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语录 >

*传统文化经典语录 40句菁华

日期:2022-12-03 00:00:00

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4、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5、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6、小不忍,则乱大谋。——《庄子》

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8、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1、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12、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1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1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17、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18、朗朗乾坤,堂堂中华。高龄五千岁,繁衍百亿人。铁肩挑五岳,巨手开三峡。腰环万里长城,脚跨九曲黄河。高擎文明圣火,穿越世纪风云。火熊熊薪传百代,光灿灿彪炳千秋。

19、中华儿女文化情,代代传承代代行,你传承来我传承,弘扬文化你我同行

20、中华民族文化多,我把语言说一说,南腔北调多丰富,各地都用自己的,普通话是通用语,全族人民都会说。

21、汉唐以后,*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传入了日本等国。

22、南方种水稻,北方种小麦,南方吃米饭,北方吃馒头。包子,面条,米粉,大饼,*样样有。

23、唐诗风采,艳丽卓目,啧啧有音,飘扬千古,宋词情调,优雅芬芳,伴歌清唱,飞远流长,元曲悠扬,轻快舒畅,随歌而行,飘扬四方。中华文采,经典永藏。

24、祖国节日中外响,大家一起想一想,清香粽子端午节,八月十五月饼节,腊月三十是春节,贴春联来放鞭炮,穿着新衣把舞跳,三十晚上吃饺子,大年初一拜新年,正月十五闹花灯。

25、中华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即汉族文化,汉文化。且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以文化圈概念亦被称为“汉文化圈”。

26、要说民族文化,必说琴棋书画;妙在收心养性,培养独特文明;塑造人格保证,追求脱俗意境;民族传统之镜,折射博大精深。

27、茶圣陆羽茶文化,一本《茶经》传天下,一杯清茶意悠悠,举手投足显风流,饮茶静心能生津,*品味悟茶道,参悟人生苦与乐!

28、陶瓷故乡在*,瓷都当推景德镇;陶器出现在史前,瓷器始于东汉间;洁白如玉薄若纸,透明如镜能照面;生活起居离不开,陶瓷文明震世界。

29、千年古国。世界上四大古国中唯一存在时间最长,文化传承没有隔断的国家。

30、新加坡则从年代,就开始推行以*儒家传统文化为中心内容的“文化再生”运动。

31、太极清影武当山,少林神功少室练,峨眉刚劲柔中显,南来圣地佛山,功夫盛名远传。留恋霍家佛家拳,慕名方家掌中仙。功夫中华象征,回想百味丹田。

3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4、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

35、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

36、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3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8、位卑未敢忘忧国。

39、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40、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传统文化经典语录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传统文化经典语录 40句菁华(扩展1)

——*传统文化的唐诗经典 50句菁华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2、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

3、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

6、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7、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8、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10、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1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1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1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14、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1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16、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1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8、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9、常恐秋节至,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2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21、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2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

2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2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2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2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2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28、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29、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

3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3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

3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

33、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34、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

3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36、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3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

38、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

39、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40、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4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

4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陆游

4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44、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

45、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

46、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

4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48、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

49、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

5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传统文化经典语录 40句菁华(扩展2)

——*传统文化经典段落 40句菁华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5、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6、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8、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9、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

10、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11、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12、不去*,鲁难未已。 (左传)

13、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1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1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17、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18、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1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20、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2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2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2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2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25、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2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27、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28、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29、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3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3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32、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荀子·非十二子)

3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3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35、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36、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8、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3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4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传统文化经典语录 40句菁华(扩展3)

——传统文化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2、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3、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4、视死如归。——《管子·小匡》

5、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6、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9、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10、率义之为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1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2、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13、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14、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15、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16、率义之为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17、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18、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19、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2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21、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2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23、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24、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25、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26、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北朝乐府民歌

27、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28、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29、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30、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31、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3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3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3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3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36、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7、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春秋·用众》

38、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寸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

39、人必先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先自敬也,然后人敬诸。——扬雄《法言·君子》

40、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传统文化经典语录 40句菁华(扩展4)

——云南省“彩云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 60句菁华

1、张三将他的qq签名改成了“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

2、以下哪位历史人物,由于提倡“性恶论“而经常被人们拿来与孟子的“性善论” 进行比较?()

3、下列成语,与佛教无关的是()

4、下列不属于蹴鞠另一个名称的是()

5、我国最早的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是()

6、*古代四大书院中书院与地点不对应的是()

7、“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下列哪个人物说的?()

8、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观点的是魏晋名士()

9、旒,指的是古代帝王、诸侯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根据其身份的不同,数量也不同,诸侯一般是九旒,天子是()旒。

10、不少史学家都把哪一年视为*造纸术真正诞生的元年?()

11、清康熙年间,与尚可喜、耿精忠共同对抗朝廷,史称“三藩之乱”的是( B )。

12、云南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哪一次?( C )

13、相传仓颉造字时,惊天地、泣鬼神,天降谷子,称作“谷雨”,人们把这一天

14、严格意义上说,青铜不是纯铜,而是一种铜合金。()

15、古人在龟甲兽骨上刻画记事,产生了“甲骨文”,后来随着冶铜技术的进步,人民又将文字刻写在青铜器上,出现了“钟鼎文”,也称“铭文”。()

16、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解释汉字起源的著作。()

17、官学是指由封建朝廷或者地方官负直接举办或管辖的,由官方出资的学校教育系统,主要包括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大类。()

18、我们生活中习惯说的“陶瓷”,实际上是陶器和瓷器的合称。陶器与瓷器的区别主要在于使用材料和烧成温度不同。()

19、算盘是*传统计算工具,利用算盘能进行开*方的运算。()

20、以明清以来流行的样式为例,古典家具大体上可以分为五类,即卧具、坐具、 承具、庋具、杂具。()

21、官帽椅定型于明代,其形类似明代的官帽,故得名。官帽两侧有大帽翅,官帽椅搭脑两头、扶手两头的位置各伸出一个头,故也称作“四出头”。()

2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能使人达到“中庸”境界的条件的是()

23、《庄子》现仅存郭象注本保留下来的()。

24、梁启超在《保教非所以尊孔论》中指出:“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 其总因也??我*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 下列与“思想自由之明效”一致的是()

25、佛教的创始人是()

26、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不与项羽有关()

27、下列诗句描写有误的是()

28、“曳尾于涂”的典故与谁有关()

29、下列哪一属性为阳( )

30、黄道婆将从崖州引进的小纺车改造为“脚车”,使它能“一手三纱,以足运轮”。黄道婆对纺织工艺的革新()

31、《过零丁洋》的作者是()

32、“临川四梦”指的是()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部写有梦境的戏剧作品。

33、被后人称为“南戏之祖”的作品是()

34、龙门石窟位于下列哪个省()

35、*古代雕塑按照其服务功能不同可分为陵墓雕塑和()

36、雕塑艺术的鼎盛时期是()

37、佛教的雕塑起源于()

38、雕塑艺术是用各种可塑、可雕、可刻的材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这表明()

39、中西方由于文化的差异,西方雕塑则注重再现、模仿、写实、追求美和真统一的思维模式,其人像雕塑注重形体的比例、结构、神态,*雕塑偏重于象征、表现、写意、追求美和善统一的思维模式,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并不刻意地去追求外在形象的精确与酷肖,而是重视情感感受与体验。上述现象表明,文化通过影响人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人的()

40、古人的饮食习惯与我们现在略有不同,一日两餐,第一顿称为朝食,也叫()

41、入世精神是*历代优秀士大夫身体力行的人生追求。下列诗句中不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42、( A )是彝族最隆重的节日。

43、阿诗玛的故乡是在( A )。

44、《庄子》分为外篇、内篇和和杂篇。外篇是庄子的思想精华所在。()

45、三国时期,以道家清净养生、无为治世为主的黄老学向宗教化发展,又与方仙道结合,行成了黄老道,行其术者被称为方士。()

46、八支正道又称为八正道、八圣道,是四圣谛理论中“集谛”的重要内容。()

47、古时候的弓箭有个别名,叫“鸟号”。()

48、*传统文人的基本素质教育之中有所谓的四门雅艺“琴、棋、书、画”,“画”居其首。()

49、古人种稻有①浸种②耕地③插秧④收割⑤除草⑥入仓⑦持穗等流程,请给出正确的顺序()

50、*古代传说中的蚕神是()

51、下列在洛阳建都的朝代,组合正确的是()

52、“六朝圣地,十代都会”指下列哪个城市()

53、伊洛瓦底江的东源恩梅开江,其上游叫( B ),发源于*,流经怒江西北部后进入缅甸。

54、漏壶是一种古代的计时工具,目前较常见的漏壶,往往只有受水壶而没有泄水壶。()

55、秦代将()三国北方边地的长城加以修缮、连缀、增筑,用以抵御游牧民族入侵。

56、云南著名历史学家( A )先生说:“云南之名,初仅一县,后为一郡,又后称一省也。”

57、都江堰由()三部分组成。

58、火药最初是用来制造()的,为节日增加热闹、欢乐的气氛。

59、后人在泥活字的基础上不断改进,用()和()替代胶泥,使活字印刷术在明清时盛行,

60、古代称筷子为“箸”。()


*传统文化经典语录 40句菁华(扩展5)

——云南省“彩云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 50句菁华

1、“下邳拾履”的故事与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2、魏晋多名士,有著名的竹林七贤。下列不属于“竹林七贤”的是()

3、下列成语,与佛教无关的是()

4、“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这个成语与以下哪部著作有关?()

5、提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古代人物是()

6、*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活动的论著是()

7、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观点的是魏晋名士()

8、旒,指的是古代帝王、诸侯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根据其身份的不同,数量也不同,诸侯一般是九旒,天子是()旒。

9、周赧王时期,()年轻力盛,与大力士比赛举重,试图举起代表雍州的大鼎,却力竭身亡。

10、下列《诗经》中的篇目,哪一项不具有讽喻性?()

11、下列哪项词语与围棋有关?()

12、相传仓颉造字时,惊天地、泣鬼神,天降谷子,称作“谷雨”,人们把这一天

13、汉字的特点使书法艺术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规律和美学价值,金文古朴大方,小 篆形象直观,隶书龙飞凤舞,草书整齐优美??()

14、青铜器本身为青绿色,这是因为青绿色的青铜器比较迷人。()

15、唐代时,出现了第一个蹴鞠民间团体齐云社。()

16、汉魏间,曹操与曹植、曹冲父子三人在文学上均有很高的成就,后人合称之为

17、礼乐兴起于东周时期。()

18、告子提出人性“无善无恶论”,认为人性就好像湍急的流水,缺口在东便像东流,缺口在西便向西流。()

19、最能集中体现魏晋风度的著作当属南朝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一书。()

20、明代,江西景德镇开始成为制瓷中心。()

21、《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其中有很多名篇,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庄子》篇()

22、下列诗句描写有误的是()

23、根据我国古代的“风水术”,青龙代表的是哪个方向?()

24、最早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是()

25、著名诗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作者是()

26、著名词《忆帝京》的作者是()

27、下列选项说法有误的是()

28、《墙头马上》的作者是()

29、唱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我这里出帐外且散愁情”出自哪一派的哪一部作品()

30、雕塑艺术是用各种可塑、可雕、可刻的材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这表明()

31、中西方雕塑艺术的差异表明()

32、“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个典故和下列选项中谁有关()

3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出自()

34、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对立德、立功、立言分别做了界定。其中立言为:“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具体可理解为()

35、普者黑是( A )的著名景点。

36、乐府原是封建朝廷设立的音乐管理机构,最初始于西周,汉朝依然沿用了这一名称。()

37、孔子把“信”“食”“兵”看成治国三要素。()

38、作为名家早期代表的邓析,明确支持孔子的礼治思想,主张“不法先王,不是礼义”。()

39、古人论琴,有“四德九善”之说。()

40、“姑苏城外寒山寺”“姑苏”是()的别称。

41、比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能达到新的境界时,我们常引用的一句诗是()

42、我国最早的青花瓷器出现于()

43、下列在洛阳建都的朝代,组合正确的是()

44、“闻过则改”的意思是做一件事情要坚持不懈,就能取得成功。()

45、春秋战国时期的七个诸侯国指()

46、( )代修筑的长城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工程最坚固、设施最完善。

47、云南驿在云南省( B )。

48、长城主要由()几部分组成。

49、后人在泥活字的基础上不断改进,用()和()替代胶泥,使活字印刷术在明清时盛行,

50、青铜兵器有刀、矛、()剑等,最著名的是越王勾践剑。


*传统文化经典语录 40句菁华(扩展6)

——*传统文化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4、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6、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7、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8、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9、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0、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1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è)《题画·竹石》

12、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1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14、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15、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16、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1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8、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

19、记己有耻。——《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20、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关于传统文化传承的名言}.

21、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

22、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

24、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25、宽则得众。——《论语·阳货》

26、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卷九十六爱他的方式如果不正确,恰恰是害了他。

27、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2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纯洁的友谊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就像水一样清澈透明。)——《庄子·山木》

29、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30、弘扬慈孝文化,构建大爱甬城。

31、以“孝”修身立命,以“慈”传爱立家。

32、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33、民不容贪,党不容腐;人心向背,决定存亡。

34、立公心甘作公仆德乃大,去私念不谋私利品自高。

35、党员干部要做到三不伸手: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

36、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37、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策林》

38、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39、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40、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传统文化经典语录 40句菁华(扩展7)

——弘扬传统文化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2、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3、改过不吝。――《尚书·仲虺之诰》

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5、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6、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7、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8、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9、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10、见善则迁,见过则改。——《周易》

1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12、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13、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4、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1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16、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17、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18、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北朝乐府民歌

19、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形势解》

2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1、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22、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23、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2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26、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2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2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9、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3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3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3、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34、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劝孝歌》

35、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春秋·用众》

3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3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40、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传统文化经典语录 40句菁华(扩展8)

——传统文化名言 30句菁华

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3、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7、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8、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9、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10、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11、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3、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1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1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1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7、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破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

18、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19、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2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21、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春秋·用众》

2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3、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24、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2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6、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

2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9、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30、人必先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先自敬也,然后人敬诸。——扬雄《法言·君子》


*传统文化经典语录 40句菁华(扩展9)

——传统文化的标语 30句菁华

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3、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4、习四书五经,修德蕴之人。

5、传东方智慧,品华夏文化。

6、传古今文化,播东方神韵。

7、博览五千年,塑造当代贤。

8、培养*魂,树立*心。

9、弘扬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

10、承千年精粹,为往圣继绝学。

11、从我做起,做一个文明的游客。

12、传承弘扬文化,成就美好人生。

13、传播东方智慧,共享华夏文明。

14、传播东方智慧,辉映卓越人生。

15、保护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

16、弘扬传统文化,共建幸福中华。

17、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18、温习东方文化,修身齐家*天下。

19、传统文化播神州,华夏文明永流传。

20、继承中华文明传统,挖掘优秀文化精髓。

21、传承文明,弘扬文化,立足本国,面向世界。

22、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23、发扬优良传统,把握正确方向,坚持改革创新。

24、弘扬优良传统,感悟优秀文化,创建魅力家园。

2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27、传承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28、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29、穿越时空的魔法武器——文化遗产。

30、发扬优良传统,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提升维护*和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水*。


*传统文化经典语录 40句菁华(扩展10)

——传统体育文化节口号 30句菁华

1、健康第一,从我做起。

2、坚持锻炼,健康成长。

3、奋发拼搏,勇于开拓。

4、强身健体,立志成才。

5、强身健体,立志成材。

6、拥有健康,拥抱未来。

7、运动健康,快乐成长。

8、锻炼身体,报效祖国。

9、阳光锻炼,勇往直前。

10、青春无悔,**无限。

11、体育陪我行,快乐伴一生。

12、做阳光少年,展自我风采。

13、生命无止境,运动无极限。

14、终点不是梦,重点是突破。

15、让**进发,为生命喝彩。

16、锻炼享健康,快乐伴人生。

17、健体魄强素质,促发展上水*。

18、发展体育运动,推行全民健身。

19、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源于健康。

20、运动奏响生命,运动点燃**。

21、我参与,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22、每天锻炼一小时,强体健身有朝气。

23、运动与生命同在,青春与快乐永存。

24、运动奏响生命,运动点燃我们的**。

25、体育是运动的艺术,运动是体育的灵魂。

26、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再接再厉,勇攀**。

27、运动是我们充满活力,活力让生命变得美丽。

28、音符让音乐有了旋律,运动让生命充满健康。

29、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需要毅力,毅力来源于拼搏。

30、青春的呼唤,心跳的韵律,生命的火焰,梦想的放飞。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