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名言 >

书法励志名言 30句菁华

日期:2022-12-03 00:00:00

1、天生我才必有用。

2、字怕练,马怕骑。

3、人看从小,马看踢蹄。

4、龙威虎振,剑拔弩张。

5、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量!

6、十个钱要花,一个钱要省。

7、恒心是达到目的地的捷径。

8、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9、欲得真学问,须下苦工夫。

10、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11、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

12、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13、成功决不容易,还要加倍努力!

14、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

15、书山有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6、一个不敌两人计,三人合唱二台戏。

1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8、泉水,奋斗之越曲折,心灵越纯洁。

19、要想飞,就得追;要成功,努力干。

20、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21、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

22、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

23、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

24、目标不是都能达到的,但它可以作为瞄准点。

25、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26、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

27、知识象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人。

28、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

29、没有激流就称不上勇进,没有山峰则谈不上攀登。

30、自己打败自己的失败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书法励志名言 30句菁华扩展阅读


书法励志名言 30句菁华(扩展1)

——书法的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2、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3、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4、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

5、初学临书,先求形似,间架未善,遑言笔妙。

6、学楷宜由唐而晋,隶则非汉不可。

7、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藉笔以达之,方能神似。

8、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自能一气相生矣。

9、熟能生巧,凡事皆然。书未熟而专事离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10、一人传虚,百人传实。

11、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12、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13、诚实人说的话,像他的抵押品那样可靠。——塞万提斯

14、一手捉不住两条鱼,一眼看不清两行书。

15、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16、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17、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约翰·雷

18、大欺小,不公道;大帮小,呱呱叫。

19、不认识痛苦,就不是一条好汉。 ——雨 果

20、善良——这是天才者的伟大品质之一。——安格尔

21、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22、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23、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24、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25、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谨

26、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27、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韩渥

28、叫人不蚀本,舌头打个滚。

29、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项穆《书法雅言》

30、道德确实不是指导人们如何使自己幸福的教条,而是指导人们如何配享有幸福的学说。——康德,德国哲学家

31、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 ——巴尔扎克

32、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范温

33、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朝梁皇帝萧衍

34、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刘熙载《艺概》

35、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学书自成家说》

36、怒猊抉五,渴骥奔泉。——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新唐书·徐浩传》

37、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38、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

39、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仓颉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称书,遗迹石鼓。

40、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


书法励志名言 30句菁华(扩展2)

——励志书法名言 40句菁华

1、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朝梁皇帝萧衍

2、疾风吹劲草,烈火炼真金;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锋自磨砺出,玉乃雕琢成;人而不苦练,焉能艺精深。——李铎

3、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朱文长《续书断》

4、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刘熙载《艺概》

5、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6、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7、诚实人说的话,像他的抵押品那样可靠。——塞万提斯

8、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

9、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10、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11、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约翰·雷

12、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13、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14、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15、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16、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 ——华盛顿

17、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

18、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19、昔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自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

20、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书亦如之。

21、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

22、握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23、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24、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直,不宜倾欹。

25、工夫深,结体自稳;天姿好,落笔便超。

26、怒猊抉五,渴骥奔泉。——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新唐书·徐浩传》

27、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28、意在笔前,然后作字。——东晋书法家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

29、字无百日功。

30、心正则笔正。——北宋文学家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

31、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仓颉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称书,遗迹石鼓。——唐代书法家张怀瓘《书断》

32、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以右军书数种赠丘十四》

33、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书谱》

34、疾风吹劲草,烈火炼真金;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锋自磨砺出,玉乃雕琢成;人而不苦练,焉能艺精深。——李铎

35、笔秃千管,墨磨万锭(宋·苏轼、

36、认真写字快乐无穷,用心做事精彩一生。

37、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刘熙载《艺概》

38、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唐代诗人韩偓《草书屏风》

39、老夫之书,本无法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山谷文集》

40、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张彦远


书法励志名言 30句菁华(扩展3)

——书法名言名句大全 30句菁华

1、书肇于自然。

2、婉若银钩,源若惊鸾。

3、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4、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5、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6、书中有画,画中亦有书。

7、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8、翰墨之美,多以身后腾声。

9、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10、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

11、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12、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13、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

14、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15、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

16、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

17、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

18、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

19、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20、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

21、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

22、夫马,筋多肉少为上,肉多筋少为下;书亦如之,皆欲骨内相称,神貌洽然。

23、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

24、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

25、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

26、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

27、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28、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

29、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

30、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


书法励志名言 30句菁华(扩展4)

——书法爱国诗句 40句菁华

1、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李白

2、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杜甫

3、赤心事上,忧国如家。——韩愈

4、以国家之务为己任。——韩愈

5、专利国家,不为身谋。——司马光

6、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

7、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

8、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屈原

9、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10、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曹植

11、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

12、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照

13、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14、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其然。——崔颢

15、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16、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屈原《国殇》

17、归老宁无五亩田,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1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19、国破山河落照红。——朱敦儒《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20、*亦有限,列国自有疆。——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21、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王维《少年行四首》

22、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王守仁《元夕二首》

23、歌钟旋可望,衽席岂难行。——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2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25、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26、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7、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8、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陈陶《陇西行》

29、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范成大《州桥》

30、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31、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曹植《怨歌行》

32、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严遂成《乌江项王庙》

33、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34、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韦庄《台城》

35、莫避春阴上马迟。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36、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詹玉《醉蓬莱归故山》

37、鹦鹉殊姿致,鸾皇得比肩。胡皓《同蔡孚起居咏鹦鹉》

38、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

39、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40、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于谦《岳忠武王祠》


书法励志名言 30句菁华(扩展5)

——书法家的人生格言 30句菁华

1、  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

2、  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唐.张彦远

3、  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清.刘熙载

4、  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得志不如得道。)——唐.孙过庭

5、  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清.朱和羹

6、  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唐.虞世南《笔髓论》

7、  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 ——东汉.赵壹《非草书》

8、  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 ——元.陈绎曾《翰林要诀》

9、  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 ——苏轼《书论》

10、  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著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11、  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明.项穆《雅言》

12、  麓台云:画不师古,如夜行无烛,便无入路。故初学必以临古为先。清.秦祖永《绘事津梁》

13、  学书须步趋古人,勿依傍时人。学古人须得其神骨,勿徒其貌似。清.梁谳《*书贴》

14、  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北宋.米芾《海岳名言》

15、  故凡得名迹,一望而知为何者,而通篇意气归于本者,真迹也。一望知为何之书,细求以本所习前人法而不见者,仿书也。清.包世臣《安吴论书》

16、  凡临古人始必求其似,久久剥换,遗貌取神。清.王淑《论书滕语》

17、  临摹用工,是学书大要,然必先求古人意指,次究用笔,后像行体。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18、  临摹古人不在对临,而在神会,目意所结,一尘不入,似而不似,不容思议。明.沈灏〈画尘〉

19、  学书一字一笔须从古贴中来,否则无本。早矜脱化,必规矩,初宗一,精深有得。继采诸美,变动弗拘。斯为不掩性情,自辟门经。清.梁谳《学书论》

20、  若但株守一而摹之,久之必生一种习气,甚或至于不可响远。苟能知其弊之不可长,于是自书精意,自辟性灵,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不袭不蹈而天然入声,可以揆古人而同符,即可以传后世而无槐:而后成其为我而立门户矣。清.沈宗骞〈芥学画编〉

21、  学一半撒一半,未尝全学;非不欲全,实不能全,亦不必全也。清.郑板桥

22、  不善学者,即圣人之过处而学之,故蔽于一曲。今世学《兰亭》者,多此也。北宋.黄庭坚《论书》

23、  大抵下笔之际,尽仿古人,则少神气;专勿遒劲,则俗病不除。所贵熟习精通,心手相应,斯为美矣。南宋.姜夔《续书谱》

24、  可与谈斯道矣!东晋.卫铄《笔阵图》

25、  作书要发挥自己性灵,初莫寄人篱下,凡临摹各,不过窃取其用笔,非规矩形似也。近世每临一,止摹仿其笔画;至于用意入神,全不领会。要知得形似者有尽而领神味者无穷。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26、  观能书者,仅得数字揣摩,便自成体。无他,专心既久,悟其用笔,用墨及结体之法,供我国运用耳。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27、  学书易少年时将楷书写定,始是第一层手。清.梁谳《学书论》

28、  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晋.卫铄《笔阵图》

29、  古贴字体大小,颇有相径庭者。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执,痛痒相关。清包世臣《安吴论书》

30、  作书起转收缩,须极力顿挫,笔法既得,更多临唐贴以严其结构。清.梁谳《学书论》


书法励志名言 30句菁华(扩展6)

——书法标语 30句菁华

1、书法宣城,精彩人生。

2、写漂亮字,做优秀人。

3、沉醉墨海,书写人生。

4、点到为止,一字千金。

5、书画连*,和谐新中华。

6、学书以养德,奋发而兴国。

7、练一手好字,传一代文明。

8、翰墨怡且乐,书法寿而康。

9、让书法保持审美领域的尊严。

10、丰富业余生活,继承传统文化。

11、传承中华文明,品鉴文字魅力。

12、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书法艺术。

13、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书法艺术。

14、堂堂正正做人,端端正正写字。

15、弘扬书法魅力,阐释书法精神。

16、彰显文化内涵,创造文化价值。

17、走进书画世界,感受万物灵气。

18、写漂亮字,做优秀人,字如其人。

19、书法有路勤为径,墨海无涯苦作舟。

20、国画油画任你挑,毛笔颜料少不了。

21、小小字儿方方正,一支钢笔直又硬。

22、小小笔儿手中握,落笔成名别骄傲。

23、艺术只承认一流,时间只记住精品。

24、为您点亮艺点灯光,带您走进艺术殿堂。

25、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演绎书法神奇魅力。

26、弘扬民族文化精髓,演绎书法神奇魅力。

27、满堂中华书画文化,遍地*真情交流。

28、笔力遒劲动感*,如诗如画传承中华。

29、美术可以表现文化,美术可以辅翼道德。

30、立足北部湾,打造海峡西岸文化产业盛会。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