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句子 >

中考生物必考知识点 30句菁华

日期:2022-12-03 00:00:00

1、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2、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死亡;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

3、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4、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和DNA组成染色体;有遗传效应的DNA叫基因。

5、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体无系统。

6、绿色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7、苔藓可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8、菜豆种子是由种皮和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子叶(两片),能发育成新植株的是胚。我们*常吃的豆瓣酱主要是大豆的子叶。玉米种子是由种皮、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和胚乳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胚乳,子叶一片。我们*常吃的面粉成分主要来自小麦的胚乳。

9、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10、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因为该区长有大量的根毛。

11、在营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有些向日葵的果实仍然是空瘪的。这主要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要想减少瘪籽,可以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

12、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氧从气孔进出,水由根吸收后通过导管运输到叶)

1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衡叶放在凉开水中,放在阳光下照射,叶不会放出气泡.原因是烧开的水水中缺二氧化碳,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4、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排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15、*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完成*过程;胎儿生活在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

16、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没有消化作用,但可以乳化脂肪。淀粉在口腔开始被消化,蛋白质在胃开始被消化,脂肪在小肠开始被消化。小肠液和胰液能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

17、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8、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克隆羊的实例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19、细胞分裂的过程

20、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而且新细胞核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也是一样的。

21、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22、生态系统

23、食物链和食物网:

24、显微镜的应用

25、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26、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27、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组织是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

28、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八大)系统→人体

29、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30、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中考生物必考知识点 30句菁华扩展阅读


中考生物必考知识点 30句菁华(扩展1)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40句菁华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

3、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

4、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5、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

6、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7、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8、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9、惯性现象:(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跳远时助跑、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

10、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11、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对)

12、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错,冰变为水)

13、热机的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4、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 g/ cm3

15、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16、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17、马德保半球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值

18、物体在悬浮和沉底状态下:V排 = V物

19、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20、开水不响,响水不开水沸腾之前,由于对流,水内气泡一边上升,一边上下振动,大部分气泡在水内压力下破裂,其破裂声和振动声又与容器产生共鸣,所以声音很大。水沸腾后,上下等温,气泡体积增大,在浮力作用下一直升到水面才破裂开来,因而响声比较小。

21、隔墙有耳固体可以传声。

22、一滴水可见太阳,一件事可见精神一滴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透过一滴水可以有太阳的像,小中见大。

23、水缸出汗,不用挑担水缸中的水由于蒸发,水面以下部分温度比空气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外表面就产生了液化现象,水珠附在水缸外面。晴天时由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少,虽然也会在水缸外表面液化,但微量的液化很快又蒸发了,不能形成水珠。而如果空气潮湿,水蒸发就很慢,水缸外表面的液化大于汽化,就有水珠出现了.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大,降雨的可能性大,当然不需要挑水浇地了。

24、金不怕火来炼,真理不怕争辩从金的`熔点来看,虽不是最高的,但也有1068℃,而一般火焰的温度为800℃左右,由于火焰的温度小于金的熔点,所以金不能熔化。

25、瑞雪兆丰年下到地上的雪有许多松散的空隙,里面充满着不流动的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当它覆盖在农作物上时,可以很好的防止热传导和空气对流,因此能起到保温作用。

26、泥鳅黄鳝交朋友——滑头对滑头泥鳅黄鳝的表面都光滑且润滑,摩擦力小。

27、一个巴掌拍不响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只巴掌要么拍另一只巴掌,要么拍在其它物体上才能产生力的作用,才能拍响。

28、记住两个原理:

29、杠杆*衡条件:F1 L1=F2 L2

30、理想斜面:F/G=h/L

31、理想滑轮:F=G/n

32、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33、滑轮组效率:

34、放热:Q放=Cm(t0-t)=CmΔt

35、热*衡方程:Q放=Q吸

36、欧姆定律:I=U/R

37、焦耳定律:

38、声速:V=340m/s (15℃)

39、电压:①一节干电池电压:1.5V;②一节蓄电池电压:2V;③对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④家庭电路电压:220V(家庭电路为交流电,频率为50Hz,周期为0.02s,即1s内50个周期,电流方向改变100次);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⑤手机电池电压:3.6V。

40、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一只鸡的质量约:1.5Kg.


中考生物必考知识点 30句菁华(扩展2)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30句菁华

1、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在大泽乡爆发,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

2、汉武帝的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促成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3、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定都于洛阳。刘秀在位时,政局渐趋稳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国力日益强盛,史称为“光武中兴”。

4、西汉时期汉元帝把王嫱(王昭君)出塞嫁给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从而密切了汉匈关系。

5、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道教是东汉时期兴起于我国本土的宗教。

6、公元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383年,前秦苻坚率大军南下进攻东晋,在淝水之战中,东晋军队以少胜多,击败前秦军队。

7、南朝时,扬州、荆州是江南生产丝织品最多的地方,涌现了建康、江陵等重要商业城市,番禺(今广州)成为海外贸易中心,

8、汉字书法从东汉起逐渐成为一种专门艺术:曹魏时钟繇创立了楷书;东晋的王羲之,被尊为“书圣”,他的代表作是《兰亭序》,此书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9、简述汉武帝巩固大统一的措施?答:a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力,加强中央对王国的控制。夺去王侯爵位和封地,解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推行一套新的选用官吏制度,注意选拔人才。b把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对经济的控制。c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作为思想统治工具。在长安设立太学,主要培养官吏。d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安定北部边境。

10、改革的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11、书法艺术:

12、代表人物:孙中山等

13、重要人物:罗伯斯庇尔(雅各宾派)

14、1812年远征俄罗斯失败,敲响帝国的丧钟。

15、1814年,拿破仑被欧洲反法联军赶下台,封建王朝复辟。

16、、两极格局的形成:标志是苏联组织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17、、美苏争霸

18、、原因: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各国经济联日益密切

19、、影响: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使发展*家处于不利地位;对*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20、隋朝灭亡: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21、贞观之治: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22、唐朝的社会经济:

23、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24、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25、抗美援朝的意义:

26、失败标志:*就任*临时大总统

27、爆发标志:17*7月14日(7月14日为法国国庆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28、、影响: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使发展*家处于不利地位;对*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29、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更加巩固,也大大*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30、*的土地改革:1959年,*进行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民主改革,到六十年代初,废除了封建农奴主的土地所有制,实行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主人,*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中考生物必考知识点 30句菁华(扩展3)

——中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30句菁华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

2、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①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②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③制定计划

3、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有关的。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细胞核最先分成两份,然后是细胞质,最后是细胞膜和细胞壁)。形成的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

4、病毒的个体非常小,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生活在活细胞中,因而分为三大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

5、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

6、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而是产生孢子,合称为孢子植物。种子植物能形成种子,更适应陆地环境。

7、环境污染: 概念:指人们在生产或者生活中排放的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8、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9、植物细胞结构名称及功能:

10、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11、蝗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个部分,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有3个单眼,1对复眼,一对触角,口器用于摄食;胸部是运动中心,有三对足两对翅;腹部和呼吸有关,体表有气门,蝗虫用气管呼吸。体表有外骨骼。(外骨骼不仅能保护自己,还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12、外骨骼不随身体的长大而生长,因此会出现蜕皮现象。金蝉脱壳的“壳”指的是外骨骼。

13、常见的节肢动物有:蝗虫、七星瓢虫、蜜蜂、蚊蝇、蝴蝶、蜘蛛、蜈蚣、蝉、虾、蟹、蜱虫等。

14、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

15、能在水中呼吸;

16、鱼是用鳃呼吸的,鳃的主要部分是鳃丝,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故鳃为鲜红色。

17、体表常有鳞片覆盖

18、稀碘液:便于寻找和观察细胞,可使细胞结构(尤其是细胞核)看得更清楚。

19、生物能进行呼吸

20、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21、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2、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物圈。

2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24、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最稳定的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25、右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26、、肺(1)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

27、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 氧 气

28、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29、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当地空气污染的原因

30、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


中考生物必考知识点 30句菁华(扩展4)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

3、蛋白质功能:

4、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5、自养生物:可将CO2、H2O等无机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如绿色植物,硝化细菌(化能合成)

6、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7、细胞分化: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它是一种持久性变化,是生物体发育的基础,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效率。

8、细胞分化举例:红细胞与肌细胞具有完全相同遗传信息,(同一*卵有丝分裂形成);形态、功能不能原因是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

9、细胞膜功能:

10、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11、发酵:微生物(如:酵母菌、乳酸菌)的无氧呼吸。

12、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13、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14、创立者:(施莱登,施旺)

15、物质可以循环,能量不可以循环

16、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

17、生物多样性: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18、基因自由组合时间:简数一次分裂、*作用

19、手语是一钟镅裕?揽渴泳踔惺嗪陀镅灾惺?/SPAN>

20、原核细胞较真核细胞简单细胞内仅具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细胞内具有两种核酸——脱氧核酸和核糖核酸

21、冬小麦在秋冬低温条件下细胞活动减慢物质消耗减少单细胞内可溶性还原糖的含量明显提高细胞自由水比结合水的比例减少活动减慢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2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如: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这些生理的完成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

23、细胞核的简介:

24、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25、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26、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

27、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28、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29、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30、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主要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植物细胞分裂时,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31、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

3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33、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34、判断和推理是动物后天性行为发展的最高级形式,是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也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35、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缘故。

36、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XY型,另一种是ZW型。

37、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38、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阳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便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这些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逐级流动的。

39、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一现象称为生物的稳态。

40、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及子孙后代共有的宝贵财富。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特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41、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一是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二是掠夺式的开发利用,三是环境污染,四是由于外来特种的入侵或引种到到缺少天敌的地区,往往使这些地区原有特种的生丰受到威胁。

42、Fe: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缺乏会患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中的Fe是二价铁,三价铁是不能利用的。属于植物中不能再得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43、N:N是构成叶绿素、ATP、蛋白质和核酸的必需元素。N在植物体内形成的化合物都是不稳定的或易溶于水的,故N在植物体内可以自由移动,缺N时,幼叶可向老叶吸收N而导致老叶先黄。N是一种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化学元素,在水域生态系统中,过多的N与P配合会造成富营养化,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水华”,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赤潮”。动物体内缺N,实际就是缺少氨基酸,就会影响到动物体的生长发育。

44、甲基绿:用于鉴定DNA。DNA遇甲基绿(常温)会被染成蓝绿色。

45、龙胆紫溶液:(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用于染色体着色,可将染色体染成紫色,通常染色3~5分钟。(也可以用醋酸洋红染色)

46、20%的肝脏、3%的过氧化氢、3.5%的氯化铁:用于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47、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3%的蔗糖溶液、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用于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

48、二氧化硅:在色素的提取的分离实验中研磨绿色叶片时加入,可使研磨充分。

49、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

50、免疫功能过弱引起的疾病叫做什么病?(举例)HIV和*的中文名字叫什么?

51、细胞内的会随着细胞的衰老而逐渐积累。

52、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53、意义: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

54、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如: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这些生理的完成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

55、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潜在、直接、间接价值。考生们要注意对这几种价值进行判断,不要混淆。

56、自由水:可以自由流动,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参与生化反应,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的废物。

57、无机盐:多数以离子状态存在,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维持酸碱*衡,调节渗透压。

58、可溶性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

59、肽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键(-NH-CO-)。

60、种间关系:


中考生物必考知识点 30句菁华(扩展5)

——生物会考知识点 50句菁华

1、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a、自由扩散: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消耗能量。例如:H2O、O2、CO2、甘油、乙醇、苯等。b、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例如: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的离子(如K+)。c、协助扩散:有载体的协助,能够从高浓度的一边运输到低浓度的一边,这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叫做协助扩散。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2、线粒体:呈粒状、棒状,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

3、食物的消化:一般都是结构复杂、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经过消化,变成为结构简单、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机物。

4、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指包括水分、无机盐等在内的各种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5、激素调节的特点?高效性、特异性

6、人工免疫的主要方式是?接种疫苗

7、作用:良好溶剂、输送、参与化学反应;水比热大,调节体温、保持体温恒定

8、作用:a、生物体组成成分(例子:血红蛋白:Fe2+骨骼:Ca2+ 【缺钙,肌肉抽搐】PO43-磷脂的组成成分、Mg植物叶绿素的必需成分、Zn多种酶的组成元素、I甲状腺素的原料)

9、种群的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

10、[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11、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12、意义: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13、次生演替

14、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种皮保护细嫩的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菜豆种子(子叶两片),没有胚乳;玉米种子(子叶一片),(有胚乳)。

15、消化和吸收

16、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17、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限制酶主要存在于微生物(细菌、霉菌等)中。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能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是特异性地切断DNA链中磷酸二酯键的核酸酶(“分子手术刀”)。发现于原核生物体内,现已分离出100多种,几乎所有的原核生物都含有这种酶。是重组DNA技术和基因诊断中重要的一类工具酶。例如,从大肠杆菌中发现的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GAATTC序列,并在G和A之间将这段序列切开。目前已经发现了200多种限制酶,它们的切点各不相同。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抗虫基因,就能被某种限制酶切割下来。在基因工程中起作用。

18、胰蛋白酶:在动物细胞工程的动物细胞培养中,需要用胰蛋白酶将取自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和组织分散成单个的细胞,然后配制成细胞悬浮液进行培养。或用于细胞传代培养时将细胞从瓶壁上消化下来。

19、麦芽糖酶:主要有胰腺分泌的胰麦芽糖酶和肠腺分泌的肠麦芽糖酶,可催化麦芽糖水解成葡萄糖。

20、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自然选择

21、物理和化学致变因素各举三例

22、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变异、选择、隔离

23、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4、与植物细胞相比:人和动物细胞都没有细胞壁,其细胞质中也没有叶绿体和中央大液泡。

25、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能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

26、那些形态相似、结构相同、具有一定功能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7、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均分配,对生物的遗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8、按寄生生物来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29、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30、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形态、渗透压、酸碱*衡)如血液钙含量低会抽搐。

31、种群各个特征的关系:

32、光对鼠妇生活影响设计对照试验几点注意事项:①实验结束后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②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③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少偶然因素。

33、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按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按用途可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3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35、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蚕、蛭。

36、自由水:可以自由流动,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参与生化反应,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的废物。

37、无机盐:多数以离子状态存在,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维持酸碱*衡,调节渗透压。

38、肽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39、什么是基因?携带遗传信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40、DNA复制、转录、翻译的场所?细胞核,细胞核,核糖体

41、基因工程的三大分支?动物、植物、微生物基因工程

42、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

43、过程

44、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

45、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6、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47、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

48、人口增长引发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类的活动超出了环境的承受能力,对人类自身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了破坏。

49、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壤荒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

50、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的基础,对生物进化和维持生物圈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生物多样性。


中考生物必考知识点 30句菁华(扩展6)

——初中生物中考知识点的归纳 40句菁华

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结合成*卵→胚→种子)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3、昆虫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内*。

4、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5、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6、食物来源:①糖类(谷类、根茎类)

7、消化系统的组成两大部分:①消化道;②消化腺课本8页图3、1—4

8、消化腺两大类:①大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②小消化腺:胃腺、肠腺。

9、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乳化脂肪为脂肪微粒;属于物理性消化。

10、胰腺:分泌胰液;有多种消化酶;属于化学性消化。

11、植物所属类群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12、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多,但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小,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物种越少,而共同特征越多

13、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生物的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因此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14、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如:满江红、贯众)

15、种子萌发的过程(先吸水、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程根;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位;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16、区分果实与种子

17、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18、蒸腾作用的意义:a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b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c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d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19、气孔:气孔一天的变化(水、风的影响);失水的“门户”,气体交换的“窗口”;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组成;从气孔进出的气体有:水蒸气、氧气、二氧化碳。

20、节水农业:畦灌、喷灌和滴灌的用水比例大约为10:5:3

2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a暗处理、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消耗b叶片遮光、对照实验c酒精隔水加热、溶解叶绿素d加碘染色、碘遇淀粉变蓝

22、光合作用的意义:①满足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②为生物圈中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③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衡④提供氧气

23、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藻类与真菌的共生,根瘤与固氮菌的共生、蛔虫与人的寄生)

24、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一条河中所有的动物和植物,不能称为一个生态系统,因为只有生物部分。

2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越强,生态系统就越稳定。森林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最复杂,所以稳定性最强。

26、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7、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28、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生态系统之间是彼此互相影响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29、生物能进行呼吸

30、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3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3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3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35、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

36、显微镜的构造(P36)

37、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8、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39、常见的玻片标本

40、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细胞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