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3 00:00:00
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竟然 )( 哪里 )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和儿女 )( 同乡的人 )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然 )( 更不用说 )
4、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到了 )(到 )
5、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实现 )(不久 )(渡口 )
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亲近而不庄重)(语气助词,啊 )
7、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用 )(雕刻 )
8、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同“又” )( 大约 )(左右 )
9、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 )
10、男有分,女有归。(职分 )( 女子出嫁 )
1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憎恶 )
12、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这样….就 )( 发生 )(造反 )( 兴起 )
13、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所以 )( 这 )
14、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同“层” )(眼角 )
15、三男邺城戍。( 防守 )
16、二男新战死。(最近 )
17、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应征 )( 还能够 )
18、自三峡七百里中,*连山,略无阙处。(在 )( 全 )( 同“缺” )
19、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如果 )
20、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参与,这里指欣赏 )
2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高兴的样子 )
2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 )( 清闲的人 )
23、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当……时 )
24、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动词,画着文彩 )
25、湖中人鸟声俱绝。( 都消失 )
26、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 这 )( 凌晨 )( 撑 )
27、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畅饮 )
28、仍怜故乡水。( 爱 )
29、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30、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3、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34、技亦灵怪矣哉!
35、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36、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7、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38、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地。
39、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40、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项练习题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项练习题 40句菁华(扩展1)
——初二上册语文的同步练习题 40句菁华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的含义
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3、母子三人保护秘密情报的行为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4、第二段中写“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形式”和“结构”的先后次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5、本文的绝大部分篇幅是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为什么题目不改为《赵州桥和卢沟桥》?你由此可以推断出本文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吗?
6、将这段文字划分成三个层次,在文中用“‖”隔开。
7、这段文字采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打比方、引用等等。
8、作者以准确而生动的语言解说事物特点,或打比方,或列数字,或引用,或举例说明等。分析下边的句子,指出它们各属于哪一种?并指出这些句子分别说明了有关赵州桥的哪一点?
9、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1、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2、从整体结构上看,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主要区别在于:
13、根据你对第1段中画线句的理解,画一幅简单的赵州桥示意图。
14、以上层次说明了卢沟桥的四个特征。这四个特征是什么?
15、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这11个石拱的排列,是不是中间一个最大,左右一对一对两两相对称的?根据课文回答问题,并说说文中这样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16、上述文段的主要说明方法是:列数字、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摹状貌
17、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
18、解释下列词语。
19、能够表明作者爱桥的原因的句子是。
20、选出下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
21、第一段()内应填入的短语是
22、侗家“风雨桥”独具一格的体现是什么?
23、“它们结构别致,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选自第二自然段,放回到恰当的位置应是
24、第三自然段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25、可统率第三、四自然段的句子是。
26、本文的题目应是
27、第⑨段方框中应填的关联词是什么?
28、第①③⑩段画线部分各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9、本文从哪三个方面说明了多媒体技术不神秘?
30、下列语句中说明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31、请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动词。
32、“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句中的“前者”“后者”各指什么?
33、请为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34、根据课文,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35、“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6、辨析下列多义词。
37、默写课文第二段。
38、用下列词语写一段关于雪景的话(词序可调整)。
39、红色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
40、下列词语中红色字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是( )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项练习题 40句菁华(扩展2)
——初二语文练习题 40句菁华
1、上面的几段文字看,说明的顺序是由一般到个别。
2、赵州桥比其它拱桥结构坚固的主要原因是大拱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大拱的28道拱圈每一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
3、本段文字的结构是总——分——总。
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文字的表达作用。
5、选文中“这个创造性的设计……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一句,“这个创造性的设计”指的是什么?其优点是什么?作者要强调的是哪一个分句的内容?
6、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8、“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作者引用张鷟的话,既说明了赵州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突出了桥的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9、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说明卢沟桥的位置、修建时间及特点。
10、文段在介绍卢沟桥时紧紧扣住《*石拱桥》一文中“惊人杰作”这一点。如写形式优美,就摹写两旁石柱上不同姿态的狮子:写结构坚固,就用“*河堤常常被冲毁”与“卢沟桥从未出过事”作比较。以卢沟桥为例说明*石拱桥的特征,是因为它是*石拱桥中典型的联拱石桥。
1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12、简答。
13、说说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最突出的说明方法是什么。
14、如何理解“这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一句中的“竟”字,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15、第1段中用两处事例来说明其危害,请说说作者在材料安排上有什么不同。
16、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5分)
17、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5分)
18、“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一句中,“聪明”的意思是什么?你还能举出几个类似用法的词语吗?
19、“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父亲过铁道是如此的艰难,爬月台是如此的费力,为什么买回橘子觉得轻松呢?
20、下面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21、指出上文所叙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文中主要人物。
22、用文中词语填空。
23、老王对儿子和对母亲的不同态度,主要是用什么写法来表现的?
24、罔不因势象形()()()
25、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26、读一读,想一想:下列加点词在句中怎样解释更恰当。
27、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28、能够表明作者爱桥的原因的句子是。
29、上述两段文字从结构上看是关系。
30、第二段中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31、第②段中的“涨库”从上下文看是什么意思?
32、第①③⑩段画线部分各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33、题目:《我喜爱的一种小动物》
3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5、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36、第2段的中心句是第_______句。()
37、“气候”是“气”与“候”的合称,我国有“二十四气,七十二候”的说法,请写出两个节气的名称。
38、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39、第一段中描写演习中阵势变化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选段中采用比喻进行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项练习题 40句菁华(扩展3)
——虚拟语气专项练习题解析 40句菁华
1、It is important that he ______ his decision before Friday.
2、Tom suggests that Ann ______ the house.
3、It's better that he ______ it from you.
4、It is strange that she ______ marry such an ugly man.
5、It's a pity that he ______ such a good chance.
6、He tried to find some excuse for the debt, but I insisted that he ______ it off at once.
7、My order is that everyone ______ their own work in time.
8、We could not have succeeded ______ your help.
9、I dare say he is not your true friend, because a true friend ______ differently when you were in trouble.
10、D 如选A,这表达了说话人对将来的事所发出的感叹,选B则是对已经过去的事情的感叹。选C则是一个直陈语气,即说话人对此并不一定感到十分惋惜,而是对此事的陈述。
11、D suggest作建议解时,后接了should型虚拟语气,但在本句中作“表明”解,这时不用虚拟语气,A、B两项都应排除,C项时态不当。
12、A 在本句中suggest作“建议”解,故选A。
13、B 本句的under引出一个非真实的条件,当然也可以是真实条件。根据上下文,应理解为与过去事实相反,故其谓语动词用would have done。
14、D 从全句的意思分析,a true friend-differently实际上是指一种假设,而when引导的从句又告诉我们,这是一个与过去事实相反的假设,故用would have acted。
15、Mary is ill today. If she _____, she ____ absent from school.
16、We wish we ____ what you did when we were at high school.
17、If only I _________ to the lecture!
18、Mr. Smith insisted that he ________ the work all.
19、Jane would never have gone to the party ________ that Mary would come to see her.
20、—— Would you have called her up had it been possible?
21、His tired face suggested that he ________ really tired after the long walk.
22、It is important that I _____ with Mr. Williams immediately.
23、Let’s say you could go there again, how _____ feel?
24、Mike can take his car apart and put it back together again. I certainly wish he_____ me how.
25、He suggested that they _____ use a trick instead of fighting.
26、I would have gone to the meeting if I _____ time.
27、_____ today, he would get there by Friday.
28、If I _____ you, I _____ more attention to English idioms and phrases.
29、He has just arrived, but he talks as if he _____ all about that.
30、He insisted that we all _____ in his office at one o’clock.
31、条件句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主句用过去将来完成时,从句用过去完成时。
32、but的并列句表示真实情况,不用虚拟语气。
33、for fear that后面的状语从句用sb. should do的形式。
34、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主句用过去将来完成时,从句用过去完成时。
35、had I known是与过去相反的虚拟语气的倒装形式。
36、当insist表示“坚持要求”时从句用虚拟形式。
37、“I still haven’t thanked Aunt Lucy for her present.” “It’s time you _____.”
38、It has been raining for a day, but even though it hadn’t rained, we _____ there by tomorrow.
39、“Isn’t it about time you _____ to do morning exercises?” “Yes, it is. Would you like to join us?”
40、He hesitated for a moment before kicking the ball, otherwise he ____ a goal.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项练习题 40句菁华(扩展4)
——中考文言文复习 100句菁华
1、朝()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服,穿戴。
2、间()进:偶然进谏。间,间或、偶然。
3、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4、其恕乎:大概就是“恕”了。其,大概、也许。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5、吾日三省吾身
6、阅读理解。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8、把“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9、(1)孰:仔细(2)私:偏爱(3)间:间或,偶然。(每项1分,意思对即可。)
10、准确理解文中字词句的含义,特别要注重课文的注解,重要的词句及一些含有深意的语句;
11、实词词义不落实,对一词多义不会辨别、选择。掌握一定数量的实词,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条件。几乎各地中考文言文试题都在考查文言实词,有的特意考查一词多义。从阅卷情况来看,这类试题的得分率不高。最普遍的失误有二:
12、对课文、句子理解不准确。失误表现在两方面:
13、古音异读所谓古音异读,是指古代的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姓氏等,因其专有,就有了固定性,从而保留发古音。
14、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像对待奴隶一样
15、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
16、孟尝君客我 客:把……当作门客
17、惊天动地 惊:使……惊奇;动:使……感动
1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9、翻译下面的句子。
2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1、本文在描绘景色时,手法多样。请你任选一种手法,结合选文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2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
24、既加冠():加冠之后,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25、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
26、穷冬:隆冬。
27、汤:热水。
28、衾():被子。
29、寓逆旅:住在旅店。逆旅,旅店。
30、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3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32、你如何看待文中“乡之先达”的教学方法?
33、勾画“同舍生皆被绮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通过对比,突出作者成年后求学的艰难、勤奋及其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
34、这是*旧式教育的普遍现象。其中有尊师重教的积极因素,但也显得过于迂腐。学生完全可以和老师*等交流,甚至可以激烈的讨论。因为老师也不是圣人,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35、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36、林嗣环的《口技》:口技表演者有一段时间同时发出许多声音,描写这些声音的文字有: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口技》中从侧面描写口技表演效果的句子有: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7、选自《孟子?告子上》。
38、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尔,助词。
39、诣( ):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40、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
41、规:计划。
42、何加:有什么益处。
4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助词。
44、已:停止,放弃。
45、世外桃源一直是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场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各有一处这样的所谓“世外桃源”,请一一列举出来,并说说都是何人所居。
46、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47、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48、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49、在作者看来,面对*厚禄而不辩礼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0、文章阐述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的观点,读完此文后你有何见解?
51、翻译描写四时之景的句子:
52、归纳段意
53、醉翁的由来是什么?请用文中原话回答。
5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zhì) 通“智” 《〈论语〉十则》
55、对镜帖花环 “帖”(tiē) 通“贴” 《木兰诗》
56、文章中微露主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57、满坐寂然 “坐”(zu) 通“座” 《口技》
58、根据要求概括文章内容 比如“某人做某事或说某话的原因、方式、背景”等。
59、左手倚一衡木 “衡”(héng) 同“横” 《核舟记》
60、略无阙处 “阙”(quē) 通“缺” 《三峡》
61、芳草萋萋鹦鹉洲:鹦鹉洲上,草长得极茂盛。鹦鹉洲,长江中的小洲,在黄鹤楼东北。
62、了解中考其他考题的特点
63、这三则主要从 方面来谈儒家的做人标准。
64、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cái) 通“才” 《马说》
65、注音并解释加点的词:
6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67、为天下唱 “唱”(chàng) 通“倡” 《陈涉世家》
68、翻译下列句子。
69、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bì) 通“弼”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70、下面句子停顿正确的是( )
71、你觉得方仲永的悲剧是谁造成的?请说说理由。
72、拓展延伸:结合生活实际请你谈谈对“死于安乐”的理解,说说今天我们年轻一代应该如何去创造美好的人生。
73、对木兰这一形象的意义,怎样贴切评价?
74、说说文中描写的三人各自的性格特点
75、用/标示下列句中的语音停顿。
76、“用……做……”或“把……当作……”的意思。
77、“以为”的后面跟了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它与现代汉语的“以为”、“认为”相当。
78、肉食者:这里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
79、何以战:就是“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凭、靠。
80、信:实情。
81、狱:案件。
82、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之,指曹刿。
83、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胁迫,攻击)《狼》
84、蜀之鄙有二僧(边境)《为学》
85、旦辞爷娘去(早晨)《木兰诗》
86、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只)(水流的声音)
87、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桃花源记》
88、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同上)
89、虽人有百手(即使)(同上)
90、可爱者甚蕃(多)《短文篇.爱莲说》
91、亭亭净植(树立)(同上)
9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
93、遂至承天寺(于是)《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
94、写夏水的句子:(1)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95、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引用渔歌作用: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气氛)
96、对文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97、C
98、多积累。对于一篇古文的理解性背诵并不难,但如果在多篇文章中搜索符合题干要求的语句,难度就大多了。因此,我们要求学生要多积累,多贯通,将同样内容的句子加以归类,有意识地逐渐扩大学生收集的范围,以确保答题的准确性。
99、整理文章中有固定格式、常见格式的句子。
100、找出文中重点段落(能反映文章中心或体现作者心情的段落),让学生体会他给人们的启示和它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项练习题 40句菁华(扩展5)
——中考文言文复习 50句菁华
1、吾日三省吾身
2、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死而后已择善而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参考答案】:扶苏因为多次劝说(秦始皇)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4、【参考答案】:
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6、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7、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用了1—3条“/”,每对1处给1分;用了四条或四条以上“/”,本题给0分。)
8、一是因为祁黄羊大公无私(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2分)
9、第三段、第四段具体表现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请结合这两段内容,分别以“悲”和“喜”为首字,写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
10、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膝子京的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1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不仅仅把亲人当作亲人,不仅仅把孩子当作孩子。"
12、外连横而斗诸侯 斗:让……争斗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4、既加冠():加冠之后,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15、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辞色,言语和脸色。
16、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17、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18、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19、你如何看待文中“乡之先达”的教学方法?
20、略(主要从勤学的角度回答)
21、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扶:沿、顺着。向:从前的、旧的。
22、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尔,助词。
23、未果:没有实现。
24、.作者在此文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条件下能实现吗?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25、世外桃源“是怎样虚构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摘录原文回答。
26、在作者看来,面对*厚禄而不辩礼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7、比喻。这样写通俗易懂,并由此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8、失其本心。
29、请写出夕照全景的句子。
30、止有剩骨 “止”(zhǐ) 通“只” 《狼》
31、窥谷忘反 “反”(fǎn) 通“返” 《与朱元思书》
32、其真无马邪 “邪”(é) 通“耶” 《马说》
33、百废具兴 “具”(ù) 通“俱” 《岳阳楼记》
34、翻译句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5、翻译句子:默而识⑤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6、小惠未徧 “徧”(biàn) 通“遍” 《曹刿论战》
37、假如你独自在家,你父亲的同事有要事来找他,你会怎么回答呢?
38、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wǘ) 通“无” 《愚公移山》
39、对木兰这一形象的意义,怎样贴切评价?
40、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1、“何……为”
4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导)
43、这则寓言告诉了人们什么道理?
44、旦辞爷娘去(早晨)《木兰诗》
45、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只)(水流的声音)
46、芳草鲜美(鲜嫩美丽)(同上)
47、写夏水的句子:(1)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9、对文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50、C(结合下文,这是杜袭用比喻批评曹操想先打许攸的主张,所以当选C)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项练习题 40句菁华(扩展6)
——小学百科知识竞赛练习题 50句菁华
1、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是哪一位皇帝?(康熙皇帝)
2、目前,*的人口大约有多少亿(13亿)
3、*的四大发明是什么?(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
4、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
5、布达拉宫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著名建筑?(藏族)
6、意大利的首都是什么?(罗马)
7、我国最大的岛屿是什么?(台湾岛)
8、被称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我国著名领导人是谁?(*)
9、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哪年、哪月、哪日成立的?(1949、10、1)
10、戏剧中的角色有生、旦、净、末、丑之分,你知道戏曲中的女演员一般被称作什么?(旦)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哪位古代教育家的话?(孔子)
12、我国的第一部字典是什么?(《说文解字》)
13、请说出语文中常用的四种修辞手法?(夸张、比喻、拟人、排比)
14、请说出《红缕梦》中的三个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
15、唐宋八大家是哪些人?(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苏轼、苏徇、苏辙、曾巩)
1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是谁说?(杜甫)
17、《战争与和*》是一部长篇小说。
18、古时“花甲”是指六十岁吗?(对)
19、*数字是源于*国吗?(错是印度)
20、《西游记》中的火焰山是今天的吐鲁番盆地吗?(对)
21、企鹅会飞。(错)
22、《四面楚歌》这个成语故事讲的是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之间的战争故事。
23、*历史上杰出的天文学家是谁?(张衡)
24、“桃园三结义”的三个人物是刘备、关羽和赵云吗?(错是刘备、关羽和张飞)
25、文学史上全称为“李杜”的是李商隐和杜牧吗?(错是李白和杜甫)
26、孔子和孟子都是春秋时期的人吗?(错孟子是战国时期的人)
27、春节有哪些风俗?(扫房、放爆、贴春联、吃年夜饭等)
28、*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北半球)
29、我国最大的城市是哪里?(上海)
30、月亮围绕什么东西转?转一周期多长?(地球)(24小时)
31、发生“日食”是由于月亮挡在地球与太阳之间吗?(对)
32、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什么?(珠穆朗玛峰)
33、世界名画《最后的晚餐》的作者是谁?(达芬奇)
34、在参加短跑比赛时,最常用的是哪种起跑方式?(蹲踞式起跑)
35、美术中,最基本的透视原理是什么?(近大远小)
36、*少年先锋队队歌的名称叫什么?(我们是*接班人)
37、“二人转”是东北的民间艺术形式,对吗?(对)
38、不带与体育课无关的物品,如别针、小刀等金属、硬物上体育课。( )√
39、钻或爬马路上的护拦都是很好玩的,没有危险。( )×
40、非机动车道应当在规定地点停放。未设停放地点的,非机动车停放不得妨碍其它车辆和行人通行。
41、使用多用插座,不要同时插过多的插头,因同一插座接过多的线,电流过大,插座或电线就有被烧坏、烧焦和产生漏电的危险。
42、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饮食卫生。俗话说“病从口入”,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冷水,生吃瓜果洗干净。不吃腐烂变馊的饭菜。饮食上不讲卫生,就可能得寄生虫病和急性肠胃炎、痢疾等传染病。
43、乘车时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不得向车外伸出身体的任何部分,不得抛弃物品。
44、什么东西越洗越脏?(水)
45、有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多5,这个数可能是多少?
46、下列数量词的搭配,符合普通话规范的是(A)
47、一支部队驻扎在北极圈内。一个老兵说:“这儿根本不算冷。我在阿拉斯加呆过,那地方才冷呢!连炉子里的火都冻住了,怎么吹也吹不灭。”另一个老兵说:“这算什么!我呆过一个地方,讲话时,话一出口就冻住了,这样一来,我们只得把冰冻单词放在开水里融化,才能理解命令!”两个老兵采用的方法都是什么?(B)
48、下面4个词语中,笔划最少的词是(A)
49、脑筋急转弯:有一个人相貌**,可是人们提到她的时候总是说“hǎo美,hǎo美”,为什么会这样?(她叫郝美)
50、下列说法,不符合普通话规范的是(A)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项练习题 40句菁华(扩展7)
——文言文祝福语 50句菁华
1、这么多年相处下来,我有一句话早就想告诉你;你美丽漂亮,楚楚动人,是一个漂亮领导,也是一个温柔善良的好女人;领导,祝福你生日快乐!永远年轻漂亮。
2、你冰清玉洁,美如天仙,可你从不自傲;你粉妆玉琢,国色天姿,可你依然*易近人;领导,你是一个好领导,能做你的部下,我万分荣幸;祝福你生日快乐!
3、你的美如碧海蓝天,让人一看清新动人;你的身如冰肌玉骨,让人一看有相识太晚的伤痛;领导,今天迎来了你的生日,祝福你生日快乐!一辈子**安安。
4、你算得上一个巾帼英雄,要是古代,你就是木桂英,巾帼不让须眉;领导,你冷若冰霜,却又热情似火;领导,在你生日到来之际,祝福你生日快乐!
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8、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
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1、幻化成西天星光是你轮回的终点,寂灭到永生沙漏流转了多少时间,你在三途河边凝望我来生的容颜,我种下曼佗罗让前世的回忆深陷。
12、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13、风过天地肃杀,容华谢后,君临天下,登上九重宝塔,看一夜,流星飒沓。
14、一本往事录,合上谁的归宿,谁盛开的烟花,在空中匆匆谢幕遗忘,记录,一本泛黄的书,行走停留,擦肩而过的幸福。
15、从别以后,几回梦缥缈,执手若无,泪溅花上。
16、我洒千斛明珠铺这一路,梦醒时,都归入尘与土。
17、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18、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
19、灯花伤,落地成灰一行行,归处,青山莽莽云雾徜徉。影成双,可惜两地各尽觞,独将此身此心俱埋葬。
20、梦湿空阶,频敲云子惊残漏。一杯浊酒,难看红尘透。
21、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22、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盛宴之后,泪流满面。
23、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2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
25、腊月寒冬白雪皑皑,渔夫窝冰得鱼而来。寒风刺骨集市待售,伯乐相语万金之材。
26、辞旧迎新新年到,雪花飘飘山河娇。红梅雪中分外俏,美景引得人自豪。家家户户放鞭炮,小孩高兴满地跑。吉祥如意都送到,声声祝福耳边绕。祝你新年快乐,幸福来到!
27、岁朝爆竹传自昔,吴侬政用前五日。食残豆粥扫罢尘,截筒五尺煨以薪;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百声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余威可驱疠;屏除药裹添酒杯,昼日嬉游夜浓睡。
28、七坐八爬九生牙,十月卖萌叫爸妈。小小外孙学外语,爷爷奶奶笑哈哈!
29、四月春风李桃芳,香糕腊烛贺岁长。活泼快乐添真趣,生日春苗笑脸扬。
30、春芽茁壮阳光暖,庭院花开冬日鲜。外孙呀呀学语乐,模样可爱笑声甜。
31、一往无前小乐童,书山有路始攀登。高飞万里追星月,月照娇花伴日红。
32、不愧诗人小外孙,双眸炯炯有精神。书香门第家风好,来日定成追梦人。
33、今天外孙七岁行,幼小心灵正青葱。海阔天高任飞跃,天天向上趁东风。
34、新年将至,寒意未逝,旭旭朝日,凄凄风迷。老师之恩,若比孔鲤,三尺讲台,十年苦泪;风雨雷厉,尚无迨惰之意;朝九晚五,亦无急躁之情。
35、人依旧,物依然,又是一年;想也好,忘也罢,本是*凡;今儿好,明更好,衷心祝愿;情也真,意也切,常驻心间。祝:春节快乐!
36、旧兮送往,新兮迎来。苔梅点点兮,落宏谷之涧。红烛灿灿兮,于江河之畔。春光乍泄,大地回春之际,鞭炮齐鸣,甚是欢愉,然,家中俗事所扰,不能与汝共度佳节,心甚憾矣!虽如此,犹欲借此佳际诉吾之愿于兄,兄亦能心想事成,方显吾对兄之殷切祝福也,恭祈学德日新兼愿体侯益健。福如蘡茀至,愿君悦兮。
37、伟业辉煌奕世后,敏功砥砺行于先,庭前且喜椿萱懋,光大发扬瓜瓞绵。
38、龙烛双辉玉女临,花前月下结同心,相看红袖添香趣,争羡苍松斗雪侵;巨港湾深堪泛艇,诗人兴好适行吟,斑衣灿烂阶前舞,洒满金樽细细斟。
39、千载一时不再来,九天阊阖庆今开,志同道合堪为友,玉骨冰肌岂染埃。
40、麟之趾,振振公子。吁嗟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吁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吁嗟麟兮。
41、淑气氤氲护邑闾,门临双喜乐何如,兰孙好合行嘉礼,哲嗣乔迁卜吉庐;明岁麟儿应兆梦,千年燕翼庆安居,玉溪世代书香远,婀娜声名远有余。
42、德门应卜好音来,月老传书带笑开,吐凤绍求称济美,乘龙吟絮偶清才。
43、银汉明星回,填桥乌鹊肥;玉堂云气霭,秀阁画烛辉。燕舞雕梁曲,锦幕暗香飞;宜男花正好,兰畔照双衣。
44、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45、仙居应接若耶溪,婉艳争传旧姓西,此际清波催渡鹊,来宵斜月警闻鸡;门盈百辆笙歌合,箫引双飞唱合齐,王燕预开男子兆,相看汤饼试英啼。
46、正是时来暖日红,欢颜两颊笑迎风,幸临侣喜游观鸟,福衍斯庆逐一螽;习武修文才学备,羞花闭月貌容同,新婚恩爱何为乐,雅气清香透阁东。
47、姻缘一线牵。鼓乐响堂前;豹略丈夫子,慧心女谛仙;巫山云十二,朱履客三千;明德流芳远,螽斯瓜瓞绵。
48、楚客吴依千里遇,邓林秀气挹霞光,堂皇富丽人间福,兰桂胜芳五世昌;邓尉依微吴苑树,梅花朵朵吐芬芳,云蒸霞蔚兴隆气,富贵荣华世吉祥。
49、三生石上注良缘,恩爱夫妻彩线牵,春色无边花富贵,郎情妾意俩缠绵。
50、你的生日到了,我让轻风给你送去我的.祝福,愿你一辈子美若天仙,娇艳无比,做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领导,在你生日到来之际,祝福你生日快乐!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项练习题 40句菁华(扩展8)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40句菁华
1、和1000000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2、500005005这个数,在左边的5表示( ),中间的5表示( ),右边的5表示( )。
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57925680这个数里包括( )级和( )级,它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表示( )。
4、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首先看最高位上的数。( )
5、用5、7、9、0组成的最大的四位数是9705。( )
6、一个数字占有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 )
7、下面各数,只读一个零的是( )。
8、比最大的七位数多1的是( ).
9、最大七位数比最大四位数多( )。
10、最小的九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的( ) 倍。
11、用竖式计算,带★的验算。
12、一道减法算式中,减数和差都是256,被减数是( )。
13、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比除数( )。
14、能填几:
15、1厘米=( )毫米 2吨=( )千克 3千克=( )克
16、把一个*行四边行对角一拉,只能变成长方形。( )
17、用2、5、0组成的三位数比最小三位数大( )
18、动物园某日上午有游客693人,中午离去126人,下午又来了245人,这时动物园内共有游客多少人?动物园全天一共来了多少人?
19、果园里有桃树267棵,梨树比桃树多138棵。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20、47个小朋友做游戏,每5人一组,可以分几组?还差几人可以再分一组?
21、要给一块边长为20米的正方形菜地围上栅栏,栅栏的长是( )米。
22、把一张长方形纸*均分成6份,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 ),4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 )。
23、甲数÷乙数=5……4,乙数最小是( );如果乙数是6,那么甲数是( )。
24、把一张纸分成9份,其中一份是这张纸的。( )
25、最小的三位数乘的一位数,积是三位数。( )
26、直接写得数。
27、脱式计算。
28、学校买了13个足球,买的篮球比足球的5倍多8个。买了多少个篮球?
29、把94个橙子装到盒子里,每个盒子装8个,想一想,需要准备多少个盒子呢?
30、小红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12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一个正方形,那么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
31、7000克=( )千克,5吨=( )千克,5日=( )时,2时10分=( )分。
32、钟面上分针的转动是*移现象。( )
33、3吨棉花比3吨沙子轻。( )
34、计算
35、体育课上,同学们围着长方形的操场跑了4圈,已知操场的长为100米,宽为25米,同学们跑了多少米?
36、把一个梨分成5份,取其中的3份,就是它的35()
37、3个13和7个17一样大。()
38、38表示8个13。()
39、直接写出得数:
40、竖式计算: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项练习题 40句菁华(扩展9)
——小学生国学知识练习题 40句菁华
1、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
2、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
3、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A)
4、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B)
5、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C)
6、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B)
7、“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B)
8、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B)
9、王羲之对一种动物十分偏爱,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这是什么动物?(B)
10、“美”字最初的含义是:(B)
1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A)
12、在*现代文坛上,以诗歌为主的作家是:(B)
13、标志着北宋诗文新运动最高成绩的作家是(A)
14、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B)。
15、先秦两汉时期成绩最高、影响最大、通过人物描写来反映历史面貌的是(B)。
16、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7、谚语: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1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自( )。
19、曾祖父是( )的父亲。
20、五岳以( )为尊
2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出自( )。
22、“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 )。
2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 )。
24、在“夸父逐日”中,“夸父”是怎样追逐太阳的( )。
25、人之初,( ),性相近,习相远。
26、“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 )。
27、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
28、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 ( )
29、“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
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
3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 )。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C、公生明,偏生暗 D、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3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下列习俗不属于春节习俗的是( )。
A、贴春联 B、燃放爆竹 C、悬艾蒿 D、包饺子
32、“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 )。
A、三个月B、三年C、三个季度D、三十年
33、“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 )
A、齐桓公 B、蔡桓公
34、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B)
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35、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A)
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
B、十八种武术动作
36、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C)
A、早上
B、中午
C、傍晚
37、成语“白驹过隙”比喻:(B)
A、速度飞快B、时光飞逝
38、标志着北宋诗文新运动最高成绩的作家是(A)
A苏轼B王安石C范中淹D欧阳修E晏殊F黄庭坚
39、成语“兢兢业业”强调的是( )
A、 工作态度 B、学习态度 C、生活态度
40、在“夸父逐日”中,“夸父”是怎样追逐太阳的( )。
A、驾车 B、骑马 C、奔跑 D、飞行
语文高考文言文知识点 60句菁华文言文的经典语句 50句菁华病句练习题答案 50句菁华语文高考文言文知识点 50句菁华高二英语练习题 50句菁华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 50句菁华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40句菁华人生格言文言文 40句菁华初二上册语文的同步练习题 40句菁华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 40句菁华初中语文文言文 40句菁华初二语文练习题 40句菁华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40句菁华小升初语文练习题 40句菁华小学生国学知识练习题 40句菁华应用文写作实务知识练习题 40句菁华扩句练习题及答案 40句菁华数学五年级上册综合练习题 40句菁华文言文格言 40句菁华文言文经典句子 40句菁华文言文励志格言 40句菁华文言文的名言警句 40句菁华有人生哲理的文言文 40句菁华虚拟语气专项练习题解析 40句菁华语文练习题 40句菁华高中文言文经典句子 40句菁华qq空间说说文言文 30句菁华修改病句练习题及答案 30句菁华八年级英语上册全册词汇练习题 30句菁华
教师节短信祝福语 400句菁华七夕短信祝福语 200句菁华安全生产责任制公示制度 100句菁华晚安正能量句子摘录 100句菁华家长写给孩子的评语 60句菁华工作表现评语 60句菁华为高考学子加油句子 50句菁华口号霸气激励 50句菁华妇女节送给女朋友祝福语 50句菁华家长对孩子作业评语 50句菁华幽默的高考祝福语 50句菁华形容夏天优美的句子 50句菁华新年送朋友的祝福语 50句菁华有内涵高冷霸气的句子 50句菁华毕业留言给学生 50句菁华班级奖惩制度 50句菁华祝儿子生日快乐的简短祝福语 50句菁华禅意的语录 50句菁华
适合五四青年节发的文案 50句菁华2020年简洁的祝好心情的早安问候语语录汇编 40句菁华中考祝福语2022 40句菁华人生真理经典句子 40句菁华伤感长句子句句心痛 40句菁华内衣广告标语 40句菁华加油的话 40句菁华学雷锋纪念日主题宣传标语 40句菁华希望对方安好的精美句子 40句菁华快乐读书名人名言 40句菁华敬佩人作文评语 40句菁华最新立春快乐的句子 40句菁华火锅宣传广告语 40句菁华祝儿童节快乐简短的文案 40句菁华经典爱情句子摘抄 40句菁华认真努力的句子 40句菁华2021教师节简短走心的文案 30句菁华2022年二月再见三月你好说说 30句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