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句子 >

道德经经典名句 60句菁华

日期:2022-12-02 00:00:00

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道德经》

2、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

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4、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老子 《道德经》

5、当仁不让于师。——孔子

6、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老子 《道德经》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8、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9、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老子 《道德经》

10、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 《道德经》

1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12、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老子 《道德经》

13、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东野

14、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老子 《道德经》

15、士可杀不可辱。——孔子

16、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 《道德经》

17、春花不红不如草,少年不美不如老。——袁枚

1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道德经》

19、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老子 《老子》

20、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章学诚

2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 《道德经》

22、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石玉昆

23、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孔子

24、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隐无名。大直若曲,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大辩若讷,大美若臭,大善若恶,大真若假,大忠若奸,大贤若痴 ——老子 《道德经》

25、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26、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27、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8、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2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老子 《道德经》

30、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31、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32、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33、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34、自知而不自见,自爱而不自贵 《老子》

35、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36、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老子 《道德经》

37、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38、大国之攻小国也,则同救之。大国之不义也,则同忧之。 ——老子 《道德经》

39、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40、祸莫大于轻敌。

4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故为人处谦为下而能以下为上,统万人之心。) ——老子 《道德经》

42、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4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

44、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45、大国者下流也,天下之交也。

46、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47、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4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49、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50、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51、塞其兑,闭其门,终生不勤。

52、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53、胜利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炫耀的人是喜好杀戮的人。喜欢杀戮的人,便不能于天下得志。

54、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5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56、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5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58、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59、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6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道德经经典名句 60句菁华扩展阅读


道德经经典名句 60句菁华(扩展1)

——道德经经典名句 50句菁华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 《道德经》

2、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老子 《道德经》

3、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书经》

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 ——老子 《道德经》

5、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 《道德经》

6、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孔子

7、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10、慎始如终,则无败事。 ——老子 《道德经》

1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1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1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4、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

1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德经》

16、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

17、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

18、无为无不为 《道德经》

19、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老子 《老子》

20、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21、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是以圣人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2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2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5、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26、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道德经》

27、虚极静笃 ——老子 《道德经》

2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9、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老子 《道德经》

30、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31、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以观其妙 有名万物之母以观其徼 同出于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 《道德经》

3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33、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老子 《道德经》

34、"无为则无心,无心则无欲,无欲则无求 ——老子 《道德经》"

35、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3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37、夫唯不争,故无尤。

38、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老子 《道德经》

39、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 二 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 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老子 《道德经》

40、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41、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42、子不如父,留之何用。子强与父,留之何用。

43、柔胜刚,弱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44、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45、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46、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47、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4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49、我无欲,而民自朴。 ——出自第57章

50、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道德经经典名句 60句菁华(扩展2)

——《道德经》的经典名句 40句菁华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道德经》

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道德经》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道德经》

4、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老子》

5、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道德经》

6、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道德经》

7、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老子》

8、"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老子《道德经》"

9、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道德经》

10、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老子《道德经》

1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道德经》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道德经》

13、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道德经》

14、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道德经》

15、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

16、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道德经》

17、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道德经》

18、无为无不为《道德经》

19、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道德经》

20、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道德经》

2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道德经》

2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道德经》

23、圣人处无为之事。——老子《道德经》

24、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老子《道德经》

25、良买深藏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老子《道德经》

26、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参考译文:有最高德行的人,不去追求德行,也不以有德为荣,这种人才是真正有德之人。下德之人每天坚持让自己的行为符合德行,从来不做符合德行的事情,这种人反而不是真正的有德之人。《老子》

27、胜利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炫耀的人是喜好杀戮的人。喜欢杀戮的人,便不能于天下得志。——老子《道德经》

28、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老子《道德经》

29、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老子《道德经》

30、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道德经》

31、能受国之诟,是为社稷主。——老子《道德经》

32、天下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道德经》

33、第八十一章善者不辩?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译文:真实可信的言语不华美,华美的言语不可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译文:善良的人忠厚老实不巧言善辩,巧言善辩的人不善良。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译文:有真知灼见的人不求知识广博,有广博知识的人不可能有真知灼见。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译文:圣人不私自积藏,他尽量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富有,他尽量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译文:天的法则是利于众人而不妄加伤害,圣人的法则是施惠众人而不与人争夺。——老子《道德经》

34、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道德经》第四十章——老子《道德经》

3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道德经》

3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37、埏植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道德经》

38、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道德经》

39、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老子《道德经》

40、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老子《道德经》


道德经经典名句 60句菁华(扩展3)

——道德经名句及解释 40句菁华

1、报怨以德。

2、解释:国家小,民众少。

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4、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5、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7、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

8、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9、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10、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11、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2、解释: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也下不到一整天。

1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4、解释:天下最柔弱的物质,能克制天下最坚硬的物质。

15、解释:天道就像一张巨大的网,虽然疏松却不失一切。

16、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7、解释:**清明,民众就淳朴;**苛酷,民众就狡诈。

18、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19、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20、解释:宁静胜过浮躁,寒冷胜过酷热。保持宁静无为才能治理天下。

21、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22、解释:懂得知足,才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才不会遇到危险。

23、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24、解释:以天道自然法则治理国家,以出奇制胜的方法用兵打仗,以自然无为的意境赢得天下。

25、解释:人活着时身体是柔软的,死了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嫩的,死了就变得干硬枯槁了。

26、解释:有的版本为“多言数穷”。意思是多说无益,言多必失,还不如保持静默。

27、解释:合抱的大树,是由小树苗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由累积的泥土筑起的;千里的远行,是从第一步开始的。

28、解释:无论受到宠爱或受到侮辱,都要把它当成重大的事情,重视起来,敏锐地觉察其中的危险和机遇,而不得意或沮丧。

29、解释: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弱的地位;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淡的地位;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的地位。

30、解释: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而能够战胜坚硬的,没有比水更厉害的了。弱能胜强,柔能克刚,天下没人不懂,却不去实行。

31、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32、解释:不固执己见,才能看得分明;不自以为是,才能是非昭彰;不用自我夸耀,别人也会认同你的功劳;不自高自大,才能保持长久。

33、解释:最大的善就应当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与万物交融,而不与之争夺;水只停留在众人不喜欢的低洼之处,所以水性最接近于道。

34、解释:祸常倚藏在福之中,福也常隐藏着祸根。指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的结果。

35、解释:有与无相互滋生,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相比较而显现,高与下相互依存,声音音律的相互应和而成曲调,前与后相互联接而成顺序。

36、解释:自古以来,凡是得到道的都发生了变化天得道而明亮,地得道而宁静,神得道而灵验,河谷得道而充盈,万物得道而生长,统治者得道而成为天下的首领。

37、解释:名声与生命哪一个更重要?生命与利益哪一个更可贵?得到的与失去的,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的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过分聚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

38、解释: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大型的器物往往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制作完成;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伟大的形象,往往形成于无形。大道隐藏在无名的事物之中。

39、解释:对于善良的人,我善待于他;对于不善良的人,我也用善心待他,这样就可以使人向善。对于诚信的人,我用诚信待他;对不诚信的人,我也用诚信待他,这样可以使人诚实守信。

40、解释:天地无所谓仁慈不仁慈,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样*等;圣人也无所谓仁慈不仁慈,他对待百姓也像对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样,任凭百姓自生自灭。


道德经经典名句 60句菁华(扩展4)

——唐诗宋词经典名句 60句菁华

1、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

3、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5、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6、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李白《将进酒》)

7、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8、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乌夜啼》)

9、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芜近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

10、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11、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12、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13、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14、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15、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扬花词》)

16、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17、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18、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19、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20、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2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2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25、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6、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7、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2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自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30、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31、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地——唐·杜甫《羌村三首》

32、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文《渡汉江》

33、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34、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嘏《江楼感旧》

3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36、暮雨不来春不去,花满地月朦胧——宋·贺铸《江城子》

37、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朝、王维《鸟鸣涧》

38、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39、暮雨不来春不去,花满地月朦胧——宋、贺铸《江城子》

40、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41、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4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43、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44、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朝·李白《北风行》

45、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6、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内树,若个是真梅——唐、东方虬《春雪》

47、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张道洽《岭梅》

48、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咏志见示>>

49、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唐.李白<<行路难>>

5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51、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唐.窦庠<<醉中赠符载>>

5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53、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赠别>>

54、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5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5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5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

58、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59、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60、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道德经经典名句 60句菁华(扩展5)

——古诗词经典名句 60句菁华

1、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3、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宋·李清照《渔家傲》

4、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5、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6、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8、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唐·李白《行路难》

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10、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唐·王绩《野望》

11、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1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1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

15、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宋·李清照《声声慢》

16、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唐·李商隐

17、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唐·高适《封丘县》

1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20、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2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3、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24、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25、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宋·秦观《春日》

26、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27、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朱淑真《生查子》

2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29、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30、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3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2、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3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赠萧禹》

34、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宋·岳飞《满江红》

35、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3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3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38、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唐·僧《云览》

39、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40、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出处:出自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4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42、当年紫禁烟花,相逢恨不知音早。——王恽《水龙吟·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

4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44、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高适《别董大二首》

45、长安故人别後,料征鸿声里,画阑凭偏。——王月山《齐天乐·夜来疏雨鸣金井》

46、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47、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

48、但东望、故人翘首。——戴复古《贺新郎·寄丰真州》

49、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50、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

51、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

52、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

53、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书愤》

5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5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5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57、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

5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5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60、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


道德经经典名句 60句菁华(扩展6)

——道德经中最励志的句子 40句菁华

1、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2、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老子

3、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4、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6、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8、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9、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0、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11、道势术,以势养道,以术谋势。有道无持,道乃虚空,有恃无道,其恃也忽。欲动天下,当动天下之心。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12、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3、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4、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5、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16、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道德经》

1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蔂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8、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9、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20、不幸比敌人更大,敌人失去了我的宝藏。因此,如果你与士兵战斗,哀悼者将会胜利。

21、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22、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

23、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24、道能道,非道。名,姓。无名世界的开始;万物之母有一个名字。

25、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6、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8、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29、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30、歌是完整的,废是直的,萧条是满的,开是新的,少是多的,多是迷茫的。

31、拥抱生于废墟的树林;九层的*台从土壤开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2、道势术,以势养道,以术谋势。有道无持,道乃虚空,有恃无道,其恃也忽。欲动天下,当动天下之心。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33、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34、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35、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36、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7、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38、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39、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道德经》

40、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