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句子 >

《三字经》全文解释 30句菁华

日期:2022-12-03 00:00:00

1、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2、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3、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4、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5、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6、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7、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

8、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9、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10、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11、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12、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

13、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14、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

15、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16、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17、高祖兴,汉业建。至孝*,王莽篡。

18、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19、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20、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

21、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22、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

23、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24、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25、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26、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27、彼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

28、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29、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30、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三字经》全文解释 30句菁华扩展阅读


《三字经》全文解释 30句菁华(扩展1)

——三字经原文及全文解释 30句菁华

1、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2、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3、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4、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5、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6、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7、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8、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9、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10、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11、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12、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13、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14、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15、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治。

16、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17、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18、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19、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20、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21、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22、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23、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24、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25、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26、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27、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28、彼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

29、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

30、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三字经》全文解释 30句菁华(扩展2)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 30句菁华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2、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3、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4、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5、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6、古九州,今改制。称行省,三十五。

7、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8、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9、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10、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11、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12、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

13、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14、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15、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16、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17、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18、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19、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20、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21、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22、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23、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24、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

25、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26、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27、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28、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29、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30、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三字经》全文解释 30句菁华(扩展3)

——三字经全文解释 30句菁华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2、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3、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5、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6、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7、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8、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9、曰*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10、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11、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

12、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治。

13、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14、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15、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16、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17、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18、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19、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20、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21、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

22、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

23、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24、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25、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26、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27、彼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

28、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29、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

30、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三字经》全文解释 30句菁华(扩展4)

——简约昵称三字女 50句菁华

1、套路わ深

2、∴旧城ぷ凉

3、空回首

4、丁香园

5、心动你

6、橘子猫

7、长发女

8、千叶の殇

9、溺于ぱ情

10、自由と人

11、旧人序

12、陌浮ば生

13、再不见

14、清笑歌

15、こ颜ゅ若惜☆

16、喵小咪(+﹏+)~

17、囍如初

18、未命る名

19、止于心

20、温柔心

21、软心人

22、撩人心

23、薄荷心

24、赋流云

25、讨你欢

26、爱做梦。

27、无情人

28、当局者

29、几人れ留

30、冷液习

31、旧韶光丶

32、花海泪。

33、你老鼠

34、爱太累丶

35、趋心纪 い

36、无所谓

37、优涵绫

38、鱼罐头 い

39、凄寒注。

40、女青年﹌

41、小酒窝

42、青子衿

43、怀中猫

44、沫雨熙

45、红尘醉

46、月盈则

47、红颜醉

48、薄荷凉

49、怎言笑

50、若嫣然


《三字经》全文解释 30句菁华(扩展5)

——简约昵称三字男 40句菁华

1、时光陌

2、╮旧照片

3、达布啊i

4、笑尽事

5、怎倜傥

6、青到白

7、歪果仁

8、难忘怀ˉ

9、忆旧时

10、ˉ逞英雄

11、终泪别

12、成长中

13、手放开

14、烈火歌

15、望人非

16、咽沧桑

17、孤心冷。

18、已过期

19、遗忘路

20、终如初

21、千劫尘

22、忙着老

23、高傲旳つ

24、单人心

25、揽清幽

26、丹青眷

27、つ我的爱

28、玩不恭

29、怪小姐

30、韩以安。

31、岚荼盛

32、听风吹

33、毁他;

34、我们。

35、烂脾气

36、主心骨

37、落脚点

38、浅淡℡

39、无足鸟

40、陌上花


《三字经》全文解释 30句菁华(扩展6)

——道德经名句及解释 40句菁华

1、报怨以德。

2、解释:国家小,民众少。

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4、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5、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7、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

8、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9、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10、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11、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2、解释: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也下不到一整天。

1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4、解释:天下最柔弱的物质,能克制天下最坚硬的物质。

15、解释:天道就像一张巨大的网,虽然疏松却不失一切。

16、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7、解释:**清明,民众就淳朴;**苛酷,民众就狡诈。

18、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19、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20、解释:宁静胜过浮躁,寒冷胜过酷热。保持宁静无为才能治理天下。

21、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22、解释:懂得知足,才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才不会遇到危险。

23、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24、解释:以天道自然法则治理国家,以出奇制胜的方法用兵打仗,以自然无为的意境赢得天下。

25、解释:人活着时身体是柔软的,死了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嫩的,死了就变得干硬枯槁了。

26、解释:有的版本为“多言数穷”。意思是多说无益,言多必失,还不如保持静默。

27、解释:合抱的大树,是由小树苗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由累积的泥土筑起的;千里的远行,是从第一步开始的。

28、解释:无论受到宠爱或受到侮辱,都要把它当成重大的事情,重视起来,敏锐地觉察其中的危险和机遇,而不得意或沮丧。

29、解释: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弱的地位;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淡的地位;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的地位。

30、解释: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而能够战胜坚硬的,没有比水更厉害的了。弱能胜强,柔能克刚,天下没人不懂,却不去实行。

31、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32、解释:不固执己见,才能看得分明;不自以为是,才能是非昭彰;不用自我夸耀,别人也会认同你的功劳;不自高自大,才能保持长久。

33、解释:最大的善就应当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与万物交融,而不与之争夺;水只停留在众人不喜欢的低洼之处,所以水性最接近于道。

34、解释:祸常倚藏在福之中,福也常隐藏着祸根。指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的结果。

35、解释:有与无相互滋生,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相比较而显现,高与下相互依存,声音音律的相互应和而成曲调,前与后相互联接而成顺序。

36、解释:自古以来,凡是得到道的都发生了变化天得道而明亮,地得道而宁静,神得道而灵验,河谷得道而充盈,万物得道而生长,统治者得道而成为天下的首领。

37、解释:名声与生命哪一个更重要?生命与利益哪一个更可贵?得到的与失去的,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的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过分聚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

38、解释: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大型的器物往往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制作完成;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伟大的形象,往往形成于无形。大道隐藏在无名的事物之中。

39、解释:对于善良的人,我善待于他;对于不善良的人,我也用善心待他,这样就可以使人向善。对于诚信的人,我用诚信待他;对不诚信的人,我也用诚信待他,这样可以使人诚实守信。

40、解释:天地无所谓仁慈不仁慈,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样*等;圣人也无所谓仁慈不仁慈,他对待百姓也像对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样,任凭百姓自生自灭。


《三字经》全文解释 30句菁华(扩展7)

——三字俗语 30句菁华

1、【哈巴狗】趋炎附势,百依百顺的人。

2、【孺子牛】鞠躬尽瘁、为民造福的人。

3、【地头蛇】强横无赖,称霸一方的人。

4、【露马脚】比喻无意中暴露出隐蔽的真相。据传,明太祖朱元璋年轻时与一位也是*民出身的马姑娘结了婚。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念马氏辅佐有功,封她为明朝的第一位皇后。当时以“三寸金莲”为美,而马氏却长着一双未经缠过的“大足”。马氏为自己脚大而深感不安,在人前从来不将脚伸出裙外。一天,马氏游兴大发,乘坐大轿走上街头。有大胆者偷瞧,正巧一阵大风将轿帘掀起一角,马氏搁在踏板上的两只大脚赫然入目。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顿时轰动了整个京城。从此,“马脚”一词流传于世。

5、【破天荒】旧时文人常用来表示突然得志扬名。现在用来指从未有过或第一次出现的新鲜事。出自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第四卷:“唐荆州衣冠薮泽,每岁解送举人,多不成名,号日天荒解。刘蜕舍人以荆解及第,号为‘破天荒’。”“天荒”本指混沌未开的原始状态。唐朝年间,荆南地区参加京城会试的考生,很多年竟没有一个考中。于是人们称荆南地区为“天荒”,把那里的考生称为“天荒解”。唐宣宗大中四年,荆南考生刘锐终于金榜题名,破了“天荒”。当时,魏国公崔弦镇守荆南,写信表示祝贺,并赠他70万“破天荒”钱。刘锐不肯接受崔弦所赠之钱,在给崔弦的回信中说:“五十年来,自是人废;一千里外,岂曰天荒。”

6、【贱骨头】指不自尊、不知羞耻或不知好歹的人。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9回:“人太生娇俏了,可知心就嫉妒。凤丫头倒好意待他,他倒这样争锋吃醋的。可是个贱骨头。”

7、【打擂台】参加摆擂台者的比武。比喻相互竞赛。擂台:比武而专设的台子。出自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那泰安山神州庙,有一等打擂台赌本事的,要与人厮打。”

8、【半瓶醋】比喻对某一门知识只是一知半解却好在人前卖弄的人。出自《古今杂剧·无名氏〈司马相如题桥记〉》:“如今那街上常人,粗读几句书,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

9、【并头莲】并排地长在同一茎上的两朵莲花。比喻恩爱的夫妻。又作“并蒂莲”。蒂:花或瓜果跟茎连接的部分。出自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池畔分开并蒂莲,可堪间阻又经年。”

10、【打圆场】调解纠纷,从中说和,使几方面都能接受,从而使僵局缓和下来。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一回:“亏得和尚打圆场,好容易才把那女人劝下的,所以同了他来。”

11、【单相思】男女之间只有单方面的爱恋思慕。也比喻双方中只有一方有愿望或热情。出自明·高濂《玉簪记·村郎闹会》:“只见些花落东风点绿苔,佩环声,归仙宅,单相思今空害。”

12、【满堂红】比喻各方面都取得好成绩或到处都很兴旺。明·洪楩《清*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红纸牌儿在当中,点着几对满堂红。”

13、【迷魂汤】比喻迷惑人的语言或行为。出自《全元散曲·点绛唇·赠妓》:“使了些巧心机,那里有真情实意。迷魂汤滋味美,纸汤瓶热火猥。”

14、【忘年交】即不拘年岁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朋友。同“忘年之好”。出自《南史·何逊传》:“逊字仲言,八岁能赋诗,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

15、【眼中钉】比喻心中最厌恶、最痛恨的人。出自《新五代史·赵在礼传》:“在礼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罢去,宋人喜而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

16、【壁上观】比喻坐观胜负而不帮助任何一方。壁:营垒。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17、【步后尘】后尘:走路时扬起的尘土。指跟在别人后面追随模仿。出自明屠隆《昙花记讨贼立功》:“副帅好当前队,老夫愿步后尘。”

18、糊涂虫:指糊里糊涂,不明事理的人。

19、落水狗:指失势的坏人。

20、癞皮狗:指死皮赖脸,卑鄙无耻的人。

21、笑面虎:指外表和善,心地凶残的人。

22、狐狸精:指专事迷惑人的女人。

23、三脚猫:指技艺不精,一知半解的人。

24、出头鸟:指表现突出,才能出众的人。

25、孺子牛:指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

26、丧家犬:指失去靠山,到处乱窜的人。

27、地头蛇:指独霸一方,欺压人民的人。

28、丑小鸭:指外表丑陋,实际大有前途的人。

29、夜猫子:指喜欢晚睡,深夜工作的人。

30、通俗流行并已定型的语句。《汉书·路温舒传》:"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老残游记》第十三回:"既是没才的这们少,俗语说的好,'物以稀为贵',岂不是没才的到成了宝贝了吗?"丁玲《一九三一年春上海》之一:"那是因为'主贤客来勤'。萧云几乎说出这句俗语来。"


《三字经》全文解释 30句菁华(扩展8)

——三字的谚语 30句菁华

1、打先锋:比喻带头奋进。

2、鸡毛店:条件差的客店。

3、万花筒:引人入胜的事物。

4、下台阶:(设法)摆脱困境。

5、台柱子:比喻集体中的骨干。

6、开洋荤:经历某种新奇事情。

7、解扣子:比喻解开思想疙瘩。

8、通关节:暗中**有权名人。

9、八辈子:形容时间久、程度深。

10、打圆场:调解纠纷,缓和矛盾。

11、打头阵:比喻冲在前面带头干。

12、鸿门宴:喻指加害客人的宴会。

13、挡箭牌:比喻推托或掩饰的借口。

14、画圆圈:不深入实际的官僚作风。

15、大熔炉:锻炼思想情操性情的环境。

16、满堂红:形容全面胜利或到处兴旺。

17、泡病号:小病大养或闹情绪长期歇假。

18、对台戏:比喻双方竞争的同类工作或事情。

19、活菩萨:比喻心肠慈善、救苦、救难的人。

20、卷铺盖:比喻被解雇或辞职,离开工作地点。

21、抬轿子:比喻为别人的利益奔走效劳或奉承吹捧。

22、红眼病:羡慕别人有名或有利而心怀忌妒的毛病。

23、唱高调:说不切实际的漂亮话;说得好听而不去行动。

24、炒鱿鱼:鱿鱼一炒就卷起来,像是卷铺盖,比喻解雇。

25、踢皮球:比喻互相推诿,把应该解决的事情推给别人。

26、鬼门关:迷信传说中的阴阳交界的关口,比喻凶险的地方。

27、过干瘾:形容个人的欲望表面上接触了,实际上没有得到满足。

28、试金石:比喻可行的考验人的方法,也指对事物的检验方法和依据。

29、跑龙套: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或专做跑腿、服务性工作;或起次要作用,充当配角。

30、炒冷饭(也说“抄现饭”):比喻重复已经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没有新内容。


《三字经》全文解释 30句菁华(扩展9)

——三字经全文带拼音和含义解释 30句菁华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2、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3、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4、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5、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6、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

7、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8、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9、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10、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11、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12、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13、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14、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15、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16、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17、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18、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19、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20、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21、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22、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23、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24、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25、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

26、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27、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28、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29、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30、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


《三字经》全文解释 30句菁华(扩展10)

——三字的歇后语 30句菁华

1、尾牙鸡——找路走

2、吃了扁担——横了心

3、打破砂锅——问到底

4、牛进鼠洞——行不通

5、狗撩帘子——嘴挑着

6、猴吃辣角——直眼了

7、猴子吃枣——不吐核

8、老鼠看天——小见识

9、耗子窟窿——填不满

10、蠓叮牛角——不知忝

11、金刚倒地——一摊泥

12、下雨天泼街——假积极

13、二猴赶眼儿——心火了

14、人秋的高梁——老来红

15、免子当牛使——乱套了

16、大树的尖子——顶上的

17、大虫看水车——群群转

18、春天的蜜蜂——闲不住

19、水里的鸭子——嘴壳硬

20、沙锅炖牛头——盛不下

21、灯草套牯牛——动不得

22、烂脚巴鸭子——歇了吧

23、烧屋赶老鼠——不合算

24、牛蹄子两瓣——合不拢

25、猴子摘磁瓶——顺杆爬

26、老鼠钻牛角——步步紧

27、过年猪发瘟——顺头路

28、隔年的黄历——翻不得

29、黄牛的尾巴——两边摆

30、山羊头上的肉——没多少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