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句子 >

*传统文化的唐诗经典 50句菁华

日期:2022-12-02 00:00:00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2、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

3、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

6、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7、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8、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10、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1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1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1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14、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1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16、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1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8、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9、常恐秋节至,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2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21、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2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

2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2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2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2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2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28、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29、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

3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3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

3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

33、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34、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

3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36、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3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

38、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

39、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40、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4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

4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陆游

4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44、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

45、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

46、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

4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48、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

49、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

5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传统文化的唐诗经典 50句菁华扩展阅读


*传统文化的唐诗经典 50句菁华(扩展1)

——*传统文化励志座右铭 50句菁华

1、译:只需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2、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他人的小,缺陷比他人少而自鸣自得。

3、译:只学习却不思索就不会感到迷茫,只梦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4、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故弄玄虚,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7、译:想看到更远更宽广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8、译:评价一团体时,不能由于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9、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1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15、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1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7、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1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19、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20、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高尔基

21、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22、贫而无诌,富而无骄。——子贡

23、学至乎没而后止。——《荀子·劝学》:学习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中止。

24、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杨雄《法言·学行》。

25、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清)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

26、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礼记·学记》

27、最革命者,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最古老的传统的人。——罗曼·罗兰

28、疾学在于尊师。——《各氏春秋·劝学》。

29、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朱舜水集·劝兴》。

30、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31、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3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33、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3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35、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36、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37、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38、古老的种子,沱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泰戈尔

39、荡两袖清风,拂去心尘坦然,树一身正气,留下口碑伟岸。——杨明干

40、花以芳香而美好,官以清廉而高贵。——姚宗岭

41、劲松立险处,正气显人格。——贾兴宏

42、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43、廉洁从教,勿以“十不准”而为;心怀坦荡,总为下一代着想。——李兆兴

44、为政戒贪欲,为人重诚信;养廉重在自律,修身重在自励。——赵霞

45、位卑未泯济民志,权重不移公仆心

46、言行端正,堂堂正正为人师表;洁身自好,坦坦荡荡哺育桃李。——张秀东

47、一心为公自会宠辱不惊,两袖清风始能正气凛然。

48、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49、欲多则心散,心散则意衰。——王文秀

50、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陈英


*传统文化的唐诗经典 50句菁华(扩展2)

——*传统文化经典段落 40句菁华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5、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6、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8、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9、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

10、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11、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12、不去*,鲁难未已。 (左传)

13、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1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1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17、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18、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1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20、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2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2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2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2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25、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2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27、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28、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29、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3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3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32、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荀子·非十二子)

3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3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35、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36、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8、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3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4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传统文化的唐诗经典 50句菁华(扩展3)

——*传统文化经典语录 40句菁华

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4、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5、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6、小不忍,则乱大谋。——《庄子》

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8、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1、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12、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1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1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17、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18、朗朗乾坤,堂堂中华。高龄五千岁,繁衍百亿人。铁肩挑五岳,巨手开三峡。腰环万里长城,脚跨九曲黄河。高擎文明圣火,穿越世纪风云。火熊熊薪传百代,光灿灿彪炳千秋。

19、中华儿女文化情,代代传承代代行,你传承来我传承,弘扬文化你我同行

20、中华民族文化多,我把语言说一说,南腔北调多丰富,各地都用自己的,普通话是通用语,全族人民都会说。

21、汉唐以后,*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传入了日本等国。

22、南方种水稻,北方种小麦,南方吃米饭,北方吃馒头。包子,面条,米粉,大饼,*样样有。

23、唐诗风采,艳丽卓目,啧啧有音,飘扬千古,宋词情调,优雅芬芳,伴歌清唱,飞远流长,元曲悠扬,轻快舒畅,随歌而行,飘扬四方。中华文采,经典永藏。

24、祖国节日中外响,大家一起想一想,清香粽子端午节,八月十五月饼节,腊月三十是春节,贴春联来放鞭炮,穿着新衣把舞跳,三十晚上吃饺子,大年初一拜新年,正月十五闹花灯。

25、中华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即汉族文化,汉文化。且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以文化圈概念亦被称为“汉文化圈”。

26、要说民族文化,必说琴棋书画;妙在收心养性,培养独特文明;塑造人格保证,追求脱俗意境;民族传统之镜,折射博大精深。

27、茶圣陆羽茶文化,一本《茶经》传天下,一杯清茶意悠悠,举手投足显风流,饮茶静心能生津,*品味悟茶道,参悟人生苦与乐!

28、陶瓷故乡在*,瓷都当推景德镇;陶器出现在史前,瓷器始于东汉间;洁白如玉薄若纸,透明如镜能照面;生活起居离不开,陶瓷文明震世界。

29、千年古国。世界上四大古国中唯一存在时间最长,文化传承没有隔断的国家。

30、新加坡则从年代,就开始推行以*儒家传统文化为中心内容的“文化再生”运动。

31、太极清影武当山,少林神功少室练,峨眉刚劲柔中显,南来圣地佛山,功夫盛名远传。留恋霍家佛家拳,慕名方家掌中仙。功夫中华象征,回想百味丹田。

3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4、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

35、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

36、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3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8、位卑未敢忘忧国。

39、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40、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传统文化的唐诗经典 50句菁华(扩展4)

——诗经中经典句子 50句菁华

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2、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4、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5、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6、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7、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鸿雁·鹤鸣》

8、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秦风·蒹葭》

9、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10、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11、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12、及而携老,老使我怨。

1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14、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15、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16、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17、未见君子,怒扣调饥。

18、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19、琴瑟在御,岁月静好。

20、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21、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22、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23、言笑晏晏,信誓旦旦。

24、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25、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

26、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27、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28、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29、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30、北风其凉,雨雪其雾。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31、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32、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33、灵雨既零,命彼倌人。星言夙驾,说于桑田。

34、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35、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36、愿一日,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37、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

38、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

39、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迂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40、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41、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4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广袖飘飘,今在何方?几经沧桑,几度彷徨。衣裾渺渺,终成绝响。

43、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4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靡靡;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45、苕之华,芸其黄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46、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心之忧矣,之子无带。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47、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48、红花之瓣,兰彩依依。怜之惜矣,奈何离兮?红花之心,盈盈素语。怜之惜矣,奈何零兮?红花点醉,陌上已末。怜之惜矣,奈何往兮?

49、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50、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传统文化的唐诗经典 50句菁华(扩展5)

——*传统文化名言警句分享 40句菁华

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2、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在灾难与危险面前,不要苟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气节。

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4、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7、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8、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9、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1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12、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13、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只有仁者才知道怎么爱人,怎么恨人。

1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5、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16、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

1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8、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19、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纯洁的友谊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就像水一样清澈透明。) ——《庄子·山木》

2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21、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2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2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24、视死如归。——《管子·小匡》

25、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2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8、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29、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30、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31、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3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33、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34、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3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36、知而好问者圣,勇而好问者胜。——《文字·自然》

37、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3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

39、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40、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传统文化的唐诗经典 50句菁华(扩展6)

——传统文化名言 30句菁华

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3、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7、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8、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9、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10、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11、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3、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1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1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1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7、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破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

18、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19、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2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21、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春秋·用众》

2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3、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24、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2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6、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

2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9、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30、人必先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先自敬也,然后人敬诸。——扬雄《法言·君子》


*传统文化的唐诗经典 50句菁华(扩展7)

——传统文化歇后语 30句菁华

1、兔的尾巴——长不了

2、挨刀的鸭子——乱窜

3、芝麻开花——节节高

4、蛇吃黄鳝——比长短

5、鲤鱼跳龙门——高升

6、泥鳅上水——争先恐后

7、猴照镜子——得意忘形

8、矮子打狼——光喊不上

9、草鞋无样——边打边象

10、落水麻绳——先松后紧

11、墙上栽花——高种(中)

12、把娃娃当猴耍——愚弄人

13、挨打的乌龟——缩脖子啦

14、老中医把脉——慢慢地摸

15、蚂蚁搬泰山——下了狠心

16、阿斗式的人物——没能耐

17、雷公劈蚂蚁——以大欺小

18、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

19、八只脚的螃蟹——横行霸道

20、决了口的水渠——放任自流

21、岸上看人溺水——见死不救

22、老鼠进书房——-咬文嚼字

23、跋脚马上战场——有死无活

24、麻油苏豆腐——下了大本钱

25、撅着屁-股看天——有眼无珠

26、暑天里的温度计——直线上升

27、老子纳妾儿姘居——一窝不正经

28、拔了萝卜栽上葱——一茬比一茬辣

29、跋脚驴子追兔子——赶不上;撵不上

30、旧鞋踏狗屎——提不得;提不起来;别提了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