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名言 >

王阳明的名言名句 40句菁华

日期:2022-12-03 00:00:00

1、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王阳明

2、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

3、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王阳明

4、书本上那些堂而皇之的价值观,言之凿凿的成功秘诀不一定适合每个人的真实需求。——王阳明

5、在这片废土之上,一眼望去,黑夜漫无边际。从失望到绝望乃至无望的'世人不禁想问:尚有光明之可能乎?——王阳明

6、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王阳明

7、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王阳明

8、在神州这片土地上,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扬才露己向来招人忌恨。——王阳明

9、道理人人会讲,诸子百家各有用武之地,但不从心上用力,砥砺出不偏不倚、动转得势的强大心灵,即使做同样的事,说同样的话,动作也会走形。毕竟相由心生,情随事迁。——王阳明

10、的确,生命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拒绝庸俗,能够灿烂奔放,但也可以在随波逐流中丧失任何意义,成为行尸走肉。——王阳明

11、首先,心即理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其次,炼心的目的也不是成为圣贤一了百了。阳明心学是一种信仰哲学,而信仰只有被实践时才有意义。王阳明融三家之长,却归宗于儒家,提出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王阳明

12、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王阳明

13、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王阳明

14、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王阳明

15、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王阳明

16、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王阳明

17、静处体悟,事上磨炼。——王阳明

18、凌崖望双峰,苍茫竟何在?载拜西北风,为我扫浮霭。——王阳明

19、圣人处此更有何通?——王阳明

20、“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王阳明

21、“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王阳明

22、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事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说闲话。——王阳明

23、先曰:“是徒为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王阳明

24、至于“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王阳明

25、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王守仁

26、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王阳明

27、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王守仁

28、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王阳明

29、凡学之不勤,必其志未笃也。 ——王阳明

30、志不立,如无舵这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王守仁

31、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 ——王守仁 《传习录》

32、“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 ——王阳明 《王阳明全集》

33、心无外物,物以心生 ——王阳明

34、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 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 ——王守仁 《读易》

35、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36、克己须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37、知善知恶是良知。

38、知行本体,即是良知。

39、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40、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王阳明的名言名句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王阳明的名言名句 40句菁华(扩展1)

——王阳明的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

2、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3、在这片废土之上,一眼望去,黑夜漫无边际。从失望到绝望乃至无望的世人不禁想问:尚有光明之可能乎?

4、文官带兵怕就怕纸上谈兵,懂兵法而不懂实战,酿成袁崇焕式的悲剧。事实上兵部上下那么多官员里,长期以来最不缺的就是高谈阔论之徒。

5、一个人对了,一个国家就对了。你是什么样,社会就是什么样。

6、的确,生命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拒绝庸俗,能够灿烂奔放,但也可以在随波逐流中丧失任何意义,成为行尸走肉。

7、首先,心即理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其次,炼心的目的也不是成为圣贤一了百了。阳明心学是一种信仰哲学,而信仰只有被实践时才有意义。王阳明融三家之长,却归宗于儒家,提出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

8、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9、主一就是专注一个天理

10、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11、一念开明,反身而诚

12、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

13、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

14、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15、先曰:“是徒为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16、克己须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17、圣人必可学而至。

18、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更又一层。

19、知善知恶是良知。

20、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是未知。

21、心外无物,如吾心发一念孝亲,即孝亲便是物。

22、学为圣人之道,学以致良知。

23、苏东坡和苏小妹的故事,是一个很好的证实,众所周知,道士苏东坡有不少的和尚朋友,佛印便是其中一位。

24、烦恼大多来自于心中的私欲。稻盛和夫曾经建立第二电电(KDII)的时候,经过半年的心理问话,到底是出于私欲还是大公无私,最终认为自己是“动机至善,私心了无” ,才决定涉足电信行业,以至于又一个世界500强企业的诞生。

25、知行合一,很多人有所误解,觉得知道了就去执行就知行合一了。假如良知被私欲遮蔽,觉得自己的认知是正确的,就去执行,那是绝对错误的。举个例子,有些人认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所以心中埋藏着复仇心理,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江湖恩怨终究是解决不了的。知是行之始,知是至善,是心之本体。如果你真的'认知到了,自然就会去执行,执行就是知道的真是体现。他们是同步进行,这才是所谓的知行合一,大部分人误解此种深意!

26、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

27、功盖天下而莫之嫉,善利万物而莫与争。

28、以言语谤人,其谤浅;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

29、外面是非毁誉,亦好资之以为警切砥砺之地。

30、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

31、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圣人教人第一义。

32、思是良知之发用。若是良知发用之思,则所思莫非天理矣。

33、养吾光明心,是最高的修为。

34、心若放*,不执着、不着急,安安稳稳的幸福感也就随之而来。

35、王阳明指点道:你太执着于外物。

36、“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37、接连举了十几个之后,全被老师否定,徐樾开始焦虑、沮丧。

38、于是,他经常给随从们吟诗诵词,哼哼小调,只为让心他们情好些,忘记艰辛和痛苦。

39、无论是辉煌还是灰暗,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眼前这段路,都是人生中的一段旅程。

40、六经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王阳明


王阳明的名言名句 40句菁华(扩展2)

——王阳明经典名句 40句菁华

1、此心无私欲之弊,即是天理

2、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是未知

3、能戒慎恐惧者,是良知也

4、亭前格竹

5、致知必在于行,而不行之不可以为致知也。

6、王学:心即理;知行合一 ;致良知

7、攻吾之短者是吾师

8、天理即人欲——王阳明

9、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守仁

10、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王阳明

11、凡学之不勤,必其志未笃也。——王阳明

12、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易是包牺氏之史,书是尧舜以下史,礼乐是三代史,其事同,其道同,安有所谓异?——王阳明《传习录》

13、静处体悟,事上磨炼。——王阳明

14、凌崖望双峰,苍茫竟何在?载拜西北风,为我扫浮霭。——王阳明《双峰》

15、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王阳明《大学问》

16、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阳明《传习录》

17、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王阳明

18、“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王阳明《传习录》

19、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王阳明

20、主一就是专注一个天理——王阳明《传习录》

21、首先,“心即理”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其次,炼心的目的也不是成为圣贤一了百了。阳明心学是一种信仰哲学,而信仰只有被实践时才有意义。王阳明融三家之长,却归宗于儒家,提出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

22、战争总是异常血腥和残酷,不要说士兵,便是身居高位的将军也很容易惊慌失措。东晋成帝朝的左将军司马流,参战前就非常惊恐,以至于吃烤肉的时候都找不到自己的嘴在哪儿,结果打仗时被杀身亡。

23、官场的内耗,国家的虚耗终使社会积重难返,尾大不掉,表面的繁荣也逐渐成为泡沫,像吹出的肥皂泡,体积越来越庞大,而随着肥皂水的张力到达极限,越来越脆弱,然后一触即破。

24、一个真实的自我可以让人有效地应对真实的世界,从而完整地把握世界。一切皆因思想而异。如欲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如欲改变自己,首先磨炼内心。

25、一言以蔽之,理学与心学的区别就是“为学”和“为道”的区别。

26、不能等别人为你铺好路,而是要自己去走、去犯错,最后创造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27、良知之心就是君子之心,渊默之心,临危不乱之心。君子的权术是高超实用的艺术,小人的权术是滑稽可笑的表演。怎样成为君子?拥有光明之心。如何拥有光明之心?深入思考,全面把握,说服自身,内心*静。

28、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这个国家早已习惯了自我欺骗,从*到人民。谎言成为维系一切的基石,只需轻轻一推,这座填充着豆腐渣的违章建筑便会轰然倒塌。

29、周敦颐说,太极就是2.0版的无极,好比一款2D建模的电脑游戏要向3D转型了,开发系列中的一代过渡产品,有些体验功能前瞻一下,吸引你的眼球。紧接着开天辟地(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

30、人生一场虚空大梦,韶华白首,不过转瞬。池仲容,不是我要杀你,而是你不愿善终,自取灭亡,以至天要杀你,你认命吧。

31、权利和义务的对等,自由和不伤害他人之自由的折中。通过这样一个漫长却必经的过程,善恶标准、政治文明才可能得以重建,公民社会方非镜花水月。

32、文官带兵怕就怕纸上谈兵,懂兵法而不懂实战,酿成袁崇焕式的悲剧。事实上兵部上下那么多官员里,长期以来最不缺的就是高谈阔论之徒。

33、多少个不眠之夜,当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时,他的脑袋里总是充满疑问。人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生弹指一瞬间,譬如朝露,生若蜉蝣,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每当这个时候,死亡的恐惧总是会涌上他的心头,使他不敢继续想下去。

34、圣人这个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唯一达成共识的是,这是个操作性不高且吃力不讨好的职业,()古往今来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可以算作圣人外,就剩下若干疯子神经病自称实现了这一理想。

35、强者和弱者的唯一区别在于,信念够不够坚定。如果交战双方都是强者,那就看谁的信念更坚定。

36、弱者制造麻烦、违法闹事,强者动用权力、*镇压。在一轮又一轮的博弈中,别说法律,神也无法阻挡人们放大自己利益边界的热情,直到它遭遇更强大的阻力。

37、生命就是在这喋喋不休的追问中慢慢成熟的,每一个人,无论智商高低,相貌美丑,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环境,询问最多的问题终究是“我要做什么样的人?”

38、一个*,不得人心到如此境界,也算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朵奇葩。

39、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这个国家早已习惯了自我欺骗,从*到人民。谎言成为维系一切的基石,只需轻轻一推,这座填充着豆腐渣的违章建筑便会轰然倒塌。

40、真正的贼在专制制度中,专制制度有贼性才使贼与专制制度同生共长,滔滔不绝。既然历史的治乱兴替严丝合缝地遵循“血酬定律”,通过暴力**夺取的*不具备足以服众的合法性,那么你能革他的命,我为什么不能革你的命?


王阳明的名言名句 40句菁华(扩展3)

——王阳明名言 40句菁华

1、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2、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3、知行合一。

4、明廷面临的就是这样的困境。老百姓的观念很朴素:作为*,打劫是正常的,但趁火打劫就不对了。狼兵的所作所为就是趁火打劫,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民众纷纷投入山贼的怀抱,成为山贼的密探。

5、首先,心即理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其次,炼心的目的也不是成为圣贤一了百了。阳明心学是一种信仰哲学,而信仰只有被实践时才有意义。王阳明融三家之长,却归宗于儒家,提出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

6、一个人对了,一个国家就对了。你是什么样,社会就是什么样。

7、一个真实的自我可以让人有效地应对真实的世界,从而完整地把握世界。一切皆因思想而异。如欲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如欲改变自己,首先磨炼内心。

8、不能等别人为你铺好路,而是要自己去走、去犯错,最后创造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9、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这个国家早已习惯了自我欺骗,从*到人民。谎言成为维系一切的基石,只需轻轻一推,这座填充着豆腐渣的违章建筑便会轰然倒塌。

10、无论学术还是事功,王阳明都已成为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即使舆论尚有非议,即使朝中权贵刻意排挤,也不能改变他被莘莘学子顶礼膜拜的事实。

11、周敦颐说,太极就是2、0版的无极,好比一款2D建模的电脑游戏要向3D转型了,开发系列中的一代过渡产品,有些体验功能前瞻一下,吸引你的眼球。紧接着开天辟地(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

12、是非,不用从学者的讲学中去区分,只需从自己的内心去辨别。

13、文官带兵怕就怕纸上谈兵,懂兵法而不懂实战,酿成袁崇焕式的悲剧。事实上兵部上下那么多官员里,长期以来最不缺的就是高谈阔论之徒。

14、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王阳明

15、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王阳明

16、学为圣人之道,学以致良知。——王阳明

17、谦虚其心,宏大其量。——王阳明

18、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王阳明

19、志不立,如无舵这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王阳明

20、布衾莫谩愁僵卧,积素还多达曙明。 ——王阳明

21、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王阳明

22、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王阳明

23、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

24、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王阳明

25、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王阳明

26、圣人之治民,先治者强,先战者胜。——王阳明

27、吾于是盖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王阳明

28、是故《易》也者,志吾心之阴阳消息者也。——王阳明

29、此心无私欲之弊,即是天理。——王阳明

30、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王阳明

31、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王阳明

32、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王阳明

33、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王阳明

34、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王阳明

35、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王阳明

36、溪云压帽兼愁重,风雪吹衣着鬓斑。——王阳明

37、此心光明,夫复何言。——王阳明

38、花烛夜堂还共语,桂枝秋殿听跻攀。——王阳明

39、雪满山城入暮关,归心别意两茫然。——王阳明

40、克己须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王阳明


王阳明的名言名句 40句菁华(扩展4)

——古人的名言名句 40句菁华

1、对于一个读者来说,保持独立思考是最重要的修养。

2、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

4、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贾岛

5、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7、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

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9、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

1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1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13、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14、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刘向

1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6、勤奋是成功之母,懒惰乃万恶之源。

17、坏书如同坏朋友,能使我们堕落。

18、没有方法能使时钟为我敲已过去了的钟点。

19、人家不必论富贵,唯有读书声。

20、为学大病在好名。

21、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

22、笨人先起身,笨鸟早出林。

23、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24、春庭早色和烟暖;午夜书声带月寒。

25、凡欲显勋绩扬光烈者,莫良于学矣。

26、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2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28、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最终靠自己决定。

29、读书之于头脑,好比运动之于身体。

30、尊严来自实力,实力来自拼搏!

31、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

32、流水之之为也,不盈科不行。

33、夫当今生民水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教战守策》)

34、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35、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3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37、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3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古人的名言名句2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39、不读诗书形体陋。

40、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古人的名言名句4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王阳明的名言名句 40句菁华(扩展5)

——教师的名言名句 40句菁华

1、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永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

2、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是教师。

3、教师与画家不同的是他要创造*的活人。

4、用教师的智慧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努力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5、感人肺腑的谈话,能医治孩子心灵的创伤。

6、课--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颗火星,我愿执着地“众里寻他千百度”。

7、在过多地要求孩子的同时,也应该尽可能地尊重他们。

8、在知识的舞台上,最渊博的教师也是最谦虚的学生。

9、教师的人格是教育的基石。

10、有人把教师比喻成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我认为只有此时,我们才真正拥有了一切。

11、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就是把一棵棵幼苗培育成参天大树,就是为人类的未来培养人才。

12、幼苗需要土壤的滋养,孩子需要教师的爱护。

13、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14、享受人文的课堂,享受动感的课堂,享受智慧的课堂。

15、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茫。

16、教师要以东风化雨之情,春泥护花之意,培育人类的花朵,绘制灿烂的春天。

17、教师,是播撒知识的种子,传递文明火炬的使者。

18、好笋出好竹,好师出好徒。

19、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20、坚持启发式,避免注入式。

21、师德是一面镜子。

22、师德最重要的是用高尚的情操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心中沐浴阳光。

23、真正的教师,极力防止自己的坏习惯及于学生。

24、扬黄牛精神,做*凡工作。

25、知识不存在的地方,愚昧就自命为科学;教师不存在的地方,无知就变成了聪慧。

26、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学生。

27、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苏霍姆林斯基

28、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

29、教师要融于师生的相互理解中。

30、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叶圣陶

31、您的教师生涯,有无数骄傲和幸福的回忆,但您把它们珍藏在心底,而只是注视着一待开拓的园地。

32、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33、教师的幸福就是把一群群孩子送往理想的彼岸。

34、不放手让孩子去做,犹如血液循环受到阻碍,是会防害孩子增强体质的。

35、教师的幸福就是看到孩子们在成长!

36、勤于给一棵棵稚嫩的幼苗松土.浇水.捉虫.施肥的园丁终将迎来争奇斗妍的春天。

37、讲学砥节,相语以道德,相勖以恭行。

38、世界上没有比当医生和教师更富有人道主义色彩的职业了。医生直到病人最后一分钟还要为挽救他的生命而拼搏,绝不会让患者感到自己病情严重,甚至毫无希望。这是起码的医德。我们教师应该在自己的集体中发展深化我们的教育道德,应该确信教育中富有人情味的开头正是每个教师素养中最重要之点。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39、您给了我们一杆生活的尺,让我们自己天天去丈量;您给了我们一面模范行为的镜子,让我们处处有学习的榜样。

40、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


王阳明的名言名句 40句菁华(扩展6)

——父爱的名言名句 40句菁华

1、父爱其实很简单。它像白酒,辛辣而热烈,让人醉在其中;它像咖啡,苦涩而醇香,容易让人为之振奋;它像茶,*淡而亲切,让人自然清新;它像篝火,给人温暖去却令人生畏,容易让人激奋自己。

2、父爱是高山,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鼓励我挺直脊梁。

3、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的石;黑暗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之水;努力时,父爱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时,父爱又是鼓励与警钟。——梁凤仪

4、父爱是一片大海,让你的灵魂即使遇到电闪雷鸣依然仁厚宽容。

5、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6、父亲是财源,兄弟是安慰,而朋友既是财源,又是安慰。——富兰克林

7、父爱是宽阔的海洋,即使在我一事无成的时刻,也会包容我,把我纳入他温暖的胸膛。

8、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9、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

10、父爱是阳光,让我们健康的成长。

11、父爱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达芬奇

12、父亲,应该是一个气度宽大的朋友。——狄更斯

13、父爱是蜡烛,默默的为我们奉献着自己。

14、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的石;迷失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之水;努力时,父爱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时,父爱又是鼓励与警钟。

15、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

16、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17、父爱是北斗,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也能让我辨明方向。

18、父爱是一座山峰,让你的身心即使承受风霜雨雪也沉着坚定。

19、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也。——颜之推

20、父爱是一阵微风,父爱如山,高大而巍峨,让我望而生怯不敢攀登;父爱如天,粗旷而深远,让我仰而心怜不敢长啸;父爱如河,细长而源源,让我淌不敢涉足。父爱是深邃的、伟大的、纯洁而不可回报的,然而父爱又是苦涩的,难懂的、忧郁而不可企及的。

21、一个父亲能管好一百个儿子,而一百个儿子却难管一个父亲。

22、父爱如山,高大而巍峨,让我望而生怯不敢攀登;父爱如天,粗旷而深远,让我仰而心怜不敢长啸;父爱如河,细长而源源,让我淌不敢涉足。父爱是深邃的、伟大的、纯洁而不可回报的,然而父爱又是苦涩的',难懂的、忧郁而不可企及的。

23、拥有思想的瞬间,是幸福的;拥有感受的快意,是幸福的;拥有父爱也是幸福的。——台湾著名作家琼瑶

24、一个男人发现他在变老,因为他开始像他的父亲。——马尔克斯

25、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王建

26、在儿子面前,我不是总统只是父亲。——罗斯福

27、在所有的青年人眼里,父亲是多么严厉的法官啊!——忒壬斯

28、在批评父辈狭隘的时候,我们切不可忘记他们的深沉。——福尔克斯

29、拥有思想的瞬间,是幸福的;拥有感受的快意,是幸福的;拥有父爱也是幸福的。——琼瑶

30、每一代人总是反抗自己的父辈,却和祖父交上了朋友。——芒福德

31、父爱如伞,为你遮风挡雨;父爱如雨,为你濯洗心灵;父爱如路,伴你走完人生。——申宝峰

32、在所有的青年人眼里,父亲是多么严厉的法官啊!

3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34、母亲的击打决不会使孩子残废。(犹太人)

35、爸爸,您就像那当空照的太阳,一直温暖在我们的身旁;您就像那悬空挂的月亮,永远明媚着我们的心房。今天是您的节日,祝您开心快乐!身体安康!

36、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申宝峰

37、是谁在心上,刻上长长的名,指向牵挂的方向,是谁在身上,注入暖暖的爱,找到成长的力量,是谁在今天,想要轻声唱,世上只有爸爸好!祝身体健康!

38、父爱是大山肩负万钧重量背挡千层风浪。

39、父亲,他是怎样得一个人?一个严肃的人?不,他的微笑是那样的温暖。那他是一个幽默的人?不,他的怒火是那样的真实。那么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我无法用一个确切的答案去描述,每个人对父爱的定义都是不同的,但在我心中父爱是一杯淡淡的茶,不仔细品不出味道,用心去品却会带给我深深的感动。

40、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


王阳明的名言名句 40句菁华(扩展7)

——王阳明经典语录 40句菁华

1、立学、立言之着,立德、立身之典。

2、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相上则损。

3、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4、知善知恶是良知。

5、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6、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7、知行本体,即是良知。

8、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9、此心无私欲之弊,即是天理。

10、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

11、切勿得失横在胸中。

12、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

13、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

14、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15、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16、譬之树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去种根。

17、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18、非有学问思辨之功,将不免于毫厘千里之缪。所以虽在圣人,犹如‘精一’之训。若只是那些仪节求得是当,便谓至善,即如今扮戏子扮得许多温情奉养的仪节是当,亦可谓之至善矣。”爱于是日又有省。

19、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20、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人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所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

21、‘礼’字即是‘理’字。‘理’之发见可见者谓之‘文’,‘文’之隐微不可见者谓之‘理’,只是一物。‘约礼’只是要此心纯是一个天理。要此心纯是天理,须就‘理’之发见处用功。

22、约礼’即是“惟一”。

23、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实衰。人出己见,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誉。徒以乱天下之聪明,涂天下之耳目,使天下靡然争务修饰文词,以求知于世,而不复知有敦本尚实、反朴还淳之行,是皆著述有以启之。

24、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问立志。

25、日间工夫觉纷扰,则*。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26、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27、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说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若后世所讲,欲是如此,是以与圣人之学大背。

28、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用力,渐渐‘盈科而进’。仙家说婴儿,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中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事无不可能。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不是出胎日便求推寻得来。故须有个本原。

29、心即性,性即理,下一‘与’字,恐未免为二。此在学者善观之。

30、父之爱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所忧患不得其正。大抵七情所感,多只是过,少不及者。不过,便非心之本体,必须调停适中始得。就如父母之表,人子岂不欲一哭便死,方快于心?然却曰‘毁不灭性’。非圣人强制之也,天理本体自有分限,不可过也。人但要识得心体,自然增减分毫不得。

31、蓍固是《易》,龟亦是《易》。

32、精神、道德、言动,大率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天地人物皆然。

33、道无方体,不可执著。欲拘滞于文义上求道,远矣。如今人只说天,其实何尝见天?谓日、月、风、雷即天,不可;谓人、物、草、木不是天,亦不可。道即是天。若识得时,何莫而非道。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见,认定以为道止如此,所以不同。若解向里寻求,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无处不是此道。亘古亘今,无终无始,更有甚同异?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34、诸君要实见此道,须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

35、人要随才成就,才是其所能为。如夔之乐,稷之种,是他资性合下便如此。成就之者,亦只是要分心体纯乎天理。其运用处皆从天理上发来,然后谓之‘才’。到得纯乎天理处,亦能‘不器’。使夔?稷易艺而为,当亦能之。”又曰:“如‘素富贵,行乎富贵。素患难,行乎患难’,皆是‘不器’。此惟养得心体正者能之。

36、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知与充与遏者,志也,天聪明也。圣人只有此,学者当存此。

37、圣人如天,无往而非天,三光之上天也,九地之下亦天也。天何尝有降而自卑?此所谓大而化之也。贤人如山岳,守其高而已。然百仞者不能引而为千仞,千仞者不能引而为万仞。是贤人未尝引而自高也。引而自高则伪矣。

38、道之全体,圣人亦难以语人,须是学者自修自悟。

39、今为吾所谓格物之学者,尚多流于口耳。况为口耳之学者,能反于此乎?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时用力省察克治,方日渐有见。如今一说话之间,虽只讲天理,不知心中倏忽之间,已有多少私欲。盖有窃发而不知者,虽用力察之尚不易见,况徒口讲而可得尽知乎?今只管讲天理来顿放着著不循,讲人欲来顿放著不去,岂格物致知之学?后世之学,其极至只做得个‘义袭而取’的工夫。

40、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弥漫周遍,无处不是,然其流行发生,亦只有个渐,所以生生不息。如冬至一阳生,必自一阳生而后渐渐至于六阳。若无一阳生,岂有六阳?阴亦然,惟有渐,所以便有个发端处,惟其有个发端处,所以生。惟其生,所以不息。譬之木,其始抽芽,便是木之生意发端处。抽芽然后发干,发干然后生枝生叶,然后是生生不息。若无芽,何以有干有枝叶?能抽芽,必是下面有个根在,有根方生,无根便死。无根何从抽芽?父子、兄弟之爱,便是人心生意发端处,如木之抽芽。自此而仁民,而爱物,便是发干生枝生叶。墨氏兼爱无差等,将自家父子、兄弟与途人一般看,便自没了发端处。不抽芽,便知得他无根,便不是生生不息,安得谓之仁?孝弟为仁之本,却是仁理从里面发出来。


王阳明的名言名句 40句菁华(扩展8)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 30句菁华

1、天下一切事情就怕“用心”两个字,任何一件事,只要你肯下苦功,肯用心,几乎就没有做不到的。

2、真心实意地把王阳明当作精神导师的伟大人物不胜枚举,曾国藩、康有为、孙中山、*都是他忠实的拥趸。1513年,日本人了庵桂梧把心学带回日本,300多年后,日本人在王阳明心学影响下发动了举世皆惊的“明治维新”,摇身一变而成为世界强国

3、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用王阳明的解释就是,人人心中都有良知,良知无所不能,能解决一切问题,不需要任何外来帮助。

4、理学认为,在超现实、超社会之上存在一种标准,它是人们一切行为的规范,天理其实就是满足我们生存下来最基本的需求,除此之外的都是人欲

5、王阳明对任何一件事只要痴迷起来,就会倾注十二分的精力,这种使人震惊的热情让他在每个领域都可以成为专家级人物

6、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7、要避免灾祸,就要守护内心的光明,尽管表面上可以屈服。采取这种态度,再大的灾难都是浮云。有时候,人必须隐藏他的光芒,以便在当时的困难处境之下仍能让他意志占上风,内心深处必须意志坚定,并且要一点都不流露在外。如此,就能在困难中坚持

8、人的力量永远来自心灵。当你的心灵产生力量后,外界的环境看上去也就没有想象中的险恶了

9、朱熹是通过经书得到天理,然后去实行;陆九渊是通过*得到天理,然后去实行。二人虽然在得到天理的方式上不同,可都认为“知行”是有先后次序的。而我却认为,知与行是合一的。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二者是一回事

10、在心上用功存天理去人欲,锻造强大的内心。一个内心强大的人肯定是做事的人

11、人面对事情时如果有侥幸心理,必定失败。即使真有人能躲过,但大多数人一定躲不过

12、按王阳明的心学,一个人如果用心诚意,天下就没有难事。因为心外无事,一切事都是心上的事,就看是否用心

13、王阳明心学虽然和朱熹理学一样,把道德提到至高无上的位置,但王阳明心学有一条很重要:提升个人道德固然重要,不过用严厉的手段扫荡那些不道德的人和事更重要

14、王阳明心学,说白了,就是让人用心的学问。所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任何一件事,只要你用心,正如王阳明所说,道理就在你心中,你用了这个道理,就必能成事。“用心”其实就是一种使命感,为了一个目的而进行全方位的思考

15、人类最悲痛的事就是遗忘,恩情、仇恨都能被遗忘,漫长的时间则是罪魁祸首

16、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用兵有术否”)?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得此心不动。如果你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17、我们现在可以追溯王阳明如神的用兵事迹,他对付江西土匪和朱宸濠未败一战,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他在多方面考察和大量资料搜集后,一旦定下战略就绝不更改。这恰好就是“致良知”的力量

18、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9、王阳明一生*证了三次道:一次是贵州龙场证出了格物致知的灵动之道——心即理;第二次是在江西南昌证出了“致良知”;第三次就是这次在浙江余姚证出了“四句教”

20、事情来的时候,尽我的良知应付。没有事情来的时候,也不要去找事,只要在心上时刻想着致良知就对了

21、要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最根本的就是不要做自己的心的奴隶。让你的心不要迷信权威,不要人云亦云,吠声吠影,更不要违背自己的良知,逆来顺受,甘心做“权威”的牺牲品

22、人的私欲看似有六种,实际上只有两种,那就是名利之欲和生存之欲

23、想要获得幸福,只要不和外物的对立就可以了。不以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外物,让外物按照它们自己的规律去发展

24、*人喜欢在人际关系中获得幸福,而西方人则喜欢在和大自然的搏斗中获得幸福

25、“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首先要求的就是要我们在内心的良知上用功,良知光明了,它会指引你,做到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如果宇宙中的那些天理就在我们心中,那么,每个人不必向外去寻求,就可以在内心建立一个自己的世界。

26、知的真切笃实就是行,行的明察精觉就是知

27、为什么直觉比以语言要素通过逻辑关系构建的反应系统要更加高效、更具准确性?因为我们在构造逻辑关系时,有极强的目的性,这个目的性就是私欲,为了构造完美的逻辑关系,我们会左右论证和辩驳。这就是说,我们从我们私心的立场出发在制造一种东西,这种东西制造出来后可能是完美的,但它总有雕琢的痕迹。雕琢的东西必有私欲在,因为我们制造它出来的目的无非是获得成就感。

28、直觉就是意识的本能反应,不是思考的结果。大概是意识的源反应,比以语言要素通过逻辑关系构建的反应系统要更加高效、更具准确性。只是能引起意识源反应的机会很稀少。也许人类在语言意识未建立前,依靠的就是这种意识的本能反应——直觉。

29、朱熹是通过经书得到天理,然后去实行;陆九渊是通过*得到天理,然后去实行。二人虽然在得到天理的方式上不同,可都认为“知行”是有先后次序的。而我却认为,知与行是合一的。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二者是一回事

30、*人喜欢在人际关系中获得幸福,而西方人则喜欢在和大自然的搏斗中获得幸福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