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2 00:00:00
1、求整数的倒数是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2、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3、用表格方式解决有局限性,数目必须小,例:
4、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
5、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6、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7、倍数和因数: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因数。
8、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9、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公因数就是1。
10、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11、减法的性质:
12、整数减法计算法则:
13、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4、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15、除法转化成乘法时,被除数一定不能变,“÷”变成“×”,除数变成它的倒数。
16、成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17、物体旋转时应抓住三点:
18、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9、已知A比B多(或少)几分之几,求A的解题方法
20、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2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2、工程问题
23、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4、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5、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6、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7、圆心:圆任意两条对称轴的交点为圆心。注:圆心一般符号O表示
28、百分数的意义:
29、圆心角和圆周角:顶点在圆心上的角叫做圆心角。顶点在圆周上,且它的两边分别与圆有另一个交点的角叫做圆周角。
30、在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内画一个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__),面积是(__)。
31、一个圆环,外圆直径是6分米,圆环宽1分米,圆环的面积是(__)。
32、圆的半径由6分米增加到9分米,圆的面积增加了45*方分米。(__)
33、求价格先降a%又上升a%后的价格:1×(1-a%)×(1+a%)(假设原来的价格为“1”。求变化幅度(求降价后的价格是涨价后价格的百分之几)用1-降价后又上升的百分率。
34、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35、分数乘整数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36、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37、小数乘法意义:
38、、长方形
39、化简比:化简之后结果还是一个比,不是一个数。
40、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
41、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42、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43、任意一个正方形的内切圆即最大圆的直径是正方形的边长,它们的面积比是4∶π。
44、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比的性质用于化简比。
45、圆和点的位置关系:圆和点的位置关系:以点P与圆O的为例(设P是一点,则PO是点到圆心的距离),P在⊙O外,PO>r;P在⊙O上,PO=r;P在⊙O内,0≤PO
46、在同一个圆中最长的一条线段是(__)。
47、两个圆的大小一样,它们的半径一定相等。(__)
48、*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都是*面图形中的直线图形。(__)
49、经过圆心的线段一定是直径。(__)
50、在下面长方形和正方形中各画一个的圆。r=(__)d=(__)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阅读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1)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60句菁华
1、求整数的倒数是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2、两个小数的比,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置。也是先化成整数比。
3、3 32
4、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数据的多少
5、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6、倍数和因数: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因数。
7、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2的倍数有2、4、6 、8、10、12、14、16、18 ……
8、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9、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10、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除数
11、因为零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
12、乘法分配律:
13、整数减法计算法则:
14、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15、混合运算用梯等式计算,等号写在第一个数字的左下角。
16、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3/5×1/4表示:求3/5的1/4是多少。
17、找单位“1”的方法
18、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19、被除数与商的大小关系
20、20是25的几分之几? 20÷25=4/5
21、已知单位“1”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22、工程问题
23、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4、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25、什么是速度?
26、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单位“1”)×百分率
27、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28、常用统计图的优点:
29、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30、整数的倒数:找一个整数的倒数,例如12,把12化成分数,即12/1,再把12/1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1/12,12是1/12的倒数。
31、用1计算法:也可以用1去除以这个数,例如0.25,1/0.25等于4,所以0.25的倒数4,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分数、整数也都使用这种规律。
32、圆心:圆任意两条对称轴的交点为圆心。注:圆心一般符号O表示
33、百分数应用:
34、圆的定义:
35、一个圆环,外圆直径是6分米,圆环宽1分米,圆环的面积是(__)。
36、半径为1厘米的圆的周长是3.14厘米。(__)
37、这个月哪项出最多?支出了多少元?
38、百分数化成小数: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数位不够用0补足),同时去掉百分号。
39、常见的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40、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结果写为百分数形式。
4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方法与分数的方法相同。只是结果要写为百分数形式。看百分率前有没有比多或比少的问题;
42、如果甲比乙多或少a%,求乙比甲少或多百分之几,用a%÷(1±a%)
43、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44、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45、圆锥体
46、比式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前项,比号后面的项叫做后项,比号相当于除号,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叫做比值。
47、化简比:化简之后结果还是一个比,不是一个数。
48、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
49、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
50、画线段图:
51、分数乘法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52、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53、比和比例的意义:
54、内心和外心:和三角形三边都相切的圆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内切圆,其圆心称为内心。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其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55、“数与形相结合”的思想
56、圆周率表示同一圆内(__)和(__)的倍数关系,它用字母(__)表示,保留两位小数取近似值是(__)。
57、圆的半径越长,这个圆就越大。(__)
58、画一个半径为1厘米的圆。
59、直角梯形的高与上底都是(__),下底是(__),面积是(__)。
60、芳芳家的餐桌面是圆形的,她妈妈要给餐桌配一块正方形桌布,量得桌面直径是1.5米,桌子高1.2米,要使正方形桌布的四角刚好接触地面,正方形桌布的对角线应是多少米?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2)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50句菁华
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2、小数除法法则:
3、连结梯形对角线中点的线段等于两底的一半。
4、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5、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6、分数乘分数的的计算方法
7、找单位“1”的方法
8、求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9、20是25的几分之几? 20÷25=4/5
10、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1、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12、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13、甲圆直径长8厘米,是乙圆直径的40%。乙圆的周长是(__)。
14、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d=2r, r =d÷2)
15、周长相等的*面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面积相等的*面图形中,圆的周长最短。
16、加法交换律:a+b=b+a
17、直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一个数÷另一个数
18、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19、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这样的比就是最简整数比。
20、按比例分配: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21、路程一定,速度比和时间比成反比。
22、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已知单位“1”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方法与分数的方法相同。
23、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4、分数单位: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5、分数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把分数看成比)
26、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的倒数。
27、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8、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29、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的因数是它本身。例如:10的因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的因数是10。
30、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叫做约分。
31、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32、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33、被除数 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
34、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35、、长方体
36、圆形
37、圆柱体
3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39、分数除法应用题:
40、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41、用份数解:要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每一份是多少,最后分别求出几份是多少。
42、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43、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44、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45、百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46、小数的倒数:
47、比和比例:比和比例一直是学数学容易弄混的几大问题之一,其实它们之间的问题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比,等同于算式中等号左边的式子,是式子的一种(如:a:b);比例,由至少两个称为比的式子由等号连接而成,且这两个比的比值是相同(如:a:b=c:d)。
48、比和比例的意义:
49、圆弧和弦: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大于半圆的弧称为优弧,小于半圆的弧称为劣弧,半圆既不是优弧,也不是劣弧。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圆中最长的弦为直径。
50、内心和外心:和三角形三边都相切的圆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内切圆,其圆心称为内心。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其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3)
——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40句菁华
1、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如果2000表示存入2000元,那么-500表示支出了500元。向东走3m记作+3,向西4m记作-4。
3、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小,而正数都比0大,负数都比正数小。负号后面的数越大,这个数就越小。如:-8<-6。
4、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5、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后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侧面沿高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
6、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即S表=S侧+S底×2或2πr×h+2×π。
7、圆锥只有一个底面,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个曲面。
8、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扇形。
9、常见的圆柱圆锥解决问题:①、压路机压过路面面积(求侧面积);②、压路机压过路面长度(求底面周长);③、水桶铁皮(求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④、厨师帽(求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通风管(求侧面积)。
10、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1、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12、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例如:3:x=4:8,内项乘内项,外项乘外项,则:4x=3×8,解得x=6。
13、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14、巩固常用计量单位的表象,掌握所学单位间的进率,能够进行简单的改写。
15、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够根据数据做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会求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能够解决一些计算*均数的实际问题。
16、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17、(1)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
18、圆柱的底面是圆形,面不是椭圆。
19、一个圆柱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柱的体积。
20、在计算过程中,如果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直径或周长,那么要先求出底面积,再求体积。计算公式是:V=πr^2h,V=π(d÷2)^2h,V=π[C÷(2π)]^2h
21、圆锥是由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两部分组成。
22、半圆能围成圆锥,但整圆不能围成圆锥。
23、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或者说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必须以“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为前提。
24、统计。
25、一个*行四边形在拉动过程中,面积变化,高变化,周长不变。*行四边形具有易变性。
26、只有一组对边*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27、折扣:
28、圆柱的形成:圆柱是以长方形的一边为轴旋转而得的。
29、以长方形的长为底面周长,宽为高;
30、圆锥的形成:圆锥是以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为轴旋转而得到的。圆锥也可以由扇形卷曲而得到。
31、圆锥的特征:
32、圆锥的相关计算公式:
33、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4、求比值和化简比:
35、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6、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方法:
37、用比例解决问题:
38、播种的总公顷数一定,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是不是成反比例?
39、鸽巣原理是一个重要而又基本的组合原理,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0、摸2个同色球计算方法。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4)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60句菁华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3、理解简易方程的意思及其解法;
4、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行四边形的面积。
5、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6、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7、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
8、三角形面积=底×高÷2字母公式:s=ah÷2
9、计算圆木、钢管等的根数:(顶层根数+底层根数)×层数÷2
10、重叠法;
11、公式计算面积法;
12、正方形周长=边长×4 C = 4 a
13、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S = ( a + b ) h ÷ 2
14、1*方米=100*方分米=10000*方厘米
15、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16、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17、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2。6÷1。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2。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1。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18、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19、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20、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2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23、直径=半径×2 d=2r半径=直径÷2 r= d÷2
24、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 = abh
25、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 = abh
26、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行四边形,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行四边形的底; *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行四边形的高; *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行四边形的面积, *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因为*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27、长方形框架拉成*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30、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计算。
28、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 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 0 再除。
29、(P2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30、个数量关系式:加法: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31、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32、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33、等底等高的*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34、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用它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更合适。
35、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36、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37、整数化成假分数:用指定的分母做分母,用整数与分母的积做分子。
38、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如12=223
39、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 分母相同时,分子大的分数大; 分子相同时,分母小的分数大; 分子分母都不同时,通分再比。
40、分数的意义两种解释:①把单位1*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 ②把3*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
41、只有1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2、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43、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44、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奇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个数=中间数
45、1992所有的质因数的和是( 88 )。
46、几个数的( 最大公因 )数的所有( 因 )数,都是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几个数的( 最小公倍 )数的所有( 倍 )数,都是这几个数的公倍数。
47、用长是9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7厘米的长方体木块叠成一个正方体,至少需要这种长方体木块多少块?
48、小红、小兰、小刚和小华,他们的年龄恰好一个比一个大一岁,他们的年龄相乘的积是5040。那么,小红、小兰、小刚和小华各是多少岁?
49、一个长方体玻璃容器,容器内装有6升水,这时水面高度是15厘米。把一个苹果放入水中,这时容器内水面的高度是16.5厘米。请你求出这个苹果的体积。
50、<<1,□里可以填的自然数有( )。[写出所有可能]
51、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分别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52、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
53、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54、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面图形。(以前所学的图形如长方形、梯形等都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面图形)
55、长方形里最大的圆。两者联系:宽=直径
56、同一个圆内的所有线段中,圆的直径是最长的。
57、142=6.28 3.143=9.42 3.144=12.56 3.145=15.7 3.146=18.84
58、1416=50.24 3.1418=56.52 3.1424=75.36 3.1425=78.5
59、圆的面积公式:S圆=r2。圆的面积是半径*方的倍。
60、半圆的面积是圆面积的一半。S半圆=r22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5)
——数学七年级知识点 60句菁华
1、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3、线段的定义:直线上两点和它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这两点叫做线段的端点。
4、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
5、负数:小于0的数。
6、角∠也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
7、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8、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是说这两个叫互为余角,即其中的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9、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10、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11、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12、垂直公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3、推论:在同一*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行。
14、同底数幂相乘,底不变,指数相加。
15、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16、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17、注重预习培养自学能力
18、对顶角和邻补角的关系
19、项:组成多项式的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20、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21、*行:在*面上两条直线、空间的两个*面或空间的一条直线与一*面之间没有任何公共点时,称它们*行。
22、假命题:条件和结果相矛盾的命题是假命题。
23、对应点:*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24、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negativenumber).
25、有理数减法法则
26、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27、接近实际数字,但是与实际数字还是有差别,这个数是一个近似数(approximatenumber).
28、不确定事件:事先无法肯定会不会发生的事件,也就是说该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即发生的可能性在0和1之间。
29、代数式的写法:数学与字母相乘时,“×”号省略,数字写在字母前;字母与字母相乘时,相同字母写成幂的形式;数字与数字相乘时,“×”号不能省略;式中出现除法时,一般写成分数形式。式中出现带分数时,一般写成假分数形式。
30、分段问题书写代数式时要分段考虑,有单位时要考虑是否要();如:电费、水费、出租车、商店优惠-------。
31、单项式:由数字和字母乘积组成的式子。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因此,判断代数式是否是单项式,关键要看代数式中数与字母是否是乘积关系,若①分母中不含有字母,②式子中含有加、减运算关系,也不是单项式.
32、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记作P(不可能事件)=0;
33、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在0—1之间,记作0
34、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35、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角*分线,并且它们相交于三角形内一点。(内心)
36、注意等底等高知识的考试
37、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38、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9、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方和等于斜边c的*方a2+b2=c2。
40、两角及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1、两边及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2、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43、一条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4、一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45、全等图形
46、全等三角形
47、随着自变量x的逐渐增加(大),因变量y逐渐增加(大)(或者用函数语言描述也可:因变量y随着自变量x的增加(大)而增加(大));
48、随着自变量x的逐渐增加(大),因变量y逐渐减小(或者用函数语言描述也可:因变量y随着自变量x的增加(大)而减小)。
49、数学公式一定要记熟,并且还要会推导,能举一反三。
50、*移:
5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_______________叫两点间距离.
52、函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量x和y,如果对于x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那么y就叫做x的函数,其中x做自变量,y是因变量、
53、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54、绝对值的性质
55、绝对值的化简
56、保持好心态
57、正数:比0大的数叫正数。
58、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59、有理数乘法法则:
60、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即a/0无意义。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6)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50句菁华
1、(P2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2、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3、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4、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行四边形的面积。
5、用计算器来验算
6、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7、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8、长方形面积=长×宽字母公式:s=ab
9、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计算。
10、重叠法;
11、分割*移法;
12、公式计算面积法;
13、三角形面积=底×高÷2(s三=ah÷2)
14、1*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方米
15、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16、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P10)
17、(P11)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18、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19、(关于“大约)应用题:
20、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S=ch。
2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22、*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23、直径=半径×2:d=2r;半径=直径÷2:r=d÷2。
24、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s=πr2。
2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26、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公式:S=(a×b+a×c+b×c)×2
27、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那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28、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行四边形,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行四边形的底; *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行四边形的高; *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行四边形的面积, *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因为*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29、(P2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30、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 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31、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32、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用它代表全体数据的一 般水*更合适。
33、身份证码: 18 位
34、3 0 5 2 1 1 9 7 8 0 3 0 1 0 0 1 9
35、可以表示起点
36、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乘分母加分子做分子,分母不变。
37、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38、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39、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方程
40、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奇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个数=中间数
41、A、B、C都是非零自然数,且A÷B=C,那么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A ),最大公因数是( B ),C是( A )的因数,A是B的(倍 )数。
42、长180厘米,宽45厘米,高18厘米的`木料,至少能锯成不余料的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木块多少块?
43、某工厂有煤5吨,如果每天烧 吨,这些煤可烧( 5÷ =5÷0.2=25 )天;如果每天烧这些煤的 ,这些煤可烧( 5 )天。
4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45、作用:一组数对确定唯一 一个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 例:在方格图(*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注:(1)在*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坐标表示列,y轴上的坐标表示行。如:数对(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
46、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47、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 可能
48、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是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49、正方形里最大的圆。两者联系:边长=直径
50、大小两个圆比较,半径的倍数=直径的倍数=周长的倍数,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7)
——九年级上册英语知识点的归纳介绍 40句菁华
1、How do you learn English?
2、I don`t know how to dosth.
3、althougheven if sothat 引导的状语从句
4、good learners 优秀的学习者
5、speaking skills 口语技巧
6、a little 有点儿
7、because of 因为
8、in common 共有的
9、for example 例如
10、look for 寻找
11、word by word 一字一字地
12、how often 多久一次
13、a lot of 许多
14、be good at 在……方面擅长
15、by doing sth 通过做某事
16、it +be+adj+to do sth 是……的
17、finish doing sth 完成某事
18、find it+adj+to do sth 发现做某事
19、be afraid of doing sth 害怕做某事
20、keep doing sth 一直做某事
21、begin to do sth 开始做某事
22、give out 分发 发放
23、lay out 摆开 布置
24、think of 想起 认为 思考
25、the importance of ……的重要性
26、make money 挣钱
27、at night 在夜里 在晚上
28、play a trick on sb 捉弄某人
29、the beginning of ……的开始
30、in+时间段 在……后
31、give sb. sth. 给某人某物
32、make sb do sth 让某人做某事
33、warn sb(not) to do sth告诫某人做某事
34、on one’s / the way to 在去……的路上
35、pardon me 什么,请再说一遍
36、get some magazines 得到一些杂志
37、get some information about 获取有关……的一些信息
38、turn left ight 向左向右 转
39、the shopping center 购物中心
40、It seems (that)… It seems a rock band plays there every evening.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8)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40句菁华
1、和1000000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2、500005005这个数,在左边的5表示( ),中间的5表示( ),右边的5表示( )。
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57925680这个数里包括( )级和( )级,它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表示( )。
4、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首先看最高位上的数。( )
5、用5、7、9、0组成的最大的四位数是9705。( )
6、一个数字占有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 )
7、下面各数,只读一个零的是( )。
8、比最大的七位数多1的是( ).
9、最大七位数比最大四位数多( )。
10、最小的九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的( ) 倍。
11、用竖式计算,带★的验算。
12、一道减法算式中,减数和差都是256,被减数是( )。
13、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比除数( )。
14、能填几:
15、1厘米=( )毫米 2吨=( )千克 3千克=( )克
16、把一个*行四边行对角一拉,只能变成长方形。( )
17、用2、5、0组成的三位数比最小三位数大( )
18、动物园某日上午有游客693人,中午离去126人,下午又来了245人,这时动物园内共有游客多少人?动物园全天一共来了多少人?
19、果园里有桃树267棵,梨树比桃树多138棵。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20、47个小朋友做游戏,每5人一组,可以分几组?还差几人可以再分一组?
21、要给一块边长为20米的正方形菜地围上栅栏,栅栏的长是( )米。
22、把一张长方形纸*均分成6份,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 ),4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 )。
23、甲数÷乙数=5……4,乙数最小是( );如果乙数是6,那么甲数是( )。
24、把一张纸分成9份,其中一份是这张纸的。( )
25、最小的三位数乘的一位数,积是三位数。( )
26、直接写得数。
27、脱式计算。
28、学校买了13个足球,买的篮球比足球的5倍多8个。买了多少个篮球?
29、把94个橙子装到盒子里,每个盒子装8个,想一想,需要准备多少个盒子呢?
30、小红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12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一个正方形,那么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
31、7000克=( )千克,5吨=( )千克,5日=( )时,2时10分=( )分。
32、钟面上分针的转动是*移现象。( )
33、3吨棉花比3吨沙子轻。( )
34、计算
35、体育课上,同学们围着长方形的操场跑了4圈,已知操场的长为100米,宽为25米,同学们跑了多少米?
36、把一个梨分成5份,取其中的3份,就是它的35()
37、3个13和7个17一样大。()
38、38表示8个13。()
39、直接写出得数:
40、竖式计算: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9)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30句菁华
1、乳酸菌:用于制酸奶和泡菜。制泡菜时,乳酸菌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分解糖类产生乳酸。
2、寄生在人体表面或体内,使人患病。如艾滋病就是由一种病毒引起的,它寄生在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中,使人体免疫能力下降。
3、提供维生素:多数酵母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提供医药用。
4、用于基因工程:涌过基因工程用微生物产胰岛素、乙肝疫苗、干扰素等。
5、在采油、冶金、治理环境污染等方面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6、鱼是靠尾鳍的摆动和躯干部扭动获得前进的动力;调整方向用尾鳍,维持身体*衡用胸鳍、背鳍、腹鳍鳍等。
7、蚯蚓的运动是靠肌肉的交替收缩和舒张并在刚毛的辅助下完成的;呼吸是靠湿润的体壁进行的。将两条蚯蚓分别放于光滑的玻璃板和粗糙的硬纸板上,运动速度在硬纸板上的快。
8、昆虫的特点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和两对翅。
9、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10、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11、翼(翅膀)是鸟的飞行器官。气囊辅助肺的呼吸。
12、家鸽喙(就是口)内没有牙齿,食物不经咀嚼经咽、食管进入嗉囊。————进入肌胃(内有沙粒、小石子用于磨碎食物)。
13、生物是一个偏文的学科,因此有些知识点一定要记扎实,“当背则背”,没有商量的余地。它不像数学、物理,掌握一个公式、定理,就能在做题是有很大的发挥空间。生物往往会要求你一字
14、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
15、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不一定都是有利的。
16、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用种子繁殖
17、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的适应:①气候干燥……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如角质的鳞或甲,外骨骼. ②缺少水的浮力……具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有多种运动方式. ③气态氧供呼吸……具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如肺和气管(蚯蚓例外,靠体表呼吸) ④昼夜温差大,环境变化快而复杂……有发达的感官和神经系统,对多变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18、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叫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
19、恒温动物: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使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包括鸟类和哺乳动物.反之,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动物是变温动物,如蛇、昆虫等。
20、足够的食物、水分、隐蔽地是陆生动物生存的基本环境条件
21、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为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22、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
23、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而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蜘蛛织网等。而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24、动物可供人类食用、药用、观赏用等,与生物反应器和仿生关系密切
25、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的适应:
26、胸肌、龙骨突发达——适于完成飞行动作
27、骨骼中空——可减轻身体比重
28、体内有气囊
29、食量大,消化吸收能力强
30、昆虫的`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10)
——六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 30句菁华
1、形近字、形声字和多义字;
2、练习形式:
3、能够理解多义词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4、表示"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成语: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目不转睛.
5、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自相矛盾 坐井观天 守株待兔 刻舟求剑
6、句子的概念与类型
7、修改病句
8、积累并运用名言警句、歇后语、对联、谚语等
9、、关于句子的概念与类型:
10、分辨实写与联想的语句。了解联想与比喻的异同点。
11、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12、体会文章详略的方法及作用。
13、作文。
14、树的生长"不确定"指老天下雨,种树人浇水没规律。人生活的"不确定"指生活中不可预知的坎坷、曲折、磨难。桃花心木在不确定中寻找水源、拼命扎根,就能长成百年大树,显示出勃勃生机。人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历风雨和磨难就能成为意志坚强有所作为的人。树似人,人如树,这篇文章是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15、作者是怎么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再写几句。
16、《顶碗少年》介绍了一个表演杂技的顶碗少年,屡败屡战,最后终于获得了成功,从中感悟到了( )的道理;
17、《手指》一课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作家 ( ),通过饶有趣味地描述五个手指各自的长处短处,告诉我们在生活中( ) 的道理。
18、《各具特色的民居》中,先介绍了( )族民居,它的特点是( ),作用是( );再介绍了( )族竹楼,它的特点是 ( ),作用是有利于( ) 。
19、《灯光》中的主人公( )为了实现( ) 的理想,在部队进攻受阻的千钧一发之际,毅然点燃了手中的书本,照亮部队前进的道路。
20、《十六年前的回忆》通过对*的回忆,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式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被捕时写了敌人的心虚、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法庭上描写了*的镇定、沉着;被害后写了全家的无比悲痛。
21、背诵全文。
22、《养花》:本文作者通过写自己的养花经历,切身体会到养花的乐趣,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23、《索桥的故事》:本文通过讲述都江堰上“安澜桥”的故事,抒发了对民间百姓善良、淳朴的爱心的赞美之情,表达了对造福百姓的人的敬意。
24、《野草》:本文通过写植物种子神奇的力量,赞颂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比喻人们要有顽强的意志,鼓励人们克服阻力,奋发向上、勇于斗争。
25、《矛与盾》: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为互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的故事,告诉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26、《一个这样的老师》:本文记叙了怀特森老师利用“故弄玄虚”法教给学生“新怀疑主义”方法的故事,表现了他别具一格的教学方式对我的深远影响和对老师的敬佩之情。
27、《可爱的*》:本文通过对伟大祖国壮丽河山的描述和对侵略者的鞭挞,表达了一个*人的赤子情怀和远大抱负。
28、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29、《匆匆》的作者是朱自清,他的作品还有《绿》、《背影》。的特点:一是结构精巧,层次清楚,转承自然,首尾呼应;二是文字清秀隽永,纯朴简练;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写燕子、杨柳、桃花,还是写太阳,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
30、用关联词造句: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60句菁华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60句菁华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60句菁华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50句菁华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50句菁华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50句菁华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50句菁华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50句菁华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初中七年级数学知识点 50句菁华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50句菁华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40句菁华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40句菁华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40句菁华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 40句菁华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40句菁华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数学五年级知识点 40句菁华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30句菁华中考七年级数学知识点 30句菁华五年级数学知识点 30句菁华六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练习题 30句菁华六年级上册的句子 30句菁华六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 30句菁华
爱情的语录 400句菁华简单的心情不好语录 400句菁华五一活动主题标语 60句菁华春风的优秀诗句 60句菁华送朋友除夕微信祝福语 60句菁华霸气公司团队口号 60句菁华2020年增强士气的运动会口号汇总 50句菁华2021年再见2022年你好说说 50句菁华一句话简单的晒娃句子 50句菁华再见六月,你好七月文案 50句菁华劝人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女儿生日快乐祝福语 50句菁华幼儿园幼儿小班评语 50句菁华描写心情高兴的好段 50句菁华新年唯美祝福语 50句菁华新的一年工作祝福语 50句菁华早上温馨问候语及关心话语 50句菁华母亲节温暖的祝福语 50句菁华
给同学的小学毕业赠言 50句菁华关于挫折的名人名言 40句菁华关于自己心情的说说 40句菁华对爱人思恋的诗句 40句菁华常常造句 40句菁华幼儿园毕业之后的文案 40句菁华愿疫情散去的说说 40句菁华最哲理的朋友圈说说 40句菁华比喻人生的句子 40句菁华毕业了的句子 40句菁华清明节祝福语简短2021年最新版 40句菁华父亲节简洁文案 40句菁华生活中感悟人生的语录 40句菁华藏族新年祝福语 40句菁华除夕放烟花的文案 40句菁华高考宣誓体育生的口号 40句菁华2021七夕节古风文案 30句菁华2021年爱情短句子 30句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