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2 00:00:00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3、理解简易方程的意思及其解法;
4、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行四边形的面积。
5、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6、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7、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
8、三角形面积=底×高÷2字母公式:s=ah÷2
9、计算圆木、钢管等的根数:(顶层根数+底层根数)×层数÷2
10、重叠法;
11、公式计算面积法;
12、正方形周长=边长×4 C = 4 a
13、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S = ( a + b ) h ÷ 2
14、1*方米=100*方分米=10000*方厘米
15、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16、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17、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2。6÷1。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2。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1。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18、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19、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20、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2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23、直径=半径×2 d=2r半径=直径÷2 r= d÷2
24、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 = abh
25、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 = abh
26、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行四边形,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行四边形的底; *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行四边形的高; *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行四边形的面积, *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因为*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27、长方形框架拉成*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30、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计算。
28、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 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 0 再除。
29、(P2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30、个数量关系式:加法: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31、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32、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33、等底等高的*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34、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用它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更合适。
35、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36、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37、整数化成假分数:用指定的分母做分母,用整数与分母的积做分子。
38、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如12=223
39、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 分母相同时,分子大的分数大; 分子相同时,分母小的分数大; 分子分母都不同时,通分再比。
40、分数的意义两种解释:①把单位1*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 ②把3*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
41、只有1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2、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43、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44、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奇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个数=中间数
45、1992所有的质因数的和是( 88 )。
46、几个数的( 最大公因 )数的所有( 因 )数,都是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几个数的( 最小公倍 )数的所有( 倍 )数,都是这几个数的公倍数。
47、用长是9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7厘米的长方体木块叠成一个正方体,至少需要这种长方体木块多少块?
48、小红、小兰、小刚和小华,他们的年龄恰好一个比一个大一岁,他们的年龄相乘的积是5040。那么,小红、小兰、小刚和小华各是多少岁?
49、一个长方体玻璃容器,容器内装有6升水,这时水面高度是15厘米。把一个苹果放入水中,这时容器内水面的高度是16.5厘米。请你求出这个苹果的体积。
50、<<1,□里可以填的自然数有( )。[写出所有可能]
51、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分别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52、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
53、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54、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面图形。(以前所学的图形如长方形、梯形等都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面图形)
55、长方形里最大的圆。两者联系:宽=直径
56、同一个圆内的所有线段中,圆的直径是最长的。
57、142=6.28 3.143=9.42 3.144=12.56 3.145=15.7 3.146=18.84
58、1416=50.24 3.1418=56.52 3.1424=75.36 3.1425=78.5
59、圆的面积公式:S圆=r2。圆的面积是半径*方的倍。
60、半圆的面积是圆面积的一半。S半圆=r22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60句菁华扩展阅读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60句菁华(扩展1)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60句菁华
1、同一底上的两底角和为90°的梯形,上下底中点的连线等于上下底中点的一半。
2、0的绝对值是其本身。
3、0没有倒数和负倒数,一个非0的数除以0在实数范围内无意义。
4、除0外,任何数的的0次方等于1。
5、已知单位“1”用乘法计算
6、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
7、被除数与商的大小关系
8、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9、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例如:由3:2=6:4可知3×4=2×6;或者由x×1.5=y×1.2可知x:y=1.2:1.5。
10、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11、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12、圆的位置是由(__)确定的,圆的大小决定于(__)的长短。
13、圆的直径扩大4倍,圆的面积也扩大4倍。(__)
14、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__)
15、几个直径和为n的圆的周长=直径为n的圆的周长
16、求阴影部分的周长:总体思路,记住一点,周长的概念,所有围成这个图形的线段或曲线的长度之和。所以求阴影部分的周长时,首先把阴影部分这个图形的轮廓画出来,找出这个图形都由哪些线段、哪些曲线组合起来的。再分别求出这些线段、曲线的长度,最后相加。比如,这个图形:
17、半圆的面积,即整圆面积的一半:半圆面积=πr?÷2
18、长方形里最大的圆。两者联系:宽=直径
19、观察的范围将眼睛、障碍物的最高处这两点连成线,并将这条线延长,线的一侧没被障碍物挡住的部分就是观察到的范围。站的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离观察物越近,观察的范围越小。
20、百分数化成小数时,把(百分号)先去掉,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百分数化成分数,先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形式,再化成(最简)分数。
21、生活中的百分率:
22、直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一个数÷另一个数
23、已知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
24、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25、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量的比,得到一个新量。
2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结果写为百分数形式。
27、小数化分数:将小数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分。具体是:看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边写几个0做分母,把小数点去掉的部分做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28、分数方程的计算方法与整数方程的计算方法一致,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统一分数单位。
29、扇形统计图:能够清楚的反映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30、只修改970405的某一个数字,就可使修改后的六位数能被225整除,修改后的六位数是_____。
31、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分子部分可为小数、整数,可以大于100,小于100或等于100。
32、小数与百分数互化的规则:
33、求比值:把比号写成除号再计算,结果是一个数(或分数),相当于商,不是比。
34、分数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把分数看成比)
35、画线段图:
36、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公因数就是1。
37、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38、因为零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
39、乘法分配律:
40、减法的性质:
41、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42、分数加减法应用题:分数加减法的应用题与整数加减法的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只是在已知数或未知数中含有分数。
43、分数乘法应用题:是指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44、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45、求比值:用前项除以后项,结果是写为分数(不会约分的就不约分)
46、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47、化简比:
48、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9、身份证号码:由18位组成,(1)前1、2位数字表示:所在省份的代码;(2)第3、4位数字表示:所在城市的代码;
50、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51、百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52、分数乘法:分数的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53、分数乘法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54、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55、比和比例:比和比例一直是学数学容易弄混的几大问题之一,其实它们之间的问题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比,等同于算式中等号左边的式子,是式子的一种(如:a:b);比例,由至少两个称为比的式子由等号连接而成,且这两个比的比值是相同(如:a:b=c:d)。
56、比和比例的联系:
57、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58、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用字母C表示。
59、扇形:在圆上,由两条半径和一段弧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圆锥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这个扇形的半径称为圆锥的母线。
60、圆和点的位置关系:圆和点的位置关系:以点P与圆O的为例(设P是一点,则PO是点到圆心的距离),P在⊙O外,PO>r;P在⊙O上,PO=r;P在⊙O内,0≤PO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60句菁华(扩展2)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50句菁华
1、(P2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2、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3、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4、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行四边形的面积。
5、用计算器来验算
6、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7、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8、长方形面积=长×宽字母公式:s=ab
9、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计算。
10、重叠法;
11、分割*移法;
12、公式计算面积法;
13、三角形面积=底×高÷2(s三=ah÷2)
14、1*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方米
15、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16、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P10)
17、(P11)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18、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19、(关于“大约)应用题:
20、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S=ch。
2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22、*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23、直径=半径×2:d=2r;半径=直径÷2:r=d÷2。
24、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s=πr2。
2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26、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公式:S=(a×b+a×c+b×c)×2
27、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那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28、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行四边形,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行四边形的底; *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行四边形的高; *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行四边形的面积, *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因为*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29、(P2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30、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 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31、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32、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用它代表全体数据的一 般水*更合适。
33、身份证码: 18 位
34、3 0 5 2 1 1 9 7 8 0 3 0 1 0 0 1 9
35、可以表示起点
36、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乘分母加分子做分子,分母不变。
37、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38、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39、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方程
40、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奇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个数=中间数
41、A、B、C都是非零自然数,且A÷B=C,那么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A ),最大公因数是( B ),C是( A )的因数,A是B的(倍 )数。
42、长180厘米,宽45厘米,高18厘米的`木料,至少能锯成不余料的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木块多少块?
43、某工厂有煤5吨,如果每天烧 吨,这些煤可烧( 5÷ =5÷0.2=25 )天;如果每天烧这些煤的 ,这些煤可烧( 5 )天。
4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45、作用:一组数对确定唯一 一个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 例:在方格图(*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注:(1)在*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坐标表示列,y轴上的坐标表示行。如:数对(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
46、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47、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 可能
48、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是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49、正方形里最大的圆。两者联系:边长=直径
50、大小两个圆比较,半径的倍数=直径的倍数=周长的倍数,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60句菁华(扩展3)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30句菁华
1、2 有理数
2、3 有理数的加减法
3、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4、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5、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rational number)。
6、人们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number axis)。
7、一般的,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 value)。
8、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9、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0、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1、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12、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3、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14、接近实际数字,但是与实际数字还是有差别,这个数是一个近似数(approximate number)。
15、从一个数的左边的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尾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significant digit)
16、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degree of a monomial)。
17、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18、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19、有些几何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的各部分都在同一*面内,它们是*面图形(planefigure)。
20、将由*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面图形,这样的*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net)。
21、角∠(angle)也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
22、几何图形的投影问题
23、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
24、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25、科学记数法将一个数字表示成a×10的n次幂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这种中,a叫底数,叫做指数。当看记数方法叫科学记数法。
26、一个数与准确数相近(比准确数略多或者略少些),这一个数称之为近似数。
27、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28、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9、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30、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60句菁华(扩展4)
——数学七年级知识点 60句菁华
1、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3、线段的定义:直线上两点和它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这两点叫做线段的端点。
4、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
5、负数:小于0的数。
6、角∠也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
7、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8、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是说这两个叫互为余角,即其中的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9、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10、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11、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12、垂直公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3、推论:在同一*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行。
14、同底数幂相乘,底不变,指数相加。
15、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16、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17、注重预习培养自学能力
18、对顶角和邻补角的关系
19、项:组成多项式的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20、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21、*行:在*面上两条直线、空间的两个*面或空间的一条直线与一*面之间没有任何公共点时,称它们*行。
22、假命题:条件和结果相矛盾的命题是假命题。
23、对应点:*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24、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negativenumber).
25、有理数减法法则
26、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27、接近实际数字,但是与实际数字还是有差别,这个数是一个近似数(approximatenumber).
28、不确定事件:事先无法肯定会不会发生的事件,也就是说该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即发生的可能性在0和1之间。
29、代数式的写法:数学与字母相乘时,“×”号省略,数字写在字母前;字母与字母相乘时,相同字母写成幂的形式;数字与数字相乘时,“×”号不能省略;式中出现除法时,一般写成分数形式。式中出现带分数时,一般写成假分数形式。
30、分段问题书写代数式时要分段考虑,有单位时要考虑是否要();如:电费、水费、出租车、商店优惠-------。
31、单项式:由数字和字母乘积组成的式子。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因此,判断代数式是否是单项式,关键要看代数式中数与字母是否是乘积关系,若①分母中不含有字母,②式子中含有加、减运算关系,也不是单项式.
32、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记作P(不可能事件)=0;
33、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在0—1之间,记作0
34、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35、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角*分线,并且它们相交于三角形内一点。(内心)
36、注意等底等高知识的考试
37、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38、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9、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方和等于斜边c的*方a2+b2=c2。
40、两角及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1、两边及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2、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43、一条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4、一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45、全等图形
46、全等三角形
47、随着自变量x的逐渐增加(大),因变量y逐渐增加(大)(或者用函数语言描述也可:因变量y随着自变量x的增加(大)而增加(大));
48、随着自变量x的逐渐增加(大),因变量y逐渐减小(或者用函数语言描述也可:因变量y随着自变量x的增加(大)而减小)。
49、数学公式一定要记熟,并且还要会推导,能举一反三。
50、*移:
5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_______________叫两点间距离.
52、函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量x和y,如果对于x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那么y就叫做x的函数,其中x做自变量,y是因变量、
53、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54、绝对值的性质
55、绝对值的化简
56、保持好心态
57、正数:比0大的数叫正数。
58、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59、有理数乘法法则:
60、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即a/0无意义。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60句菁华(扩展5)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在的导数。
2、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设出动点M的坐标;
3、充要条件。
4、函数的单调性;
5、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6、弧度制;
7、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8、函数的奇偶性;
9、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10、线段的定比分点;
1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2、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13、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
14、两条直线的交角;
15、由已知条件列出曲线方程;
16、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17、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18、直线和*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19、两个*面的位置关系;
20、两个*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
21、棱柱;
22、排列;
23、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24、随机事件的概率;
25、a≥f(x)恒成立a≥[f(x)]max,;a≤f(x)恒成立a≤[f(x)]min;
26、依据单调性,利用一次函数在区间上的保号性可解决求一类参数的范围问题
27、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比较两个函数是否相同?
28、空间点、直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9、异面直线:
30、解决不等式的有关问题:
31、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大于半圆的弧称为优弧,小于半圆的弧称为劣弧。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经过圆心的弦叫
32、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其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和三角形三边都相切的圆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内切圆,其圆心称为内心。
33、不在同一直线上的3个点确定一个圆。
34、扇形弧长l=nπr/180
35、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 an=ak+(n-k)d (其中a1为首项、ak为已知的第k项) 当d≠0时,an是关于n的一次式;当d=0时,an是一个常数。
36、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
37、等差数列{an}中,若m+n=p+q,则
38、等差数列{an}的任意等距离的项构成的数列仍为等差数列。
39、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2.元素的互异性;3.元素的无序性.
40、集合的表示:(1){?}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2).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4
41、“包含”关系—子集注意:A?B有两种可能
42、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43、并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A∪B={x|x∈A,或x∈B}。
44、常用的函数表示法: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
45、圆柱体:表面积:2πRr+2πRh体积:πR2h(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46、棱锥S—h—高V=Sh/3。
47、S1和S2—上、下h—高V=h[S1+S2+(S1S2)^1/2]/3。
48、圆环体R—环体半径D—环体直径r—环体截面半径d—环体截面直径V=2π2Rr2=π2Dd2/4。
49、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这是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的依据.
50、等比数列性质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60句菁华(扩展6)
——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
1、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
2、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3、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4、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5、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6、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7、减法公式:
8、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做因数。
9、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10、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或正方形时,拼成的图形长和宽越接近(或长、宽相等)时,周长最短。
1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12、在身份证编码中,第十七位代码表示性别:单数男性,双数女性。
13、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14、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15、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
16、把一个整体*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17、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所分的份数作分母,所取的份数作分子。
18、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先用这个数除以分母(求出1份的数量是多少),再用商乘分子(求出其中几份是多少)
19、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20、倍的意义:要知道两个数的关系,先确定谁是1倍数,然后把另一个数和它作比较,另一个数里有几个1倍数就是它的几倍。
2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
2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23、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24、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行四边形。
25、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26、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可以写成a÷b=b(a)(b≠0)
27、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例如,4/3就可以看作是3/3(就是1)和1/3合成的数,读作一又三分之一。带分数都大于真分数,同时也都大于1。
28、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把整数乘分母加分子作为假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
29、分数大小比较的应用题:工作效率大的快,工作时间小的快。
30、求一个数是(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列算式计算。
31、会根据给出的信息制作月历和年历。如:某年8月1日是星期二,制作8月份的月历。再如:某年4月30日是星期四,制作5月份月历。
32、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33、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目,都要三大步: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34、只要是*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35、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
36、记忆大小月的方法
37、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转换。
38、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认识年、月、日1。1年有12个月。
39、记忆大小月的方法:(1)拳头记忆法。(2)歌诀记忆法。(3)单、双数记忆法。
40、闰年:2月有29天的月份是*年,*年有365天。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60句菁华(扩展7)
——数学五年级知识点 40句菁华
1、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乘分母加分子做分子,分母不变。
2、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如12=2×2×3
3、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的一个,叫做它们的公因数。
4、分数的意义两种解释:①把单位“1”*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 ②把3*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
5、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6、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7、205≈2.21 (保留两位小数)
8、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9、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
10、真分数和假分数、带分数
11、带分数:带分数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分数。带分数>1.
12、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13、某厂计划每月用煤a吨,实际用煤b吨,每月节约用煤( )吨。
14、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订阅《希望报》186份,比五年级少订a份。186+a表示( )
15、含有未知数的算式叫做方程。( )
16、5x表示5个x相乘。( )
17、一个三角形,底a缩小5倍,*扩大5倍,面积就缩小10倍。( )
18、用一部收割机收大豆,5天可以收割20.8公顷,照这样计算,7天可以收割多少公顷?60.4公顷大豆需要多少天才能收完
19、服装厂做一件男上衣用2.5米布料,现在有42米布料,可以做多少件这样的男上衣?
20、乘法交换律:axb=bxa
21、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22、【体积单位换算】
23、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24、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
25、若a、b为整数,则a+b与a-b有相同的奇偶性,即a+b与a-b同为奇数或同为偶数。
26、常用时间单位:时、分、秒。
27、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28、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
29、用计算器来验算
30、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3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32、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33、镜子内外的左右方向是相反的。
34、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相同。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于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35、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36、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单位不同时,要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计算。
37、常用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
38、公式:
39、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40、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60句菁华(扩展8)
——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重难点:初步建立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观念,正确将几何条件与代数表示进行转化,定量地研究点与直线、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根据两个独立条件求出直线方程。熟练运用待定系数法。
2、基本要求:理解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意义,利用代数方法判断定点是否在曲线
3、2.1直线与*面*行的判定
4、2.2*面与*面*行的判定
5、两个*面*行的判定定理:一个*面内的两条交直线与另一个*面*行,则这两个*面*行。
6、2.3—2.2.4直线与*面、*面与*面*行的性质
7、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面*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面与此*面的交线与该直线*行。
8、定理:垂直于同一个*面的两条直线*行。
9、Venn图:
10、“相等”关系:A=B(5≥5,且5≤5,则5=5)
11、列举法:如果一个集合是有限集,元素又不太多,常常把集合的所有元素都列举出来,写在花括号“{}”内表示这个集合,例如,由两个元素0,1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0,1}.
12、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3、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分线
14、到两条*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行线*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
15、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16、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17、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18、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19、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20、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21、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22、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
23、对于双曲线y=k/x,若在分母上加减任意一个实数(即y=k/(x±m)m为常数),就相当于将双曲线图象向左或右*移一个单位。(加一个数时向左*移,减一个数时向右*移)
24、知识点集中,概念和定理多:《离散数学》是建立在大量概念之上的逻辑推理学科,概念的理解是我们学习这门学科的核心。不管哪本离散数学教材,都会在每一章节列出若干定义和定理,接着就是这些定义定理的直接应用。掌握、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和定理是学好这门课的关键。要特别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而描述这些联系的则是定理和性质。
25、圆方程
26、算法初步:高考必考内容,5分(选择或填空)2、统计:3、概率:高考必考内容,09年理科占到15分,文科数学占到5分。
27、三角函数:(图像、性质、高中重难点,)必考大题:15---20分,并且经常和其他函数混合起来考查。
28、*面向量:高考不单独命题,易和三角函数、圆锥曲线结合命题。09年理科占到5分,文科占到13分。
29、解三角形:(正、余弦定理、三角恒等变换)高考中理科占到22分左右,文科数学占到13分左右2、数列:高考必考,17---22分3、不等式:(线性规划,听课时易理解,但做题较复杂,应掌握技巧。高考必考5分)不等式不单独命题,一般和函数结合求最值、解集。
30、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31、直线、双曲线、抛物线中的动点问题:动点沿直线、双曲线、抛物线运动,探究是否存在动点构成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或与已知图形相似等问题.
32、根据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对函数进行分段.
33、空间中的*行问题
34、及时了解、掌握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学好高中数学,需要我们从数学思想与方法高度来掌握它。中学数学学习要重点掌握的的数学思想有以上几个:集合与对应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运动思想,转化思想,变换思想。
35、忽视集合元素的三性致误
36、函数的单调区间理解不准致误
37、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判断致误
38、对数列的定义、性质理解错误
39、数列中的最值错误
40、忽视三视图中的实、虚线致误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60句菁华(扩展9)
——七年级上册生物的知识点 30句菁华
1、生物的特征:
2、生物体的成长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是分不开的。
3、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制成玻片标本,常用的玻片标本:切片、涂片、装片(注意三者区别,分为临时和永久的)
4、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观察软木薄片,发现了细胞。
5、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6、作出假设: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适合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7、生物能进行呼吸
8、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9、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10、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1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12、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1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4、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15、物镜有高倍镜和低倍镜之分,区别如下:
16、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
17、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光合作用)和线粒体(呼吸作用,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与氧气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释放出氧气和二氧化碳,同时将有机物里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18、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
19、生物圈的范围:
20、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21、写出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及作用
22、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若所需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要想移到视野中央,则应该往左上方方移。
23、多莉羊的例子p55,多莉羊是羊C生出来的,他们却一点都不像。而与为它提供细胞核的羊B很相像,说明: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24、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25、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
26、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7、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28、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29、年轮:
30、植株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氮、磷、钾。
数学知识点 100句菁华中考数学知识点 60句菁华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60句菁华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60句菁华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60句菁华数学七年级知识点 60句菁华中考数学知识点 50句菁华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50句菁华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50句菁华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50句菁华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50句菁华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50句菁华初中七年级数学知识点 50句菁华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二单元知识点 50句菁华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50句菁华数学知识点 50句菁华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40句菁华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40句菁华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40句菁华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数学五年级知识点 40句菁华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30句菁华中考七年级数学知识点 30句菁华五年级数学知识点 30句菁华
学习名言警句 400句菁华经典经典哲理的语录摘录 100句菁华结婚周年纪念日感言 100句菁华催人奋进的励志句子 60句菁华关于幸福的性签名 60句菁华国庆佳节祝福语 60句菁华常用人生感悟语句摘录 60句菁华自立的名言警句 60句菁华长辈生日贺词 60句菁华鸡年四字祝福成语 60句菁华事业的励志句子 50句菁华再见2021你好2022文案短句 50句菁华圣诞节表白祝福语 50句菁华宣传全民健身口号 50句菁华安全生产宣传口号 50句菁华母亲节聚会文案 50句菁华简单的形容伤心的句子摘录 50句菁华简单的朋友圈爱情句子摘录 50句菁华
虎年朋友生日送花祝福语 50句菁华送给朋友的感恩节祝福语短信摘录 50句菁华2020年母亲节优美的祝福语大集合 40句菁华8个字中考祝福语 40句菁华公公生日祝福语 40句菁华关于爱情的说说伤感 40句菁华写给母校寄语 40句菁华开工的祝福语 40句菁华想放下又放不下的句子 40句菁华描写父亲的好句子 40句菁华最新防溺水宣传标语2022 40句菁华毕业生登记表上的班主任评语 40句菁华离职朋友圈告别句子 40句菁华端午节节日贺词 40句菁华简短成熟的说说 40句菁华简短立春文案 40句菁华表达关心的话语 40句菁华2020年振奋人心的考试口号集锦 30句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