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句子 >

《论语》著名句子及译文 30句菁华

日期:2022-12-03 00:00:00

1、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4、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8、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9、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10、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1、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1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3、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1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5、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6、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17、食不语,寝不言。

18、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9、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2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1、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2、子曰:“有教无类。”

23、子路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2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5、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6、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27、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8、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9、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30、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论语》著名句子及译文 30句菁华扩展阅读


《论语》著名句子及译文 30句菁华(扩展1)

——论语中君子的句子及意思 40句菁华

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3、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4、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5、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6、君子周急不继富。

7、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8、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於比。

9、子曰: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0、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11、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12、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13、子曰:“君子不器。”

14、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15、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6、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

17、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18、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9、君子不以绀j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20、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2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

22、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3、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24、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

25、自道也。”

26、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27、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8、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29、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0、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31、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32、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33、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34、佛Z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Z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35、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36、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37、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38、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39、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40、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著名句子及译文 30句菁华(扩展2)

——论语名句及翻译 40句菁华

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译文: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译文: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译文: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人为耻。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6、当仁,不让于师。译文: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译文:有知识不会疑惑有仁义不会担忧有勇气不会恐惧。

8、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9、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译文: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10、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1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12、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译】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

13、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译】孔子说:“《关雎》篇,快乐而不放荡,悲哀却不伤痛。”

14、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译】樊迟问怎样才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倡导)人民应该遵从的仁义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不可沉迷于靠鬼神求福),就可以算明智了。”又问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

1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译】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智慧的人活跃好动,有仁德的人沉静稳重;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1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对我来说,(那些富贵)就象(天上的)浮云。”

17、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原】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译】颜渊感叹地说:“(老师的道德和学问)抬头仰望,越仰望越觉得高耸,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深厚;看着好象就在前面,忽然又像是在后面。老师步步引导,用知识丰富我,用礼法约束我,想停止前进都不能。我竭尽全力,仍然像有座高山矗立眼前,虽然我想攀上去,却没有途径。”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地留去。”

19、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原】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译】司马牛忧伤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命中注定,富贵由天安排。’君子(只要)敬业而不犯错误,对人恭敬而有礼貌。四海之内都是兄弟呀。君子担心什么没有兄弟呢?”

20、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自己想安身立命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安身立命,自己想兴旺发达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兴旺发达

2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三军的主帅是可以俘虏过来的,一个人的志向是不能强行改变的。

22、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颜渊》)天下的人都是自己的兄弟。

2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君子和谐相处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2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25、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26、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8、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2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2、朝闻道,夕死可矣。

3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

36、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3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3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39、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论语》著名句子及译文 30句菁华(扩展3)

——道教著名句子 40句菁华

1、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2、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3、先使水火二气,上下相交,升降相接,用意勾引,脱出真精真气,混合于中宫,用神火烹炼,使气周流于一身。气满神壮,结成大丹。非特长生益寿,若功行兼修,可达圣位。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5、能夺天地之真气,可以长生。

6、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7、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8、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9、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10、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1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2、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

13、神气须如夜气清,从来至乐在无声,幻中真处真中幻,且向银盆弄化生。

14、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15、修真之道,一得永得。

16、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17、无人心即有道心,道心是心非心。

18、云厚者雨必猛,弓劲者箭必远。

19、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20、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1、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22、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3、修道要济世度人,但又不乱发慈悲。

24、凡天下均同是性,天性既善,悉生万物,无不置也。地性既善,养生万物,无不置也。圣人悉乐理天下而实法天地,故万物皆受其功大善。神仙真人助天地而不敢轻,尊之,重之,受之,佑之。

25、目察百步,不能了了,而欲以所见为有,所不见为无,则天下之所无者,亦必多矣。

26、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

27、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28、天生一物变三才,交感阴阳结圣胎。

29、执志不绝群,则不能臻成功铭弘勋。

30、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31、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之为祸。

32、但悟万悟,屡假自心证,欲自遣性自停,命自住,丹自结,仙自做,他人不能替得。

33、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34、常道无名,唯德以显之;至德无本,顺道而成之。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35、善火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36、人道顺施,仙道逆取,取药于坎。而造丹于离也。

3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38、上为下效,君行臣基。

39、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4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论语》著名句子及译文 30句菁华(扩展4)

——屈原《离骚》译文及注释 50句菁华

1、高阳:颛顼之号。

2、朕:我。

3、摄提:太岁在寅时为摄提格。此指寅年。

4、贞:正。

5、降(hōng):降生。

6、内美:内在的美好品质。

7、汩(gǔ):水疾流的样子,此处用以形容时光飞逝。

8、不吾与:宾语前置,即“不与吾”,不等待我。

9、搴(qiān):拔取。

10、忽:迅速的'样子。

11、荃(quán):香草名,喻楚怀王。

12、齌(jì)怒:暴怒。

13、亩(mǔ):二百四十步为亩。

14、留夷、揭车:均为香草名。

15、信姱(kuā):诚信而美好。

16、练要:心中简练合于要道。

17、修姱(kuā):洁净而美好。

18、偭(miǎn):违背。

19、错:通“措”,措施,指先圣之法。

20、绳墨:正曲直之具。

21、回:调转。

22、缤纷:极言多。

23、常:恒常之法。

24、犹:尚且。

25、众:众人。

26、济:渡过。

27、《九辩》《九歌》:相传是启从天上偷带到人间的乐曲。

28、授:任用。

29、阽(diàn):临危,遇到危险。

30、当:遇。

31、茹(rú):柔软。

32、若木:日所入之处的树木。

33、先戒:在前面警戒。

34、飞腾:腾空而飞。

35、次:住宿。

36、信修:诚然美好。

37、珵美:即“美珵”,美玉。

38、粪壤:粪土。

39、怀:馈。

40、宁戚:春秋时卫人,齐桓公认为贤人,以他为卿。

41、他故:其他的理由。

42、聊:姑且。

43、上下:到处。

44、琼爢(mí):玉屑。

45、邅(zhān):楚地方言,转向。

46、不周:山名,在昆仑西北。

47、西海:神话中西方之海。

48、神:神思,指人的精神。

49、乱:终篇的结语。

50、已矣:绝望之词,谓“算了吧”。


《论语》著名句子及译文 30句菁华(扩展5)

——《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原文及译文 40句菁华

1、阳晋:齐国城邑,在今山东菏泽西北。

2、秦昭王:即秦昭襄王,名则。

3、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4、亡走燕:逃到燕国去。

5、幸于赵王:被赵王宠爱。幸,宠幸。

6、宜可使:可供差遣。宜,适宜。

7、均之二策:衡量这两个计策。均,衡量。之,这。

8、美人:指秦王的姬妾。

9、瑕:玉上的斑点或裂痕。

10、负:倚仗。

11、修敬:致敬。

12、间(jiàn):抄小路,与上文“从径道亡”相应。

13、立:立刻。

14、毕礼而归之:举行完廷见的外交大礼然后送他回国。

15、度道里会遇之礼毕:估算前往渑池的路程和会谈完毕的时间。道里,路程。

16、绝秦望:断绝秦国要挟胁迫的念头。

17、好音:喜欢音乐。

18、靡:倒下,这里指后退。

19、竟酒:直到酒宴完毕。

20、盛设兵:多布置军队。

21、争列:争位次的高下。

22、刎(wěn)颈之交:指能够共患难、同生死的朋友。刎颈,杀头。刎,割。

23、齐几:齐国的几邑。按:廉颇伐齐几,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不载,而卷四十三《赵世家》记为“攻魏之几邑”。《集解》认为几邑“或属齐或属魏”。清梁玉绳《史记志疑》则认为“几是魏邑。……此作‘齐几’误。”

24、用事者:当权管事的人。

25、纵:纵容,放纵。

26、坚壁:坚守营垒。

27、国:国都。

28、胶柱鼓瑟:比喻但守死法,不知变通。柱是琴瑟类乐器上卷弦的木柱。“胶柱”就是把卷弦的木柱粘死,不能转动,也就无法调节弦的高低。

29、将括:让赵括为将。

30、东向:坐西面东。古时帝王以南向为尊,公侯将相以东向为尊。

31、栗腹伐赵兵败事,可参见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卷四十三《赵世家》及《战国策·燕策三》。

32、代雁门:代地的雁门郡。

33、辄(zhé):立即。

34、强:勉强。

35、委:抛弃。

36、陈:同“阵”。

37、走:赶跑。

38、关于李牧之死,《战国策·秦策四、五》所记与此不同,可参阅。

39、处死:如何对待死。处,处理,对待。

40、发:发作,表现。


《论语》著名句子及译文 30句菁华(扩展6)

——《论语》经典名句 40句菁华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4、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8、君子*之美,不*之恶。《论语·颜渊》

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0、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1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我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12、当仁,不让于师。(应对着仁德,就是教师,也不一样他谦让。)

1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1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15、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16、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怕别人不了解自我,只怕自我不了解别人。)

17、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我站得住,也要帮忙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我过得好,也要帮忙人家一同过得好。)

18、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能够弗畔矣夫。(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我,也就能够不离经叛道了。)

1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终凋谢的。)

21、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22、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2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24、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2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7、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8、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9、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3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1、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32、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3、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34、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35、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36、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37、子曰:“有教无类。”

38、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39、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40、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著名句子及译文 30句菁华(扩展7)

——文言文名句加译文 40句菁华

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2、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3、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4、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5、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

6、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8、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0、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1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12、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1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1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17、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

1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9、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

2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

22、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23、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2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2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27、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2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29、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论语·子罕》)

30、子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31、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论语·颜渊》)

32、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33、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论语·子路》)

34、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出自《劝报亲恩篇》。

35、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36、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37、首孝弟,次谨信。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38、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出自(明)《增广贤文》。

39、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出自(清)《增广贤文》

40、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出自《动报亲恩篇》。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