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句子 >

《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 30句菁华

日期:2022-12-03 00:00:00

1、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2、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3、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4、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5、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6、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现能

7、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8、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9、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10、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11、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12、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13、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14、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15、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16、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17、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18、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19、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20、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21、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22、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23、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24、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25、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26、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27、宽为限 紧用功 功夫到 滞塞通

28、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29、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30、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 30句菁华扩展阅读


《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 30句菁华(扩展1)

——《弟子规》全文译文 40句菁华

1、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2、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3、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4、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5、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6、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7、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8、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9、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10、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11、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12、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13、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14、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15、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16、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17、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18、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19、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20、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21、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22、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23、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24、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25、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26、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27、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28、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29、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30、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31、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32、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33、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34、宽为限 紧用功 功夫到 滞塞通

35、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36、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37、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38、参赛形式以诵读为主,也可辅以伴奏等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但要注意,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

39、表情:形体语言得当,表情自然大方,诵读形式有创意。(2分)

40、脱稿:(2分)。


《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 30句菁华(扩展2)

——《弟子规》完整篇及解释 30句菁华

1、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2、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3、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4、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5、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6、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7、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8、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9、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10、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11、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12、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13、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14、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15、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16、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17、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18、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19、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20、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21、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22、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23、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24、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25、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稀

26、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27、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28、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29、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30、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 30句菁华(扩展3)

——《三字经》与《弟子规》 30句菁华

1、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2、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3、古九州,今改制。称行省,三十五。

4、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5、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6、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7、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8、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9、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10、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

11、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12、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13、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14、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15、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16、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

17、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治。

18、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19、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20、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21、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22、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23、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24、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25、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26、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27、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28、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29、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

30、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 30句菁华(扩展4)

——*成语大会成语及解释 60句菁华

1、一石二鸟: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北史·长孙晟传》

2、气吞山河:背楚投汉,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

3、琳琅满目:顷复承赐尊集,展卷一读,琳琅满目——清·陆陇其《与陈霭公书》

4、苦心孤诣:今且勿以意匠之独运者言之,且勿以苦心孤诣戛戛独造者言之,公且以效古之作若规仿格调者言之——清·翁方纲《复初斋文集·格调论》

5、金兰之契: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嗅如兰——《周易·系辞上》

6、烘云托月:而先写张生者,所谓画家烘云托月之秘法——《金圣叹批西厢记》

7、蓬头垢面: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何必蓬头垢面,然后为贤——《魏书·封轨传》

8、任重道远: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春秋·孔子《论语·泰伯》

9、良药苦口:孔子曰:良药苦于口,利于病;忠言逆于耳,利于行——《孔子家语》

10、天各一方:良友远别离,各在天一方——西汉·苏武《古诗四首》

11、左右逢源: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下》

12、从善如流:楚师之还也,晋侵沈,沈获子揖。初从知、范、韩也。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左传·成公八年》

13、先入为主:威逼下观览古戒,反复参考,无以先入之语为主——东汉·班固《汉书·息夫躬传》

14、不言而喻: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声色也;晬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

15、自惭形秽:骠骑王武子,是卫玠之舅,隽爽有风姿,见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16、中西合璧:比喻由*和西洋的精华组合成的美好事物。

17、扫地出门:清理杂物,扫出家门。比喻把一切事务处理完毕。

18、煞费苦心:指费尽心思。

19、横眉立目:形容人强横、凶狠、愤怒等的神情。

20、整装待发:整理行装,等待出发。

21、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22、春色满园:春天的景色充满了整个花园。形容春天万物欣欣向荣的景象。

23、丝丝入扣:织布时经线都从筘齿间穿过。形容细致准确。多用于指文章写作或艺术表演等。

24、如日中天:像太阳运行到正午。形容事物正发展到最兴盛的阶段。

25、置若罔闻:形容不加理睬。

26、义气相投:秉性一致,志趣相合。

27、处变不惊:处于变故和变乱之中,能够沉着应付,一点也不惊慌。

28、胸无宿物:指为人坦诚,没有成见。

29、终南捷径:借指求取名利或官职的最佳途径。也泛指达到目的的捷径。

30、知遇之恩:指受到赏识重用的恩德。

31、【半天朱霞】半天:空中;朱:红色。半空中的红霞。比喻人品高尚,超凡脱俗。

32、【大德必寿】指高尚品德的人受命于天,必然会享高寿,以造福众人。

33、【德高毁来】品德高尚却招来毁谤。形容坏人总是嫉妒和毁谤品行高尚的人。

34、【德高望重】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35、【大雅君子】大雅:对品德高尚,才学优异者的赞词。君子:泛指有才德的人。指有才德的人。

36、【高风峻节】高风:纯洁清高的风格;峻节:坚定不移的节操。形容高尚坚贞的风骨节操。

37、【高节迈俗】高节:高尚的气节;迈俗:脱俗,超俗。气节高尚,超脱世俗。

38、【高人雅致】雅致:高雅的情趣。指品格高尚之人的优雅情趣。

39、【啼饥号寒】啼:哭;号:叫。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40、【天寒地冻】形容天气极为寒冷。

41、【风刀霜剑】寒风象刀,严霜象剑。形容气候寒冷,刺人肌肤。也比喻恶劣的环境。

42、【春寒料峭】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43、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44、耳熟能详:听得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45、耳提面命 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

46、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为对的去做。

47、功败垂成:在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多含惋惜意)

48、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49、鬼斧神工:形容技艺的精巧,似非人工之能为。(形容人工技艺的精巧)

50、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汗牛,牛累得出了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51、皓首穷经:皓首,白头,钻研经典到老

52、狼奔豕突:狼和猪东奔西跑。比喻成群的坏人乱窜乱撞。(贬)

53、目无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十分纯熟的地步。(褒义词)

54、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55、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 无缺。

56、如坐春风: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教育和感 化。

57、茹毛饮血: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

58、塞翁失马: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

59、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60、三足鼎立:比喻三方面的势力对峙。


《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 30句菁华(扩展5)

——*成语大会成语及解释 50句菁华

1、远见卓识:解缙之才,有类东方朔,然远见卓识,朔不及也——名·焦靖《玉堂丛话·调护》

2、徇私舞弊:谁想这伙官员,贪滥无厌,徇私作弊,克减酒肉——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三回》

3、虚怀若谷: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春秋·老子《道德经》

4、瑕不掩瑜: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西汉·戴圣《礼记·聘义》

5、一曝十寒:虽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上》

6、暴殄天物: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天民——《尚书·武成》

7、建功立业:二主数子之所以威震四海,布德生民,建功立业,流名百世者,唯人事之尽而,无天道之学焉——汉·仲长统《昌言》

8、蓬头垢面: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何必蓬头垢面,然后为贤——《魏书·封轨传》

9、明日黄花: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10、靡靡之音:乃召师涓,令坐师旷之旁,援琴鼓之,未终。师旷抚止之曰:此亡国之声,不可遂也。*公曰:此道奚出?师旷曰: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战国·韩非《韩非子·十过》

11、左右逢源: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下》

12、拾人牙慧: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13、如芒在背: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

14、不言而喻: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声色也;晬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

15、自惭形秽:骠骑王武子,是卫玠之舅,隽爽有风姿,见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16、中西合璧:比喻由*和西洋的精华组合成的美好事物。

17、扫地出门:清理杂物,扫出家门。比喻把一切事务处理完毕。

18、醉生梦死:指糊里糊涂地生活,像在酒醉和睡梦之中一样。

19、郑重其事:形容对事情的态度严肃认真。

20、座无虚席:座位没有空着。形容观众、听众、来宾等非常多。

21、倚老卖老:仗着年纪大,卖弄老资格,小视别人。

22、纵横驰骋:形容作战英勇,所向无敌。

23、寿终正寝:指老人安然死在家中。也比喻事物的消亡。

24、先见之明:指预先事物发展趋势的眼力。

25、肺腑之言:指发自真心的真诚的话。

26、避人耳目:避开别人的耳朵和眼睛。指偷偷地进行,不让别人知道。

27、相机行事:观察时机,灵活办事。

28、听而不闻:听了但没有听进去。形容不关心,不重视。

29、倾箱倒箧:把箱子里的东西全部倒出来。多指尽其所有。

30、同室操戈:自家人动刀动枪。指兄弟自相残杀。也泛指内部争斗。

31、偃旗息鼓:放倒军旗,停止击鼓。指军队隐蔽行动不暴露目标。也指军队停止战斗。

32、【冰壑玉壶】壑:深沟。像冰那样清澈的深山沟里的水,盛在晶莹的玉壶里。比喻人节操高尚,品性高洁。

33、【百世之师】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34、【不同流俗】流俗:流行的习俗。与世俗习气不同。形容品德高尚。

35、【高山仰止】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36、【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37、耳熟能详:听得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38、耳提面命 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

39、方枘圆凿 形容格格不入

40、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为对的去做。

41、孤注一掷:把所有的钱一下子投做赌注,企图最后得胜。比喻在危急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

42、瓜田李下 经过瓜田,不弯下身来提鞋,免得人家怀疑摘瓜;走过李树下面,不举起手来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43、光天化日:比喻大家看得很清楚的地方。

44、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汗牛,牛累得出了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45、荒诞不经:不经,不正常的。虚妄离奇,不合正理。

46、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47、临渊羡鱼 比喻只有愿望,不去实干,就无济于事

48、人心不古:今人的心地不如古人淳厚。多用以感叹世风浅薄。

49、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了出来。

50、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践。体,行。


《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 30句菁华(扩展6)

——由于的解释及造句 40句菁华

1、由于他不断的插话,我无法把想说的话都说出来。

2、由于战争负债减轻,这个国家的经济很快发展起来。

3、由于大公司的竞争,他的生意陷入了困境。

4、由于煤炭逐渐被石油所代替,因此煤炭工业正在衰落。

5、这次车祸据说是由于疏忽造成的。

6、该契约由于一人系被迫签字而无效。

7、由于报酬低,该城市雇用得到的临时工程师就更少了。

8、由于病的加重使他变得虚弱了。

9、由于一股猛烈的侧风,船倾斜着航行。

10、许多学生发生这种错误是由于母语的干扰。

11、这个计划由于缺乏资金而失败。

12、由于游戏过于复杂,我无心再玩。

13、由于娱乐界的潜规则,很多明星一失足成千古恨。

14、由于意见上的不统一,我们只好分道扬镳了。

15、由于缺乏营养,他逐渐消瘦。

16、在大公司内部,由于权力的变化,大公司本身的行为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17、我由于这一次的幸运而狂喜。

18、由于无知和迷信,他们无法得到现代医学的好处。

19、由于这一错误,当时他的上司们对他都不高兴。

20、他由于没有仔细检查,考试没得一百分,很惋惜地说,下次一定认真。

21、那座古老的宙宇由于维护不好屋顶塌了下来。

22、由于创作的乐趣,我感到满足和欢欣。

23、这不仅是由于条纹稀疏。

24、由于想尽各种办法都没能救出他的弟弟,他只好坐在那里胡思乱想起来。

25、今天由于下大雨,所以运动会只好临时取消了。

26、由于妈妈不在家,没人做饭,我只好出去吃了。

27、由于今天天气不好,我只好改天再去放风筝了。

28、由于我学习不怎么好,只好比別人多用一些功。

29、由于今天妈妈生病,我只好在家里陪她。

30、由于今天下雨,运动会只好推迟到明天了。

31、由于天下起雨来 ,我们只好回了家。

32、由于路上没有车了,我只好走着回家。

33、由于下着倾盆大雨,我只好放弃了去公园的计划。

34、由于学习努力认真,因此他拿到“三好学生”的称号。

35、由于它们属于幼虫阶段,因此它们吃桑叶的速度很慢。

36、我很感谢他,由于他帮助了我。我一直都努力学习,因此取得了好成绩。

37、由于娱乐界的潜规则,因此很多明星一失足成千古恨。

38、这个小镇叫做伊丽莎白镇,据说由于伊丽莎白女王来过这儿,因此得名。

39、由于我们对光的折射率不同,因此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40、由于我是个活泼类型的人,因此喜欢明亮的色调。


《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 30句菁华(扩展7)

——道家经典名句及解释 40句菁华

1、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2、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

3、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4、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5、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6、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7、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8、译文:狂风刮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9、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10、译文: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11、译文:利用物而不受制于物,那么怎么可能会受牵累呢!

12、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13、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4、译文:知识少的不了解知识多的,年寿短的,不了解年寿长的。

15、译文: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可以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间自由驰骋。

16、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17、译文: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物质可无限分割。

18、译文:天地无所偏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19、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0、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21、译文:所以说,恬淡、寂寞、虚无、无为,这是天地的本原和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

22、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23、译文:古代的人,随外物变化而内心保持不变;现在的人,内心多变而不能随外物变化。

24、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25、译文:君子之间的交情,淡薄如水,而小人之间的交情,看上去甘甜如酒。真朋友不言利。

2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27、译文: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28、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29、译文:大自然的规律,利于万物而不加害万物。圣人所遵从的原则,是给天下人带来好处但却不与之争利。

30、译文:泉水干涸,鱼儿困在陆地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湿润求得生存,(此时此境)却不如彼此不相识,各自畅游于江湖。

31、译文: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叫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32、译文:无为,就能够利用天下,而感到闲暇有余;有为,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以虚无、自然、无为,阐释无为之治。

33、译文: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

34、译文:让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满意于他们的*凡生活。国与国之间相互得见,鸡犬之声相互听得见,而人民从生到死,也互不往来。

35、译文: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能攻坚*的力量没有能胜过水的。没有别的东西能改变它、代替它。弱能胜强,柔能胜刚,天下没有不懂,却不能实现。

36、译文: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

37、译文:野鸭的腿虽短,如果给它接上一段,它就会痛苦;仙鹤的腿虽然长,如果给他截去一段,它就会悲伤。说明强以为之,必然造成不幸和痛苦。成语鹤长凫短、断鹤续凫都出自这里。

38、译文:有了机械,就会产生机巧之事;有了机巧之事,就会产生机巧之心;机巧之心放在胸中,就会破坏纯白的品质。不具备纯白的品质,就会心神不定,心神不定的人,就会被道所抛弃。功利机巧的确是坏事害人的东西。

39、译文:天下的人都仅仅知道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都仅仅知道以善为善,这就是恶了。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互为比较,高和下互为方向,声响和回音相呼应,前边与后边相伴随。此乃常情,故曰恒也。

40、译文:人们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当作神奇,把自己厌恶的东西当作臭腐;然而臭腐可以变化为神奇,神奇也可以变化为臭腐。所以说:"整个天下不过是一种气罢了。"对立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成语"化腐朽为神奇"源出于此。


《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 30句菁华(扩展8)

——三字经朗读及解释 30句菁华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2、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3、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4、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5、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6、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7、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8、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9、曰*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10、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11、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治。

12、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13、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14、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15、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16、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17、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

18、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19、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20、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21、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

22、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

23、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24、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25、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26、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27、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28、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29、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30、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