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2 00:00:00
1、初:当初,常用在追述往事的开头。
2、言于……曰:对……说。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省富阳县)人。父坚,为长江太守。兄策,割据江东,封吴侯。孙策死亡,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占据江东。赤壁之战时,年仅27岁。
3、荆州:东汉的一个行政区,领有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长沙、武陵、章陵等八郡,也就是现在的湖北、湖南两省及贵州的东部,州治在南阳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国:指孙权割据的东吴。当时孙权虽未称帝,但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所以能称“国”。与:介词,跟,同。邻接:比邻接壤。
4、上:指刘琮、刘琦、刘备等。下:指军中诸将。齐同:一致。
5、宜:应该。抚安:抚慰。
6、离违:背离,指刘备和荆州将领不同心协力。
7、闻:听说。向荆州:指向荆州进军。
8、晨夜兼道:主语是鲁肃。晨夜,日夜。兼道,一天赶两天的路程。
9、宣:传达,说明。旨:意旨、意图。
10、苍梧:郡名,郡治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市。太守:郡的长官。有旧:有交情。旧,指交情。
11、为:介词,替。计:打算。
12、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郡(今山东省沂水南)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刘备的主要谋臣,赤壁之战时年仅28岁。谓……曰:对……说。谓后面不紧接所说的话,曰则与所说的话紧接。
13、避乱:躲避战乱。江东:指长江下游一带地方。
14、收众:招收人马。汉南:汉水以南,这里指刘备投奔刘表后在樊城、新野驻军,积聚了一些力量。“江东”“汉南”的前面都省掉一个介词“于”。
15、此句指刘琮降曹,荆州被曹操占据,刘备失去抵抗的地盘。用武:施展才能。
16、王室之胄:王室的后代。刘备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胄:后代。
17、盖世:超过当世,没有人比得过。
18、战士还者:失败回来的战士,“还”是修饰中心词“战士”的。关羽水军:荆州被曹操占领后,刘备派关羽乘船数百艘,从水路到江陵,这部分军队未受损失。关羽,字云长,刘备手下的将领。精甲:精兵。甲,铠甲,这里代兵士。
19、合:集合。江夏:郡名,今湖北省黄冈市一带,刘琦做江夏太守,驻军于此。
20、众:这里指军队。远:指远道。疲敝:疲劳不堪。敝,坏,这里指疲劳到极点的意思。
21、必蹶上将军:《孙子兵法·军事篇》“五十里而争利。必蹶上将军。”蹶,跌倒、挫折,这里是使动用法,“使蹶”。上将军,指“主帅”。
22、逼,迫。兵势,军队的势力。耳:罢了,语气词。
23、束:绑起手来。表示就擒,指投降。
24、治:治理、训练。
25、方:将要。会猎:一同打猎,这里是会战的委婉说法。于:介词,在。
26、张昭:字子布,孙权的谋臣。
27、不顺:不顺乎理。
28、且:连词,况且。大势:优越的形势。以:介词,凭借。
29、悉浮以沿江:把(这些战船)全部沿江摆开。悉,全部。浮,使动用法,后面省略代词“之”,使船浮,就是开动船只的意思。以,同“于”,在。
30、愚:对自己的谦称。谓:说,认为。迎之:迎接他,即投降他。之,代词,代曹操。
31、下曹从事:各曹从事中最低的官员。曹,古时官署内分科办事的单位。从事,“曹”的长官。
32、从吏卒:使吏卒跟在后面,意思是带着吏卒。从,跟随,这里是使动用法,“使……跟随”的意思。
33、托名汉相:假托汉朝宰相的名义。托名,假托……名义。
34、其实:他的实质。其,他的,代词。实,实质。
35、以:介词,凭借。神武:超人的武略,指军事才能。雄才:杰出的才干。
36、横行:纵横驰骋。
37、汉家:汉朝。除残去秽:翦除残暴,去掉污秽。残,残暴。秽,丑恶。“残”“秽”在这里比喻坏人。
38、马超、韩遂尚在关西:指当时马超、韩遂割据凉州(今甘肃省一带)。关西:函谷关以西。
39、仗:依靠、凭借。舟楫:泛指战船。楫,船桨。
40、盛寒:严寒。
41、势不两立:根据情势,双方不能同时存在。势,情势、状况。两,双方。
42、是夜:这天晚上。
43、开此议:提出这种主张。开,提出。议,主张。
44、以实:根据实际情况。校:核对。之:代词,代曹操的军力。
45、公瑾:周瑜的字。
46、邂逅:副词,偶然、万一。不如意:指战事不利。
47、便还就孤:就回到我这里来。还,回来。就,走近、靠近。
48、赞军校尉:官名,相当于参谋长。
49、与:介词,后面省略代词“之(敌军)”。
50、指言:指点着、谈论着。
51、使:派,驱使。羸兵:体弱的兵。负:背。
5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53、我们首先要学习的一篇课文是《赤壁之战》。赤壁是在今天湖北省武昌县西赤矶山。据历史记载,东吴的孙权以三万军队打败了曹操的八十万军队,孙权是怎样打败曹操的,他为什么能打败曹操,学习了课文你就能够知道。
54、提出不懂的问题。
55、讨论分段。
56、说说这段话讲了什么。
57、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58、为什么说火攻是个好主意?请同学们用自己话说一说。
59、启发谈话:要想把事情讲得清楚明白,要按一定的顺序来讲。对于赤壁之战,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呢?
60、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后讨论。
《赤壁之战》的原文及译文 60句菁华扩展阅读
《赤壁之战》的原文及译文 60句菁华(扩展1)
——《赤壁之战》的原文及译文 50句菁华
1、彼:那个。此:这一个。
2、离违:背离,指刘备和荆州将领不同心协力。
3、请得:意思是“希望能够”。请,允许我。得,能够。吊:慰问(死者的亲属)。
4、论:谈论。天下事势:就是天下形势。
5、行将:即将。
6、托:托身,依靠。
7、子瑜:诸葛瑾,字子瑜。
8、见:谒见。柴桑:古地名,故城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当时孙权在此驻军。
9、海内大乱:指汉末黄巾起义以及随后军阀割据的局面。海内,四海之内,指*。
10、断:决断,决定。
11、十万之众:这里指全吴的军队。
12、抗此难:顶住这场灾难。难,灾难,患难。
13、者,语气词,用在表示时间的词之后,表停顿,没有意义。奉辞伐罪:奉皇帝的命令讨伐有罪的人。曹操南击刘表,是打着汉献帝的旗号的。
14、不顺:不顺乎理。
15、且:连词,况且。大势:优越的形势。以:介词,凭借。
16、不足:不值得。与:介词,和,后面省略了代词“之”,“与图大事”就是“与之图大事”。
17、何以言之:就是“以何言之”,凭什么这样说呢?之,代词,代鲁肃可迎操而孙权不可迎操这件事。
18、失:“使……失去”,动词的使动用法。孤:王侯自称。
19、时:当时,这时。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舒城县)人。孙权的主将和谋臣,他在二十几岁时就是东吴的重要将领,吴人称之为“周郎”。赤壁之战这一年,周瑜33岁。受使:接受使命。番阳:县名,今江西省波阳县。
20、托名汉相:假托汉朝宰相的名义。托名,假托……名义。
21、兼仗:又依靠。兼,又。仗,依仗、依靠。父兄之烈:指孙权的父亲孙坚、哥哥孙策的功业。孙权江东割据的基础是孙坚打下的,孙坚死后,孙策统领所部,割据江东。烈,功业。
22、兵精:军队精锐。足用:物质充足。用,名词,物资。
23、马超、韩遂尚在关西:指当时马超、韩遂割据凉州(今甘肃省一带)。关西:函谷关以西。
24、为:成为。
25、仗:依靠、凭借。舟楫:泛指战船。楫,船桨。
26、此天以君授孤也:这是上天把你赐给我。意思是说,天要让我成功,所以给我配备了这么一个得力的辅弼之臣。
27、复:又,再。
28、料:估计。虚实:指真假。
29、且:并且。已久疲:久已疲惫。
30、难卒合:难以一下子集合起来。卒,突然、一下子,后来写作“猝”。
31、子敬:鲁肃的字。程公:程普,他原是孙坚手下的将军,所以孙权尊称他为“程公”。前发:先出发。
32、办之:对付他(曹操)。办,治、对付。之,代词,代曹操。者:助词,表示假设。决:决战。
33、以……为……:派……任……。左右督:正副统帅。督,当时军队的统帅。
34、逆:迎,这里是“迎击”的意思。
35、助:协助。画:谋划、筹划。方略:策略。
36、不利:失利。
37、盖:黄盖。最著前:居于最前面。著,居于。
38、中江:江中心。举帆:拉起船帆。
39、吏士:下级军官和士兵。立观:站着观看。
40、顷之:一会儿,顷刻之间,这个“之”只起凑足音节的作用,没有意义。
41、坏:崩溃。
42、华容道:通到华容县的路。华容,指古华容县,在今湖北省潜江市西南,非指今华容县(在今湖南省北部)。步走:从陆路败逃。
43、兼:兼有。饥:饥饿。疫:疾病。
44、理清课文条理,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
45、多媒体显示自制幻灯片,检查生字读音。
46、鹏博士显示问题:赤壁之战发生在什么时候?交战双方是哪些人?战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如何?
47、指名读第一段,读后同学评议。
48、这节课我们要了解周瑜和黄盖是用怎样的计策打好火攻这一仗的?
49、火攻这一仗是怎样进行的?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八、九自然段,着重理解风和火的关系。
50、启发谈话:要想把事情讲得清楚明白,要按一定的顺序来讲。对于赤壁之战,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呢?
《赤壁之战》的原文及译文 60句菁华(扩展2)
——《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原文及译文 40句菁华
1、阳晋:齐国城邑,在今山东菏泽西北。
2、秦昭王:即秦昭襄王,名则。
3、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4、亡走燕:逃到燕国去。
5、幸于赵王:被赵王宠爱。幸,宠幸。
6、宜可使:可供差遣。宜,适宜。
7、均之二策:衡量这两个计策。均,衡量。之,这。
8、美人:指秦王的姬妾。
9、瑕:玉上的斑点或裂痕。
10、负:倚仗。
11、修敬:致敬。
12、间(jiàn):抄小路,与上文“从径道亡”相应。
13、立:立刻。
14、毕礼而归之:举行完廷见的外交大礼然后送他回国。
15、度道里会遇之礼毕:估算前往渑池的路程和会谈完毕的时间。道里,路程。
16、绝秦望:断绝秦国要挟胁迫的念头。
17、好音:喜欢音乐。
18、靡:倒下,这里指后退。
19、竟酒:直到酒宴完毕。
20、盛设兵:多布置军队。
21、争列:争位次的高下。
22、刎(wěn)颈之交:指能够共患难、同生死的朋友。刎颈,杀头。刎,割。
23、齐几:齐国的几邑。按:廉颇伐齐几,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不载,而卷四十三《赵世家》记为“攻魏之几邑”。《集解》认为几邑“或属齐或属魏”。清梁玉绳《史记志疑》则认为“几是魏邑。……此作‘齐几’误。”
24、用事者:当权管事的人。
25、纵:纵容,放纵。
26、坚壁:坚守营垒。
27、国:国都。
28、胶柱鼓瑟:比喻但守死法,不知变通。柱是琴瑟类乐器上卷弦的木柱。“胶柱”就是把卷弦的木柱粘死,不能转动,也就无法调节弦的高低。
29、将括:让赵括为将。
30、东向:坐西面东。古时帝王以南向为尊,公侯将相以东向为尊。
31、栗腹伐赵兵败事,可参见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卷四十三《赵世家》及《战国策·燕策三》。
32、代雁门:代地的雁门郡。
33、辄(zhé):立即。
34、强:勉强。
35、委:抛弃。
36、陈:同“阵”。
37、走:赶跑。
38、关于李牧之死,《战国策·秦策四、五》所记与此不同,可参阅。
39、处死:如何对待死。处,处理,对待。
40、发:发作,表现。
《赤壁之战》的原文及译文 60句菁华(扩展3)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 30句菁华
1、终:最后。
2、义:形容词作名词,坚持正义。
3、速:招致。
4、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
5、谗:小人的坏话。
6、殆:快要。
7、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天数。理,命运。
8、礼:礼待。名为动。
9、势:形势。
10、为:治理
11、故事:旧例。
12、当:如果
13、为国者,无[通“毋”,不要]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4、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它的实际数目]亦百倍。
1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智谋和力量]孤危,
16、后秦击赵者再.[两次]
17、赂秦而力亏[使……亏损,使动用法],破灭之道也。
18、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作动,保全]
19、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名作动,坚持正义]不赂秦
20、惜其用武而不终[形作动,坚持到底]也。
21、日削月[名作状,一天天,一月月]割,以趋于亡
22、苟以[介词,凭着]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3、惜其用武而[转折连词,却]不终也。
24、有如此之势,而[转折连词,却]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25、苟以天下之大,而[转折连词,却]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6、向使三国各爱其[代词,自己的]地
27、其[代词,代六国]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28、当与秦相较,或[或许,副词]未易量。
29、良将犹(副词,还)在
30、始(才,副词)速祸焉
《赤壁之战》的原文及译文 60句菁华(扩展4)
——《孔雀东南飞 》译文及注释 40句菁华
1、素:白绢。这句话开始到“及时相遣归”是焦仲卿妻对仲卿说的。
2、诗书:原指《诗经》和《尚书》,这里泛指儒家的经书。
3、大人故嫌迟:婆婆故意嫌我织得慢。大人,对长辈的尊称,这里指婆婆。
4、不堪:不能胜任。
5、始尔:刚开始。尔,助词,无义。一说是代词,这样。
6、区区:小,这里指见识短浅。
7、贤:这里指聪明贤惠。
8、伏惟:趴在地上想。古代下级对上级或小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9、取:通“娶”,娶妻。
10、床:古代的一种坐具。
11、谢:辞别。
12、伶俜(pīng)萦(yíng)苦辛:孤孤单单,受尽辛苦折磨。伶俜,孤单的样子。萦,缠绕。
13、葳蕤(wēi ruí):草木繁盛的样子,这里形容短袄上刺绣的花叶繁多而美丽。
14、箱帘:箱,衣箱。帘,通“奁”,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
15、珰(dāng):耳坠。
16、兼愧:更有愧于……
17、却:从堂上退下来。
18、初七及下九:七月七日和每月的十九日。初七,指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在院子里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祈求提高刺绣缝纫技巧,称为“乞巧”。下九,古人以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朝时候,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19、隐隐:和下面的“甸甸”都是象声词,指车声。
20、区区:这里是诚挚的意思,与上面“何乃太区区”中的“区区”意思不同。
21、若见录:如此记住我。见录,记着我。见,被。录,记。
22、逆:逆料,想到将来。
23、无誓违:不会有什么过失。誓,似应作“諐”。諐,古“愆(qiān)”字。愆违,过失。
24、悲摧:悲痛,伤心。
25、丁宁:嘱咐我。丁宁,嘱咐,后写作“叮咛”。
26、娇逸:娇美文雅。
27、其往欲何云:往后打算怎么办。其往,其后,将来。何云,这里指怎么办。
28、处分:处置。
29、渠(qú)会:同他相会。渠,他。一说是那种相会。渠,那。
30、登即:立即。
31、交语:交相传话。
32、舫(fǎng):船。
33、龙子幡(fān):绣龙的旗帜。
34、适:刚才。
35、不举:办不成。
36、父母:这里偏指母。
37、弟兄:这里偏指兄。
38、日冥冥:原意是日暮,这里用太阳下山来比喻生命的终结。
39、台阁:原指尚书台,这里泛指大的重府。
40、交通:交错,这里指挨在一起。
《赤壁之战》的原文及译文 60句菁华(扩展5)
——中庸原文 40句菁华
1、不睹:指看不到的地方。
2、中:不偏不倚。
3、位:指各得其位,各得其所而不错乱。
4、至:极,最好。
5、道:指中庸之道。行:施行。
6、回:指颜回,孔子的弟子,字子渊。
7、均:治理,*定。
8、白刃:雪亮的刀刃。蹈:踩。
9、衽(rèn):席,此处作动词用,即以金革为席。金革:刀枪甲盾之类的兵器。
10、倚:不正,偏侧。
11、素隐行怪:探求隐僻的道理,做诡异的事情。素,据《汉书》作“索”。
12、不肖:指没有德行修养。
13、憾:遗憾。
14、鸢(yuān):俗称鹞鹰,一种猛禽。戾(lì):到。
15、造端:开始。
16、伐:砍削。柯:斧柄。
17、睨(nì):斜眼看人。
18、违:离开。
19、丘未能一焉:我一件也没有做到。丘,孔子的名。此夫子自称。
20、慥(zào)慥:忠厚老实的样子。
21、耽(dān):在《诗经》中作“湛”,安乐。
22、尔:你。帑(nú):通“孥”,儿子。
23、诚:真实无妄。掩:遮掩,掩盖。
24、受命:秉受天命。
25、王季:周文王的父亲,名季历,周武王即位时追谥为“王季”。
26、作:这里指创业。述:指继承。
27、序爵:按爵位高低排序。
28、柔:怀柔,使归顺。
29、既廪(lǐn)称事:发给与其业绩相称的粮食作为俸禄。既,通“饩”,稻米。称,符合。
30、举:复兴,振兴。废国:指诸侯*事废弛的。
31、朝聘:古时诸侯见天子之礼。每年一见为小聘,三年一见大聘,五年一见为朝聘。
32、审:详尽。
33、其次:指次于圣人的贤人。致:用心去做。曲:一端,一个方面。
34、威仪:指细节方面的礼节,如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
35、庶几:几乎。夙:白天。
36、错行:交错运行。
37、代明:交替光明。
38、溥(pǔ):周遍。
39、经:理出头绪加以分别。纶:排列同类加以综合。经纶:本意为整理丝线,引申为治理。
40、輶(yóu):轻车,引申为轻。
《赤壁之战》的原文及译文 60句菁华(扩展6)
——劝学原文及翻译 40句菁华
1、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2、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3、乃:于是,就。
4、与:和。
5、论议:谈论,商议。
6、复:再。
7、待:等待。
8、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9、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10、与《伤仲永》相比,突出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11、掌事:掌管政事。
12、邪(yé):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13、涉猎:粗略地阅读。
14、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15、益:好处。
16、及:到了……的时候。
17、乎:啊。表感叹或反问语气。
18、乃:才。
19、自然:天然。
20、贤:才能。
21、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词,于。
22、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表修饰
23、博见:看见的范围广,见得广。
24、而见者远:意思是远处的人也能看见。而,表转折。
25、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6、结合荀子的《劝学》,谈谈你对学习的看法.
27、表修饰关系。《劝学》:“吾尝终日~思矣。”
28、绳 古义:墨线。例:木受绳则直
2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30、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31、绝
32、强
33、假:借助,利用。
34、舆:车。
35、绝:横渡。
36、生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生,通“性”天赋,资质。
37、渊:深水。
38、跬:古代的半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39、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40、用心一也:(这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用,以,因为。
《赤壁之战》的原文及译文 60句菁华(扩展7)
——屈原《招魂》的详细译文 40句菁华
1、离:通“罹”,遭遇。殃:祸患。
2、帝:上帝。巫阳:古代神话中的巫师。
3、辅:帮助。特指上天辅助人间帝王。
4、些(suō):语尾助词,疑同今民歌中"啰"音。洪兴祖补注“凡禁咒句尾皆称些,乃楚人旧俗。”
5、离:同“罹”,遭。
6、醢(haǐ):肉酱。
7、封狐:大狐。
8、藂(cóng):聚集。菅(jiān):一种野草,细叶绿花褐果。
9、致命:上报。
10、土伯:地下王国的神灵。约:弯曲。一说,尾也。一说,肚下肉块。
11、秦篝:秦国出产的竹笼,用以盛被招者的衣物。齐缕:齐国出产的丝线,用以装饰“篝”。
12、反:同“返”。
13、网户:刻镂网状空格的门户。朱缀:交缀处涂上红色。
14、崇:通“丛”。
15、迅:通“洵”,真正。
16、盛鬋(jiǎn):浓密的鬓发。鬋,下垂的鬓发。
17、謇:发语词。
18、曼:长。睩(lù):眼珠转动。
19、靡:细致。腻:光滑。理:肌肤。
20、桷(jué):方的椽子。
21、文:同:“纹”,指波纹。
22、轩:有篷的轻车。辌(liàng):可以卧息的安车。低:通“抵”,到达。
23、薄:草木丛生。
24、鹄酸:据闻一多校,当作“酸鹄”。鹄,天鹅。臇(juàn):少汁的羹。
25、涉江、采菱:楚*曲名。
26、嬉光:形容撩人的目光。眇:通“妙”。
27、陆离:形容色彩斑斓。
28、衽:衣襟。交竿:衣襟相交如竿。
29、搷(tián):猛击。
30、吴歈(yú):吴地之歌。蔡讴:蔡地之歌。
31、组:系佩饰的丝带。缨:帽带。
32、枭:博戏术语。成枭棋则可取得棋局上的鱼,得二筹。牟:取。
33、犀比:犀角制的带钩,用作赌胜负的彩注。一说用犀角制成的。
34、错:错落安置。
35、汩(yù):形容匆匆而行。
36、菉:通“绿”。苹:一种水草。
37、长薄:杂草丛生的林子。
38、悬火:焚林驱兽的火把。
39、淹:留。
40、湛湛:水深的样子。
《赤壁之战》的原文及译文 60句菁华(扩展8)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40句菁华
1、蔚然而深秀者:表并列
2、而年又最高:表递进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表承接
4、水落而石出者:表承接
5、往来而不绝者:表修饰
6、临溪而渔:【有争议】Ⅰ、当“临”为动词时,表顺接Ⅱ、当“临”为介词时,表修饰
7、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表承接
8、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
9、山水之乐:助词,的
10、宴酣之乐:助词,的
11、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前)乐:以……为乐,意动用法;(后)乐:乐趣,名词。
12、杂然而前陈者前:在前面,名词作状语。
13、省略句:
14、环:环绕。
15、蔚然:草木繁盛的样子。
16、潺潺(chán):流水声。
17、酿泉:泉的名字。因水清可以酿酒,故名。
18、临:靠近。
19、于:在。
20、辄(zhé):就,总是。
21、年又最高:年纪又是最大的。
22、曰:叫做。
23、寓:寄托。
24、晦明:指天气阴晴昏暗。
25、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秋风高爽,霜色洁白,溪水滴落,山石显露。水落石出,原指一种自然景象,大多比喻事情终于真相大白。
26、至于:连词,于句首,表示两段的过渡,提起另事。
27、渔:捕鱼。
28、山肴:用从山野捕获的鸟兽做成的菜。
29、野蔌(sù):野菜。蔌,菜蔬的总称。
30、陈:摆开,陈列。
31、丝:弦乐器的代称。
32、竹:管乐器的代称。非丝非竹:不是音乐。
33、筹:行酒令的筹码,用来记饮酒数。
34、颓然乎其间:醉醺醺地坐在宾客中间。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是醉醺醺的样子。
35、已而:随后,不久。
36、乐:①其乐;②:乐他所乐的事情。乐①:以…为乐。乐②:乐事。
37、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38、风霜高洁:就是风高霜洁。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39、苍颜:脸色苍老。
40、归:回家。
《赤壁之战》的原文及译文 60句菁华(扩展9)
——《琵琶行》 的原文 30句菁华
1、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2、在这首长诗(叙事诗)当中,诗人一共塑造了几个形象?
3、为什么白居易会发出这样一声哀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命运
4、读了这一段,你能想到当时是怎样的社会现实?
5、欣赏并学习诗中运用形象比喻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6、关于小序:
7、全诗按时间顺序分为五段:
8、培养学明确的艺术感悟能力。
9、背诵前两段。
10、古今异义词
11、全文写到作者一共听见几次琵琶曲?简要分析。
12、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的?有什么好处?
13、琵琶曲如此感人,除了琵琶女弹奏之技艺高超之外,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感情。琵琶女是带着感情了弹奏的,而诗人也是带着感情来听、来描摹的。找出有关演奏情感的句子。
14、指导学生顺畅地诵读全诗并当堂背诵第二节;
15、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叙事诗的抒情艺术。
16、《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
17、“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引导学生用原诗文回答,齐读相关诗句,感受“沦落”之情)
18、读P53注释②、序、第一节与第四节相关部分,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
19、赏析作者描写音乐的高超技巧。
20、领悟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点。
21、“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产生共鸣,点明题旨。
22、赏析第一段:浔阳江边闻琵琶。
23、在这首长诗(叙事诗)当中,诗人一共塑造了几个形象?
明确:两个:琵琶女、诗人
24、为什么听到京都声后,能激起白居易如此强烈的愤懑,忧郁之情?
明确:诗人有着伟大抱负和理想,长安城是他施展抱负的地方,他被贬之后,表面上安于现状,可是不能施展抱负一直是他心头的一件憾事,而琵琶女表演的乐曲“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都是非常激越雄壮的曲子,正好能释放自己隐藏在心头的深深的抑郁。也将白居易心头的不快之情一泄而出,表达了心头激烈的情感。
25、培养学明确的艺术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26、联结奏者与听众的感情,作知音知己的见证。如果说乍闻琵琶时,诗人是充当一名妙解音律的知音的角色,那么在听完琵琶女自叙身世后,诗人与琵琶女就颇有知己的感觉。知音者,既能知曲调,又能赏指法,更能听出弦外之音,曲中之情,甚到胜过有声的无声。而知已呢,则有相似的经历、相通的情感、相同的感慨,能相互从对方的身上看见自己的影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知己之慨,形诸笔端,跃然纸上。诗人甚至会觉着自己就是琵琶女。自屈原始,诗人们时以美人喻己,自矜自赏,自伤自怜,其中尤以杜甫的《绝代有佳人》为最。“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多么敏感、细腻的形象!自居易从“名属教坊第一部”,“妆成每被秋娘妒”的琵琶女身上,不是分明看见了才美德洁、心比天高的自己么?当琵琶女凄切自诉:“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时,诗人“始有迁谪意”,仿佛被人遗弃在明月下的沧海,四顾唯茫茫,谛听而瑟瑟,一种闲愁对一轮明月,此思也无涯,此恨也绵绵。身世之悲,际遇之慨。被青天绾系,绾成一个心结叫明月。
三轮月,或清冷,或沉默,或孤单寂寞,让我们觉得除舟中诸人外,还若有人在焉。谁呢?月呀。月可以是我,可以是你,也可以是他——谁注目寄情于月,月就是谁。月可以说她冷心,也可以说她热肠;可以说她无言,也可以说她言无尽;可以说她寂寞孤独,也可以说她邀人把酒。总之,如果把月单看成一个客观事物,甚或是一个涵义丰富的意象,都是不够的,她是一个人(特别是诗人)主观的外化,是秋江琵琶图里不可或缺的一员。有秋风明月为伴。此夜必定富有诗意。
四、总结。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父,是音乐把他们联系了起来;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又是因为音乐,让他们再次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正如史君同学所说的——诗人白居易也在这个不朽的夜晚,踏着湿漉漉的诗行,**仄仄地走进了经典,他那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永远都无法抹去。
五、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
教学目标
27、歌、行、引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明朝胡震亨《唐吉癸签》说,“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
三、重点字词句
28、小结描写特色:
(1)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形象可感;
(2)巧用拟声词和叠词;
(3)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
(4)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
29、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叙事诗的抒情艺术。
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
由“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导入。
二、诵读鉴赏:
(一)范读全诗,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二)讨论精讲,点拨要点
30、读序与第三节相关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
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
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
京倡 商妇 怨
《赤壁之战》的原文及译文 60句菁华(扩展10)
——三字经原文及全文解释 30句菁华
1、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2、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3、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4、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5、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6、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7、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8、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9、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10、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11、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12、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13、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14、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15、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治。
16、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17、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18、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19、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20、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21、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22、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23、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24、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25、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26、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27、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28、彼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
29、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
30、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地名的谜语及答案 60句菁华屈原《离骚》译文及注释 60句菁华心情不好的词语及句子 60句菁华*的谜语及答案 60句菁华成语的谜语及谜底 60句菁华灯谜及谜底 60句菁华猜灯谜的谜语及答案 60句菁华简单有趣的字谜及答案 60句菁华谜语及谜底 60句菁华队名及口号 60句菁华《赤壁之战》的原文及译文 50句菁华屈原《离骚》译文及注释 50句菁华菜根谭全文译文讲解 50句菁华《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原文及译文 40句菁华《弟子规》全文译文 40句菁华《孔雀东南飞 》译文及注释 40句菁华中庸原文 40句菁华劝学原文及翻译 40句菁华小石潭记原文 40句菁华屈原《招魂》的详细译文 40句菁华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40句菁华《论语》著名句子及译文 30句菁华《三字经》原文及全文解释 30句菁华《种树郭橐驼传》原文及欣赏 30句菁华《琵琶行》 的原文 30句菁华《离骚》高中课文原文 30句菁华《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30句菁华《六国论》原文及译文 30句菁华三字经原文及全文解释 30句菁华
十五元宵节祝福语 400句菁华教师寄语 200句菁华表达伤心的句子 150句菁华一年级开学祝福语 100句菁华于励志的格言 100句菁华新年励志祝福语 100句菁华父亲大寿祝福语 100句菁华员工考勤制度 60句菁华妇女节贺卡手工简短祝福语 60句菁华小班幼儿评语下学期 60句菁华生日快乐祝福语闺蜜 60句菁华12月25日圣诞节祝福语QQ 50句菁华2021年搞笑句子 50句菁华38妇女节温馨祝福语 50句菁华不怕失败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文化宣传口号 50句菁华简洁的每日一签早安心语朋友圈 50句菁华经典优美的晚安问候语语录摘录 50句菁华
经典文艺古风句子摘录 50句菁华送给情人的春节祝福语 50句菁华qq网名繁体字伤感 40句菁华假期出行安全提示语 40句菁华冬天大雪覆盖的诗句 40句菁华农产品品牌标语 40句菁华四月的优美文案 40句菁华幽默qq个性签名 40句菁华晚间祝福短信息 40句菁华最全的地名灯谜及答案 40句菁华最伤感的QQ空间说说 40句菁华物理老师高考简短的寄语 40句菁华赞美夏天的优美短句子 40句菁华跟老婆道歉的话 40句菁华防汛宣传标语 40句菁华青春唯美的英语句子及翻译 40句菁华2020最流行的名言 30句菁华2021圣诞节空间心情说说语录 30句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