,同时具有流动性。)
36、是指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
37、连通器中各容器液面相*的条件是:(1)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2)液体静止。
38、马德堡半球实验是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托里拆利实验是测定大气压值的重要实验。
39、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叫做浮力。
40、飞机为什么能飞上天?飞机飞行时,由于机翼上、下表面的空气流速不同,上方空气的流速比下方空气的流速快,下方受到的压强大于上方受到的压强,这样就产生了作用在飞机机翼上的向上的力,叫做升力或举力。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100句菁华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60句菁华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50句菁华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50句菁华初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50句菁华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50句菁华数学知识点 50句菁华数学必修一知识点 50句菁华数学的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高等数学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初中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数学初中全部重要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数学分析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数学分析知识点的总结 40句菁华数学初中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数学圆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初中班级口号 400句菁华时间的名言警句 400句菁华简单的qq空间爱情句子 400句菁华励志的经典语录 300句菁华搞笑的情人节祝福语 100句菁华好句子摘抄10字 60句菁华描写景物的比喻句 60句菁华端午节幼儿活动文案 60句菁华公司对员工春节的祝福语 50句菁华冬至祝福语大全 50句菁华加油高考励志的句子 50句菁华向阳而生的励志句子 50句菁华国庆节爱国祝福语短信摘录 50句菁华小学四年级班级口号 50句菁华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制度 50句菁华抖音好听的名字 50句菁华秸秆禁烧宣传标语 50句菁华端午节的好句子 50句菁华
2021端午节发朋友圈句子合集 40句菁华2022毕业留言短句 40句菁华个人霸气口号 40句菁华公司十周年庆典祝福语 40句菁华公司新年简短创意祝福语 40句菁华励志语录2021 40句菁华国际妇女节经典的祝福语 40句菁华早上励志正能量句子 40句菁华浪漫的qq签名 40句菁华现场施工员管理制度 40句菁华立夏下午茶的说说 40句菁华综合部管理经理岗位职责 40句菁华老师给高三学生的毕业赠言 40句菁华高中班级励志名言 40句菁华高三学生的经典励志语录 40句菁华19岁生日快乐祝福语 30句菁华2021五月你好微信祝福语汇编 30句菁华2021年个性签名正能量 30句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