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句子 >

七年级英语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30句菁华

日期:2022-12-03 00:00:00

1、like to do sth.喜欢/想要做某事(表一次性或特指的某一具体的动作)

2、名词的分类

3、many修饰可数名词 many boys many bananas

4、how many/how much

5、Can I help you? 我能帮助你吗?

6、want sth 想要某物 1)我想要个苹果。

7、表感谢的用语:Thank you / Thank you very much / Thanks / Thanks a lot / Many thanks.

8、Come and buy your clothes at our great sale! 我们在大甩卖,快来买衣服!

9、come and do sth 来做某事

10、months: 月份:

11、基数词变序数词口诀:

12、in表在某一周/月/季节/年/世纪等。

13、be busy with sth / be busy doing sth 忙于做某事

14、It’s Tuesday, November 11. 今天是11月11日,星期二。

15、be strict with sb. 对某人要求严格

16、Our English teacher is very strict with us.我们的英语老师对我们要求很严格。

17、Our English teacher is very strict in our homework.

18、look, see, watch, read

19、辨析interesting与interested

20、on weekends在周末

21、辨析speak,say, talk, tell

22、speak“说”,“讲话”。强调说的能力。

23、say“说”,后面跟说的内容。 I can say ABC.我会说ABC. say hello to sb.向某人问好。 say sorry to sb.向某人道歉。 say it in English用英语说(它)。

24、tell“告诉,讲述”。

25、be good with sb 和某人相处得好(同义get on well with sb.)

26、v. 帮助

27、辨析little, a little, few, a few

28、little, few表否定含义“几乎没有”,a little, a few表肯定含义“一点儿,少量”

29、what time / when

30、询问年份、月份、日期等非点时间时,只能用when,不能用what time。


七年级英语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30句菁华扩展阅读


七年级英语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30句菁华(扩展1)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50句菁华

1、呼吸系统

2、生物圈的范围

3、探究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4、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形成了食物网。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的积累是沿着食物链营养级别的升高而不断增加的。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5、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6、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7、显微镜:

8、细胞壁:(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维持细胞正常形态,是全透性的。

9、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10、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1、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12、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13、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14、多莉羊的例子p55,

15、细胞的分裂

1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17、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18、草履虫的结构见课本70页图

19、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20、被子植物(桃树)与裸子植物(松树)的主要区别是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也就是胚珠外是否有子房壁包被。

21、植物的根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又能将其不需要的物质挡在外面,这主要是由于(D)

22、命题的方向:本考点主要考查我们对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的认识.常见题型为举个实际生活中现象来让我们判定是哪一种生态因素对生物的生活造成的影响,并能进行简单地解析.

23、种内互助:同种生物生活在一起,通力合作,共同维护群体的生存。如:群聚的生活的某些生物,聚集成群,对捕食和御敌是有利的。

24、适应的普遍性: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动物对环境的适应,外形的适应性特征。

25、下降镜筒时眼睛要看着,避免

26、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27、能量在2个营养级上传递效率在10%—20%

28、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流入该食物链的总能量

29、水肿:组织液浓度高于血液

30、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增殖。例如:肾细胞

31、除基因突变外其他基因型的改变一般最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时(象交叉互换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自由组合)

32、纺锤体分裂中能看见(是因为纺锤丝比较密集)而单个纺锤丝难于观察

33、冬小麦在秋冬低温条件下细胞活动减慢物质消耗减少单细胞内可溶性还原糖的含量明显提高细胞自由水比结合水的比例减少活动减慢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34、光反应阶段电子的最终受体是辅酶二

35、蔗糖不能出入半透膜

36、谷氨酸发酵时

37、红螺菌属于兼性营养型生物,既能自养也能异养

38、青霉菌产生青霉素青霉素能杀死细菌、放线菌杀不死真菌。

39、HIV病毒在寄主细胞内复制繁殖的过程

40、纯合的红花紫茉莉

41、杂合子往往比纯合子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42、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43、将豆科植物的种子沾上与该豆科植物相适应的根瘤菌这显然有利于该作物的结瘤固氮

44、限制性内切酶大多数在微生物中

45、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的生根

46、发酵产品的分离和提纯⑴过滤和沉淀(菌体)

47、诱变育种的优点提高突变频率创造对人类有力的突变化学诱变因素有硫酸二乙酯、亚硝酸、秋水仙素

48、人体内糖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却不可能大量转化成糖类,说明营养物质之间的转化时是有条件的,且转化程度有差异。人体内主要是通过糖类氧化分解为生命提供能量,只有当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由脂肪和蛋白质氧化供能。这说明三大营养物质相互转化相互制约

49、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是典型的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的综合应用

50、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七年级英语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30句菁华(扩展2)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50句菁华

1、物质和能量沿着

2、细胞核中含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

3、细胞的分裂的过程。

4、植物的四大组织:

5、矿质元素:一般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有13种.其中大量元素7种N、S、P、Ca、Mg、K(Mg是合成叶绿素所必需的一种矿质元素)巧记:丹留人盖美家。Fe、Mn、B、Zn、Cu、Mo、Cl属于微量元素,巧记:铁门碰醒铜母(驴)。

6、生物能进行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7、多莉羊的例子p53;

8、DNA(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

9、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10、草履虫的结构(P68)【其表膜摄入氧、排出二氧化碳】。

11、种子的萌发(P88)

12、实际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放大倍数越高看到的细胞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13、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14、植物——生产者(能制造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

15、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最大的生命系统。

16、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光合作用)和线粒体(呼吸作用,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与氧气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释放出氧气和二氧化碳,同时将有机物里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17、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分裂结束,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遗传物质也是一样的。

1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19、生物圈的范围

20、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21、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22、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23、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24、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流入该食物链的总能量

25、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26、尿素是有机物,氨基酸完全氧化分解时产生有机物

27、蓝藻:原核生物,无质粒

28、生物多样性: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29、基因自由组合时间:简数一次分裂、*作用

30、C3植物的叶片细胞排列疏松

31、脂肪肝的形成:摄入脂肪过多,不能及时运走;磷脂合成减少,脂蛋白合成受阻。

32、大病初愈后适宜进食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但蛋白质不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33、尿素既能做氮源也能做碳源

34、骨骼肌产热可形成ATP

35、植物的个体发育包括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胚胎发育),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胚后发育)

36、关于基因组的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37、判断:西瓜的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是3个不同的物种×(三倍体是一个品种,与物种无关)

38、生物可遗传变异一般认为有3种

39、种群的数量特征:出生率、死亡率、性别组成、年龄组成

40、湿地是由于其特殊的水文及地理特征且具有防洪抗旱和净化水质等特点

41、低血糖:40~60mg正常:80~120mgdL

42、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2有3层作用

43、PH改变膜的稳定性(膜的带电情况)和酶的活性

44、发酵工程内容⑴选育

45、细胞中的物质

46、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因素,叫做~。

47、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叫做~。(例如:大草履虫和小草履虫)7、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48、花的结构(课本102)

49、运输途径

50、蒸腾作用的意义:


七年级英语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30句菁华(扩展3)

——七年级上册生物的知识点 30句菁华

1、生物的特征:

2、生物体的成长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是分不开的。

3、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制成玻片标本,常用的玻片标本:切片、涂片、装片(注意三者区别,分为临时和永久的)

4、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观察软木薄片,发现了细胞。

5、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6、作出假设: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适合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7、生物能进行呼吸

8、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9、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10、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1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12、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1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4、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15、物镜有高倍镜和低倍镜之分,区别如下:

16、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

17、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光合作用)和线粒体(呼吸作用,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与氧气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释放出氧气和二氧化碳,同时将有机物里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18、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

19、生物圈的范围:

20、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21、写出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及作用

22、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若所需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要想移到视野中央,则应该往左上方方移。

23、多莉羊的例子p55,多莉羊是羊C生出来的,他们却一点都不像。而与为它提供细胞核的羊B很相像,说明: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24、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25、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

26、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7、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28、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29、年轮:

30、植株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氮、磷、钾。


七年级英语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30句菁华(扩展4)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60句菁华

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是:吸声、隔声、消声;即在声源处、在传播途径和在接收处控制。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5、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6、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7、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

8、运动的描述

9、运动的分类

10、比较快慢方法: 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

11、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12、熔化和凝固

13、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14、面镜:

15、测液体密度:

16、密度的应用:

17、浓缩记忆法:如光的反射定律可浓缩成"三线共面、两角相等,*面镜成像规律可浓缩为“物象对称、左右相反”。

18、归类记忆法:如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叫速度,单位时间里做功的多少叫功率,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密度,单位面积的压力叫压强等,都可以归纳为“单位……的……叫……”类。

19、顾名思义法:如根据“浮力”、“拉力”、“支持力”等名称,易记住这些力的方向。

20、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改变这现象。

21、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22、透镜的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23、光心:通过它后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的点叫光心。

24、照相机的原理:u>2f f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5、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可以形成在光屏上,虚像不是光线形成的,不能形成在光屏上。

26、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光决定。不透明物的颜色由它所反射的光决定。

27、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28、速度: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9、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

30、换算关系:1m/s=3.6km/h。

31、机械运动:

32、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33、声的传播:

34、液化现象:

35、吸热与放热:

36、入射角:

37、反射定律:

38、色光的三原色:

39、光谱:

40、红外线的应用:

41、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42、焦距:

43、凸透镜成像规律:

44、眼睛:

45、远视眼矫正:佩戴凸透镜。

46、显微镜成像原理(虚像):

47、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m表示。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8、质量的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49、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

50、密度与物质鉴别: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鉴别物质。

51、“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不同于“振动停止,发生也消失”。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在并继续向外传播。

52、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能解释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

53、紫外线位于紫光以外,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线,避免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伤害。紫外线作用:

54、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从气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55、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单位:库仑(c)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e=1.6×10—19原子有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带的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量相等,不显电性,但是得到电子就显负电,失去电子就显正电。

56、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从电源正极到用电器再到负极,在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负极流向正极。

57、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金属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

58、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59、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亦会发生变化。

60、图表记忆法:可采用小卡片、转动纸板、列表格等方式,将知识内容分类归纳小结编成图表记忆。


七年级英语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30句菁华(扩展5)

——七年级下册课本英语单词 30句菁华

1、sixty num.六十

2、eighty num.八十

3、far adv.&adj远;远的

4、every adj.每一;每个

5、by prep.(表示方式)乘(交通工具)

6、think of 认为

7、river n.河;江

8、many adj.&pron.许多

9、Ropeway n.索道

10、come true 实现;成为现实

11、(be) on time 准时

12、hallway n.走廊;过道

13、hall n.大厅;礼堂

14、listen to… 听……

15、outside adv在外面adj 外面的

16、important adj.重要的

17、uniform n.校服;制服

18、quiet adj安静的

19、do the dishes 清洗餐具

20、before prep. conj在… 以前 adv以前

21、more adj. pron.更多的

22、feel v.感受;觉的

23、strict adj.严格的;严厉的

24、follow v.遵循;跟随

25、luck n.幸运;运气

26、elephant n.大象

27、koala n. 树袋熊

28、lion n.狮子

29、giraffe n. 长颈鹿

30、beautiful adj. 美丽的;美好的


七年级英语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30句菁华(扩展6)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30句菁华

1、乳酸菌:用于制酸奶和泡菜。制泡菜时,乳酸菌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分解糖类产生乳酸。

2、寄生在人体表面或体内,使人患病。如艾滋病就是由一种病毒引起的,它寄生在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中,使人体免疫能力下降。

3、提供维生素:多数酵母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提供医药用。

4、用于基因工程:涌过基因工程用微生物产胰岛素、乙肝疫苗、干扰素等。

5、在采油、冶金、治理环境污染等方面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6、鱼是靠尾鳍的摆动和躯干部扭动获得前进的动力;调整方向用尾鳍,维持身体*衡用胸鳍、背鳍、腹鳍鳍等。

7、蚯蚓的运动是靠肌肉的交替收缩和舒张并在刚毛的辅助下完成的;呼吸是靠湿润的体壁进行的。将两条蚯蚓分别放于光滑的玻璃板和粗糙的硬纸板上,运动速度在硬纸板上的快。

8、昆虫的特点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和两对翅。

9、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10、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11、翼(翅膀)是鸟的飞行器官。气囊辅助肺的呼吸。

12、家鸽喙(就是口)内没有牙齿,食物不经咀嚼经咽、食管进入嗉囊。————进入肌胃(内有沙粒、小石子用于磨碎食物)。

13、生物是一个偏文的学科,因此有些知识点一定要记扎实,“当背则背”,没有商量的余地。它不像数学、物理,掌握一个公式、定理,就能在做题是有很大的发挥空间。生物往往会要求你一字

14、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

15、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不一定都是有利的。

16、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用种子繁殖

17、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的适应:①气候干燥……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如角质的鳞或甲,外骨骼. ②缺少水的浮力……具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有多种运动方式. ③气态氧供呼吸……具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如肺和气管(蚯蚓例外,靠体表呼吸) ④昼夜温差大,环境变化快而复杂……有发达的感官和神经系统,对多变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18、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叫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

19、恒温动物: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使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包括鸟类和哺乳动物.反之,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动物是变温动物,如蛇、昆虫等。

20、足够的食物、水分、隐蔽地是陆生动物生存的基本环境条件

21、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为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22、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

23、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而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蜘蛛织网等。而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24、动物可供人类食用、药用、观赏用等,与生物反应器和仿生关系密切

25、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的适应:

26、胸肌、龙骨突发达——适于完成飞行动作

27、骨骼中空——可减轻身体比重

28、体内有气囊

29、食量大,消化吸收能力强

30、昆虫的`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