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名言 >

传统的名言 50句菁华

日期:2022-12-02 00:00:00

1、德行比人情世故更难获得;青年人失掉了德行是很少能够再恢复的。怯懦无能和不懂人情世故是大家归给私家教育的过错,其实这并不是在家庭里面进行教育的必然结果,也并不是无法医治的毛病。如果说家里溺爱太过,常常使人懦弱无能,应该竭力避免,那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德行的缘故。 ——洛克

2、这种落于俗套的高贵和风雅是再*庸低劣不过的。 ——雨果

3、让一得百,争十失九。 ——马克

4、没有经过琢磨的钻石是没有人喜欢的,这种钻石戴了也没有好处。但是一旦经过琢磨,加以镶嵌之后,综们便生出光彩来了。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他们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 ——洛克

5、存在着一种出自内心的礼貌。它是变换了形式的爱心。由此产生出一种外部表现出来的最适宜的礼貌。 ——歌德

6、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敬学。 出自(汉)韩婴《韩词外传》。

7、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写怀》

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八首》之一

9、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1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11、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法言学行》。

1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3、无论哪里,原则的基础就是传统。美国

14、学至乎没而后止。《荀子劝学》

15、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16、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1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8、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

19、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

20、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21、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22、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23、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2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2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26、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27、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破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

28、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29、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30、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31、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32、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33、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34、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5、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6、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37、假如传统或“世代相传”的意义仅是盲目地或一丝不苟地因循前人的风格,那么传统就一无可取。——艾略特

38、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朱舜水集·劝兴》。

39、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佚名

40、贫而无诌,富而无骄。——子贡

4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42、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天子章》

43、疾学在于尊师。 --《各氏春秋·劝学》。

44、假如传统或“世代相传”的意义仅是盲目地或一丝不苟地因循前人的风格,那么传统就一无可取。--艾略特

45、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朱舜水集·劝兴》。

46、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佚名

47、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孟子

48、人不可以不就师矣。 --王符《潜夫论·赞学》

49、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礼记·学记》

5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传统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阅读


传统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1)

——中华传统美德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2、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3、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5、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7、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9、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北朝乐府民歌

10、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11、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

1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13、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列传》

14、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15、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16、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1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19、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20、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21、该得的数千不多,不该得的一分也不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只有防微杜渐,才能廉洁从政。——张钊

22、戒贪,贪则无品;戒骄,骄则无知;戒情,情则无进。

23、自满者,人损之;自谦者,人益之。——魏征如

24、能虚心接受人家的意见,能虚心去请教他人,才能集思广益。

25、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 申居郧

26、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这种贫乏通常用一个字来称呼,这就是“愚蠢”。——高尔基

27、地洼下,水流之;人谦下,德归之。——魏征

28、不慎其前而悔其后,嗟乎!虽悔无及矣。——韩婴

29、缄默和谦虚是社交的美德。——蒙田

30、气忌盛,新忌满,才忌露。 —— 吕坤

31、满盈者,不损何为?慎之!慎之! —— 朱舜水

32、虚已者进德之基。 —— 方孝孺

33、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34、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3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6、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3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38、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39、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周易外传》

40、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41、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

42、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4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44、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45、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4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47、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黄石公

4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4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5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传统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2)

——中华传统美德名言 50句菁华

1、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5、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6、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7、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8、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9、仁者寿。――《论语·雍也》

1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11、能虚心接受人家的意见,能虚心去请教他人,才能集思广益。

12、有人说,我很谦虚低调,但一直没好运气没有发达,你谦虚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不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嘛?你把老实和安分守己当谦虚,我也没办法。谦虚是为了更好的表现自己。

13、人间荣华富贵无数,唯有谦虚勤奋之徒才能尽数攫取,还在看如何月薪过万么?还在想着炫耀自己刚刚晋升一级么?没关系,只要遇到一个谦虚的精英,你就会发现自己所有的傲骄都荡然无存。

14、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老舍

15、谦逊是美德的色彩。——提奥格尼斯

1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17、地洼下,水流之;人谦下,德归之。——魏征

18、自负对任何艺术是一种毁灭。骄傲是可怕的不幸。——季米特洛夫

19、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己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半是结局很不幸的。——培根

20、言过其实,终无大用。

21、伟大的人是绝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愈多,他们愈认识到他们的不足。——卢梭

22、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情感。

23、九牛一毫莫自诩,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24、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

25、气忌盛,新忌满,才忌露。 —— 吕坤

26、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 —— 黄石公

27、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28、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29、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

3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1、小不忍,则乱大谋。

32、万勿得陇犹望蜀,神怡梦稳老到头。

33、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

34、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35、师友贵隆亲,古学当自反。

36、贵自勤中得,富从俭中来。

37、师者,人之模范也。

38、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

39、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4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1、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

42、常思自己过,勿与邻友争。

43、公生明,偏生暗。

44、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45、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绳之于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

4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47、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48、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4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50、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传统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3)

——传统的经典名言 40句菁华

1、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幼学琼林·夫妇》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5、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6、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7、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8、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9、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10、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11、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14、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1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16、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17、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18、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1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20、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21、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22、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2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6、宽则得众。——《论语·阳货》

2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8、君子和而不流。——《礼记·中庸》

29、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30、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31、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32、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33、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34、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35、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3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37、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38、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39、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40、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传统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4)

——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 50句菁华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3、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管子-五辅》

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7、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8、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

9、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1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1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论语》

1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3、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1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15、见善则迁,见过则改。《周易》

1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7、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1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2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2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2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25、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2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27、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

2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29、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30、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3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32、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33、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34、宽则得众。——《论语·阳货》

35、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36、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3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38、轻诺必寡信。——《老子》

39、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40、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列传》

41、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42、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43、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44、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4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46、百闻不如一见。——《汉书·赵冲国传》

47、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石成金《传家宝·绅瑜》

4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5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传统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5)

——中华传统美德经典的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人之有德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国策-魏策》

2、见善则迁,见过则改。《周易》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4、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5、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yì)》

6、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7、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9、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10、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1、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1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13、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春秋-用众》

14、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1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16、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17、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18、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19、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20、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论第九》

21、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2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2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24、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25、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列传》

2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7、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28、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29、做事当以勤为先,为官当以廉为鉴。

30、甘守清廉报国家,不为贪赃羞儿孙。——大张会

31、戒贪,贪则无品;戒骄,骄则无知;戒情,情则无进。

32、乐自清中出,烦从贪里来。——宁莉

33、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

34、让廉洁铭刻人生,把清白留在人间。——齐润芳

3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36、树若正直,能参天成伟材;人若正直,可明理识大局。——杨明干

37、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38、欲多则心散,心散则意衰。——王文秀

39、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0、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传统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6)

——传统美德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5、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6、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9、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10、义以生利,利以丰民。

11、不敬父母老时悔,遇难不帮有事悔。

12、人之至亲,莫亲于父子。

13、忍一句一切是非自然去,息一怒无量福田从此获。

14、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1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

16、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

17、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18、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

19、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20、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21、不师者,废学之渐也。

22、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23、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24、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25、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26、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27、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28、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2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30、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3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2、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33、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34、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35、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36、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

3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38、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39、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4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传统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7)

——*传统美德名言 30句菁华

1、轻诺必寡信。——《老子》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3、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4、大义灭亲。——《左传·隐公四年》

5、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6、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8、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9、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10、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1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3、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14、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1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1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17、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1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19、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2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2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2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3、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24、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春秋·用众》

2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6、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27、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2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29、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30、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传统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8)

——传统文化名人名言 30句菁华

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3、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4、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0、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11、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12、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13、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1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5、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16、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17、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18、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19、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2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2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2、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23、为善则预,为恶则去。——颜之推《颜氏家训·有事》

24、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25、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26、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2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传统的名言 50句菁华(扩展9)

——关于传统美德的名言 30句菁华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4、大义灭亲。——《左传·隐公四年》

5、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6、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7、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8、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9、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10、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11、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3、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14、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15、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16、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17、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18、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1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20、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21、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22、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23、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2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6、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27、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2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9、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30、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