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句子 >

高中地理的知识点 40句菁华

日期:2022-12-03 00:00:00

1、冬半年的概念9月23日至3月21日

2、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根据昼长以标准日出(时)和标准日落(18时)前后推算。

3、昼夜长短的判断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

4、我国传统四季以立春(2月4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来划分四季。

5、大气圈对地球的重要意义保护生物生存,影响地球自然环境,维持生命活动

6、对流层的主要特征上冷下热,对流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7、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

8、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9、气温年较差:①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

10、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1、区域的含义

12、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发展方向。

13、荒漠化

14、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15、能源基地建设:

16、能源的综合利用

17、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18、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及地理条件

19、工业化城市化推进的阶段

20、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21、天体和天体系统

22、天体系统:概念和级别

23、太阳活动

24、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特征

25、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征。

26、大气运动,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27、三圈环流的形成和分布:低纬、中纬、高纬

28、锋面

29、气旋与反气旋

30、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31、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3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3、河道曲直情况

34、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

35、地形(a.地势*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

36、河流(供水、运输功能)

37、广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设立原则:市场最优)

38、政治:巩固国防、保持稳定、促进区域繁荣

39、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各类资源

40、发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


高中地理的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高中地理的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1)

——高中地理重点知识 50句菁华

1、干涉:有两个(或以上)频率、震动方向相同,相位相同或相差恒定的电磁波在空间叠加时合成的波振幅为各个波的振幅矢量和。因此会出现交叉区域某些地方震动加强,某些地方震动减弱或完全抵消的现象成为干涉。P2

2、衍射:光通过有限大小的障碍物时偏离直线路径的现象成为光的衍射。P2

3、镜面反射:镜面反射是指物体反射满足反射定律。P16

4、遥感*台:遥感中搭载传感器的工具通称为遥感*台。按照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体上可以范围三类:地面*台、航空*台、航天*台。P24

5、地面遥感*台:指用于安置遥感器的三脚架、遥感塔、遥感车等高度在100米一下。P24

6、航天*台:指用于安置遥感器的三脚架、遥感塔、遥感车等高度在240km以上的航天飞机和卫星等。其中高度的GMS所代表的静止卫星。P24

7、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发展方向。

8、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原的异同

9、西北地区概况

10、能源基地建设:

1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13、下列属于人类对太阳能的间接利用的是()

14、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15、—1990年。我国*均每年发生严重洪涝灾害5.9次,*均受灾面积667万公顷,其中成灾面积470万公顷,死亡三四千人,倒塌房屋200余万间。 1991年全国有25个省、市、区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2400万公顷,死亡5133人,倒塌房屋498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799亿元。

16、气象灾害:台风(气旋)、暴雨洪涝、干旱、寒潮(源地是冷高压、冷空气南下形成冷锋)、干热风(对华北农业的影响)

17、(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

18、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19、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20、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21、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22、流向

23、落差大小(水能)

24、河道曲直情况

25、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

26、空气密度

27、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

28、地形(a.地势*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

29、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

30、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31、里程和运营时间(尽量修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以节省运营时间;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适用于:国道>)

32、加快了物资流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33、政治:巩固国防、保持稳定、促进区域繁荣

34、地理位置

35、市场因素

36、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各类资源

37、消除污染,整治美化环境;搞好区域规划,加强生态建设

38、土地:地形、土壤

39、交通:

40、国家政策

41、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

42、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43、水系特征(a.流域广,支流多;b.含沙量大;c.*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44、气候特征(该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45、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工农业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如: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人们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

46、考虑修建水库是否需要移民,占地搬迁情况,尽量减少淹没居民点

47、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

48、军事: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49、工程量大小

50、交通条件: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高中地理的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2)

——地理高考知识点 40句菁华

1、了解聚落分布及交通线路选线应考虑的自然因素。

2、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情况(概念、分类),理解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并具有社会与自然的双重属性。

3、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表到莫霍介面)、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地核(古登堡面以下)

4、岩石圈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

5、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各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貌)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例如我国西北地方各环境要素都体现出乾旱特徵。

6、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的大部分油气田,陆续进入了产量全面递减阶段,增产难度大,导致东部地区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而西部地区丰富的油气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今后奖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时期战略接替区。

7、热带沙漠气候为主;(770多万*方千米);

8、西班牙、葡萄牙等:地中海气候;

9、中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10、热带为主,呈半环状:大分水岭(热带雨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11、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压控制);

12、降水比南极丰富(气温较高,海洋面积大),年降水量为100mm-150mm;

13、风速没有南极大;

14、如果图中标注了太阳高度的数值,则视具体数值而判断:一是最外侧的大圆圈为0°等太阳高度线,即为晨昏线,一般是太阳直射经线以东最大的半圆为昏线,以西最大的半圆为晨线;二是图中最大的圆圈不是0°等太阳高度线,因此,也就不是晨昏线。如果没有标注太阳高度的数值,在图中最外侧的大圆圈上太阳高度为0°,即晨昏线。

15、农业的投入因素自然条件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

16、农业按生产对象分类农林牧副渔(混合农业)

17、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气候光热水地形*原山地土壤酸性水源

18、人类对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①培育良种②改良耕作制度③玻璃温室④修筑梯田⑤喷灌

19、世界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地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20、工业投入要素与工业发展类型的关系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21、五种区位因素指向型工业原料市场动力廉价劳动力技术指向型

22、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水污染(河流下游),风污染(下风向)

23、跨国公司的空间发展过程①代理商②销售公司③组装公司④生产公司⑤研发机构⑥全球经济

24、鲁尔工业区的综合整治①发展新兴工业②调整布局③改善交通④发展科技⑤消除污染

25、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①中小企业②轻工业③生产分散④资本集中低⑤分散型工业化

26、高技术工业的特点①人员高水*②增长速度快③研发费用高④面向世界市场

27、村落的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①圆形或多边形村落(少河的*原)②带状村落(沿河道)

28、古代城市出现的基本条件①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②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古代城市的分布特点一些大河冲积*原,农耕业发展早的地区。

29、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①供水②运输③军事防卫

30、交通对城市区位的影响①现代:沿海沿江沿线②古代:河流大道的汇合处

31、城市化的含义指人口向城市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32、城市化的主要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3、上海市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②改善交通和居住条件③治理环境

34、世界主要航海线①北大西洋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③巴拿马运河④北太*洋

35、电信通信的主要任务及特点利用电磁系统,传递符号文字图像和语言。易受地形影响。

36、港口的概念供船舶出入和停泊货物和旅客集散的场所。

37、航空港的区位因素①自然条件(地形地质条件)②综合因素(用地交通环境)

38、城市道路网规划原则①便利出行②节约用地③利用地形和水文条件④保护环境

39、以某自然地理要素为例说明其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40、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世界分布:中亚、美国、北非)


高中地理的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3)

——地理常考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4、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5、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6、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7、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8、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9、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10、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 途中时间

11、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16、日期分割: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12、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

13、公转 速度: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14、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24小时—夜长

15、*流层的特点:

16、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

17、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

18、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19、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20、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21、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准运动叫风,水准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

22、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23、我国的旱涝灾害、雨带的移动与副热带高压的强弱有密切关系。

24、—8月,雨带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 进入“伏旱”(反气旋)

25、气候形成因数: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26、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温室效应CO2)、臭氧层破坏(氟氯烃消耗O3)、酸雨(SO2、NO2)29、温室效应

27、岩石圈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

28、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层理构造、有化石)、变质岩。

29、地垒——庐山、泰山;地堑——东非大裂谷、河*原和汾河谷地。

30、外力作用与常见地貌:

31、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各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貌)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例如我国西北地方各环境要素都体现出乾旱特徵。

32、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有:

33、干旱特征的成因: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加上山岭重重阻隔,水汽难以到达。

34、西北地区以贺兰山为界,形成东、西两大区。

35、荒漠化防治的内容

36、防治措施

37、想一想:草方格沙障固沙的原理是什么?

38、人口发展模式:

39、台风(热带气旋):西北太*洋频率强度;灾害由狂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40、全球气候:历史时期(1万年)气温是波动上升,近代时期气温升高(近50年来主要是人为造成的)。影响:海*面上升;低纬农业减产,高纬农业增产;影响水循环过程。


高中地理的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4)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在的导数。

2、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设出动点M的坐标;

3、充要条件。

4、函数的单调性;

5、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6、弧度制;

7、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8、函数的奇偶性;

9、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10、线段的定比分点;

1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2、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13、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

14、两条直线的交角;

15、由已知条件列出曲线方程;

16、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17、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18、直线和*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19、两个*面的位置关系;

20、两个*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

21、棱柱;

22、排列;

23、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24、随机事件的概率;

25、a≥f(x)恒成立a≥[f(x)]max,;a≤f(x)恒成立a≤[f(x)]min;

26、依据单调性,利用一次函数在区间上的保号性可解决求一类参数的范围问题

27、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比较两个函数是否相同?

28、空间点、直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9、异面直线:

30、解决不等式的有关问题:

31、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大于半圆的弧称为优弧,小于半圆的弧称为劣弧。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经过圆心的弦叫

32、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其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和三角形三边都相切的圆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内切圆,其圆心称为内心。

33、不在同一直线上的3个点确定一个圆。

34、扇形弧长l=nπr/180

35、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 an=ak+(n-k)d (其中a1为首项、ak为已知的第k项) 当d≠0时,an是关于n的一次式;当d=0时,an是一个常数。

36、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

37、等差数列{an}中,若m+n=p+q,则

38、等差数列{an}的任意等距离的项构成的数列仍为等差数列。

39、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2.元素的互异性;3.元素的无序性.

40、集合的表示:(1){?}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2).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4

41、“包含”关系—子集注意:A?B有两种可能

42、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43、并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A∪B={x|x∈A,或x∈B}。

44、常用的函数表示法: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

45、圆柱体:表面积:2πRr+2πRh体积:πR2h(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46、棱锥S—h—高V=Sh/3。

47、S1和S2—上、下h—高V=h[S1+S2+(S1S2)^1/2]/3。

48、圆环体R—环体半径D—环体直径r—环体截面半径d—环体截面直径V=2π2Rr2=π2Dd2/4。

49、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这是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的依据.

50、等比数列性质


高中地理的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5)

——初二地理知识点 40句菁华

1、西部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原、丘陵为主。

2、第一、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3、第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4、东西走向的山脉自北向南有: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5、在我国的山区常发生的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

6、黄河下游变成地上河的原因是:

7、根治黄河的方法是,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8、长江从湖北枝城到湖南的城陵机一段称荆江被誉为“九曲回肠”,

9、我国外流区河流的基本特点是河流多而长,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10、地形: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原和华北*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11、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12、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跨山西、陕西、河南、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

13、黄土高原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1)窑洞(2)信天游陕北民歌(3)黄帝陵

14、*广场位于北京的市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15、北京的位置:位于华北*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16、区域的类型:自然区域(热带、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区域(工业区等)、行政区域

17、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青藏地区包括*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气候以高寒气候为主;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河流特点:河湖众多,是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本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寒。

18、经纬度位置:4°N—53°N;73°E—135°E,东西跨经度60多度(跨5个时区,相差4个小时),南北跨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19、陆地面积:960万*方千米。居第3位。。

20、陆界线:2万多千米

21、隔海相望的国家:日、韩、菲、马、文、印尼

22、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并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23、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国土地面积144亿亩。其中,耕地约20亿亩,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9%,林地18.7亿亩,占12.98%,草地43亿亩,占29.9%,城市、工矿、交通用地12亿亩,占8.3%,内陆水域4.3亿亩,占2.9%,宜农宜林荒地约19.3亿亩,占13.4%。

24、难以开发利用和质量不高的土地比例较大*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难以开发利用的。在全国国土总面积中,沙漠占7.4%,戈壁占5.9%,石质裸岩占4.8%,冰川与永久积雪占0.5%,加上居民点、道路占用的8.3%,全国不能供农林牧业利用的土地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6.9%。

25、人们把(交通运输)形象地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6、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

27、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农业实现了现代化,才能说*实现现代化。

28、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

29、走科技强农之路(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0、这里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这叫(宜林则林)。

31、这里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畜牧业,这叫(宜牧则牧)。

32、这里河湖较多,适宜发展渔业,这叫(宜渔则渔)。

33、工业也是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34、现代工业为社会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工具盒设备、原材料和动力等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

35、21世纪以来,我国加强工业研发,鼓励加强工业研发,鼓励技术创新,努力打造国产品牌,正在向(制造业)强国迈进。

36、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37、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均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38、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

39、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三级及特别行政区

40、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高中地理的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6)

——小升初语文复习知识点 40句菁华

1、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知道一些汉字的基本知识。

2、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

3、《水浒传》号称黑旋风的是李逵,他所使的武器是两把板斧,该人力大如牛,但险些被冒充他的李鬼所害。

4、鲁智深绰号花和尚,他在渭州三拳打死镇关西,在相国寺倒拔垂杨柳,在野猪林救林冲。

5、《水浒传》中吴用绰号智多星,与晁盖、公孙胜等人在黄泥岗智取了生辰纲。

6、《水浒》主要人物有及时雨宋江,行者武松,花和尚鲁智深,黑旋风李逵。

7、武松在血溅鸳鸯楼,杀死西门庆等人后,在墙上写下了哪八个字*者,打虎武松也。

8、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史进,他的绰号是九纹龙。

9、《水浒传》中,坚决反对招安的头领有二人,是武松、李逵,主张招安的头领有两人,是宋江、卢俊义。

10、《水浒传》中“浪里白条”指的是张顺,和他相关的故事有夜闹金沙渡。

11、《水浒传》中,放火烧战船,帮助宋江两败高太尉的是刘唐。

12、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明》

13、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14、春雾风,夏雾睛,秋雾阴,冬雾雪。

15、日落胭脂红,无雨必有风。

16、夜里星光明,明朝依旧晴。

17、今夜露水重,明天太阳红。

18、写出下列汉这的笔顺。

19、按偏旁写字组词。

20、按要求填表

21、查找班级中常见的错别字,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错练习。

22、作业设计灵活多样,留出空间,让学生主动查找自己习惯性错误,真正达到不写或少写错字。

23、由于他的过错,很多人都失去了自己的财产,在法庭上,他留下了忏(chàn)悔的眼泪。

24、昨夜的一场(chǎnɡ)雨,让清晨的空气格外清新。

25、在诗中的第一句中,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是所感。

26、你还知道哪些古诗是赞美母爱或是亲情的呢?

27、本诗是按这样一条情感思路来构思行文的:即盼雨——听雨——看雨——想雨。

28、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

29、从诗中可以看出,事情发生的时间是(三月),地点是(黄鹤楼),被送的人要去的地方是(扬州)。

30、《悯农二首》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31、《悯农二首》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2、《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3、《望洞庭》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4、《乡村四月》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35、《渔歌子》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6、《清*乐 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37、《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38、《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39、《囚歌》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深的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40、《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组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孙行者。


高中地理的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7)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3、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

4、课文预习六步法:查注生词,扫清三字;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把握背景;标明段序,分清结构;画关键句,体会作用;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5、辨别七类文章写法:对比写法、象征写法、烘托写法、以小见大写法、先扬后抑写法、虚实结合写法、夹叙夹议写法。

6、众女: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许多小人)

7、偭:偭(miǎn)规矩而改错(背向,引申为违背)

8、尤:忍尤而攘诟(罪过)

9、圜: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圆”)

10、修:

11、虽:

12、淫:谣诼谓余以善淫(动作名,_的事)

13、死:伏清白以死直兮(为动用法,为……而死)

14、屈、抑:屈心而抑志兮(使动,使……受委屈,使……受压抑)

15、改错:偭(miǎn)规矩而改错(①古义:改变措施。②今义:改正错误)

16、穷困:吾独穷困乎此时也(①古义:处境困窘。②今义:经济困难)

17、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18、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作的艰苦。

19、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20、不容置喙:不容别人插嘴。

21、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22、集腋成裘:积少可以成多。

23、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误:生病,正:担心,忧虑。

24、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误:免除,正:(被)授职。

25、师进,次于陉。误:依次,正:临时驻扎。

26、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误:捉拿,正:及,达到。

27、衡揽笔而作,文不加点。误:标点,正:删改。

28、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误:许多,正:称赞。

29、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30、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3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32、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33、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义:投击)

34、断其左股(古义:大腿)

35、约为婚姻(古义:结为儿女亲家)

36、先排除最有把握排除的选择项。如“词语、成语(含熟语)辨析题”可从感情色彩、范围大小、程度轻重、搭配得当与否、是否重复累赘等方面考虑。

37、注意思考的严密、周详。

38、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有时选文可能枯燥,要保持大脑清醒。静下心仔细阅读,力求准确理解。

39、修辞手法的作用:它本身的作用,并结合句子语境。

40、作文首尾要打眼,丰富多彩出靓点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