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3 00:00:00
1、细胞质遗传: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是遗传物质的载体,且在细胞质内,受细胞质内遗传物质控制的遗传现象。
2、①遗传物质的载体有:染色体、线绿体、叶绿体。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肌肉毛发)
5、催化细胞内的生理生化反应)
6、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7、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8、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
9、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
10、蛋白质功能:
11、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基本组成单位依次为:单糖、氨基酸、核苷酸。
12、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13、细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14、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15、叶绿体: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双层膜。线粒体:有氧呼吸主要场所;双层膜。核糖体:生产蛋白质的细胞器;无膜。中心体: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无膜。液泡:调节植物细胞内的渗透压,内有细胞液。内质网:对蛋白质加工。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加工,分泌。
16、细胞核由DNA及蛋白质构成,与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染色质期的两种状态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功能: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7、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是指液泡中的细胞液。原生质层指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质壁分离中质指原生质层,壁为细胞壁。
18、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主动运输:需要能量;载体蛋白协助;低浓度→高浓度,如无机盐、离子胞吞、胞吐:如载体蛋白等大分子
19、细胞凋亡指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生理过程,如蝌蚪尾消失,它对于多细胞生物体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因素干扰具有非常关键作用。能够无限增殖
20、原核细胞中具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21、含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有色体、液泡。叶绿体
22、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有ATP产生;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ATP。其余的能量储存在分解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或乳酸中。
23、有氧呼吸过程中H2O既是反应物(第二阶段利用),又是生成物(第三阶段生成),且生成的H2O中的氧全部来源于O2。
24、有H2O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CO2生成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25、通入A瓶的空气中不能含有CO2,以保证使第三个锥形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由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所致
26、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酵母菌将B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CO2是由无氧呼吸产生的。【方法例析】对比实验和对照实验
27、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28、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29、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30、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31、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
32、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33、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重要作用。
34、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35、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36、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37、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38、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39、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40、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细胞全能性。
高一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高一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40句菁华(扩展1)
——高一生物知识点归纳 60句菁华
1、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的减少了一半。
2、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说明染色体具一定的独立性;同源的两个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则不同对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间可进行自由组合。
3、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4、培养基的成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P14
5、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①如何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实验组的培养基中接种要培养的微生物,对照组中的培养基接种等量的蒸馏水(设置空白对照)。②如何证明某选择培养基是否有选择功能:实验组中的培养基用该选择培养基,对照组中培养基用普通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如果普通培养基的菌落数明显大于选择培养基中的数目,则说明该选择培养基有选择功能。
6、如何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培养基中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加入酚红指示剂,如果PH升高,指示剂变红,可初步鉴定该菌能分解尿素。
7、如何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
8、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三组分: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9、固定化酵母细胞时,酵母细胞的活化用蒸馏水;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加热要用小火,或者间断加热;要将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再加入活化的酵母细胞。CaCl2溶液有利于凝胶珠形成稳定的结构。
10、线粒体结构特点:具有双层膜结构,外膜是*滑而连续的界膜,内膜反复延伸折入内部空间,形成嵴。线粒体具有半自主性,腔内有成环状的DNA、少量RNA和核糖体,它们都能自行分化,但是部分蛋白质还要在胞质内合成。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上含有呼吸作用有关的酶。
11、溶酶体结构特点: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断裂产生,单层膜包裹的小泡。功能:是“消化车间”,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病菌。
12、艾弗里实验的结论:DNA是转化因子,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
13、遗传物质应具备的特点:
14、①遗传物质的载体有:染色体、线绿体、叶绿体。
15、过敏:抗体吸附在皮肤,黏膜,血液中的某些细胞表面,再次进入人体后使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
16、水肿:组织液浓度高于血液
17、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丝或星射线周围聚集着很多细胞器这种细胞器物理状态叫线粒体——提供能量
18、基因自由组合时间:简数一次分裂、*作用
19、物理诱导:离心,震动,电刺激
20、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艾滋(*)
21、冬小麦在秋冬低温条件下细胞活动减慢物质消耗减少单细胞内可溶性还原糖的含量明显提高细胞自由水比结合水的比例减少活动减慢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22、红螺菌属于兼性营养型生物,既能自养也能异养
23、青霉菌产生青霉素青霉素能杀死细菌、放线菌杀不死真菌。
24、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25、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26、内质网与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的合成有关,也是蛋白质等的运输通道。
27、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主要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植物细胞分裂时,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28、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质体。
29、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
30、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的细胞器是叶绿体、中心体、液泡。
31、具膜结构的细胞器:单层膜的细胞器有液泡、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双层膜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中心体。
32、膜结构之间的联系;直接联系;内质网向内与外层核膜相连,向外与细胞膜相连,代谢旺盛时,内质网膜与线粒体外膜相连。间接联系:内质网以“出芽”方式形成的小泡,可以和高尔基体融合,高尔基体以同样方式形成的小泡可和细胞膜融合。
33、具有核酸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34、参与细胞分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间期蛋白质的合成)、中心体(中心粒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分裂末期纺锤体的形成有关)、线粒体(为细胞分裂提供能量)。
35、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其原因在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动物和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但动植物的无氧呼吸不能称为发酵。2.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有些原核生物仍可进行有氧呼吸。
36、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对动物可用于维持体温。
37、水稻等植物长期水淹后烂根的原因: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玉米种子烂胚的原因: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38、以上的根据是葡萄糖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方程式,不包括其他有机物质。考点3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其应用1.内因:遗传因素(决定酶的种类和数量)
39、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酵母菌将B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CO2是由无氧呼吸产生的。【方法例析】对比实验和对照实验
40、影响酶作用的因素
4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42、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扁*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结构。含少量的DNA、RNA。在类囊体薄膜(基粒)上有色素和与光合作用光反应有关的酶,是光反应场所;在基质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暗反应有关的酶,是暗反应场所。由圆饼状的囊状结构堆叠而成基粒,增大膜面积。
43、内质网:在结构上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功能:①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②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内质网是蛋白质空间结构形成的场所)
44、核糖体:无膜结构,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是胞外蛋白(即分泌蛋白如消化酶、胰岛素、生长激素、抗体等);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是胞内蛋白(如呼吸氧化酶、血红蛋白等)。
45、液泡:单层膜,成熟的植物有中央大液泡。功能:贮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
46、均有DNA和RNA,且均以DNA为遗传物质。
47、氨基转换作用:氨基酸的氨基转给其他化合物(如:丙酮酸),形成的新的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
48、消化:淀粉经消化后分解成葡萄糖,脂肪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氨基酸。
49、糖类没有N元素要转变成氨基酸,进而形成蛋白质,必须获得N元素,就可以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蛋白质要转化成糖类、脂类就要去掉N元素,通过脱氨基作用。
50、利用实验操作的方法导入新课。
51、传递信息,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胰岛素)
52、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NH2-C-COOH
53、氨基酸数=肽键数+肽链数
54、材料:大肠杆菌
55、基本条件:
56、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57、意义: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58、参与细胞内许多生物化学反应;
59、水是细胞生活的液态环境;
60、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高一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40句菁华(扩展2)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过程:
2、翻译:
3、信使RNA是由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蛋白质是由信使RNA为模板,每三个核苷酸对应一个氨基酸合成的。公式:基因(或DNA)的碱基数目:信使RNA的碱基数目:氨基酸个数=6:3:1;脱氧核苷酸的数目=的基因(或DNA)的碱基数目;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
4、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体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这种现象叫做~。(例如: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内;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
5、区分共生、竞争和捕食关系的图象。a、共生图象:特点是两种生物个体数量为同步变化,二者同生共死;b、捕食图象,特点是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步,先增者先减少,为被捕食者,后增者后减少,为捕食者。被捕食者图象的最高点高于捕食者;c、竞争图象,特点是两种生物开始时个体数量为"同步变化,以后则你死我活。4、决定海洋不同深度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阳光。
6、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
7、生物群落的结构:是指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情况,包括垂直结构和水*结构等方面。
8、水*结构:在水*方向上的分区段现象,就是生物群落的水*结构。如:林地中的植物沿着水*方向分布成不同小群落的现象。
9、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10、海洋生态系统: 整个海洋,类型多,分布各异; 微小浮游植物为主,有大型藻类,各类动物集中于200以上水层,底栖动物适应性特殊。
11、淡水生态系统: 浅水区为水生和沼泽植物,深水区表层为浮游植物,主要有浮游动物、鱼类和底栖动物。
12、抵抗力稳定性:在生物学上就把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称之为抵抗力稳定性。
13、生物圈II号”实验失败说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难以像真正的生物圈那样,长期保持相对稳定,具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4、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抵抗力稳定性较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较低,反之亦然。
15、概念及其反应式
16、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
17、具有核酸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18、能自我复制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19、植物吸水方式有两种:
20、PH值:过酸、过碱使酶失活
21、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病毒(如烟草花叶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此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22、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23、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协调。
24、细胞内水分减少,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25、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26、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C、H、O、N、P、Ca(98%)。
27、无机盐
28、元素组成:由C、H、O 3种元素组成。
29、脂肪的鉴定: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30、元素组成:除C、H、O、N外,大多数蛋白质还含有S
31、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注意有关蛋白质的功能及举例)
32、蛋白质鉴定: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的颜色反应
33、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有支持和保护功能。
34、功能: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35、果蔬保鲜时,采用降低氧浓度、充氮气或降低温度等方法,抑制细胞呼吸,注意要保持一定的湿度。
36、举例:草履虫、蛙的红细胞等。
37、植物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38、细胞凋亡的概念:细胞凋亡是细胞的一种重要的生命活动,是一个主动的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化自行结束生命的过程。也称为细胞程序性死亡。
39、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40、1838—1839年细胞学说
41、有些蛋白质有免疫作用:如抗体。
42、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功能特点是:(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这两条链按反向*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内侧。(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作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3、由于新陈代谢,每天都有一定数量的无机盐从各种途径排出体外,因而必腨通过膳食予以补充。无机盐的代谢可以通过分析血液、头发、尿液或组织中的浓度来判断。在人体内无机盐的作用相互关联。在合适的浓度范围有益于人和动植物的健康,缺乏或过多都能致病,而疾病又影响其代谢,往往增加其消耗量。在我国钙、铁和碘的缺乏较常见。硒、氟等随地球化学环境的不同,既有缺乏病如克山病和大骨节病、龊齿等,又有过多症如氟骨症和硒中毒。
44、孟德尔成功的原因: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现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性状的遗传;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基于对大量数据的分析而提出假说,再设计新的实验来验证。
45、减数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
46、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它们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47、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
48、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既有普遍性,又具有相对性。因为生物生存的`环境不断变化,而生物的遗传具有保守性,不会因为环境变化立即改变其遗传性,因此适应的形成是长期的自然选择的结果。选择作用不会一次到位,更不会造成尽善尽美的选择结果,所以,适应具有相对性。
49、组成细胞的元素
50、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高一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40句菁华(扩展3)
——高一生物知识点归纳 50句菁华
1、培养基的成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P14
2、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3、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将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灭菌;干热灭菌:如玻璃器皿、金属用具等需保持干燥的物品。高压蒸汽灭菌:如培养基的灭菌。
4、活菌计数法就是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个活菌。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板上观察的只是一个菌落。
5、如何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培养基中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加入酚红指示剂,如果PH升高,指示剂变红,可初步鉴定该菌能分解尿素。
6、叶绿体结构特点:具有双层膜。在叶绿体内部存在扁*袋状的膜结构,叫类囊体。类囊体通常是几十个垛叠在一起而成为基粒。类囊体膜上有光合作用的色素,叶绿体基质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叶绿体具有特有环状DNA、少量RNA、核糖体和进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酶,能合成出一部分自己所必需的蛋白质。
7、T2噬菌体:这是一种寄生在大肠杆菌里的病毒。它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存在于头部内的DNA所构成。它侵染细菌时可以产生一大批与亲代噬菌体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8、细胞质遗传: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是遗传物质的载体,且在细胞质内,受细胞质内遗传物质控制的遗传现象。
9、艾弗里实验说明DNA是“转化因子”的原因:将S型细菌中的多糖、蛋白质、脂类和DNA等提取出来,分别与R型细菌进行混合;结果只有DNA与R型细菌进行混合,才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并且的含量越高,转化越有效。
10、尿素是有机物,氨基酸完全氧化分解时产生有机物
11、检测被标记的氨基酸,一般在有蛋白质的地方都能找到,但最先在核糖体处发现放射性
12、除基因突变外其他基因型的改变一般最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时(象交叉互换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自由组合)
13、培养基:物理状态:固体、半固体、液体
14、手语是一钟镅裕?揽渴泳踔惺嗪陀镅灾惺?/SPAN>
15、秋水仙素既能诱导基因突变又能诱导染色体数量加倍(这跟剂量有关)
16、稳定期出现芽胞,可以产生大量的次级代谢产物
17、细菌:凡菌前加杆“杆”、“孤”、“球”、“螺旋”
18、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19、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20、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21、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22、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
23、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24、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25、参与细胞分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间期蛋白质的合成)、中心体(中心粒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分裂末期纺锤体的形成有关)、线粒体(为细胞分裂提供能量)。
26、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有ATP产生;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ATP。其余的能量储存在分解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或乳酸中。
27、有氧呼吸过程中H2O既是反应物(第二阶段利用),又是生成物(第三阶段生成),且生成的H2O中的氧全部来源于O2。
28、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酵母菌将B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CO2是由无氧呼吸产生的。【方法例析】对比实验和对照实验
29、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①如何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实验组的培养基中接种要培养的微生物,对照组中的培养基接种等量的蒸馏水(设置空白对照)。②如何证明某选择培养基是否有选择功能:实验组中的培养基用该选择培养基,对照组中培养基用普通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如果普通培养基的菌落数明显大于选择培养基中的数目,则说明该选择培养基有选择功能。
30、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
31、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
32、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33、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4、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35、细胞以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36、与外界的关系上:每个细胞都要与相邻细胞、而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细胞都要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
37、细胞膜的功能:
38、制备纯净的细胞膜常用的材料:应选用人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原因是:因为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制备的方法:将选取的材料放入清水中,由于细胞内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将吸水涨破,再用离心的方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39、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扁*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结构。含少量的DNA、RNA。在类囊体薄膜(基粒)上有色素和与光合作用光反应有关的酶,是光反应场所;在基质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暗反应有关的酶,是暗反应场所。由圆饼状的囊状结构堆叠而成基粒,增大膜面积。
40、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相同点:①具有双层膜结构②都含少量的DNA和RNA,具有遗传的相对独立性③都能产生ATP,都属于能量转换器。
41、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通过食物获得的氨基酸。它们是甲硫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等8种。
42、唾液含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胃液含胃蛋白酶消化蛋白质;胰液含胰淀粉酶、胰麦芽糖酶、胰脂肪酶、胃蛋白酶(消化淀粉、麦芽糖、脂肪、蛋白质);肠液含肠淀粉酶、肠麦芽糖、肠脂肪酶(消化淀粉、麦芽糖、脂肪、蛋白质)。
43、运输载体(血红蛋白)
44、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NH2-C-COOH
45、过程:①解旋;②合成子链;③形成子代DNA
46、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
47、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48、1680荷兰人列文虎克(A.van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活细胞,观察过原生动物、人类*、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
49、19世纪30年代德国人施莱登(MatthiasJacobSchleiden)、施旺(TheodarSchwann)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这一学说即“细胞学说(CellTheory)”,它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50、水的流动,把营养物质运送到细胞,并把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或直接排出;
高一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40句菁华(扩展4)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
1、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碳在生物群落的各类生物体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并通过生物链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碳循环的形式是CO2
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3、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叫做~。
4、种内关系: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5、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6、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既有普遍性又有相对性。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够影响环境。
7、性别比例:是指雌雄个体数目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8、出生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
9、生物群落: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群落的总和。
10、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重要因素。出生率高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加;出生率低于死亡率,种群密度下降。;出生率与死亡率大体相等,则种群密度不会有大的变动。
1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12、生产者:自养型生物(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及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等)。
13、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来的有机物,所以把它们叫做消费者。消费者属于异养生物。动物中直接以植物为食的草食动物(也叫植食动物)叫做初级消费者;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叫做次级消费者;以小型肉食动物为食的大型肉食动物,叫做三级消费者。
14、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输入能量)。
15、温室效应:大气中CO2越多,对地球上逸散到外层空间的热量的阻碍作用就越大,从而使地球温度升高得越快,这种现象就叫温室效应。
16、抵抗力稳定性:在生物学上就把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称之为抵抗力稳定性。
17、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叫做恢复力稳定性。
18、免疫功能(抗体)
19、蛋白质总的分子量=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缩合反应脱去的水的总分子量
20、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质体。
21、动植物细胞都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22、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核糖体。
23、与细胞渗透吸水能力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是液泡。
24、能自我复制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25、质壁分离产生的条件:
26、细胞代谢的概念: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27、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28、PH值:过酸、过碱使酶失活
29、温度:高温使酶失活。低温降低酶的活性,在适宜温度下酶活性可以恢复。
30、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的去路:氧气用于和[H]生成水
31、细胞核遗传:染色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载体,且染色体在细胞核内,受细胞核内遗传物质控制的遗传现象。
32、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关键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地观察DNA的作用。
33、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
34、细胞核由DNA及蛋白质构成,与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
35、细胞呼吸: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过程
36、叶绿素a
37、水:(1)含量:占细胞总重量的60%-90%,是活细胞中含量是最多的物质。
38、元素组成:主要由C、H、O组成(C/H比例高于糖类),有些还含N、P
39、形成:许多氨基酸分子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CO-NH-)相连而成肽链,多条肽链盘曲折叠形成有功能的蛋白质
40、元素组成:由C、H、O、N、P 5种元素构成
41、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42、总反应式:
43、过程:三个阶段
44、水稻生产中适时的露田和晒田可以改善土壤通气条件,增强水稻根系的细胞呼吸作用。
45、1838—1839年细胞学说
46、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7、减数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在减数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两次。减数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48、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49、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50、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断。
51、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转录。
52、中心法则描述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主要内容是: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传递到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DNA或RNA。
53、修改后的中心法则增加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从RNA流向DNA这两条途径。
54、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碱基含量计算中的应用:①在双链DNA分子中,不互补的两碱基含量之和是相等的,占整个分子碱基总量的50%。②在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中的嘌呤之和与嘧啶之和的比值与其互补链中相应的比值互为倒数。③在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中的不互补的两碱基含量之和的比值(A+T/G+C)与其在互补链中的比值和在整个分子中的比值都是一样的。
55、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来的有机物,所以把它们叫做消费者。消费者属于异养生物。动物中直接以植物为食的草食动物(也叫植食动物)叫做初级消费者;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叫做次级消费者;以小型肉食动物为食的大型肉食动物,叫做三级消费者。
56、运送养料和代谢废物它们可相互转化;代谢旺盛时自由水含量增多,反之,含量减少。
57、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58、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病毒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主要特征:
59、组成细胞的元素
6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与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高一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40句菁华(扩展5)
——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重难点:初步建立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观念,正确将几何条件与代数表示进行转化,定量地研究点与直线、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根据两个独立条件求出直线方程。熟练运用待定系数法。
2、基本要求:理解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意义,利用代数方法判断定点是否在曲线
3、2.1直线与*面*行的判定
4、2.2*面与*面*行的判定
5、两个*面*行的判定定理:一个*面内的两条交直线与另一个*面*行,则这两个*面*行。
6、2.3—2.2.4直线与*面、*面与*面*行的性质
7、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面*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面与此*面的交线与该直线*行。
8、定理:垂直于同一个*面的两条直线*行。
9、Venn图:
10、“相等”关系:A=B(5≥5,且5≤5,则5=5)
11、列举法:如果一个集合是有限集,元素又不太多,常常把集合的所有元素都列举出来,写在花括号“{}”内表示这个集合,例如,由两个元素0,1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0,1}.
12、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3、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分线
14、到两条*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行线*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
15、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16、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17、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18、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19、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20、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21、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22、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
23、对于双曲线y=k/x,若在分母上加减任意一个实数(即y=k/(x±m)m为常数),就相当于将双曲线图象向左或右*移一个单位。(加一个数时向左*移,减一个数时向右*移)
24、知识点集中,概念和定理多:《离散数学》是建立在大量概念之上的逻辑推理学科,概念的理解是我们学习这门学科的核心。不管哪本离散数学教材,都会在每一章节列出若干定义和定理,接着就是这些定义定理的直接应用。掌握、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和定理是学好这门课的关键。要特别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而描述这些联系的则是定理和性质。
25、圆方程
26、算法初步:高考必考内容,5分(选择或填空)2、统计:3、概率:高考必考内容,09年理科占到15分,文科数学占到5分。
27、三角函数:(图像、性质、高中重难点,)必考大题:15---20分,并且经常和其他函数混合起来考查。
28、*面向量:高考不单独命题,易和三角函数、圆锥曲线结合命题。09年理科占到5分,文科占到13分。
29、解三角形:(正、余弦定理、三角恒等变换)高考中理科占到22分左右,文科数学占到13分左右2、数列:高考必考,17---22分3、不等式:(线性规划,听课时易理解,但做题较复杂,应掌握技巧。高考必考5分)不等式不单独命题,一般和函数结合求最值、解集。
30、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31、直线、双曲线、抛物线中的动点问题:动点沿直线、双曲线、抛物线运动,探究是否存在动点构成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或与已知图形相似等问题.
32、根据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对函数进行分段.
33、空间中的*行问题
34、及时了解、掌握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学好高中数学,需要我们从数学思想与方法高度来掌握它。中学数学学习要重点掌握的的数学思想有以上几个:集合与对应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运动思想,转化思想,变换思想。
35、忽视集合元素的三性致误
36、函数的单调区间理解不准致误
37、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判断致误
38、对数列的定义、性质理解错误
39、数列中的最值错误
40、忽视三视图中的实、虚线致误
高一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40句菁华(扩展6)
——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群落水*上研究的问题:课本P71
2、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3、过程
4、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5、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
6、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7、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
8、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9、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10、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11、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2、脂类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等,这些物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
13、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
14、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15、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16、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17、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18、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19、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20、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
21、对生物体来说,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二是为体内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22、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23、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24、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25、判断和推理是动物后天性行为发展的最高级形式,是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也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26、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大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因此对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重要意义。
27、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的减少了一半。
28、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63、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卵。
29、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可以分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胚胎发育是指*卵发育成为幼体。胚后发育是指幼体从卵膜孵化出来或从母体内生出来以后,发育成熟的个体。
30、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遗传物质除DNA以外还有RNA、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1、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3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DNA的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33、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3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5、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36、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基因重组,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这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生物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7、生物的生存受到很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这些生态因素共同构成了生物的生存环境。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38、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无机环境一起,构成了这个星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97、生物圈的形成是地球的理化环境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39、从物质方面来看,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种必需的物质。生物圈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形成的三极结构,接通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经过各种生物多级利用,再分解为无机物重新循环的完整回路。生物圈可以说是一个在物质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这是生物圈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40、基因诱变:物理因素:Χ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生物知识点归纳 60句菁华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 60句菁华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高一生物知识点归纳 60句菁华初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50句菁华生物知识点归纳 50句菁华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高三生物知识点 50句菁华高一生物知识点归纳 50句菁华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 50句菁华初中生物重要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40句菁华初中生物中考知识点的归纳 40句菁华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40句菁华高一生物知识点 40句菁华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高中生物必修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高二生物知识点 40句菁华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 40句菁华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最新总结 40句菁华《基因的本质》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30句菁华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30句菁华中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30句菁华
搞笑新年祝福语 150句菁华企业春节祝福语 100句菁华常用读书的名言警句 100句菁华常用唯美的心情语录摘录 100句菁华思念情人的诗句 100句菁华家风家训勤俭节约名人名言 60句菁华幼儿园小班学生评语 60句菁华毕业祝福赠言 60句菁华社团招新宣传语 60句菁华茶文化的诗句 60句菁华初中生励志名言 50句菁华国庆节老师祝福语 50句菁华女人独立的句子 50句菁华描写心情沉重的句子 50句菁华春季运动会宣传口号 50句菁华最火谷雨节气的句子 50句菁华有哲理的qq个性签名 50句菁华特别甜 50句菁华
表达除夕快乐的祝福语短信摘录 50句菁华通用读书格言摘录 50句菁华闺蜜的唯美句子 50句菁华中秋的古诗 40句菁华伤感爱情网名繁体字 40句菁华低调做人的句子 40句菁华初二家长对孩子的寄语 40句菁华古风的句子祝福 40句菁华圣诞节暖心朋友圈文案 40句菁华开学说说文案搞笑 40句菁华形容心情纠结的句子 40句菁华待人处世的诗句 40句菁华抖音里祝愿的句子 40句菁华最美的生日祝福语 40句菁华永远爱对方的句子 40句菁华物业工程部的岗位职责 40句菁华餐饮宣传标语 40句菁华2020励志酱小短句 30句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