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名言 >

论语中的名言 50句菁华

日期:2022-12-02 00:00:00

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5、子不语:怪,力,乱,神。

6、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7、食不语,寝不言。

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1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1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3、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14、有事弟子服其劳

15、礼,与其奢也,宁俭

16、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7、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18、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2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1、巧言令色,鲜矣仁

22、知其不可而为之

23、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24、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2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26、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27、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8、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29、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

30、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31、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32、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33、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34、君子名之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35、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36、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37、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38、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9、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0、子不语怪,力,乱,神。

41、小不忍,则乱大谋。

42、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4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4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45、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46、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47、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48、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中的名言4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9、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论语中的名言4

  1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50、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中的名言13

  1、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论语中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阅读


论语中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1)

——论语中的名言 60句菁华

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子不语:怪,力,乱,神。

4、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6、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7、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8、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1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12、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13、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14、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6、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17、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1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19、巧言令色,鲜亦仁!

20、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21、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22、无可无不可

23、不迁怒,不贰过

24、小不忍则乱大谋

25、仁者,其言也切

26、君子有三戒

27、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28、过犹不及。

2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1、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3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3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34、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35、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36、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3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38、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9、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40、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41、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42、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43、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4、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4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46、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47、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4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9、信者,人君之大宝也。

50、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51、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52、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5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54、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55、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56、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57、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58、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

59、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6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论语中的名言3

  1、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论语中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2)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5、、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6、0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7、5、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11、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1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1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7、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9、仁者,其言也切

20、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21、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22、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2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4、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25、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26、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2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2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29、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0、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1、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2、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33、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34、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3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6、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37、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8、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39、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40、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S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41、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42、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43、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44、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5、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6、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47、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48、过,则匆惮改。

49、寝不尸,居不容

50、子不语:怪,力,乱,神。(名人名言 )


论语中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3)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9、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10、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11、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2、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13、小不忍则乱大谋

1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5、子不语:怪、力、乱、神

16、邦无道,危行言孙

17、知其不可而为之

18、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1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0、《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2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3、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4、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25、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26、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论语》

2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2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论语》

29、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论语》

30、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论语》

3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3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33、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乎!”(《论语·雍也》)

34、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35、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36、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37、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38、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3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0、过去做错的,及时改正,譬如昨日死。

41、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42、美则美矣,未尽善焉。

43、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4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45、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46、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4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8、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49、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译:孔子说:“(对于任何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50、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乎!”(《论语·雍也》)

  ——译: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多学文化典籍,用礼来约束自己,就可以不违背自己的(君子之道)了吧!”


论语中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4)

——逆境中成长的名言 60句菁华

1、沙漠里的脚印很快就消逝了。一支支奋进歌却在跋涉者的心中长久激荡。

2、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

3、别把时间浪费在回首你已经失去的东西上,向前看吧,因为时光本就不会倒流。

4、要克服生活的焦虑和沮丧,得先学会做自己的主人。

5、性格决定命运,气度决定格局,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思路决定出路

6、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7、人生是一次航行。航行中必然遇到从各个方面袭来的劲风,然而每一阵风都会加快你的航速。只要你稳住航舵,即使是暴风雨,也不会使你偏离航向。——西·切威廉斯

8、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夜深人静,问问自己,将来的打算,并朝着那个方向去实现。而不是无所事事和做一些无谓的事。

9、不管失败多少次,都要面对生活,充满希望。

10、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

11、一个懒惰的少年将来就是一褴褛的老人。

12、天下没有廉价的成功。

13、现实是此岸,成功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兴趣便是河上的桥,只要行动就可以通过。

14、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15、成功的背后是失败两个字。

16、世间的事都有一个因果关系,因为你这样,所以会这样;因为你这样,所以有这样的结果;明白因果关系,凡事要三思而后行。

17、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

18、对于一个简单的问题反复研究的结果就是这个问题比原先更为复杂。

19、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20、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请不要后悔。

21、我们最大的错误,就是把最差的脾气和糟糕的一面都给了最亲近的人,却把宽松和耐心给了陌生人。

22、付出才会杰出。

23、用*常心来生活,用惭愧心来待人,心来处事,用菩提心契佛心。

24、如果你能成功地选择劳动,并把自己的全部精神灌注到它里面去,那么幸福本身就会找到你。

25、人生就像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有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至于要表演甚么角色,自己去决定。

26、用鞭子抽着,陀螺才会旋转。

27、你吃过的苦会照亮未来的路。

28、脚步怎样才能不断前时?把脚印留在身后,

29、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高山。

30、桂冠上的飘带,不是用天才纤维捻制而成的,而是用痛苦,磨难的丝缕纺织出来的。

31、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32、如果寒暄只是打个招呼就了事的话,那与猴子的呼叫声有什么不同呢?事实上,正确的寒暄必须在短短一句话中明显地表露出你对他的关怀。

33、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34、脚步怎样才能不断前时?把脚印留在身后。

35、那些最终会让你陷进去的,一开始总是美好。

36、有的时候,你选择放手并不是无法坚持,只是因为你发现有些事情注定无法实现。

37、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38、必须体验过痛苦,才体会到生的快乐。

39、不要急着说你别无选择,也许、在下个路口你就会遇见希望。

40、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

41、要纠正别人之前,先反省自己有没有犯错。

42、人贫困不是错,只要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去拼搏,仍然可以扭转乾坤,改变命运,走向成功!

43、良好的习惯永远是一个人成功的法宝。

44、不要被失败吓到,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

45、成长就是让我们学会一个人面对孤独,面对现实,面对未知的未来。

46、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47、目标不是都能达到的,但它可以作为瞄准点。

48、你是一个很优秀的孩子,可为什么不敢向大家展露自己的才华呢?勇敢些吧!孩子。

49、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50、生命不要求我们成为最好的,只要求我们做最大努力。

51、没有比观察成形期的人更困难的了。

52、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加能力的好机会。

53、最困难之时,就是我们离成功不远之日。

54、如果你想攀登**,切莫把彩虹当作梯子。

55、生活最好略为困难,不走太过*坦的道路。

56、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57、只要与困难抗争,便能使孱弱的筋肉变得坚强。

58、困难会使人心智坚强,一如勤劳会使人身躯强壮。

59、韧性,是斩断困难羁绊的利斧,是跨越险谷沟壑的撑杆。

60、最困难的三件:保守秘密,忘掉所受的创伤,充分利用余暇。


论语中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5)

——论语经典语录 50句菁华

1、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宪问)

2、可与人言而不言,失人(错过人才);不可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

3、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4、德不孤,必有邻。

5、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摘孔子《论语》

6、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摘孔子《论语》

7、先要把我们生命中能够把握的东西尽可能掌握,先不要超越自己年龄去考虑那些遥不可及的事情。——于丹

8、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于丹

9、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1、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5、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16、一个极其优秀的人。他没有敌人,而他的朋友也没有一个喜欢他的。

17、报纸和文学的区别是,报纸没法读,而文学则没人读。

18、教养良好的人处处和他人过不去,头脑聪明的人处处和自己过不去。

19、三十五岁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年龄;伦敦社交圈内满是这样好多年一直保持三十五岁的女人,她们可以自由地挑来选去。

20、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21、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22、当仁,不让于师。

2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25、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26、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27、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28、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29、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3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3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33、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34、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秦伯》

35、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36、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3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38、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语

39、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40、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41、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2、不学诗,无以言。

4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45、不学礼,无以立。

46、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47、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48、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49、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50、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论语中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6)

——逆境中成长的名言 50句菁华

1、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2、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3、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4、通过云端的道路,只亲吻攀登者的足迹。

5、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

6、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7、岁月可以让你的皮肤起皱纹,失去了生命的热情却必然使你的灵魂起皱纹。

8、雾气弥漫的清晨,并不意味着是一个阴霾的白天。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因为在每个创伤上在都标示着前进的一步。——罗曼·罗兰

9、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并非没有安慰与希望。——培根

10、上天给人一份困难时,同时也给人一份智慧。——雨果

11、*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生。

12、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13、只要一个人还有追求,他就没有老。直到后悔取代了梦想,一个人才算老。

14、不是要做一个单纯优秀的人,而是要做一个不可替代的人

15、喜欢就坚持,爱就别放弃!

16、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17、在你内心深处,还有无穷的潜力,有一天当你回首看时,你就会知道这绝对是真的。

18、不要满足于眼前的小成就。问问自己: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吗?

19、要用成功的经验解决问题;不要用自己的想法解决问题。

20、只要你想,这个世界就会有奇迹。

21、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最稳靠的踏脚石,肯研究、利用它们,便能从失败中培养出成功。

22、再多一点努力,就多一点成功。

23、成功的两大特质:(一)亲和的魅力;(二)虚怀若谷的态度。

24、生命就是一个一直在支出时间的过程,等时间支完了,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

25、试金可以用火,试女人可以用金,试男人可以用女人。

26、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27、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28、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尽那就是成长的路。

29、成长,有人为它感到快乐,无比期待;有人却为它感到烦恼,无比厌恶。

30、彼年豆蔻,谁许谁地老天荒。

31、机会只对进取有为的人开放,庸人永远无法光顾。

32、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并非没有安慰与希望。

33、有力量的人,有学问的人就是主人,所有其余的人都是客人。

34、拼,困难向我们低头;再拼,成功向我们招手。

35、一个人最大的缺点,不是自私、多情、野蛮、任性,而是偏执地爱一个不爱自己的人。

36、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37、你可以选择坚持,也可以选择放弃。没有对错。我是说对爱情来说,但是重要的是坚持你的选择。

38、闲事闲话闲思是学习的大敌。

39、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

40、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请安静且愉快地接受人生,勇敢地、大胆地,而且永远地微笑着。

41、人生最大的遗憾不是拥有无法实现的梦想,而是没有嘗试著去实现它。

42、用你的诚心赢得他人的欢迎。

43、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44、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45、勇士是在充满荆棘的道路上前行的。

46、魔鬼不像所画的可怕,困难不像想。

47、忍受灾祸不难,但忍受到底决非易事。

48、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

49、在灾难而前不可屈服,而应更加勇敢地去正视它。

50、逆境,是倾覆弱者生活之舟的波涛;它又是锤炼强者钢铁意志的熔炉。


论语中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7)

——论语中君子的句子及意思 40句菁华

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3、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4、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5、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6、君子周急不继富。

7、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8、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於比。

9、子曰: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0、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11、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12、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13、子曰:“君子不器。”

14、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15、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6、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

17、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18、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9、君子不以绀j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20、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2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

22、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3、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24、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

25、自道也。”

26、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27、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8、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29、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0、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31、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32、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33、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34、佛Z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Z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35、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36、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37、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38、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39、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40、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中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8)

——论语中的成语和解释 40句菁华

1、天下归心: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悦诚服。出处:《论语·尧曰》天下归心: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2、朽木不可雕:这个成语也称“朽木粪土,比喻人已经败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出处:《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3、暴虎冯河:暴虎:空手搏虎;冯:同凭,冯河,过河不用工具(如船、木筏之类),赤脚蹚水。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出处:《诗经·小雅·小旻(mín)》:“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示例:俺张孔目怎还肯缘木求鱼,鲁斋郎他可敢——?(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故事〗《论语·述而》记载,“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孔子对颜渊说:“用我,我就去干;不用我,我隐藏起来。能做到这样的,只有我和你。”好胜心强的子路连忙问:“老师,您统率三军将和谁在一起?”孔子说:“赤手空拳打虎,蹚水过河,死都不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在一起的,我只和凡遇事谨慎,善于谋划而又能办成事的人在一起。”)

4、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出处:《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示例:不照这么办法,恐——,势且波及全国,总统不如通权达变,暂歇风潮为是。(《民国演义》第八十回)近义词:同室操戈、萧墙之祸、尺布斗粟〔比喻兄弟不和。〖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引民间歌:“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容。〕反义词:敌国外患、兵临城下、大军压境。

5、近悦远来:使近处的人受到好处而高兴,远方的人闻风就会前来投奔。旧指当权者给人恩惠,以便笼络人心。出处:《论语·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悦),远者来。’”

6、饱食终日: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出处:《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示例:人如果——,无所用心,那是最没有出息的。反义词:废寝忘食。

7、举一反三:反:类推。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出处:《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示例: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4回:“我是凭着一卷《诗韵》学说话,倒可以有——的效验。”近义词: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反义词: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8、诲人不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出处:《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示例:圣人说:“——”,你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的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八回)近义词:谆谆教导、不厌其烦、循循善诱。

9、循序渐进:循:按照;序:次序;渐:逐渐。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出处:《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已自修,循序渐进耳。”示例:杨玉如《辛亥革命先着记》第三章:“那还要经过相当教育,——,不能一革命什么都*等。”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近义词:按部就班、由浅入深反义词:一步登天。

10、从井救人:意谓跟着跳到井里去救人。原用以比喻对别人并无好处而徒然危害自己的行为。后亦用以比喻冒极大危险去拯救别人。出处:《论语·雍也》:“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仁人)焉。’其从之也?”

11、见义勇为:看到正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出处:《论语·为政》:“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12、中道而废: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出处:《论语·雍也》中道而废: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西汉·戴圣《礼记·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示例:他绝对自信他不是——的软背脊的人儿。(茅盾《创造》三)

13、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1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出处:《论语·魏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示例:“——”。今既一无所有,纵使大禹重生,亦当束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六回)

15、轻裘肥马: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好马。形容生活阔绰。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造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16、*之美:成全别人的好事。出处:《论语·颜渊》:“君子*之美,不*之恶。”示例:敝人向来最赞成一切牺牲,也最乐于“——”,况且我们是同志,我当然应该给你想一个完全的办法。(鲁迅《华盖集·牺牲谟》)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指赞助别人成事近义词:急公好义、助人为乐反义词:*之恶、掠人之美。

17、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出处:《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示例: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

18、善贾而沽:贾:通“价”。善贾:好价钱;沽:出卖。等好价钱卖出。比喻怀才不遇,等有的赏识的人再出来做事。也比喻有了肥缺,才肯任职。出处:《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价)而沽诸?”近义词:待价而沽。

19、华而不实:华:通花,开花;实:果实,结果。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也指表面上很有学问,实际腹中空空的人。出处:《左传·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论语·子罕》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示例:*《改造我们的学习》:“——,脆而不坚……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近义词:金玉其表、虚有其表、败絮其中反义词:表里如一典故:《左传·文公五年》记载,春秋时,晋国大夫阳处父出使到魏国去,回来路过宁邑,住在一家客店里。店主姓赢,看见阳处父相貌堂堂,举止不凡,十分钦佩,悄悄对妻子说:“我早想投奔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可是多少年来,随时留心,都没找到一个合意的。今天我看阳处父这个人不错,我决心跟他去了。”店主得到阳处父的同意,离别妻子,跟着他走了。一路上,阳处父同店主东拉西扯,不知谈些什么。店主一边走,一边听。刚刚走出宁邑县境,店主改变了主意,和阳处父分手了。店主的妻子见丈夫突然折回,心中不明,问道。“你好不容易遇到这么个人,怎么不服他去呢?你不是决心很大吗?家里的事你尽管放心好了。”“我看到他长得一表人才,以为他可以信赖,谁知听了他的言论却感到非常讨厌。我怕跟他一去,没有得到教育,反倒遭受祸害,所以打消了原来的主意。”店主说。这阳处父,在店主的心目中,就是个“华而不实”的人。所以,店主毅然地离开了他。

20、文质彬彬:彬彬:配合谐调。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出处:《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示例:“陈教授——从容不迫地说:……”(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34章:)近义词:温文尔雅、彬彬有礼反义词:野调无腔、出言不逊

21、慎终追远:终:人死;远:指祖先。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出处:《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22、一言以蔽之:蔽:遮,引伸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出处:《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示例:老师讲的这些话,——,就是让我们端正学习态度,刻苦学习。

23、杀身成仁:表示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或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示例:夏衍《秋瑾传》第三幕:“——,是革命党的本色。”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近义词:视死如归、舍生取义反义词:苟且偷生、贪生怕死。

24、血气方刚: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出处:《论语·季氏》: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示例:公子杨干,乃悼公之同母弟,年方一十九岁,新拜中军戎御之职,——,未经战阵。(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回)

25、三复斯言: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出处:《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朱熹注:“《诗经·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一日三复此言。”示例:愿天下有心人——而早为之所焉可耳。(严复《原强》)

26、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出处:《尚书·皋陶谟》:“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论语·学而》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示例:“他真是一个——的小人。”(郭沫若《屈原》第四幕)

27、鸣鼓而攻之: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出处:《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28、从心所欲: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9、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论语·里仁》:“士致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0、后生可畏:后生,年轻人,后辈;畏,这里指敬服。年轻人很容易超过老一辈,他们是可敬畏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后多用此称赞有志气有作为的年轻人。

31、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程注“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

32、理屈词穷:站不住脚,无话可说。《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朱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33、鸣鼓而攻之:比喻宣布罪状,加以声讨。《论语·先进》:“子曰:‘非吾徒也,小子可鸣鼓而攻之可也。’”

34、能近取譬:能够就近那自己比方别人。譬,打比方。语出《论语·雍也》。意思是要替别人设身处地地着想。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35、匹夫不可夺志:匹夫,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百姓不可能被迫改变志向,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6、杀身成仁:仁,儒家道德的最高准则。语本《论语·卫灵公》:“有杀身以成仁。”意思是为了成全或成就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现指牺牲生命,以维护正义生命。

37、手足无措:措,安放。手脚都不知道该放在哪儿好了。形容慌张得不知如何是好。《论语·子路》:“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

38、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温习已学过的东西,又有新的体会。《论语·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现在有时比喻吸取历史经验,给认识当前情况提供参考。

39、文质彬彬:文,文采;质,实质;彬彬:指文和质配合得很好。形容举止文雅,态度从容不迫。《论语·雍也》:“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0、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子;诱,引导。《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后来泛用以表示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


论语中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9)

——论语孔子的语录 40句菁华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 欲不逾 矩。 ——孔子 《论语》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 《论语》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 《论语》

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 《论语》

5、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 《论语》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丘 《论语·卫灵公》

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论语》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 《论语》

9、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 《论语》

1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孔丘

11、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孔子 《论语》

1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4、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6、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17、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18、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19、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2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1、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2、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4、朝闻道,夕死可矣。

25、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27、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2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30、好学而不贰。—《左传》

31、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34、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语

3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36、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37、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语

38、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3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史记》

4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论语中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10)

——《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30句菁华

1、不得其死

2、不舍昼夜

3、察言观色

4、从心所欲

5、大动干戈

6、待价而沽

7、发愤忘食

8、肥马轻裘

9、斐然成章

10、父母之邦

11、攻乎异端

12、过犹不及

13、惠而不费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5、理屈词穷

16、能近取譬

17、年富力强

18、匹夫不可夺志

19、轻裘肥马

20、三十而立

21、色厉内荏

22、升堂入室

23、是可忍,孰不可忍

24、述而不作

25、死而后已

26、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27、有教无类

28、欲罢不能

29、愚不可及

30、择善而从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