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句子 >

中考文言文复习 100句菁华

日期:2022-12-02 00:00:00

1、朝()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服,穿戴。

2、间()进:偶然进谏。间,间或、偶然。

3、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4、其恕乎:大概就是“恕”了。其,大概、也许。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5、吾日三省吾身

6、阅读理解。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8、把“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9、(1)孰:仔细(2)私:偏爱(3)间:间或,偶然。(每项1分,意思对即可。)

10、准确理解文中字词句的含义,特别要注重课文的注解,重要的词句及一些含有深意的语句;

11、实词词义不落实,对一词多义不会辨别、选择。掌握一定数量的实词,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条件。几乎各地中考文言文试题都在考查文言实词,有的特意考查一词多义。从阅卷情况来看,这类试题的得分率不高。最普遍的失误有二:

12、对课文、句子理解不准确。失误表现在两方面:

13、古音异读所谓古音异读,是指古代的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姓氏等,因其专有,就有了固定性,从而保留发古音。

14、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像对待奴隶一样

15、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

16、孟尝君客我 客:把……当作门客

17、惊天动地 惊:使……惊奇;动:使……感动

1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9、翻译下面的句子。

2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1、本文在描绘景色时,手法多样。请你任选一种手法,结合选文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2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

24、既加冠():加冠之后,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25、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

26、穷冬:隆冬。

27、汤:热水。

28、衾():被子。

29、寓逆旅:住在旅店。逆旅,旅店。

30、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3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32、你如何看待文中“乡之先达”的教学方法?

33、勾画“同舍生皆被绮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通过对比,突出作者成年后求学的艰难、勤奋及其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

34、这是*旧式教育的普遍现象。其中有尊师重教的积极因素,但也显得过于迂腐。学生完全可以和老师*等交流,甚至可以激烈的讨论。因为老师也不是圣人,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35、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36、林嗣环的《口技》:口技表演者有一段时间同时发出许多声音,描写这些声音的文字有: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口技》中从侧面描写口技表演效果的句子有: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7、选自《孟子?告子上》。

38、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尔,助词。

39、诣( ):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40、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

41、规:计划。

42、何加:有什么益处。

4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助词。

44、已:停止,放弃。

45、世外桃源一直是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场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各有一处这样的所谓“世外桃源”,请一一列举出来,并说说都是何人所居。

46、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47、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48、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49、在作者看来,面对*厚禄而不辩礼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0、文章阐述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的观点,读完此文后你有何见解?

51、翻译描写四时之景的句子:

52、归纳段意

53、醉翁的由来是什么?请用文中原话回答。

5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zhì) 通“智” 《〈论语〉十则》

55、对镜帖花环 “帖”(tiē) 通“贴” 《木兰诗》

56、文章中微露主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57、满坐寂然 “坐”(zu) 通“座” 《口技》

58、根据要求概括文章内容 比如“某人做某事或说某话的原因、方式、背景”等。

59、左手倚一衡木 “衡”(héng) 同“横” 《核舟记》

60、略无阙处 “阙”(quē) 通“缺” 《三峡》

61、芳草萋萋鹦鹉洲:鹦鹉洲上,草长得极茂盛。鹦鹉洲,长江中的小洲,在黄鹤楼东北。

62、了解中考其他考题的特点

63、这三则主要从 方面来谈儒家的做人标准。

64、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cái) 通“才” 《马说》

65、注音并解释加点的词:

6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67、为天下唱 “唱”(chàng) 通“倡” 《陈涉世家》

68、翻译下列句子。

69、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bì) 通“弼”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70、下面句子停顿正确的是( )

71、你觉得方仲永的悲剧是谁造成的?请说说理由。

72、拓展延伸:结合生活实际请你谈谈对“死于安乐”的理解,说说今天我们年轻一代应该如何去创造美好的人生。

73、对木兰这一形象的意义,怎样贴切评价?

74、说说文中描写的三人各自的性格特点

75、用/标示下列句中的语音停顿。

76、“用……做……”或“把……当作……”的意思。

77、“以为”的后面跟了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它与现代汉语的“以为”、“认为”相当。

78、肉食者:这里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

79、何以战:就是“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凭、靠。

80、信:实情。

81、狱:案件。

82、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之,指曹刿。

83、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胁迫,攻击)《狼》

84、蜀之鄙有二僧(边境)《为学》

85、旦辞爷娘去(早晨)《木兰诗》

86、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只)(水流的声音)

87、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桃花源记》

88、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同上)

89、虽人有百手(即使)(同上)

90、可爱者甚蕃(多)《短文篇.爱莲说》

91、亭亭净植(树立)(同上)

9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

93、遂至承天寺(于是)《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

94、写夏水的句子:(1)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95、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引用渔歌作用: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气氛)

96、对文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97、C

98、多积累。对于一篇古文的理解性背诵并不难,但如果在多篇文章中搜索符合题干要求的语句,难度就大多了。因此,我们要求学生要多积累,多贯通,将同样内容的句子加以归类,有意识地逐渐扩大学生收集的范围,以确保答题的准确性。

99、整理文章中有固定格式、常见格式的句子。

100、找出文中重点段落(能反映文章中心或体现作者心情的段落),让学生体会他给人们的启示和它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中考文言文复习 100句菁华扩展阅读


中考文言文复习 100句菁华(扩展1)

——中考文言文复习 50句菁华

1、吾日三省吾身

2、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死而后已择善而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参考答案】:扶苏因为多次劝说(秦始皇)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4、【参考答案】:

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6、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7、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用了1—3条“/”,每对1处给1分;用了四条或四条以上“/”,本题给0分。)

8、一是因为祁黄羊大公无私(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2分)

9、第三段、第四段具体表现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请结合这两段内容,分别以“悲”和“喜”为首字,写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

10、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膝子京的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1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不仅仅把亲人当作亲人,不仅仅把孩子当作孩子。"

12、外连横而斗诸侯 斗:让……争斗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4、既加冠():加冠之后,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15、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辞色,言语和脸色。

16、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17、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18、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19、你如何看待文中“乡之先达”的教学方法?

20、略(主要从勤学的角度回答)

21、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扶:沿、顺着。向:从前的、旧的。

22、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尔,助词。

23、未果:没有实现。

24、.作者在此文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条件下能实现吗?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25、世外桃源“是怎样虚构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摘录原文回答。

26、在作者看来,面对*厚禄而不辩礼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7、比喻。这样写通俗易懂,并由此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8、失其本心。

29、请写出夕照全景的句子。

30、止有剩骨 “止”(zhǐ) 通“只” 《狼》

31、窥谷忘反 “反”(fǎn) 通“返” 《与朱元思书》

32、其真无马邪 “邪”(é) 通“耶” 《马说》

33、百废具兴 “具”(ù) 通“俱” 《岳阳楼记》

34、翻译句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5、翻译句子:默而识⑤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6、小惠未徧 “徧”(biàn) 通“遍” 《曹刿论战》

37、假如你独自在家,你父亲的同事有要事来找他,你会怎么回答呢?

38、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wǘ) 通“无” 《愚公移山》

39、对木兰这一形象的意义,怎样贴切评价?

40、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1、“何……为”

4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导)

43、这则寓言告诉了人们什么道理?

44、旦辞爷娘去(早晨)《木兰诗》

45、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只)(水流的声音)

46、芳草鲜美(鲜嫩美丽)(同上)

47、写夏水的句子:(1)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9、对文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50、C(结合下文,这是杜袭用比喻批评曹操想先打许攸的主张,所以当选C)


中考文言文复习 100句菁华(扩展2)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 50句菁华

1、夙遭闵凶(闵,通“悯”,忧愁 )

2、臣密今年四十有六(有,通“又”,多)

3、慈父 见背(背弃我,指死亡)

4、前太守逵察臣孝廉(考察和推举)

5、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6、夙:①夙遭闵凶(名词,很早,幼年)

7、日:则病日笃(名 作状,一天天地)

8、卒:保卒余年(动词使动,使……终了)

9、谨拜表以闻(陛下)(省略句)

10、即:即患秦兵之来(则,就)

11、曲:曲在赵(理亏)

12、有司:召有司案图(官吏的通称)

13、决:决负约不偿城(必定)

14、径道:从径道亡(便道,小路)

15、间: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

16、高义:徒慕君之高义也(高尚的品德)

17、孰与: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比……怎么样)

18、奉:臣愿奉璧往使(通"捧")

19、于:①君幸于赵王(介词,被)

20、以:①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连接两个动词,给)

21、见:①徒见欺(介词,被,受)

22、舍: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23、负: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

24、前:乃前曰(名作动,上前)

25、毕、归:毕礼而归之(使……完毕、使……回去)

26、刃:左右欲刃相如(名作动,杀)

27、既望:七月既望(农历十六。既,过了。望,农历每月十五)

28、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驾)

29、卒、消长:而卒莫消长也(到底;消减和增长)

30、属:举酒属客(通嘱,劝酒)

31、缪:山川相缪(通缭,环绕,盘绕)

32、望:

33、歌:

34、蒙:惠言语、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承接)

35、蹑足:蹑足于行伍之间(用脚踏地)

36、席、包:有度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名作状,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

37、南、西: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名作状,向南,向西)

38、振长策而御海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39、吊有忧(慰问)

40、越四封之内(疆界)

41、果行,国人皆劝(果决地)

42、是故败吴于囿(因此)

43、三年释其政(政通"征")

44、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餔通"哺")

45、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

46、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逼迫(形作动)

47、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乘船(名作状)

48、近世寇来公豪侈冠一时。位居第一(名作动)

49、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使……亏损

50、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称王(名作动)


中考文言文复习 100句菁华(扩展3)

——中考必考的文言文实词释义 40句菁华

1、鄙

2、兵

3、乘

4、伐

5、奉

6、号

7、加

8、简

9、见

10、节

11、竭

12、具

13、临

14、明

15、命

16、谋

17、难

18、清

19、秋

20、取

21、任

22、容

23、上

24、属

25、说

26、书(shū)

27、安(ān)

28、本(běn)

29、表达,表示。(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30、情趣,情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闲情逸致)

31、质地。(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32、本质。(非天质之卑形者神之质)

33、人质。(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

34、正、刚刚。(质明,避哨竹林中)

35、医治。(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36、惩处。(不效则治臣之罪)

37、讲究,研究。(奚暇治礼义哉?)

38、众多;各个。(诸如此类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

39、相当于“之于”。(投诸渤海之尾)

40、作乱叛国或外来侵犯的人。(忍能对面为盗贼)


中考文言文复习 100句菁华(扩展4)

——语文高考文言文知识点 60句菁华

1、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

2、诚: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诚意,真心)

3、绝:超越。

4、六艺:多指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等六种科目。但在《师说》中的“六艺”指的是儒家经典《诗》《书》《礼》《易》《乐》《春秋》。

5、童生试,简称童试,亦称小考、小试。可分为县试、府试、院试(院试得到第一名的称为案首),是读书士子的进身之始。应考者称童生,亦作儒童、文童。合格后取得“秀才”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备注】进身:指被录用或提升。

6、见:①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见面,动词)

7、多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8、可怜:可怜体无比,阿母为你求。

9、举:举以予人(拿)

10、向使: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如)

11、数、理: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天数,命运)

12、暴霜露(通"曝")

13、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名词作动词 ,筑舍定居

14、由山以上五六里 名词作动词,上行

15、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进:动—名,前进的情况;

16、抓表现手法

17、既望:七月既望(农历十六。既,过了。望,农历每月十五)

18、少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不多一会儿)

19、适: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受)

20、于:

21、辨别七类文章写法:对比写法、象征写法、烘托写法、以小见大写法、先扬后抑写法、虚实结合写法、夹叙夹议写法。

22、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安慰)

23、日:则病日笃(名 作状,一天天地)

24、至于成立(①古义:*自立。②今义:创立)

25、臣之辛苦(①古义:辛酸苦楚。 ②今义:身心劳苦)

26、当室者死(指嫡子,正妻所生的长子)

27、将帅二三子以蕃(帅通率)

28、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

29、知: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知道)

30、执其手与之谋(省略)

31、爱: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珍惜)

32、鞭笞: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名作动,用鞭子抽打,用竹板打)

33、弯: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形容词使动,使弯)

34、弱:以弱天下民(形容词使动,使削弱)

35、固:自以为关中之固(形作名,坚固的地方)

36、云、景: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名作状,像云一样,像影子一样)

37、居:居为奇货(积,储存。)

38、昂其直(通"值",价值)

39、手裁举(通"才",刚刚)

40、责:①因责常供(动词,责令)

41、进:①以一头进(动词,进献)

42、岁:①后岁余(名词,年)

43、将军战河北 古:黄河以北; 今:河北省

44、击

45、倍

46、举

47、宦者令: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宦官的头目)

48、径道:从径道亡(便道,小路)

49、间: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

50、已而:已而相如出(过了些时候)

51、望: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远远看见)

52、西:相如奉西入秦(名作状,向西)

53、贾人夏则资皮(积蓄,储备。这里作"准备")

54、无乃后乎("无乃……",恐怕……吧)

55、蔀(bù)屋:指穷苦人家昏暗的房屋,这里指贫民。

56、皂隶:衙门中的差役。

57、去:

58、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

59、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把……放在前(后)

60、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损害(形作动)


中考文言文复习 100句菁华(扩展5)

——文言文的经典语句 50句菁华

1、愿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蛾眉,巧逞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三年衣粮,使献柔仪,伏愿娘子千秋万岁。

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氓》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4、师者,以是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5、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师说》)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7、凤凰双双对,飞去飞来烟雨秋。而如今,凤去了,凰空留。

8、红尘初妆,山河无疆。最初的面庞,碾碎梦魇无常,命格无双。

9、相见得恨晚,相爱的太慢,进退让我两难。缘过了远分,缘过了聚散,是否回头就能够上岸。

10、满招损,谦受益。

1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12、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

13、脚踩生灵,手掌生死,传说不朽,王者不败。

14、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1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6、惹我者死。趁其不备,杀其不意,片甲不留。

17、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18、我已不是当初的如画眉眼,你也不是曾经的白衣少年。

19、谁送我山水一程又一程,谁共我风雪一更又一更。

2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2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22、离人愁伤别离。碎碎念深深思。凋零落吟空悲。续繁华又何处。

23、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

24、靠山吃山,种田吃田。——《增广贤文》

25、老来多忘事,唯不忘相思。——《白居易》

26、悲哉梦仙人,一梦误一生。——《白居易》

27、人怕三见面,树怕一墨线。——《增广贤文》

28、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杜甫》

29、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罗贯中》

30、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增广贤文》

31、有钱难买子孙贤,女儿不请上门客。——《增广贤文》

32、亦岂效区区书生,数黄论黑,舞文弄墨而已乎?——《罗贯中》

33、立功名兮慰*生。慰*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罗贯中》

34、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3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6、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3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8、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3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4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1、大凡物不得其*则鸣。

42、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4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44、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4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4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7、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48、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49、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50、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中考文言文复习 100句菁华(扩展6)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 40句菁华

1、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2、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3、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

4、恶:1、怎么(恶能无纪)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5、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4、征发(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奉: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7、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8、福: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

9、冠:1、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一位)2、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男子*礼(既加冠)

10、角:1、吹奏的乐器(鸣角振铃)2、吹号角(且角且走)

11、借:1、借(每假借于人)2、依*(愿借子杀之)3、即使(借第令毋斩)

12、就:1、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2、完成,达到3、即使

13、类:1、类似(绝类弥勒)2、同类(不与培塿为类/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14、良:1、真,实在(良多趣味)2、善良(此皆良实)

15、临:1、面对、对着、当着(执策而临之/把酒临风)2、来到,在(临溪而渔/临池学书)

16、名:1、命名、起名(名之者谁《醉翁亭记》)2、说出(不能名其一处《口技》)3、名字(自名为罗敷《陌上桑》)

17、奇:qí1、奇特。(明有奇巧人《核舟记》)2、奇怪,罕见。(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峡江寺飞泉亭记》)3、jī。零数。(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18、且:1、将近(年且九十《愚公移山》)2、况且(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19、屈:1、委屈(猥自枉屈)2、弯曲(手指不可屈伸)

20、去:1、走开,离去(一狼径去)2、距离(我以曰始出时去人近/西蜀之去南海。)

21、胜:1、取胜,胜出、超过(此时无声胜有声)2、优美、美好(予观夫巴陵胜状)3、忍受,能承受(高处不胜寒/驴不胜怒)4、尽(跨州连郡者不胜数)

22、适:1、往(抱而适市)2、正好(而此地适与余近)3、舒适(其体不适)

23、书:1、书写。(乃丹书帛曰《陈涉世家》)2、文字,字条。(得鱼腹中书)3、书信。(一男附书至《石壕吏》)4、文件。(军书十二卷《木兰诗》)

24、数:1、shù,表多次。(又数刀毙之《狼》)2、shǔ,计算。(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3、shuò,屡次。(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25、遂:1、完成(已遂述数行)2、就、于是(遂逐其师)3、因而(恐遂汩没)

26、图:1、想(不图观瀑一至于斯)2、谋取(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3、画(命工吏图而书之)

27、推:1、推究、考察(推王君之心)2、推广(其亦欲推其事)

28、为:1、以为、认为(孰为汝多知乎)2、做,制造(为学/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公输盘为我为云梯)3、是(此不为远者小)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5、替、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6、刻有(为人五)7、为了(故不为苟得也)8、接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29、谓:1、说(谓为信然)2、对(谓先主曰)3、是(太守谓谁)4、认为(予谓莲)5、商量(舍人相谓曰)6、叫做(此之谓失其本心)7、命名(太守自谓也)

30、文:1、画着文彩(皆披发纹身)2、文章(属予作文以记之)3、彩饰(舍其文轩)

31、屑:1、不屑指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乞人不屑也)2、忙碌的样子(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32、学:1、学问(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学》)2、学习(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为学》)

33、焉:1、哪里(且焉置土石)2、句末语气词(始一反焉)

34、夷:1、*(船背稍夷)2、*和、*易(言和而色夷)3、少数民族(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35、遗:1、wèi,留给、给予(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父母岁有裘葛之遗)2、死去的人留下的(深追先帝遗诏/遗风余思)3、丢失的(得遗金一饼)

36、已:1、停止(蒹葭采采,白露未已)2、完了、完毕(死者长已矣)3、算了,罢了(且壮士不死即已)4、已经(骨已尽矣)

37、因:1、于是、就(因屏人曰/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2、凭借、依*(高祖因之以成帝业)3、根据、依照(罔不因势象形)4、因此(因以为号焉/而因以及乎其迹)

38、至:1、极点(寡助之至)2、到(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3、周到(礼愈至)

39、致:1、表达、表述(听妇前致词)2、取得(盖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气可以养而致/无从致书以观)3、招致、引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

40、坐:1、因为、由于(但坐观罗敷)2、坐在(口技人坐屏障中)3、通“座”,座位(满坐寂然)4、犯罪(何坐?坐盗)


中考文言文复习 100句菁华(扩展7)

——文言文格言 40句菁华

1、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2、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3、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

4、凡有血气,皆有争心。

5、贱礼义而贵勇力,贫则为盗,富则为贼。

6、修己而不责人。

7、生民之本,要当稼稽而食,桑麻以衣。

8、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

9、古之为政,爱人为大。

10、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11、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12、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

13、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14、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15、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16、不为燥湿轻重,不为穷达易节。

17、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18、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19、世治不轻,世乱不沮;同弗与,异弗非也。

2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1、知耻近乎勇。

22、尽信书,不如无书。

23、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24、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5、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26、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2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8、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29、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3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3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3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34、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3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3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

37、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3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9、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0、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中考文言文复习 100句菁华(扩展8)

——82个文言文古今异义 30句菁华

1、卑鄙

2、北面

3、不好

4、不行

5、成立

6、初一

7、根本

8、供养

9、孤立

10、豪杰

11、何苦

12、横行

13、婚姻

14、几何

15、假借

16、具体

17、绝境

18、来信

19、牢笼

20、老大

21、烈士

22、妻子

23、秋天

24、人物

25、孺子

26、稍稍

27、是非

28、束手

29、树立

30、所以


中考文言文复习 100句菁华(扩展9)

——qq空间说说文言文 30句菁华

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7、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9、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1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2、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1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6、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17、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9、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20、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2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3、一场梦境,一场繁华,荣华谢后,君临天下。

24、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25、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

26、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27、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28、凤凰台上凤凰游,负约而去,一夜苦等,从此江南江北,万里哀哭。

29、红颜未老心先死,暮墨染雨君画夕。葬泪花末雨纷霏,笑叹红尘众纷扰。

30、北岭有燕,羽若雪兮。朔风哀哀,比翼南飞。一折羽兮,奈之若何。朔风凛凛,终不离兮。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