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句子 >

道家经典名句 40句菁华

日期:2022-12-03 00:00:00

1、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2、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訥。

4、必死之病,不下苦口之药;朽烂之材,不受雕镂之饰。

5、举世但言衰老者,不可修。我则曰:有此一口气在,皆可为之。

6、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8、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9、欲刚者必以柔守之,欲强者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则刚,积于弱则强。

10、用赏贵信,用刑贵正。

11、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12、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3、沮舍之下,不可以坐;倚墙之旁,不可以立。

14、忿设无由,巧言偏辞。

15、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

16、过载者沉其舟,欲胜者杀其生。

17、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18、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心,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19、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20、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

21、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22、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23、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24、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25、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

26、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27、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2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9、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30、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31、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32、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33、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5、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36、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3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38、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39、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40、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道家经典名句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道家经典名句 40句菁华(扩展1)

——道家经典名句及解释 40句菁华

1、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2、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

3、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4、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5、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6、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7、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8、译文:狂风刮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9、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10、译文: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11、译文:利用物而不受制于物,那么怎么可能会受牵累呢!

12、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13、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4、译文:知识少的不了解知识多的,年寿短的,不了解年寿长的。

15、译文: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可以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间自由驰骋。

16、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17、译文: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物质可无限分割。

18、译文:天地无所偏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19、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0、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21、译文:所以说,恬淡、寂寞、虚无、无为,这是天地的本原和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

22、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23、译文:古代的人,随外物变化而内心保持不变;现在的人,内心多变而不能随外物变化。

24、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25、译文:君子之间的交情,淡薄如水,而小人之间的交情,看上去甘甜如酒。真朋友不言利。

2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27、译文: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28、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29、译文:大自然的规律,利于万物而不加害万物。圣人所遵从的原则,是给天下人带来好处但却不与之争利。

30、译文:泉水干涸,鱼儿困在陆地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湿润求得生存,(此时此境)却不如彼此不相识,各自畅游于江湖。

31、译文: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叫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32、译文:无为,就能够利用天下,而感到闲暇有余;有为,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以虚无、自然、无为,阐释无为之治。

33、译文: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

34、译文:让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满意于他们的*凡生活。国与国之间相互得见,鸡犬之声相互听得见,而人民从生到死,也互不往来。

35、译文: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能攻坚*的力量没有能胜过水的。没有别的东西能改变它、代替它。弱能胜强,柔能胜刚,天下没有不懂,却不能实现。

36、译文: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

37、译文:野鸭的腿虽短,如果给它接上一段,它就会痛苦;仙鹤的腿虽然长,如果给他截去一段,它就会悲伤。说明强以为之,必然造成不幸和痛苦。成语鹤长凫短、断鹤续凫都出自这里。

38、译文:有了机械,就会产生机巧之事;有了机巧之事,就会产生机巧之心;机巧之心放在胸中,就会破坏纯白的品质。不具备纯白的品质,就会心神不定,心神不定的人,就会被道所抛弃。功利机巧的确是坏事害人的东西。

39、译文:天下的人都仅仅知道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都仅仅知道以善为善,这就是恶了。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互为比较,高和下互为方向,声响和回音相呼应,前边与后边相伴随。此乃常情,故曰恒也。

40、译文:人们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当作神奇,把自己厌恶的东西当作臭腐;然而臭腐可以变化为神奇,神奇也可以变化为臭腐。所以说:"整个天下不过是一种气罢了。"对立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成语"化腐朽为神奇"源出于此。


道家经典名句 40句菁华(扩展2)

——道家经典名句解释 40句菁华

1、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3、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4、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5、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6、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7、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8、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9、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10、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11、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

12、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13、译文:天网广大无边,网眼虽稀,却不会有一点失漏。

14、译文: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15、译文:利用物而不受制于物,那么怎么可能会受牵累呢!

16、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17、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8、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译

19、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20、译文:小的迷惑能够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

21、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22、译文: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物质可无限分割。

23、译文:有手艺的人劳累,聪明的人忧虑,无能的人无所求,所以逍遥自在。

24、译文:知道是无可奈何的,就当作命运一样去接受,这就是人生最高的德行。

25、译文:对待结束时的工作,还像开始时一样认真,则做任何事都没有不成功的。

26、译文:一个人如果迷失在物质世界中,在世俗里失去了自己的真性情,这个人就是本末倒置之人。

2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8、译文:最方正的东西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迹。

29、译文:修养最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

30、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31、善火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32、译文:圣人治理天下的原则是:排弃充斥于人民心中的各种成见,满足人民的温饱需求,软化人民的犟执趋求,提高人民的自立自足能力。

33、译文: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

34、译文: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说明纯正的人性就是人自然的本性,而仁义则不但不合人性,而且是伤性乱世的。

35、译文:让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满意于他们的*凡生活。国与国之间相互得见,鸡犬之声相互听得见,而人民从生到死,也互不往来。

36、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早晨生出晚上就死的菌和夏天出生秋天就死的昆虫因为年寿短而难以经历和知晓更多的事物。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7、译文:君子的交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泊而心地亲近,小人以利相亲而终会利断义绝。但凡无缘无故而接近相合的,那么也会无缘无故地离散。

38、译文: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39、译文:把无为当做为,把无事当做事,把无味当做味。不管大小多少,要用德来报答怨恨。打算克服困难要从容易处入手;实现远大理想要从细小处开始。天下的难事必须从容易处做起,天下的大事必须从细小处做起。

40、译文:你不知道那个螳螂吗?舞起它那两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图挡住滚滚前进的车轮。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胜任的,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强大。成语"螳臂当车"的典故由此而来,用以比喻不自量力。


道家经典名句 40句菁华(扩展3)

——道家经典名句解析 40句菁华

1、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3、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4、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5、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6、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7、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8、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9、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10、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11、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12、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13、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14、译文:天网广大无边,网眼虽稀,却不会有一点失漏。

15、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6、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17、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9、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0、译文:有手艺的人劳累,聪明的人忧虑,无能的人无所求,所以逍遥自在。

21、译文:多数人看重利,廉洁之士注重名声,贤人君子崇尚志向,圣人看重精神。

2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23、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24、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25、译文:古代的人,随外物变化而内心保持不变;现在的人,内心多变而不能随外物变化。

26、译文:轻易就许下诺言的人必定容易失信于人,把事情看得很容易的人必定遇到很多想不到的困难。

27、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8、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2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30、译文: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强者。

31、译文: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

32、译文:让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满意于他们的*凡生活。国与国之间相互得见,鸡犬之声相互听得见,而人民从生到死,也互不往来。

33、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早晨生出晚上就死的菌和夏天出生秋天就死的昆虫因为年寿短而难以经历和知晓更多的事物。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4、译文:孝顺的儿子不去巴结父母,贤良的忠臣不去奉承君主,这就是作贤臣、作孝子的最高境界了。叹世俗阿谀成风,叹世人大惑不可救,呼唤真正的孝子、贤臣。

35、译文: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36、译文:最上乘的统治者没有个人主观成见,总是习惯于把百姓的意向作为自己的意向。善良的人我用善良的心去对待,不善良的人我也用善良的心去对待,就会让所有的人一心向善。

37、译文:山上的树木皆因材质可用而招致砍伐,油脂皆因可以燃烧照明而自取熔煎。桂树皮芳香可以食用,因而遭到砍伐;树漆因为可以派上用场,所以遭受刀斧割裂。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知道无用的用处。

38、译文:把无为当做为,把无事当做事,把无味当做味。不管大小多少,要用德来报答怨恨。打算克服困难要从容易处入手;实现远大理想要从细小处开始。天下的难事必须从容易处做起,天下的大事必须从细小处做起。

39、译文:你不知道那个螳螂吗?舞起它那两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图挡住滚滚前进的车轮。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胜任的,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强大。成语"螳臂当车"的典故由此而来,用以比喻不自量力。

40、译文: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道家经典名句 40句菁华(扩展4)

——道家经典禅语 60句菁华

1、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2、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3、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6、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7、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六十三章

8、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唐。王士元《亢仓子用道篇》

9、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七十七章

10、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

11、坚强处下,柔弱处上。《老子》七十六章。

12、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庄子天下》

13、有生于无,实出于虚。《淮南子原道》。

14、凡物皆始于无。三国魏王弼《老子》一章注。

15、无名者道之体,而有名者道之用也。宋李霖《道德真经取善集》。

16、天地之外,别有天地。宋邵雍《皇极经世观物篇四十二》。

17、少则得,多则惑。《老子》二十二章。

18、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二十二章。

1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20、唇亡则齿寒。《庄子l箧》。

21、计其患,虑其反,就其利,辞其害《庄子盗跖》。

22、天与地卑,山与泽*。《庄子天下》。

23、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俊马。用执著和分别心去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

24、了解永恒真理的人,就不会为任何的生离死别而哀伤悲泣,因为生离死别是必然的。虽然你讨厌个人,但却又能发觉他的优点好处,像这样子有修养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25、希望你常对自己说,闻到了佛法,我是最幸福的人,除了这幸福外,再没有别的了。

26、是非和得失,要到最后的结果,才能评定。

27、你不必和因果争吵,因果从来就不会误人。你也不必和争吵,它是最公*的审判官。

28、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29、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老子》二十三章。

3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2、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33、微风无起,波澜不惊。

34、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35、我心无窍,天道酬勤。

36、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3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8、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39、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40、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41、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4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3、上下相顾,神色相依。

44、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45、飞花落叶,虚怀若谷。

4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47、有些事,狠一狠,就忘记了。有些苦,笑一笑,就冰释了。有颗心,伤一伤,就坚强了。坎坎坷坷人生路,坦坦然然随缘行。

48、有时你自己可能都没察觉,在你经历一些事或遇到某个人后,你就像换了一种性格,悄悄地告别了从前的自己。

49、其实,每个人,不过像沙漠里的一粒尘埃,来是偶然,去是必然,无需埋怨;只管,以最从容的姿态,安之若素,将万千繁华赏尽,携一抹风轻云淡,笑看流年!

50、人生不争就慈悲,不辩不闻是智慧。不闻不问是清净,不看不管是自在,不贪不敛是布施,断恶等于是行善。改过自己是忏悔,谦卑虚心是礼佛,守礼尊敬是持戒,原谅看开是解脱。

51、人生如茶,茶如人生,各种滋味,尽在其中。品得人生皆如茶,得失荣辱都随风。人生就是品茶,若能空杯以对,才有喝不完的好茶,才有装不完的幸福和感动。

52、自己就是佛,充满了无边的能力,只是我们往往会忽视自己,老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我们眼睛看到的是别人。

53、最使人疲惫的往往不是道路的遥远,而是你心中的郁闷;最使人颓废的往往不是前途的坎坷,而是你自信的丧失。

54、有些人一旦错过了,就是一辈子不再主动联系,不愿打扰你的生活,连偶尔的寒暄都没有,成长就是这样的,不断的告别不断的遇见。

55、人生原本就是一出木偶戏,只要自己掌握牵动木偶的线,卷放自如,不受他人左右,就算能跳出这个游戏场了。

56、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要想活得顺心,就要学会放下。只有对过去既往不咎,才能甩掉沉重的包袱;只要不放弃,就没有什么能让自己退缩;只要够坚强,就没有什么能把自己打垮。

57、生活就像一杯白开水,你每天都在喝,不要羡慕别人喝的饮料有各种颜色,其实未必有你的白开水解渴,人生不是靠心情活着,而要靠心态去生活。努力天天向上,懂知足,调整心态看生活,处处都是阳光。

58、以智慧明鉴自心,以禅定安乐自心。以精进坚固自心,以忍辱涤荡自心。以持戒清净自心,以布施解脱自心。

59、人最大的敌人,还是自己。能战胜自己者,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怕的是处事犹豫不决,或过高估价自己,由此而自大;或过分崇拜他人,由此而自卑。一旦战胜自己,人生就会打开新的一页。

60、人生中不争就是慈悲,不辩就是智慧,不闻就是清净,不看就是自在,不贪就是布施,断恶就是行善,改过就是忏悔,谦卑就是礼佛,守礼就是持戒,原谅就是解脱,知足就是放下,利人就是利己。


道家经典名句 40句菁华(扩展5)

——道家经典名言 50句菁华

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2、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4、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5、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6、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7、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8、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9、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10、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11、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12、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13、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14、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15、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6、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17、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18、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老子

19、见素抱朴、少私寡欢。老子

2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21、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庄子

22、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庄子

23、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淮南子说林训》

24、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 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亢仓子》庚桑子

25、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道德经》

26、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列子说符》

27、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28、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29、致虚极,守静笃。

30、以管窥天,以锥刺地。

31、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32、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33、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34、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35、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36、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37、干将不可以缝线,巨象不可以捕鼠。

38、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39、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40、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1、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4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43、则仄,月满则亏。

44、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45、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

46、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之为祸。

47、极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李(理)也。

48、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

49、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50、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道家经典名句 40句菁华(扩展6)

——道家的经典语录 40句菁华

1、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2、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3、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4、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5、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复,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6、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7、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8、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9、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10、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11、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12、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3、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1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5、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6、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17、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8、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19、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20、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2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22、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23、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4、治人事天,莫若啬。

25、治大国,若烹小鲜。

26、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27、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28、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9、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30、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31、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32、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33、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34、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35、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36、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37、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38、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39、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40、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道家经典名句 40句菁华(扩展7)

——道家哲理名言 40句菁华

1、福由己发,祸由己生。

2、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3、土处下,不在高,故安而不危;水下流,不争先,故疾而不迟。

4、患生于多欲,害生于弗备。

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6、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7、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8、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0、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

11、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12、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14、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15、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16、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

17、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1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9、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20、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21、所求多者所得少,所见大者所知小。

22、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23、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24、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25、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

26、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2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28、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29、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30、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31、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32、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33、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34、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

35、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36、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7、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38、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39、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40、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