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2 00:00:00
1、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2、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
3、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4、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5、希言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6、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7、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8、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道德经》第十八章
9、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第七章
1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11、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2、因为事物都是互相对立而出现的,所以有和无由互相对立而诞生,难和易由互相对立而形成,长和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高和下由互相对立而存在,音和声由互相对立而和谐,前和后由互相对立而出现。
13、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不要以为弱势人家会瞧不起,其实,正因为人家看不在眼里,反而是生长的好契机。生命的原则是看内里的,不是看外表的;是看生长的,不是看既有的。真正的强者是柔弱之人,是「骨弱筋柔而握固」,像婴儿一般!死板板的,有什么好;活生生的才好!
1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15、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道德经》
16、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
17、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老子《道德经》
1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老子《道德经》
19、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道德经》
20、"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老子《道德经》"
21、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老子《道德经》
22、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老子
23、“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只要很好地达到了目的就算了,不要以兵来逞强。达道了目的不要自高自大,达到了目的不要自我夸耀,达到了目的不要骄傲,达到了目的而要认为这是迫不得已,达到了目的不要逞强。事物壮大了,必然走向衰亡)–––––––老子看到了物壮则老,物极必反的道理,所以,主张果而勿强,可现实中几个军阀能做到?
24、“希言自然”(少说话是合乎自然的)–––––––孔子也说:“天何言哉!”“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因为在*,因言治罪,说话闯祸,是自古以来的通例。
2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6、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2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8、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9、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30、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3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 《道德经》第二章
3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3、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34、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35、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36、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37、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38、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39、治人事天,莫若啬。
40、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41、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42、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43、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44、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45、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46、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47、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8、了解别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圣明。战胜别人是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强大。知足的人就是富有。坚持而行的人就是有志。占有而不丧失才是持久,死亡而不被忘记的人才是长寿。不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人,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49、“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天下是神秘的,不能逆理而为。逆理而为必然会把天下搞乱,越是执着把持,就越会失去)–––––––为而败,执而失,这其中包含了辩证法的道理。*的思想主要是阴阳辩证的思想。
50、“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以人间正道辅佐君主的人,不以军队逞强于天下。用兵会很快产生恶果;军队所到之处,荆棘丛生;大战过后,必有荒年)–––––––*的战争异常残酷,完全是为了政治上的.夺权,所以对经济、环境肆意地破坏,对人民的生命财产肆意地杀掠。
老子的名言名句 50句菁华扩展阅读
老子的名言名句 50句菁华(扩展1)
——老子名言名句 60句菁华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道德经》
2、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
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道德经》
4、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道德经》
5、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道德经》
6、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老子《道德经》
7、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老子《道德经》
8、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9、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10、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2、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13、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14、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
15、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泰。
16、“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17、“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18、水无比的高尚,利养万物而于世无争,而且宁愿呆在世人所厌弃的地方,它的品质接无比的接近于高尚,做人就应当如一弯清泉,保持高尚的节操。
19、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20、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2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22、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3、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24、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5、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6、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7、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28、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29、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30、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31、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32、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33、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34、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6、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37、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38、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 《道德经》第七章
39、希言自然。 --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4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41、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42、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43、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44、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45、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46、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47、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48、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49、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50、动为静之基;清为浊之源!
51、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52、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53、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54、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55、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56、圣人无死地,智者无困厄。
57、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58、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59、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60、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老子的名言名句 50句菁华(扩展2)
——老子名言名句 50句菁华
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道德经》
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道德经》
3、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老子《道德经》
4、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道德经》
5、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道德经》
6、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道德经》
7、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8、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9、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10、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11、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12、“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13、“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14、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15、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16、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17、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18、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19、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20、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1、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22、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23、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24、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5、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26、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2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 《道德经》第二章
29、希言自然。 --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30、“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于走路,不留痕迹;善于言谈,无可指谪)––––––––神出鬼没,滴水不漏,*人的`大智慧。
31、“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道规律,叫作明智。不知道规律,轻取妄动,其结果必凶)–––––––所谓“常”,就是“道”,就是欲取先予,欲张反敛,以反达正等谋略,老子深为谙之。
32、“希言自然”(少说话是合乎自然的)–––––––孔子也说:“天何言哉!”“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因为在*,因言治罪,说话闯祸,是自古以来的通例。
33、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34、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35、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37、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9、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40、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41、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42、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43、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44、动为静之基;清为浊之源!
45、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46、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4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48、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49、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50、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的名言名句 50句菁华(扩展3)
——老子的经典名言名句 40句菁华
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4、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5、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6、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7、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8、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9、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10、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11、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12、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3、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14、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6、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7、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18、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19、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20、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21、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2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24、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25、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26、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2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29、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30、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31、大国之攻小国也,则同救之。大国之不义也,则同忧之。
32、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3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34、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35、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36、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3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9、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40、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老子的名言名句 50句菁华(扩展4)
——老子的名言 100句菁华
1、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缺乏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缺乏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4、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5、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6、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7、俗人昭昭,独昏昏。俗人察察,独闷闷。
8、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9、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10、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1、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12、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13、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14、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6、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17、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18、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9、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
2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21、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2、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23、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24、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以不我知。
25、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26、使人行者,身先行之。
27、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28、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29、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30、天下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31、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32、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功遂,身退,天之道。
33、圣人退起身而使其身先,外起身而使其身存。
34、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损不足以奉有余。
35、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36、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37、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
38、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40、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李耳《道德经》
41、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老子《道德经》
42、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译文:一切要顺应自然。所以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情形呢?是天地。天地造成的情形都不能长久,何况人的那点力量。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得到道;从事于德的人得到德;从事不道不德的人,得到不道不德。得到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得到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得到非道非德的人,非道非德也乐于得到他。为人诚信不足,自然就不被人信任。——老子《道德经》
43、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老子《道德经》
44、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老子《道德经》
45、“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于走路,不留痕迹;善于言谈,无可指谪)––––––––神出鬼没,滴水不漏,*人的大智慧。
46、“希言自然”(少说话是合乎自然的)–––––––孔子也说:“天何言哉!”“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因为在*,因言治罪,说话闯祸,是自古以来的通例。
47、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48、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 《道德经》第五章
4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50、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51、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52、生命,除了生命本身之外,一无所有。
53、希言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5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5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56、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57、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5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59、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60、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6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2、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63、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64、知足者富。
65、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66、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67、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68、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69、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70、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71、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72、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73、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74、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7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76、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飞驰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77、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78、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79、书,读起来!
80、踏着进步的阶梯,迈向心灵的彼岸。
81、品读人文社会,开启书香生活。
82、我读书,我优秀;我读书,我快乐。
83、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
84、绝无三聚氢胺,不含防腐剂,绝对健康。
85、教育!科学!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
86、读书吧,它会使我们插上理想的翅膀。
87、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88、多读书多学习多求经验,就是前途的保障。
89、千淘万浪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9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91、读书勤乃有,不勤腹中虚。
92、运动的能量来自食物,思想的光辉来自书本。
93、学者有自立之志,当拔出流俗,不可泛泛与世浮沉。
94、烦躁的你向它诉说,快乐的你和它分享。日记是我的忠实伙伴。
95、知识改变命运,智慧书写人生。
9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道德经》
97、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道德经》
98、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道德经》
99、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老子《道德经》
100、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李耳《江海能为百谷王》
老子的名言名句 50句菁华(扩展5)
——老子的名言警句 60句菁华
1、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3、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5、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7、"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老子》"
8、大道至简——老子《道德经》
9、大道自然,何须强自静。行无求而自松,饮无奢而自清,卧无欲而自宁。——老子
10、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老子
11、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道德经》
12、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道德经》
13、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道德经》
14、江海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老聃
15、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
16、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道德经》
17、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8、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19、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20、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21、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3、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4、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25、治人事天,莫若啬。
26、治大国,若烹小鲜。
27、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各小国之间踮脚可望,鸡鸣狗叫的声音互相听得见,人民直到老死,也互不往来)
28、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29、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30、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3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32、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33、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34、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35、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36、祸兮福气倚,福兮祸所伏
37、当我在空中建起楼阁,我就不再有
38、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道德经》
39、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道德经》
40、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1、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42、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43、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44、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解读: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节俭,第三件是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有了慈爱所以能勇武;有了节俭,所以能大方;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反而能得到天下人的爱戴。——老子
45、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道德经》
46、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老子
47、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老子《老子第八章》
48、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第十九章
4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第十九章
50、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51、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5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解读: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节俭,第三件是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有了慈爱所以能勇武;有了节俭,所以能大方;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反而能得到天下人的爱戴。——老子
53、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国小人希,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不轻易冒险,不向远方迁移)
5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55、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做天下的难事,一定要从做易事开始;做天下的大事,一定要从做小事开始)
56、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足则不会遭到羞辱,知道适可而止则不会遇到危险)
5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8、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5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是坏事;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为善,这是恶事)
60、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的名言名句 50句菁华(扩展6)
——劳动的名言名句 50句菁华
1、人们在自觉的有目的的生产劳动与社会活动的基础上,也逐渐获得了从事自觉的有目的的审美的活动,即从事审美创造与发展的能力。——波斯彼洛夫
2、对于富有才华和热爱劳动的人来说,不存在任何障碍。——贝多芬+不要在工作面前退缩,说这不可能,劳动会使你创造一切。——(印度)谚语
3、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4、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班固
5、珍视劳动,珍视人才,人才难得呀。
6、劳动的成果是所有果实中最甜美的。——佛夫那格
7、人生的最大快乐,是自己的劳动得到了成果。——谢党哉
8、劳动是活的金银。——(法国)谚语
9、一个有真正大才能的人却在工作过程中感到最高度的快乐。——歌德
10、我知道什麽是劳动: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高尔基
11、道德能帮助人类社会升到更高的水*,使人类社会摆脱劳动剥削制。——列宁
12、一切都靠一张嘴来做而丝毫不实干的人,是虚伪和假仁假义的。——德谟克利特
13、良好的健康状况和高度的身体训练,是有效的脑力劳动的重要条件。——克鲁普斯卡娅
14、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陶行知
15、在重视劳动和尊重劳动者的基础上,我们有可能来创造自己的新的道德。——劳动和科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两种力量。——高尔基
16、一切都靠一张嘴来做而丝毫不实干的人,是虚伪和假仁假义的`。——德谟克利特
17、不停留在已得的成绩上,而是英勇地劳动着,努力要把劳动的锦标长久握在自己手里。——奥斯特洛夫斯基
18、一个专心致志思索的人并不是在虚度光阴。虽然有些劳动是有形的,但也有一种劳动是无形的。——雨果
19、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东西,它要靠许许多多人民的劳动和智慧积累起来。——李四光
20、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马克思
2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
22、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的。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冼星海
23、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24、健康的价值,贵重无比。它是人类为了追求它而惟一值得付出时间、血汗、劳动、财富——甚至付出生命的东西。——蒙田
25、愉快只是幸福的伴随现象,愉快如果不伴随以劳动,那麽它不仅会迅速地失去价值,而且也会迅速地使人们的心灵堕落下来。——乌申斯基
26、天才不能使人不必工作,不能代替劳动。要发展天才,必须长时间地学习和高度紧张地工作。人越有天才,他面临的任务也越复杂,越重要。——斯米尔诺夫
27、增值靠知识性劳动,智慧性工作。
28、五一到,祝福多,笑容多,甜蜜多,幸福多,快乐多。健康多,*安多,劳动节,牵挂多,思念多,关心多,钞票多,如意多。
29、劳动最光荣,人间赛天宫;劳动最伟大,幸福你我他;劳动最美丽,人人添新衣;劳动最崇高,红旗艳阳飘。5月1日劳动节,赞美劳动最迫切!劳动节快乐!
30、耕耘多,收获丰,果实孕育劳动中;不停步,梦想近,追逐成功需勤奋。用双手创造奇迹,我行,你也行!劳动节,我们一起圆梦!
31、劳动节了,发扬我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为以逸待劳的你,献上举手之劳的祝福,愿你快乐不劳而获,幸福多劳多得,*安健康为你效犬马之劳!五一快乐!
32、当你走进学校,你可看见知识的闪光,你可听到书与人的交流,你可闻到老师的汗水,知识变的劳动更加的伟大无比。
33、生活有动有静,处处顺畅得意。工作有劳有逸,事事随心所欲。心情有好有坏,日子过得不赖。进退有张有弛,生活更加精彩!祝朋友劳动节快乐!
34、鸟儿叫,花儿笑,劳动节已来到;微风吹,艳阳照,工作烦恼全抛掉;柳絮飘,枝叶茂,*淡生活换新貌;短信到,祝福绕,愿你五一假期乐陶陶。
35、谷雨季节人倍忙,点豆种瓜生希望。小河欢歌汗水淌,阳光普照禾苗长。辛勤劳动创辉煌,丰收在望笑声扬。祝你谷雨时节多快乐,幸福生活万年长!
36、灵感,是由于顽强地劳动而获得的奖赏。——列宾
37、*时不劳动的人,一生没有节日过。——涅克拉索夫
38、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而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列夫·托尔斯泰
39、看呀!世界不是劳动的艺术品吗?没有劳动就没有世界。——邓中夏
40、劳动能唤起人的创造力。
41、只有人的劳动才是神圣的。
42、劳动是惟一导向知识的道路。
43、劳动使人建立对自己的理智力量的信心。
44、持续不断地劳动是人生的铁律,也是艺术的铁律。
45、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46、雁美在高空中,花美在绿丛中,话美在道理中,人美在劳动中。
47、正如树枝和树干连接在一起那样,脱离树干的树枝很快就会枯死。
48、劳动是万物的基础,劳动者是支柱,他支撑着文明与进步的结构和它那辉煌的穹隆。
49、请热爱劳动吧,即使不是靠它吃饭,也可为了身体的缘故而爱它,它能够增进身心健康,免除怠惰之果。
50、从此我不再仰脸看青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不一不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
老子的名言名句 50句菁华(扩展7)
——学习的名言名句 50句菁华
1、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2、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3、不要逃避问题,你的问题会掌控你的人生轨迹。
4、书犹药也,善读之能够医愚。
5、世界上最宝贵的除了良好的心里素质,还有一个东西,就是勤奋。
6、天赋如同自然花木,要用学习来修剪。——培根
7、时间象奔腾澎湃的急湍,它一去无返,毫不流连。
8、对于学习新知识,茫然、固执、不自信是自负的表现。
9、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
1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11、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12、向一切成功者和失败者学*方法。
13、推销产品要针对顾客的心,不要针对顾客的头。
1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5、机会只对进取有为的人开放,庸人永远无法光顾。
16、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
17、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18、课下的你“生龙活虎”般活跃,希望你课上的你活跃得如龙如虎,活泼的你挺可爱!
19、蚁穴虽小,溃之千里。
20、永远不要被阴云吓倒,只要我们相信自己,只要我们敢于接受挑战,我们的心就会得到冶炼,我们的前路就不会永远黑暗。
21、神童和"天才",如果没有适当的环境和不断的努力,就不能成才,甚至堕落为庸人。—— 维纳
22、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这两件东西是结合为一体的;工作的失败都起于对因果关系的无知。——培根
23、人生的悲哀不就是同样的弯路每个人都得走一遍吗?
24、汪曾祺曾经形容,吃芦蒿的感觉就像是春日坐在小河边闻到春水初涨的味道。
25、好奇心是学习者的第一美德。——居里夫人
26、没有书籍的屋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西塞罗
2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8、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29、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张潮
3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31、贪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3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3、谁虚度年华,青春就会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34、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35、凡是现实的都是存在的,凡是存在的'都是现实的。
36、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
37、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38、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於心。
39、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泽东
40、学习,学习,再学习!学,然后知不足。——列宁
41、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XXX
42、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 加菲劳
43、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 苏联 高尔基
44、事常与人违,事总在人为。
45、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46、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47、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劳
48、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49、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50、学者贵知其当然与所以然,若偶能然,不得谓为学。---孙中山
老子的名言名句 50句菁华(扩展8)
——经典的名言名句 50句菁华
1、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吴玉章
2、人生好似白驹过隙,十分短暂;惟有志士仁人的功业和美名,像金石一般长留人间。人生的前面40年提供课文,余下的30年添加注释。
3、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人生就是跋涉,人生就是开拓,人生就是与苦难争斗角逐;假如因我们承受苦难,能使后代免于受苦,那就是我们无上的幸福。
4、血色的花朵,如慓悍的人生宣言,氤氲着一如榴火般热烈的豪情。
5、当你对自己微笑时,世上没烦事能纠缠你;当你对自己诚意时,世上没人能欺骗你。
6、人生虽只有几十春秋,但它决不是梦一般的幻灭,而是有着无穷可歌可颂的深长意义的;附和真理,生命便会得到永生。——泰戈尔
7、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8、不同的青春,同样的迷惘。然而,青春会成长,迷惘会散去,黑夜过后,太阳照常升起——海明威
9、我们必须接受失望,因为它是有限的,但千万不可失去希望,因为它是无穷的。
10、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塞内加
11、学习如果不能专心一意,那就会变得杂乱无章。
12、领导的速度决定团队的效率。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没有哪种教育能及得上逆境。
13、人总是在接近幸福时倍感幸福,在幸福进行时却患得患失。——张爱玲
14、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15、强者能同命运的风暴抗争。——爱迪生
16、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17、坚定自己想要的。
18、现实中用真名说假话,网络中用假名说真话。
19、我要强大到,任何事情都无法破坏我内心的*和。
20、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21、人越是得意的事情,越爱隐藏,越是痛苦的事情越爱小题大作。
22、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
23、童年的无知可爱,少年的无知可笑;青年的无知可怜;中年的无知可叹,老年的无知可悲。
24、现代的婚姻是情感的产物,更是竞争的结晶。
25、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26、书是蓝天,我就是小鸟,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
27、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
28、赢得了现在,就是赢得了未来。
29、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
30、一个人如果他不知道学习的重要,他永远也不会变得聪明。
3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2、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3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34、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
35、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36、遇难心不慌,遇易心更细。
37、目标和信念给人以持久的动力,它是人的精神支柱。
3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9、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40、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41、谁都不会死读一本书。每个人都从书中研究自已,要不是发现自己就是控制自己。
42、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
43、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44、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45、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46、觉得自己做得到和做不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47、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48、要克服生活的焦虑和沮丧,得先学会做自己的主人。
49、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50、如果是普通人,那就活着,为自己活着;如果不想做普通人,那就为别人而活。
老子的名言名句 50句菁华(扩展9)
——老子名言 40句菁华
1、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2、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4、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5、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6、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7、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8、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11、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13、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1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5、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6、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17、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18、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19、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20、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21、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2、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23、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24、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5、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6、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27、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28、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29、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30、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31、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32、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33、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34、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35、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6、治大国,若烹小鲜。
37、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38、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39、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40、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老子的名言 100句菁华老子的名言警句 60句菁华老子名言名句 60句菁华创新的名言名句 50句菁华友情的名言名句 50句菁华名人的名言名句 50句菁华坚持的名言名句 50句菁华孔子和老子的名言 50句菁华学习的名言名句 50句菁华挫折的名言名句 50句菁华时间的名言名句 50句菁华理想的名言名句 50句菁华立志的名言名句 50句菁华经典的名言名句 50句菁华老子经典名言 50句菁华老子的名言 50句菁华老子的语录 50句菁华老子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老子名言名句 50句菁华诚信的名言名句 50句菁华诚实的名言名句 50句菁华鲁迅的名言名句 50句菁华孔子老子孟子名言 40句菁华老子的经典名言名句 40句菁华老子名言 40句菁华老子孔子孟子的人生哲理名言 40句菁华老子的名句 40句菁华100句老子名言名句 30句菁华关于老子的名言名句 30句菁华
常用爱情唯美语句 200句菁华消防安全口号 200句菁华书的名人名言 100句菁华学校校园文明标语 100句菁华常用励志的签名 100句菁华春天的比喻句 100句菁华龙的成语 100句菁华便利店员工规章管理制度 50句菁华公司员工行为规范制度 50句菁华勉励人前进的诗句 50句菁华哲理的说说 50句菁华小学三年级班级口号 50句菁华小学生毕业老师赠言 50句菁华换上这样的个性签名 50句菁华母亲节给老师的祝福语 50句菁华祝妹妹生日快乐的说说 50句菁华简单的班主任寄语摘录 50句菁华经典形容家庭幸福的句子 50句菁华
给朋友中秋节祝福语 50句菁华给高中朋友的毕业留言 50句菁华送给情人的春节祝福语 50句菁华高一老师对学生的评语 50句菁华12.4全国法制宣传标语 40句菁华五月你好说说句子大全 40句菁华关于中秋节创意文案 40句菁华婚纱礼服馆广告语 40句菁华学生送给自己励志的话 40句菁华工作态度的句子 40句菁华校园文明卫生标语 40句菁华激励生活青春寄语 40句菁华生日快乐短信2022祝福语搞笑幽默 40句菁华男孩生日寄语 40句菁华美容院妇女节祝福语 40句菁华艺术的名言名句 40句菁华2020祝福语情侣 30句菁华2022五月你好朋友圈说说心情短语 30句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