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句子 >

王阳明经典名句 40句菁华

日期:2022-12-03 00:00:00

1、此心无私欲之弊,即是天理

2、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是未知

3、能戒慎恐惧者,是良知也

4、亭前格竹

5、致知必在于行,而不行之不可以为致知也。

6、王学:心即理;知行合一 ;致良知

7、攻吾之短者是吾师

8、天理即人欲——王阳明

9、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守仁

10、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王阳明

11、凡学之不勤,必其志未笃也。——王阳明

12、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易是包牺氏之史,书是尧舜以下史,礼乐是三代史,其事同,其道同,安有所谓异?——王阳明《传习录》

13、静处体悟,事上磨炼。——王阳明

14、凌崖望双峰,苍茫竟何在?载拜西北风,为我扫浮霭。——王阳明《双峰》

15、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王阳明《大学问》

16、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阳明《传习录》

17、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王阳明

18、“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王阳明《传习录》

19、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王阳明

20、主一就是专注一个天理——王阳明《传习录》

21、首先,“心即理”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其次,炼心的目的也不是成为圣贤一了百了。阳明心学是一种信仰哲学,而信仰只有被实践时才有意义。王阳明融三家之长,却归宗于儒家,提出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

22、战争总是异常血腥和残酷,不要说士兵,便是身居高位的将军也很容易惊慌失措。东晋成帝朝的左将军司马流,参战前就非常惊恐,以至于吃烤肉的时候都找不到自己的嘴在哪儿,结果打仗时被杀身亡。

23、官场的内耗,国家的虚耗终使社会积重难返,尾大不掉,表面的繁荣也逐渐成为泡沫,像吹出的肥皂泡,体积越来越庞大,而随着肥皂水的张力到达极限,越来越脆弱,然后一触即破。

24、一个真实的自我可以让人有效地应对真实的世界,从而完整地把握世界。一切皆因思想而异。如欲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如欲改变自己,首先磨炼内心。

25、一言以蔽之,理学与心学的区别就是“为学”和“为道”的区别。

26、不能等别人为你铺好路,而是要自己去走、去犯错,最后创造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27、良知之心就是君子之心,渊默之心,临危不乱之心。君子的权术是高超实用的艺术,小人的权术是滑稽可笑的表演。怎样成为君子?拥有光明之心。如何拥有光明之心?深入思考,全面把握,说服自身,内心*静。

28、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这个国家早已习惯了自我欺骗,从*到人民。谎言成为维系一切的基石,只需轻轻一推,这座填充着豆腐渣的违章建筑便会轰然倒塌。

29、周敦颐说,太极就是2.0版的无极,好比一款2D建模的电脑游戏要向3D转型了,开发系列中的一代过渡产品,有些体验功能前瞻一下,吸引你的眼球。紧接着开天辟地(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

30、人生一场虚空大梦,韶华白首,不过转瞬。池仲容,不是我要杀你,而是你不愿善终,自取灭亡,以至天要杀你,你认命吧。

31、权利和义务的对等,自由和不伤害他人之自由的折中。通过这样一个漫长却必经的过程,善恶标准、政治文明才可能得以重建,公民社会方非镜花水月。

32、文官带兵怕就怕纸上谈兵,懂兵法而不懂实战,酿成袁崇焕式的悲剧。事实上兵部上下那么多官员里,长期以来最不缺的就是高谈阔论之徒。

33、多少个不眠之夜,当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时,他的脑袋里总是充满疑问。人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生弹指一瞬间,譬如朝露,生若蜉蝣,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每当这个时候,死亡的恐惧总是会涌上他的心头,使他不敢继续想下去。

34、圣人这个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唯一达成共识的是,这是个操作性不高且吃力不讨好的职业,()古往今来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可以算作圣人外,就剩下若干疯子神经病自称实现了这一理想。

35、强者和弱者的唯一区别在于,信念够不够坚定。如果交战双方都是强者,那就看谁的信念更坚定。

36、弱者制造麻烦、违法闹事,强者动用权力、*镇压。在一轮又一轮的博弈中,别说法律,神也无法阻挡人们放大自己利益边界的热情,直到它遭遇更强大的阻力。

37、生命就是在这喋喋不休的追问中慢慢成熟的,每一个人,无论智商高低,相貌美丑,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环境,询问最多的问题终究是“我要做什么样的人?”

38、一个*,不得人心到如此境界,也算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朵奇葩。

39、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这个国家早已习惯了自我欺骗,从*到人民。谎言成为维系一切的基石,只需轻轻一推,这座填充着豆腐渣的违章建筑便会轰然倒塌。

40、真正的贼在专制制度中,专制制度有贼性才使贼与专制制度同生共长,滔滔不绝。既然历史的治乱兴替严丝合缝地遵循“血酬定律”,通过暴力**夺取的*不具备足以服众的合法性,那么你能革他的命,我为什么不能革你的命?


王阳明经典名句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王阳明经典名句 40句菁华(扩展1)

——王阳明的名言名句 40句菁华

1、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王阳明

2、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

3、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王阳明

4、书本上那些堂而皇之的价值观,言之凿凿的成功秘诀不一定适合每个人的真实需求。——王阳明

5、在这片废土之上,一眼望去,黑夜漫无边际。从失望到绝望乃至无望的'世人不禁想问:尚有光明之可能乎?——王阳明

6、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王阳明

7、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王阳明

8、在神州这片土地上,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扬才露己向来招人忌恨。——王阳明

9、道理人人会讲,诸子百家各有用武之地,但不从心上用力,砥砺出不偏不倚、动转得势的强大心灵,即使做同样的事,说同样的话,动作也会走形。毕竟相由心生,情随事迁。——王阳明

10、的确,生命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拒绝庸俗,能够灿烂奔放,但也可以在随波逐流中丧失任何意义,成为行尸走肉。——王阳明

11、首先,心即理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其次,炼心的目的也不是成为圣贤一了百了。阳明心学是一种信仰哲学,而信仰只有被实践时才有意义。王阳明融三家之长,却归宗于儒家,提出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王阳明

12、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王阳明

13、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王阳明

14、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王阳明

15、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王阳明

16、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王阳明

17、静处体悟,事上磨炼。——王阳明

18、凌崖望双峰,苍茫竟何在?载拜西北风,为我扫浮霭。——王阳明

19、圣人处此更有何通?——王阳明

20、“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王阳明

21、“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王阳明

22、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事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说闲话。——王阳明

23、先曰:“是徒为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王阳明

24、至于“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王阳明

25、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王守仁

26、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王阳明

27、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王守仁

28、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王阳明

29、凡学之不勤,必其志未笃也。 ——王阳明

30、志不立,如无舵这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王守仁

31、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 ——王守仁 《传习录》

32、“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 ——王阳明 《王阳明全集》

33、心无外物,物以心生 ——王阳明

34、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 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 ——王守仁 《读易》

35、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36、克己须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37、知善知恶是良知。

38、知行本体,即是良知。

39、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40、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王阳明经典名句 40句菁华(扩展2)

——王阳明经典语录 40句菁华

1、立学、立言之着,立德、立身之典。

2、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相上则损。

3、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4、知善知恶是良知。

5、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6、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7、知行本体,即是良知。

8、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9、此心无私欲之弊,即是天理。

10、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

11、切勿得失横在胸中。

12、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

13、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

14、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15、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16、譬之树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去种根。

17、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18、非有学问思辨之功,将不免于毫厘千里之缪。所以虽在圣人,犹如‘精一’之训。若只是那些仪节求得是当,便谓至善,即如今扮戏子扮得许多温情奉养的仪节是当,亦可谓之至善矣。”爱于是日又有省。

19、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20、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人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所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

21、‘礼’字即是‘理’字。‘理’之发见可见者谓之‘文’,‘文’之隐微不可见者谓之‘理’,只是一物。‘约礼’只是要此心纯是一个天理。要此心纯是天理,须就‘理’之发见处用功。

22、约礼’即是“惟一”。

23、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实衰。人出己见,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誉。徒以乱天下之聪明,涂天下之耳目,使天下靡然争务修饰文词,以求知于世,而不复知有敦本尚实、反朴还淳之行,是皆著述有以启之。

24、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问立志。

25、日间工夫觉纷扰,则*。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26、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27、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说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若后世所讲,欲是如此,是以与圣人之学大背。

28、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用力,渐渐‘盈科而进’。仙家说婴儿,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中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事无不可能。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不是出胎日便求推寻得来。故须有个本原。

29、心即性,性即理,下一‘与’字,恐未免为二。此在学者善观之。

30、父之爱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所忧患不得其正。大抵七情所感,多只是过,少不及者。不过,便非心之本体,必须调停适中始得。就如父母之表,人子岂不欲一哭便死,方快于心?然却曰‘毁不灭性’。非圣人强制之也,天理本体自有分限,不可过也。人但要识得心体,自然增减分毫不得。

31、蓍固是《易》,龟亦是《易》。

32、精神、道德、言动,大率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天地人物皆然。

33、道无方体,不可执著。欲拘滞于文义上求道,远矣。如今人只说天,其实何尝见天?谓日、月、风、雷即天,不可;谓人、物、草、木不是天,亦不可。道即是天。若识得时,何莫而非道。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见,认定以为道止如此,所以不同。若解向里寻求,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无处不是此道。亘古亘今,无终无始,更有甚同异?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34、诸君要实见此道,须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

35、人要随才成就,才是其所能为。如夔之乐,稷之种,是他资性合下便如此。成就之者,亦只是要分心体纯乎天理。其运用处皆从天理上发来,然后谓之‘才’。到得纯乎天理处,亦能‘不器’。使夔?稷易艺而为,当亦能之。”又曰:“如‘素富贵,行乎富贵。素患难,行乎患难’,皆是‘不器’。此惟养得心体正者能之。

36、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知与充与遏者,志也,天聪明也。圣人只有此,学者当存此。

37、圣人如天,无往而非天,三光之上天也,九地之下亦天也。天何尝有降而自卑?此所谓大而化之也。贤人如山岳,守其高而已。然百仞者不能引而为千仞,千仞者不能引而为万仞。是贤人未尝引而自高也。引而自高则伪矣。

38、道之全体,圣人亦难以语人,须是学者自修自悟。

39、今为吾所谓格物之学者,尚多流于口耳。况为口耳之学者,能反于此乎?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时用力省察克治,方日渐有见。如今一说话之间,虽只讲天理,不知心中倏忽之间,已有多少私欲。盖有窃发而不知者,虽用力察之尚不易见,况徒口讲而可得尽知乎?今只管讲天理来顿放着著不循,讲人欲来顿放著不去,岂格物致知之学?后世之学,其极至只做得个‘义袭而取’的工夫。

40、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弥漫周遍,无处不是,然其流行发生,亦只有个渐,所以生生不息。如冬至一阳生,必自一阳生而后渐渐至于六阳。若无一阳生,岂有六阳?阴亦然,惟有渐,所以便有个发端处,惟其有个发端处,所以生。惟其生,所以不息。譬之木,其始抽芽,便是木之生意发端处。抽芽然后发干,发干然后生枝生叶,然后是生生不息。若无芽,何以有干有枝叶?能抽芽,必是下面有个根在,有根方生,无根便死。无根何从抽芽?父子、兄弟之爱,便是人心生意发端处,如木之抽芽。自此而仁民,而爱物,便是发干生枝生叶。墨氏兼爱无差等,将自家父子、兄弟与途人一般看,便自没了发端处。不抽芽,便知得他无根,便不是生生不息,安得谓之仁?孝弟为仁之本,却是仁理从里面发出来。


王阳明经典名句 40句菁华(扩展3)

——王阳明名言 40句菁华

1、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2、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3、知行合一。

4、明廷面临的就是这样的困境。老百姓的观念很朴素:作为*,打劫是正常的,但趁火打劫就不对了。狼兵的所作所为就是趁火打劫,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民众纷纷投入山贼的怀抱,成为山贼的密探。

5、首先,心即理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其次,炼心的目的也不是成为圣贤一了百了。阳明心学是一种信仰哲学,而信仰只有被实践时才有意义。王阳明融三家之长,却归宗于儒家,提出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

6、一个人对了,一个国家就对了。你是什么样,社会就是什么样。

7、一个真实的自我可以让人有效地应对真实的世界,从而完整地把握世界。一切皆因思想而异。如欲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如欲改变自己,首先磨炼内心。

8、不能等别人为你铺好路,而是要自己去走、去犯错,最后创造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9、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这个国家早已习惯了自我欺骗,从*到人民。谎言成为维系一切的基石,只需轻轻一推,这座填充着豆腐渣的违章建筑便会轰然倒塌。

10、无论学术还是事功,王阳明都已成为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即使舆论尚有非议,即使朝中权贵刻意排挤,也不能改变他被莘莘学子顶礼膜拜的事实。

11、周敦颐说,太极就是2、0版的无极,好比一款2D建模的电脑游戏要向3D转型了,开发系列中的一代过渡产品,有些体验功能前瞻一下,吸引你的眼球。紧接着开天辟地(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

12、是非,不用从学者的讲学中去区分,只需从自己的内心去辨别。

13、文官带兵怕就怕纸上谈兵,懂兵法而不懂实战,酿成袁崇焕式的悲剧。事实上兵部上下那么多官员里,长期以来最不缺的就是高谈阔论之徒。

14、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王阳明

15、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王阳明

16、学为圣人之道,学以致良知。——王阳明

17、谦虚其心,宏大其量。——王阳明

18、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王阳明

19、志不立,如无舵这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王阳明

20、布衾莫谩愁僵卧,积素还多达曙明。 ——王阳明

21、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王阳明

22、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王阳明

23、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

24、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王阳明

25、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王阳明

26、圣人之治民,先治者强,先战者胜。——王阳明

27、吾于是盖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王阳明

28、是故《易》也者,志吾心之阴阳消息者也。——王阳明

29、此心无私欲之弊,即是天理。——王阳明

30、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王阳明

31、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王阳明

32、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王阳明

33、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王阳明

34、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王阳明

35、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王阳明

36、溪云压帽兼愁重,风雪吹衣着鬓斑。——王阳明

37、此心光明,夫复何言。——王阳明

38、花烛夜堂还共语,桂枝秋殿听跻攀。——王阳明

39、雪满山城入暮关,归心别意两茫然。——王阳明

40、克己须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王阳明


王阳明经典名句 40句菁华(扩展4)

——王阳明经典名言 50句菁华

1、圣人处此更有何通?圣人会怎么做?圣人会怎么做?王先生在贵州面临生死,衣食无着的情况下,如此问自己。 ——王阳明《王阳明》

2、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王守仁

3、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王阳明

4、“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 ——王阳明《传习录》

5、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相上则损。 ——王守仁

6、“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 ——王阳明《传习录》

7、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王守仁

8、山中莫道无供给,明月清风不用钱。 ——王阳明

9、主一就是专注一个天理——王阳明《传习录》

10、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王阳明

11、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王阳明

12、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王阳明

13、“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 ——王守仁《传习录》

14、勿忘勿助必有事焉——王阳明

15、心无外物,物以心生——王阳明

16、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王阳明《大学问》

17、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 ——王阳明《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18、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

19、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

20、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21、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22、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

23、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24、君子之酬酢万变,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斟酌调停,无非是致其良知,以求自慊而已。

25、不欺则良知无所伪而诚,诚则明矣;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明则诚矣。

26、明廷面临的就是这样的困境。老百姓的观念很朴素:作为*,打劫是正常的,但趁火打劫就不对了。狼兵的所作所为就是趁火打劫,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民众纷纷投入山贼的怀抱,成为山贼的密探。

27、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28、没有一劳永逸的制度,制度是有保质期的,只有不断地修补、革新,才能保证社会机器的良好运转。改革固然会伤及既得利益团体,固然会出现波折动荡,但不改则必死无疑。

29、世上之事,了犹未了,终以不了了之,得过且过的人多了,就形成一汪绝望的死水。

30、不能等别人为你铺好路,而是要自己去走、去犯错,最后创造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31、民主政治是人民做出政治决定并为自己的决定付出代价的政治体制,但人民有时候是好逸恶劳、自私短视的。因此,没有与之匹配的文化土壤和规则意识,民主政治只能是一张永远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

32、读史越多,越会悲哀地发现,以史为鉴几乎是不可能的。技术变了,制度变了,表面那一层都变了,可里面的内核永远不变。魏忠贤四百年前有,四百年后还会有,换个皮囊他就成了你的上司。袁崇焕四百年前有,四百年后还会有,身边那些不懂政治却想玩政治的人最终都被政治玩得很惨。

33、读一读苏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体会一下他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的措辞就能明白,一个有才华的人,想要得到大人物的赏识,甚至是接见,都是一件多么难的事!

34、破山中之贼,易 破心中之贼,难 ——王阳明

35、“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 ——王阳明 《传习录》

36、一念开明,反身而诚 ——王阳明 《传习录》

37、“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 ——王阳明 《王阳明全集》

38、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 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 ——王守仁 《读易》

39、勿忘勿助 必有事焉 ——王阳明

40、静处体悟,事上磨炼。

41、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

42、心无外物,物以心生。

43、天理即人欲。

44、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45、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

46、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位,便是思诚的工夫。

47、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48、动亦定,静亦定。

49、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50、明廷面临的就是这样的困境。老百姓的观念很朴素:作为*,打劫是正常的,但趁火打劫就不对了。狼兵的所作所为就是趁火打劫,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民众纷纷投入山贼的怀抱,成为山贼的密探。


王阳明经典名句 40句菁华(扩展5)

——交友经典名句 40句菁华

1、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2、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3、用心去交朋友,用话来感动你,哪个MM能和我分享友谊?

4、快乐的晴天希望与你一起分享快乐,热爱交友的我希望成为你的新朋友。

5、能媚我者必能害我,宜加意防之;肯规予者必肯助予,宜倾心听之。

6、当你孤独时,风儿就是我的歌声,愿它能使你得到片刻的安慰;当你骄傲时,()雨点就是我的警钟,愿它能使你获得永恒的谦逊。

7、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友。

8、我有清风高节在,知君不负岁寒交。

9、一般的朋友总是滔滔不绝地向你诉说他们的麻烦,而真正的朋友则会帮你排忧解难。

10、人若近贤良,比如纸一张。以纸包兰麝,因香而得香。

11、醒要有所收敛,还仍然表现得悠然自得。所以,请珍惜身边每一位朋友,不要为了一些有的没的的事情去跟朋友产生误会,请信任;不要为了鸡毛蒜

12、希望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你

13、相识是缘,相知是份;**淡淡才是真,淡淡清清得久长!

14、朋友邀宴,可以缓往;朋友有难,必须速赴。

15、人若近邪友,比如一枝柳。以柳贯鱼鳌,因臭而得臭。

16、一颗以有这样的朋友而骄傲,以这样的朋友为榜样的心去真诚赞美他(她);更不要有了新朋友,忘了老朋友,请珍惜。

17、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

18、人生征途铺满荆棘,需要相互支持,人生路上的风景,愿一起领略。

19、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似亲。

20、既然你们已经经历了,多年以后,偶尔想起,希望都是美好的回忆。活的自信些,开心些,把最美的微笑留给伤你最深的人,聪明的人知道自己要快乐。

21、一般的朋友会带一瓶酒参加你的派对,而真正的朋友会提前来帮你煮饭烧菜,并且帮你收拾残局。

22、闭上眼睁开眼,你在哪里?已婚暧昧激情假资料等情况请勿扰。

23、要命的固執与任性,常常把自己逼到死角。

24、别留恋岁月中我无意的柔情万种,别问我是否言不由衷。

25、我不怕死在家,我是怕死在家最後都没人知道。

26、在我无处安放的时候,刚好你可以给我安全感。

27、如果我可以陪你出生入死。

28、事要自己扛,苦了又何妨!

29、生活没有过去,也没有曾经,不管什么事只要过去了,就会慢慢忘掉。

30、据说,每一个爱傻笑的人,心里都有着放不下的痛。

31、给你超级的大爱哦,亲爱的。

32、能受苦方位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

33、不够优秀倒也干净,总是在笑却快乐很少,没有爱人却还有期待,偶尔吹风会流泪,喝酒也会醉。

34、去努力,无论成败,努力就好了。多一分坚持多一分耐心。

35、打击与挫败是成功的踏脚石,而不是绊脚石。

36、我赚了两亿,一个失忆,一个回忆。

37、要分就分吧,不用说什么你配不上我这种话,我们又不是充电器和手机。

38、你是非常可爱的人,真应该遇到最好的人,我也真希望我就是。

39、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40、我打人就是这么疼,你忍着点儿。


王阳明经典名句 40句菁华(扩展6)

——佛经经典名句 40句菁华

1、世界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你再不堪,也是独一无二,无须自轻自贱。

2、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3、愿将山色供生佛,修到梅花伴醉翁。

4、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5、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6、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7、生活如品荼,冷暧皆自知,人生在世,也许会苦一阵子,但不会苦一辈子,无论生活所给予你的,是困苦,还是欢喜,是挫折,还是收获,做人,要做一个懂得感恩之人,要做一个心存善念之人,善良之人,自有上天来保佑,懂得感恩之人,一生都会好运相随。

8、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9、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10、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11、人生于世,立足于天地之间,做人,要心胸豁达,能屈能伸,即经得起风吹雨打,也扛得住困苦挫折,要有容人之雅量,要有谦虚之心态,贫穷之时,不忘雪中送炭之情,富贵之时,不忘一起打拼的伴,困难之时,不忘鼎力相助的手,做人,要做善良人,心存善念者,必是有福人。

12、你的爱不在天上在世间,你到俗世中将望的第一眼就是你这份不朽的尘缘?那化解冰雪的容颜。

13、看淡了,是是非非也就无所谓;放下了,成败得失也就那么回事。面对得失,有些人内心豁达,不会纠结很久,遇到什么都能随遇而安,心安了也就自在了;有些人则耿耿于怀,难以面对,要么愤世嫉俗,要么自暴自弃,给自己和他人都带来了困扰。所以,外境好坏并不是苦乐的来源,真正的始作俑者,是我们的心。

14、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15、智慧的代价是矛盾。这是人生对人生观开的玩笑。

16、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17、顺逆因比较而显,善恶以分别而生。

18、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9、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20、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21、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2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23、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24、人人如人,况若无人,此为小道。

25、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26、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27、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28、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29、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30、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31、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3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33、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34、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35、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36、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37、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38、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39、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40、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王阳明经典名句 40句菁华(扩展7)

——经典古典名句 40句菁华

1、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4、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7、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10、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2、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14、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

1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18、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1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2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2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3、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24、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25、*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26、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唐.白居易《暮江吟》

2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2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朝.王维《鸟鸣涧》

29、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30、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唐朝--岑参《暮秋山行》

3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32、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朝.李白《北风行》

3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3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3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6、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3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8、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唐.杜甫《绝句二首》

3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隋唐宋:公元581年-公元1271年

40、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