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2 00:00:00
1、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a、自由扩散: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消耗能量。例如:H2O、O2、CO2、甘油、乙醇、苯等。b、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例如: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的离子(如K+)。c、协助扩散:有载体的协助,能够从高浓度的一边运输到低浓度的一边,这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叫做协助扩散。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2、线粒体:呈粒状、棒状,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
3、食物的消化:一般都是结构复杂、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经过消化,变成为结构简单、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机物。
4、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指包括水分、无机盐等在内的各种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5、激素调节的特点?高效性、特异性
6、人工免疫的主要方式是?接种疫苗
7、作用:良好溶剂、输送、参与化学反应;水比热大,调节体温、保持体温恒定
8、作用:a、生物体组成成分(例子:血红蛋白:Fe2+骨骼:Ca2+ 【缺钙,肌肉抽搐】PO43-磷脂的组成成分、Mg植物叶绿素的必需成分、Zn多种酶的组成元素、I甲状腺素的原料)
9、种群的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
10、[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11、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12、意义: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13、次生演替
14、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种皮保护细嫩的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菜豆种子(子叶两片),没有胚乳;玉米种子(子叶一片),(有胚乳)。
15、消化和吸收
16、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17、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限制酶主要存在于微生物(细菌、霉菌等)中。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能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是特异性地切断DNA链中磷酸二酯键的核酸酶(“分子手术刀”)。发现于原核生物体内,现已分离出100多种,几乎所有的原核生物都含有这种酶。是重组DNA技术和基因诊断中重要的一类工具酶。例如,从大肠杆菌中发现的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GAATTC序列,并在G和A之间将这段序列切开。目前已经发现了200多种限制酶,它们的切点各不相同。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抗虫基因,就能被某种限制酶切割下来。在基因工程中起作用。
18、胰蛋白酶:在动物细胞工程的动物细胞培养中,需要用胰蛋白酶将取自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和组织分散成单个的细胞,然后配制成细胞悬浮液进行培养。或用于细胞传代培养时将细胞从瓶壁上消化下来。
19、麦芽糖酶:主要有胰腺分泌的胰麦芽糖酶和肠腺分泌的肠麦芽糖酶,可催化麦芽糖水解成葡萄糖。
20、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自然选择
21、物理和化学致变因素各举三例
22、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变异、选择、隔离
23、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4、与植物细胞相比:人和动物细胞都没有细胞壁,其细胞质中也没有叶绿体和中央大液泡。
25、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能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
26、那些形态相似、结构相同、具有一定功能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7、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均分配,对生物的遗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8、按寄生生物来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29、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30、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形态、渗透压、酸碱*衡)如血液钙含量低会抽搐。
31、种群各个特征的关系:
32、光对鼠妇生活影响设计对照试验几点注意事项:①实验结束后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②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③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少偶然因素。
33、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按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按用途可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3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35、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蚕、蛭。
36、自由水:可以自由流动,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参与生化反应,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的废物。
37、无机盐:多数以离子状态存在,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维持酸碱*衡,调节渗透压。
38、肽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39、什么是基因?携带遗传信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40、DNA复制、转录、翻译的场所?细胞核,细胞核,核糖体
41、基因工程的三大分支?动物、植物、微生物基因工程
42、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
43、过程
44、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
45、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6、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47、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
48、人口增长引发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类的活动超出了环境的承受能力,对人类自身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了破坏。
49、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壤荒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
50、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的基础,对生物进化和维持生物圈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物会考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阅读
生物会考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1)
——生物会考知识点 60句菁华
1、地球上的生物,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分类也就有了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之分)。
2、叶绿体:呈扁*的椭球形或球形,主要存在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4、非必需氨基酸: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
5、眼球的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6、突触单向传递的原因?突触递质的释放为单向的
7、生长素的化学名称?吲哚乙酸
8、建立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反射在时间上的结合,即强化
9、听觉和*衡的感受器?耳蜗;前庭器
10、胚芽鞘向光性生长的原因
11、人体缺乏表现:缺水10%,生理紊乱;缺水20%,生命停止
12、作用:a、生物体组成成分(例子:血红蛋白:Fe2+骨骼:Ca2+ 【缺钙,肌肉抽搐】PO43-磷脂的组成成分、Mg植物叶绿素的必需成分、Zn多种酶的组成元素、I甲状腺素的原料)
13、群落的空间结构
14、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15、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16、种子萌发所需外部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干瘪的种子或胚被昆虫咬坏的种子不能萌发)(储存时间过长的种子,胚已经死亡)也不能萌发;(正在休眠的种子)也是不能萌发的。
17、种群的数量变化有哪些?
18、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19、胰蛋白酶:在动物细胞工程的动物细胞培养中,需要用胰蛋白酶将取自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和组织分散成单个的细胞,然后配制成细胞悬浮液进行培养。或用于细胞传代培养时将细胞从瓶壁上消化下来。
20、脂肪酶:主要有胰腺分泌的胰脂肪酶和肠腺分泌的肠脂肪酶,可催化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肝脏分泌的胆汁乳化脂肪形成脂肪微粒后,有利于脂肪分解。
21、呼吸氧化酶:与细胞呼吸有关的一系列酶,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
22、停止供应CO2,C5的变化及其原因?上升,C3还原进行,CO2固定受阻
23、突触传递的特点及原因?单向传递、突触递质的释放为单向的
24、生命调节的特点是什么?神经与激素共同调节
25、物理和化学致变因素各举三例
26、生物进化的趋势和一般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
27、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变异、选择、隔离
28、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29、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30、生物圈的范围: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32、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
33、分生组织的细胞通过分裂,一部分分化形成保护组织、疏导组织和基本组织,另一部分继续保持分裂能力。
34、常见的病毒: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狂犬病病毒、SARS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大肠肝菌病毒等
35、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36、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37、糖类C、H、O组成构成生物重要成分、主要能源物质种类:
38、调查种群密度的意义
39、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哪三大类?就地、迁地、离体保护
40、主动运输:低浓度运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意义:对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41、可作为证明细胞全能性的实例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4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43、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44、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适应:骆驼适应炎热缺水的环境;骆驼刺适应干旱环境;海豹适应寒冷的环境;旗形树是对大风环境的适应)(改变:植物的防风固沙,蚯蚓提高土壤肥力)
4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46、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它的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可消化小肠中的食糜,生殖器官特别发达,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动。
47、糖类有单糖、二糖和多糖之分。a、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动、植物细胞中有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b、二糖:是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植物细胞中有蔗糖、麦芽糖,动物细胞中有乳糖。c、多糖:是水解后能生成许多单糖的糖。植物细胞中有淀粉和纤维素(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和动物细胞中有糖元(包括肝糖元和肌糖元)。
48、可溶性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
49、脂类包括:a、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生物体内主要储存能量的物质,维持体温恒定。)b、类脂(构成细胞膜、线立体膜、叶绿体膜等膜结构的重要成分)c、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具有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和生殖过程的作用。)
50、脱氧核糖核酸(DNA):它是核酸一类,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是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此外,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有少量DNA。
51、环境影响生物
52、原因分析:动物细胞是高度分化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完全具有全能性的只有未分化的*卵,和低级分化到一定程度的胚胎细胞.当胚胎细胞继续发育,出现胚层分化,组织,器官形成时,细胞已经丧失了全能性,只保持了部分的分化为较高分化程度的细胞的能力.例如骨髓干细胞,虽然不具备全能性,但保持了分化为骨髓细胞,红细胞等的能力,因此是部分全能性.而动物细胞核包含了物种的全部遗传物质,并且在适当的条件下能够去分化再分化,发育为完整个体,因此高度分化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动物体细胞克隆就应用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53、什么是基因?携带遗传信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54、DNA复制的方式和特点?半保留复制,边复制边解旋
55、消化:淀粉经消化后分解成葡萄糖,脂肪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氨基酸。
56、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57、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58、人口增长引发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类的活动超出了环境的承受能力,对人类自身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了破坏。
59、生物多样性包括3个层次:遗传多样性(所有生物拥有的全部基因)、物种多样性(指生物圈内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多样性。
60、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课本P126
生物会考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2)
——初中生物会考重点知识点 50句菁华
1、叶片由 表皮(上表皮和下表皮)、叶肉 与 叶脉 三部分组成。表皮分布有气孔,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围城的空腔,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关闭。
2、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意义:①满足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②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中的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通过食物链、食物网,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3、显微镜的结构:课本P36
4、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能量和信息
5、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
6、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病毒可以通过自我复制增殖,来制造新的病毒。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7、病毒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8、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
9、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10、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11、生态系统组成:⑴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
12、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如: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强)
13、无机物:水和无机盐 2、有机物:糖、脂类、蛋白质、核酸
14、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理转换器。
15、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16、脂溶性维生素的重要来源鱼肝油和奶油富含维生素A、D,许多植物油富含维生素E。脂肪还能促进这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17、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8、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19、人体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20、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21、食物来源:①糖类(谷类、根茎类)
22、维生素和无机盐
23、消化系统的组成两大部分:①消化道;②消化腺课本8页图3、1—4
24、口腔:
25、营养物质的消化
26、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课本13页图3、1—10
27、生物体的生长表现在:细胞生长(体积增大)和细胞分裂(数目增多)
28、动物在生态*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剿灭麻雀”会使一些农作物害虫的数量增加,从而使农作物受到伤害。
29、细胞分裂染色体变化的意义:
30、起初新产生的细胞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后来在发育过程中,它们在形态、结构上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细胞分化。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
31、线性动物
32、鱼类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
33、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34、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35、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6、食物链和食物网:
37、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
38、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39、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40、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41、植株的生长:
42、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43、植物的呼吸作用
44、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45、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6、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47、人体的体循环和肺循环(P70图)
48、人体内几种激素的作用:
49、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
50、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生物会考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3)
——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 40句菁华
1、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2、人体缺乏表现:缺水10%,生理紊乱;缺水20%,生命停止
3、蛋白质--(5%NaOH和1%CuSO4)双缩脲试剂(紫色)
4、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哪些?胚胎学,比较解剖学,生物化学,古生物化石。
5、达尔文进化学说的基本观点
6、现代进化学说的基本论点
7、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哪三大类?就地、迁地、离体保护
8、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形式?生物电
9、人工免疫的主要方式是?接种疫苗
10、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如: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这些生理的完成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
11、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位于细胞核附近的细胞质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12、液泡:是细胞质中的泡状结构,表面有液泡膜,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13、在真核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不具膜结构的是:中心体、核糖体。另外,要知道细胞核的核膜是双层膜,细胞膜是单层膜,但它们都不是细胞器。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是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有明显的液泡,而动物细胞中没有液泡;在低等植物和动物细胞中有中心体,而高等植物细胞则没有;此外,高尔基体在动植物细胞中的作用不同。
14、细胞核的简介:(1)存在绝大多数真核生物细胞中;原核细胞中没有真正的细胞核;有的真核细胞中也没有细胞核,如人体内的成熟的红细胞。
15、无机盐:多数以离子状态存在,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维持酸碱*衡,调节渗透压。
16、多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有几个氨基酸叫几肽。
17、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18、眼球的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19、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种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0、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骨髓和胸腺、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
21、性别决定:一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22、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它的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联系的,这种遗传方式叫做伴性遗传。
23、色盲病是一种先天性色觉障碍病,不能分辨各种颜色或两种颜色。其中,常见的色盲是红绿色盲,患者对红色、绿色分不清,全色盲极个别。色盲基因(b)以及它的等位基因——正常人的B就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上没有什么色觉的基因。
24、血友病简介:症状——血液中缺少一种凝血因子,故凝血时间延长,或出血不止;血友病也是一种伴X隐性遗传病,其遗传特点与色盲完全一样。
25、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26、“J”型曲线:在自然界中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增长的形式。
27、为什么酶促反应的水浴温度为37度?酶的活性最适应
28、画出DNA一个单体结构简图,并标上各部位名称
29、生物进化的动力是:生存斗争
30、细胞分化程度与全能性的关系:分化程度越低的细胞全能性越高.
31、细胞全能性比较
32、估算植物种群密度常用方法
33、追根溯源,绝大多数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太阳光能.
34、将光能转换成细胞能利用的化学能的是光合作用.
35、叶绿体中的色素及吸收光谱
36、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37、叶绿体中光和色素的分布——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38、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J.Ingen–housz)发现:只有在阳光照射下,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
39、1785年明确了: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40、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S.Ruben)卡门(M.Kamen)同位素标记法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
生物会考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4)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
3、蛋白质功能:
4、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5、自养生物:可将CO2、H2O等无机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如绿色植物,硝化细菌(化能合成)
6、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7、细胞分化: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它是一种持久性变化,是生物体发育的基础,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效率。
8、细胞分化举例:红细胞与肌细胞具有完全相同遗传信息,(同一*卵有丝分裂形成);形态、功能不能原因是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
9、细胞膜功能:
10、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11、发酵:微生物(如:酵母菌、乳酸菌)的无氧呼吸。
12、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13、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14、创立者:(施莱登,施旺)
15、物质可以循环,能量不可以循环
16、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
17、生物多样性: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18、基因自由组合时间:简数一次分裂、*作用
19、手语是一钟镅裕?揽渴泳踔惺嗪陀镅灾惺?/SPAN>
20、原核细胞较真核细胞简单细胞内仅具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细胞内具有两种核酸——脱氧核酸和核糖核酸
21、冬小麦在秋冬低温条件下细胞活动减慢物质消耗减少单细胞内可溶性还原糖的含量明显提高细胞自由水比结合水的比例减少活动减慢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2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如: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这些生理的完成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
23、细胞核的简介:
24、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25、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26、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
27、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28、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29、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30、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主要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植物细胞分裂时,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31、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
3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33、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34、判断和推理是动物后天性行为发展的最高级形式,是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也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35、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缘故。
36、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XY型,另一种是ZW型。
37、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38、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阳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便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这些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逐级流动的。
39、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一现象称为生物的稳态。
40、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及子孙后代共有的宝贵财富。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特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41、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一是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二是掠夺式的开发利用,三是环境污染,四是由于外来特种的入侵或引种到到缺少天敌的地区,往往使这些地区原有特种的生丰受到威胁。
42、Fe: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缺乏会患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中的Fe是二价铁,三价铁是不能利用的。属于植物中不能再得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43、N:N是构成叶绿素、ATP、蛋白质和核酸的必需元素。N在植物体内形成的化合物都是不稳定的或易溶于水的,故N在植物体内可以自由移动,缺N时,幼叶可向老叶吸收N而导致老叶先黄。N是一种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化学元素,在水域生态系统中,过多的N与P配合会造成富营养化,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水华”,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赤潮”。动物体内缺N,实际就是缺少氨基酸,就会影响到动物体的生长发育。
44、甲基绿:用于鉴定DNA。DNA遇甲基绿(常温)会被染成蓝绿色。
45、龙胆紫溶液:(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用于染色体着色,可将染色体染成紫色,通常染色3~5分钟。(也可以用醋酸洋红染色)
46、20%的肝脏、3%的过氧化氢、3.5%的氯化铁:用于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47、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3%的蔗糖溶液、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用于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
48、二氧化硅:在色素的提取的分离实验中研磨绿色叶片时加入,可使研磨充分。
49、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
50、免疫功能过弱引起的疾病叫做什么病?(举例)HIV和*的中文名字叫什么?
51、细胞内的会随着细胞的衰老而逐渐积累。
52、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53、意义: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
54、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如: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这些生理的完成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
55、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潜在、直接、间接价值。考生们要注意对这几种价值进行判断,不要混淆。
56、自由水:可以自由流动,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参与生化反应,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的废物。
57、无机盐:多数以离子状态存在,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维持酸碱*衡,调节渗透压。
58、可溶性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
59、肽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键(-NH-CO-)。
60、种间关系:
生物会考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5)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2、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3、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4、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5、种子萌发的过程:先吸收水分(运输营养物质的需要),胚根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6、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7、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8、靠可以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呼吸。
9、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10、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12、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因为这样,后代换遗传病的几率加大。
13、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基因突变)。
14、细胞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细胞内含有液泡、叶绿体。
15、DNA的每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些片段叫基因。
16、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17、人体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18、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19、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因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所致。)
20、蝶蛾类昆虫的雌虫可产生性外激素,通过性外激素吸引雄虫来交尾。据此,可以制造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昆虫或干扰使昆虫不能识别同种昆虫的性外激素。
21、在光照条件下,植物能进行的生命活动有(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用)。
22、在人体的八大系统中,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组织细胞联系在一起的系统是(循环系统)。
23、酸味,甜味、辣味、刺激性的气味、决定花瓣的颜色的花表素等都是溶解在细胞的(液泡)的细胞中的成分中。
24、观察动物细胞时,载玻片的中央滴的是(0.9℅的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若滴加清水,则会出现(吸水胀破)。观察植物细胞时,滴加的是(清水)细胞会保持饱满的形态,这与(细胞壁)有关。
25、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26、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27、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由于生物呼吸作用或者燃料燃烧消耗的氧气,吸收其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对于碳--氧*衡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28、种子植物的分类:根据子叶数目分为:
29、种子和孢子的比较:种子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适应环境的结构特点,如果环境过于干燥或寒冷,它可以处于休眠状态。孢子只是一个细胞,只有散落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才能萌发。
30、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31、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32、运输途径。
33、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34、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
35、我国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36、生物分类单位中,由大到小排列:(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
37、人体的结构层次中,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的结构层次中,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
38、体温恒定的动物有(鸟类、哺乳类)。
39、接种的疫苗属于(抗原),注射的血清属于(抗体),都产生(特异性免疫)。
40、根毛细胞吸水的条件是(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浓度)。
41、视觉感受器是(视网膜),听觉感受器是(耳蜗)。
42、控制父母性状的基因,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后代。
43、人体内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由(肺的换气)实现;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由(组织内的气体交换)实现。
44、蔬菜水果堆放久了,引起发热的原因是(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45、唯一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它由(肝脏)产生。
46、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生态系统一般遵守生态*衡;生态系统中物种越多越复杂,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越稳定。
47、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分裂的结果形成组织。生物体由小到大,表现出的生长现象,也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分化)形成的。
48、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常用的玻片标本有: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装片—从生物体上撕下或调取少量的材料制成。
49、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里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 1
50、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生物会考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6)
——高三生物知识点 50句菁华
1、DNA复制的意义: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2、精原细胞既可以有丝分裂,也可以减数分裂。
3、愈伤组织特点:未分化,高度液泡化的薄壁细胞。
4、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包括转录(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和翻译(在细胞质中,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两个过程。
5、染色体变异: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或者染色体数目变异。
6、染色体组:一般的,生殖细胞中形态、大小不相同的一组染色体,就叫做一个染色体组。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就说明有几个染色体组。5、二倍体: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叫~。如.人果,蝇,玉米.绝大部分的动物和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
7、单倍体:是指体细胞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8、多倍体育种:a、成因:细胞有丝程中,在染色体已经复制后,由于外界条件的剧变,使细胞止,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成倍增加。(当细胞有丝行到后期时破坏纺锤体,细胞就可以不经过末期而返回间期,从而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b、特点:营养物质的含量高;但发育延迟,结实率低。c、人工诱导多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常用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秋水仙素的作用---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实例:三倍体无籽西瓜(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得到四倍体西瓜;用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杂交,得到三倍体的西瓜种子。三倍体西瓜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八倍体小黑麦。
9、一般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如果某个体由本物种的配子不经*直接发育而成,则不管它有多少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
10、、血糖的含义:血浆中的葡萄糖(正常人空腹时浓度:3.9-6.1mmol/L)
11、微量和高效
12、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13、核细胞:分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水绵-绿藻/伞藻/草履虫/变形虫//酵母菌/蛔虫]
14、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①吸收的状态:离子状态②吸收的部位: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③、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可以分为两个过程:一是根细胞表面的阴、阳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吸附;二是离子被主动运输进入根细胞内部,根进行离子的交换需要的HCO-和H+是根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与水结合后理解成的,根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离子要消耗能量。④影响根对矿质元素吸收的因素:a、呼吸作用:为交换吸附提供HCO-和H+,为主动运输供能,因此生产上需要疏松土壤;b、载体的种类是决定是否吸收某种离子,载体的数量是决定吸收某种离子的多少,因此,根对吸收离子有选择性。氧气和温度(影响酶的活性)都能影响呼吸作用。
15、概念:是指具备环境和谐或生物合理的特征,具有安全、广谱、低毒、无公害、易分解、与环境相容和免除有害副作用特性的农药。
16、定义:利用病虫害的天敌生物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或途径,就是生物防治。
17、生物防治的基本策略。
18、信息激素:是指由成虫释放于体外,能够吸引同种异性昆虫前交尾的一类激素。
19、应用:学生探讨吸引素是如何用来防治害虫的?
20、消化酶、抗体等分泌蛋白合成需要四种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21、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协调。
22、细胞核由DNA及蛋白质构成,与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23、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段。
24、本质: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绝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
25、赤潮:在海洋中发生富营养化现象。
26、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7、土壤污染的危害:
28、微量元素:生物体必需的,含量很少的元素。如:Fe(铁)、Mn(门)、B(碰)、Zn(醒)、Cu(铜)、Mo(母),巧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29、呼吸作用(也叫细胞呼吸):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根据是否有氧参与,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30、能量在2个营养级上传递效率在10%—20%
31、物质可以循环,能量不可以循环
32、过敏:抗体吸附在皮肤,黏膜,血液中的某些细胞表面,再次进入人体后使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
33、蛋白质功能:
34、氨基酸结合方式是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如图:
35、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组成单位依次为:单糖、氨基酸、核苷酸。
36、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
37、核酸:最初是从细胞核中提取出来的,呈酸性,因此叫做核酸。核酸最遗传信息的载体,核酸是一切生物体(包括病毒)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8、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
39、基因(或DNA)的碱基:信使RNA的碱基:氨基酸个数=6:3:1
40、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41、目的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42、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43、转化的概念:是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
44、重组细胞导入受体细胞后,筛选含有基因表达载体受体细胞的依据是标记基因是否表达。
45、构成生物体的活细胞,内部时刻进行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同时也就伴随有能量的释放X和储存X。故把ATP比喻成细胞内流通着的"通用货币"
46、分裂间期
47、植物花芽的形成标志着生殖生长的开始。
48、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卵和*极核的发育是不同步的,*极核先发育,*卵后发育,因为*卵要经过一个休眠阶段。
49、叶绿体的色素:①分布:基粒片层结构的薄膜上。②色素的种类:高等植物叶绿体含有以下四种色素。A、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B、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包括胡萝卜素和叶素
50、在光合作用中:a、由强光变成弱光时,[产生的H]、ATP数量减少,此时C3还原过程减弱,而CO2仍在短时间内被一定程度的固定,因而C3含量上升,C5含量下降,(CH2O)的合成率也降低。b、CO2浓度降低时,CO2固定减弱,因而产生的C3数量减少,C5的消耗量降低,而细胞的C3仍被还原,同时再生,因而此时,C3含量降低,C5含量上升。
生物会考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7)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 50句菁华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2、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3、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4、脂质:磷脂(生物膜重要成分)
5、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6、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7、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8、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CHONP)。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RNA的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核酸初步水解成许多核苷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核苷酸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可以将核苷酸分为脱氧核糖核苷酸(简称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
9、核酸中的相关计算:
10、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成分相对稳定
11、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2、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
13、激素调节的特点:
14、基础:免疫系统
15、细胞免疫的过程:
16、向光性的原因: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17、生长素是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18、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19、“S型增长”a、条件:自然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
20、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的数量会急剧下降甚至消失.
21、群落的意义: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2、生物多样性①概念: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23、多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有几个氨基酸叫几肽。
24、乳酸菌是细菌,全称叫乳酸杆菌。
25、一般的生化反应都需要酶的催化,可水的光解不需要酶,只是利用光能进行光解,这就是证明“并不是生物体内所有的反应都需要酶”的例子。
26、人属于需氧型生物,人的体细胞主要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但红细胞却进行无氧呼吸。
27、矿质元素一般都是灰分元素,但N例外。
28、纤维素在人体中是不能消化的,但是它能促进肠的蠕动,有利于防止结肠癌,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了,所以也称为“第七营养物质”。
29、化学元素“砷”是唯一可以使人致癌而不使其他动物致癌的致癌因子。
30、体细胞的基因一般是成对存在的,但是,雄蜂和雄蚁就是孤雌生殖,只有卵细胞的染色体!
31、体细胞的基因一般是成对存在的,植物中的香蕉是三倍体,进行无性生殖。
32、原理:叶绿体在显微镜下观察,绿色,球形或椭球形。
33、步骤:
34、还原糖的检测
35、蛋白质的检测
36、材料:洋葱根尖(葱,蒜)
37、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
38、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39、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主要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植物细胞分裂时,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40、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但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41、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
4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43、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
44、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45、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46、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47、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48、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基因重组,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这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生物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9、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一现象称为生物的稳态。
50、生物圈具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
生物会考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8)
——8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40句菁华
1、动物的种类多样,根据体内有没有脊椎,可以分为两大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鱼类的代表动物是鲫鱼,鱼类的特征是终身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3、鱼是靠尾鳍的摆动和躯干部扭动获得前进的动力;调整方向用尾鳍,维持身体*衡用胸鳍、背鳍、腹鳍鳍等。
4、鸟类适天飞行的特点如下:
5、动物种类特别多,但只有两种是恒温动物,它们是鸟类和哺乳类。
6、腔肠动物的特点是有口无*。举例海蜇、海葵、珊瑚虫等。
7、动物的行为按来源可分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8、生态*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衡。
9、人们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创造各种仪器,这就是仿生。如据蝙蝠发明雷达,据长颈鹿发明宇航服,据乌龟的背甲发明薄壳。
10、真菌同样如此,有的真菌对人类有利,如制作面包要用酵毒菌,酿酒、制作酱油、腐乳都要用到真菌,也有的对人类有害,如脚癣、甲癣是由寄生的真菌引起的,小麦叶锈病、棉花枯萎病等也是真菌引起的。
11、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主要是因为它们的营养方式主要是异养。此种营养方式又分三种类型,即寄生、腐生和共生。
12、酵母菌能够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13、食物的腐败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故防腐的主要原理就是杀死细菌或控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据此有许多防腐的具体办法,如高温灭菌、腌制、渗透保存等。
14、一朵花最重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
15、无性繁殖包括: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细胞或组织。
16、果农种植多采用无性繁殖.(如果树嫁接)
17、*卵在雌鸟的体内就开始发育。
18、*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卵在子宫发育,早期由卵黄提供营养以后通过胎盘进行物质交换,40周后从*分娩。
19、转基因超级鼠的启示: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同时也说明在生物传种接代中,生物传下去的是基因。
20、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21、*或卵细胞的细胞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基因也减半)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或卵细胞中而当*和卵细胞结合成*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亲代细胞中染色体的水*,其中有一半染色体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打开夺冠百分百16页能力提升6题7题)
22、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22条+Y或22条+X),卵细胞(22条+X)。
23、生物变异的意义: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基础,培育动、植物的优良品种。
24、米勒的实验模拟原始大气,实验中的真空泵作用是抽取氧气(因为原始大气中没有氧),其中火花放电模拟的是雷电作用是提供能量,含有有机物的水溶液模拟的是原始海洋。
25、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过程:无机物→小分子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原始生命。
26、拟态:态结构形与周围事物相似。也有助于生物的生存。
27、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
28、人类和现代的类人猿(猩猩、狒狒、长臂猿等)都起源于森林古猿。
29、人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30、非生物因素(环境因素)有阳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
31、植物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
32、微生物是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和真菌;分解作用
33、能量最初来源于太阳能
34、生物圈是地球表面的全部生物及其生活的领域的总和。
35、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大部、土壤岩石圈的表面及活动于三圈之中的生物组成。
36、保护生态系统及其生物的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37、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枝接和牙接两种。
38、无性生殖、有性生殖的意义
39、赤眼蜂将卵产在玉米螟、棉铃虫、松毛虫等害虫的卵内,赤眼蜂的卵将以这些虫卵中的营养物质为营养,进行生长发育,使害虫的卵不能发育,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同时用赤眼蜂杀灭害虫可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40、植物的组织培养
生物会考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9)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2、体液之间关系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
4、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6、什么是群落的水*结构?
7、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一旦分开,至少有一方不能很好生活的现象。
8、动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与食物有关。
9、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0、艾弗里通过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11、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功能特点是:(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这两条链按反向*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内侧。(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作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2、细胞核的功能:它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13、真核细胞_方式有3种:有丝_无丝_减数
14、反射发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反射弧完整和一定条件的刺激。
15、大脑的高级功能:言语区: S区(不能讲话)、W(不能写字)、H(不能听懂话)、V(不能看懂文字)
16、两条遗传基本规律的精髓是:遗传的不是性状的本身,而是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17、减数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在减数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两次。减数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18、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就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做翻译。
19、中心法则描述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主要内容是: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传递到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DNA或RNA。
20、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21、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举例:(腌制糖醋蒜,红墨水测定种子发芽率,判断种子胚、胚乳是否成活)
2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23、在内环境中发生和不发生的生理过程
24、染色质:在细胞核中分布着一些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在细胞分裂间期,这些物质成为细长的丝,交织成网状,这些丝状物质就是染色质。
25、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这是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叫分裂间期。分裂期:在分裂间期结束之后,就进入分裂期。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
26、赤道板: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准确地排列在纺锤体的赤道*面上,因此叫做赤道板。
27、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8、1838—1839年细胞学说
29、1866年孟德尔遗传学
30、有些蛋白质有催化作用:如各种酶;
31、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32、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33、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34、脂类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等,这些物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
35、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36、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37、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
38、人体血糖的三个来源:食物.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
39、血糖*衡的调节
40、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细菌.病毒.人体中坏死.变异的细胞.组织)
生物会考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10)
——高中生物知识点 40句菁华
1、性别决定:一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2、色盲的遗传特点:男性多于女性一般地说,色盲这种病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不病)遗传给他的外孙子(隔代遗传、交叉遗传)。色盲基因不能由男性传给男性)。
3、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
4、肽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5、核糖核酸:另一类是含有核糖的,叫做核糖核酸,简称RNA。
6、斐林试剂检测可溶性还原糖
7、DNA的染色与鉴定
8、线粒体的染色
9、亚硝酸盐的检测出现玫瑰红
10、伊红美蓝检测大肠杆菌
11、刚果红检测纤维素分解菌
12、液泡:是细胞质中的泡状结构,表面有液泡膜,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13、与胰岛素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在胰岛素的合成过程中,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胰岛素的运输要通过内质网来进行,胰岛素在分泌之前还要经高尔基体的加工,在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线粒体提供能量。
14、在线粒体中,氧是在有氧呼吸第三个阶段两个阶段产生的氢结合生成水,并放出大量的能量;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光反应产生的氢参与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还原生成水和葡萄糖;蛋白质是由氨基酸在核糖体上经过脱水缩合而成,有水的生成。
15、致癌因子:物理因子:电离辐射、X射线、紫外线等。
16、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染色体的某一片段消失)、增添(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颠倒(染色体的某一片段颠倒了180o)或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等改变
17、花药离体培养法:具有不同优点的品种杂交,取F1的花药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用秋水仙素使单倍体染色体加倍,选取符合要求的个体作种。
18、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染色体数目变异。
19、多倍体育种:
20、一般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如果某个体由本物种的配子不经*直接发育而成,则不管它有多少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
21、构成生物体的活细胞,内部时刻进行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同时也就伴随有能量的释放和储存。故把ATP比喻成细胞内流通着的"通用货币"。
22、(A)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3、(A)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4、(B)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5、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26、内质网:由膜连接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 “车间”,同时还是蛋白质的运输通道。
27、核糖体:无膜的结构,将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发生脱水缩合反应,有水生成)。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28、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29、(B)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30、光合作用的过程: (熟练掌握课本P103下方的图)
31、没有叶绿体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32、没有线粒体就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33、只有叶绿体、线粒体能产生ATP,细胞基质不能产生ATP。
34、(B)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和实例
35、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36、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7、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38、组成细胞的元素
3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
40、水存在形式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
中学物理会考知识点 60句菁华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生物高考知识点 60句菁华生物会考知识点 60句菁华生物知识点归纳 60句菁华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50句菁华中学物理会考知识点 50句菁华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50句菁华初中生物会考重点知识点 50句菁华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生物知识点归纳 50句菁华生物高二知识点 50句菁华生物高考知识点 50句菁华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高中化学会考文科必背知识点 50句菁华高三生物知识点 50句菁华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 50句菁华8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40句菁华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40句菁华高一生物知识点 40句菁华高中生物知识点 40句菁华高二生物知识点 40句菁华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 40句菁华《基因的本质》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30句菁华中考生物必考知识点 30句菁华中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30句菁华
对学校的祝福语 200句菁华创意母亲节祝福语 100句菁华描写长江的诗句 100句菁华感人人生哲理经典句子 60句菁华新年贺词简短押韵 60句菁华防溺水的标语 60句菁华企业虎年春节对联 50句菁华升学宴祝贺词 50句菁华十六字的班级口号摘录 50句菁华升学宴祝福语 50句菁华四月你好发朋友圈的正能量句子 50句菁华女人致最好自己的句子 50句菁华教师节的简单祝福语 50句菁华教师节祝福 50句菁华最动心的情话句子有哪些 50句菁华有马字的成语 50句菁华相隔两地的爱情说说 50句菁华端午节短文案 50句菁华
酒店服务口号 50句菁华六一儿童节对小朋友的祝福语简短 40句菁华励志阳光的句子唯美大全 40句菁华小满节气说说朋友圈 40句菁华廉洁寄语 40句菁华形容感恩节的经典句子 40句菁华感情伤感说说 40句菁华教育教研活动宣传标语 40句菁华月亮温柔的文案 40句菁华歇后语谜语答案 40句菁华爱人留言板留言大全 40句菁华献给老婆生日祝福语 40句菁华献给女儿生日祝福语 40句菁华爸爸妈妈新学期寄语 40句菁华老师对学生评价语 40句菁华除夕夜零点时翻朋友圈的文案 40句菁华2020励志说说心情短语大全 30句菁华2021祝福祖国的话 30句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