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诗词 >

高考古诗词默写填空常考诗句 50句菁华

日期:2022-12-02 00:00:00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痛惜后人不知汲取教训,必将让再后来的人为之扼腕叹息的句子是:“__________”。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采纳了邹忌的劝谏,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广征谏言,臣民们如果能做到“__________”就可以受到下赏。

3、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想到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高楼大厦,能够“__________”

4、《逍遥游》中“__________”,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精神的诗句“__________ ”。

6、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用“__________”来表现塞外胡天八月大雪纷飞,一夜之间好像树上开满了洁白的梨花的景象。

8、《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

9、《诗经·氓》中表现女子对氓因婚事推迟而进行解释的两句是“__________”,表现了女子的温柔善良。

10、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表达作者要为朝廷率师北上,统一南北,以得到功勋美名的两句是“__________”

11、《出师表》中写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身为一介布衣时所持的处世态度的两句是“__________”

12、在韩愈的《师说》中,作者认为弟子可以为师,师也可以为弟子,所以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不过是“__________”的缘故。

13、《道德经》里提及的“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与《论语》中的“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14、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用“__________”一联,描摹了潮*江阔、风浪潜踪的江景,表现了诗人壮观、豪迈的气概。

15、《荀子·劝学》中用对比的手法说明“学”与“思”关系的名句是“__________”

16、领袖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演讲时引用庄子《逍遥游》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强调,我们要让中墨两国人民友情汇聚成浩瀚的大海,让中墨友好合作的大船不断乘风破浪前进。

17、诸葛亮《出师表》中,表明作者无意功名、淡泊名利的句子是“__________”

18、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两句形容箫声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给人以美的享受。

19、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以“__________”一句点明时令后,慨叹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险,表达对友人牵挂不舍之情。

20、《赤壁赋》中“__________”两句,借助具体形象,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把凄凉婉转、悲凉幽怨的箫声表现得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凄然下泪。

21、《送东阳马生序》中表达作者求学的经历中“苦中有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

22、、在《阿房宫赋》中,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了走廊像腰、屋檐像鸟嘴的句子是“__________”。

23、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24、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25、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6、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2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8、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29、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30、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3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3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有未悔

3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7、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38、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39、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40、(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41、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4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4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4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45、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4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8、色愈恭,礼愈至

49、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50、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高考古诗词默写填空常考诗句 50句菁华扩展阅读


高考古诗词默写填空常考诗句 50句菁华(扩展1)

——中考必考古诗词 40句菁华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6、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8、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9、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蜜蜂)

1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1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1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1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1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17、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18、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19、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0、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2、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2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2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26、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27、*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28、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份才。(华罗庚)

29、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孔子)

3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3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32、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3、一勤天下无难事。(韩愈)

34、好于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35、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中考必考古诗词 篇7

  1、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36、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到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中考必考古诗词 篇11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7、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中考必考古诗词 篇3

  1、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38、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有贡献。(白求恩)

  中考必考古诗词 篇5

  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9、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中考必考古诗词 篇8

  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40、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中考必考古诗词 篇10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高考古诗词默写填空常考诗句 50句菁华(扩展2)

——高考古诗词名句 40句菁华

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3、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杜甫《戏为六绝句》

4、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5、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汉乐府民歌《城中谣》

6、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7、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断句》

8、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9、春江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杨万里《读张文潜诗》

10、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

11、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题》

12、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1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14、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15、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16、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杂剧》

17、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刘琨《重赠卢谌》

18、不求好句,只求好意。欧阳修《吊僧诗》

19、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李绅《答章孝标》

20、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袁枚《遣兴》

21、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柳永《昼夜乐》

22、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

23、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24、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陈亮《三都乐》

25、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26、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黎志远《汉阳舟次》

27、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杜甫《夏夜叹》

2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29、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30、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3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32、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白朴《阳春曲。题情》

3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34、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35、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二首》

36、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37、不是一番梅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高明《琵琶记》

3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39、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40、山外青山楼外楼。林升《题临安邸》


高考古诗词默写填空常考诗句 50句菁华(扩展3)

——中考古诗词鉴赏常考知识点归纳 30句菁华

1、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有:

2、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热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矛盾、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3、“暂凭杯酒长精神”中的“暂”字有何表达效果?(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钟”用的好在那里?

5、赏析诗词语言。赏析诗词语言,要善于抓住诗词中的关键词语,体会其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的特点。答题时,要结合诗词的主题及写作背景,反复揣摩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和隐含意义,理解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比如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一个“坼”字、一个“浮”字,就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无比壮阔而又生动形象。

6、评价思想内容。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可以抓住主旨句、情感句进行分析,可以从诗词的写作背景进行分析,可以从作者的情感倾向、生活志趣进行分析,还可以就诗词所表达的人生哲理进行分析。比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词人作此词时任陕西经略副使,正在抗击西夏的侵扰。了解了词人的生活经历,就不难理解这首词的主题思想了:这首词主要描写北宋西北边境的军旅生活,描绘了边地奇异的秋景,从而表达了词人慨叹功业未建和戍边将士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

7、分析问题时张冠李戴,或者脱离文本,不结合全文或背景来分析。

8、表达时语言空泛,分析问题不具体,不全面。

9、缺少必要的诗词鉴赏术语,造成表达不准确,针对以上情况,老师应采取以下一些应对措施。

10、内容:所谓内容就是把该句用信达雅的句子翻译一遍~

11、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12、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13、(1)答:“弄”字赋予山光物态以胜人,显示蓬勃生机,“山光物态”在春晖沐浴下争妍斗艳,足以景色迷人和诱人,意在留客.

14、(1)答:空旷、寂寥、清冷、洁净.

15、(1)答:景物:江、鸟、山、花.

16、(1)答:这两个词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写得生动,富有情趣。

17、(1)答:“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

18、(1)答:表现了凉爽、清幽、宁谧的“夏意”.主要通过小院的深幽,竹席的凉爽,正午树阴满地,诗人安然入睡,时有流莺清韵传来,来构成一个别于炎夏的夏意意境。

19、(1)答:既写出了作者在久雨新晴后,面对青苔满地、绿树浓郁,却无人共享、共语的遗憾心情;也为下联“唯有南风旧相识”铺垫,为上下联之间的枢纽之词。

20、表现手法包括联想、想象、象征、渲染、抑扬、对比、烘托衬托、以乐写哀、以小见大、比兴等。

21、思路结构方面的术语包括照应、铺垫、承上启下、层层深入、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等。

22、“暂凭杯酒长精神”中的“暂”字有何表达效果?(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表达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要乐观面队未来之情,又难掩对前途的渺茫之感(2分)

23、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面对残烛,夜深不眠。在巴山夜雨中展读亲友询问归期的来信,心中充满归期无期的孤寂。)

  七、实战演练:

24、题奉晚(周敦颐)

  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1)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

  (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21.早梅(张谓)

  一树寒棒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本诗则侧重写梅的什么特点?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

  (2)本诗主要表现了梅花怎样的品质?

25、(1)答:“弄”字赋予山光物态以胜人,显示蓬勃生机,“山光物态”在春晖沐浴下争妍斗艳,足以景色迷人和诱人,意在留客.

  (2)答:之所以会“沾衣”是因为深山中空气新鲜、湿润.“以景诱人”的留客方法,正是诗人高人一筹之处.

26、(1)答:空旷、寂寥、清冷、洁净.

  (2)答:高洁而寂寞,无人问津,是罢官而不得起用的陆游自身的写照.

27、(1)答:景物:江、鸟、山、花.

  特点:碧绿、洁白、青葱、火红。

  (2)答:“欲”字妙在用拟人手法赋予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

28、(1)答:既写出了作者在久雨新晴后,面对青苔满地、绿树浓郁,却无人共享、共语的遗憾心情;也为下联“唯有南风旧相识”铺垫,为上下联之间的枢纽之词。

  (2)答:三四句以“南风”为主角,用拟人的手法把这位“旧相识”写得趣味盎然.“偷”显示“南风”的诙谐,似有意与老朋友开玩笑;“开”“翻”写与老朋友的熟识程度,其关切之情可见.可以想象在“无人”的情况下,“南风”将带给作者多少安慰。

29、(1)答:第一句将耀眼红枫与青白酒旗相缀,第二句将白沙洲渚与微红夕照相映,而两句之间用火焰般的枫林秋色与绚丽的夕照晚霞相映衬:满天满树的红色,真是绚烂之极,好一幅色彩浓丽、美不胜收的画面。

  (2)答:前三句为“实”写,末句为“虚”写。前两句从视觉角度写绚烂的秋江暮景;第三句从听觉角度写苍茫中的柔橹声声,以上三句似画境,胜乐声,但句句写“实”。结句冷然一问,却是凭空想象,是虚笔,但从景联想到人,由实而虚,却使意境更悠远空灵。

30、(1)农村(田园、乡村)风光

  (2)破、鸣、点。

  (3)答: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欣赏、流连之情。


高考古诗词默写填空常考诗句 50句菁华(扩展4)

——古诗词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唐书)

2、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3、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后汉书)

4、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6、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7、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陆机)

8、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9、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杨柳枝词》

10、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11、将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1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3、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1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

15、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文嘉)

1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17、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陈亮《三都乐》

18、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19、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20、万物兴歇皆自然。——李白《日出行》

21、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24、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陆游)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27、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

28、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29、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

30、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孔子)

31、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3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33、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

34、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周)

3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

36、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宋史》)

3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3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39、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40、*不死,鲁难未已。(左传)

41、十五入汉宫,花颜笑春红。——李白《怨歌行》

42、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归》

43、画君年少时,如今君已老。——王维《崔兴宗写真咏》

44、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贫女》

45、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蹋烂麦青春。——孟宾于《公子行》

46、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47、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48、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49、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古诗词名言警句 4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50、士可杀不可辱。(孔子)


高考古诗词默写填空常考诗句 50句菁华(扩展5)

——高考语文常考的成语 40句菁华

1、犬牙交错: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

2、日薄西山: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3、上行下效 :指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含贬义。

4、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很蛮横或愚昧无知。

5、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

6、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

7、出言无状:说话没有礼貌。

8、无独有偶:不只一个,还有配对的。

9、分庭抗礼:原指宾客和主人分别站在庭院两边,以*等的礼节相见。后用以比喻互相对立,地位相当。

10、焚膏继晷:点起灯继续着白天(干的事、。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工作或学习等。膏:油脂、焚膏:指点油灯。

11、各得其所:原来表示各自如其所愿,后来也表示每个人或每个事物都能得到适当的安排。

12、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正大的样子。

13、纸上谈兵:比喻空谈书本知识,不解决实际问题。

14、火中取栗:比喻冒了风险替别人出力,自己吃了苦头却一无所获。

15、佶屈聱牙: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佶屈:曲折;聱牙:不顺口。

16、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互敬互爱。

17、空空如也:指空空的什么也没有。

18、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 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19、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

20、侧目而视:敢怒不敢言,形容拘谨畏惧的样子。

21、马革裹尸:用马皮将尸体包裹起来,指英勇杀敌,战死疆场。

22、目无全牛:语出《庄子?养生主》,形容技艺达到极纯熟的境界。

23、噤若寒蝉:“噤”作“闭口不言”讲,该成语表示一个个都默不作声,就像秋天不叫的蝉。

24、涣然冰释:比喻相互间的前嫌、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或困难迅速克服。

25、巧夺天工:适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指人工的技艺极其精巧,胜过自然。

26、忝列门墙:谦辞,“忝”表示自己位列其中会让余者蒙羞。该词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

27、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只能用于夫妻之间相敬相爱,关系融洽。

28、有口皆碑:指所有的人都是活的纪念碑,比喻对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颂扬。

29、胸无城府:“城府”是指城市和官府,比喻待人处事的心机。整个词语的意思是指为人坦率真诚,不用心机。是褒义词,不用作贬义。】

30、独步天下:天下没有第二个。

31、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32、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33、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34、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35、明哲保身: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36、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37、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38、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39、呜呼哀哉:指死亡或完蛋。

40、孑然一身:指孤零零的一个人。


高考古诗词默写填空常考诗句 50句菁华(扩展6)

——关于雪的诗句古诗词 30句菁华

1、作者:岑参

2、作者:杨基

3、作者:张淑芳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6、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7、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8、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9、月华今夜黑,全见梨花白。

10、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11、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12、花月两模糊,隔窗看欲无。

13、褐裘覆紖被,坐卧有馀温。

14、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15、鸟声有悲欢,我爱口流血。

16、行路难·其一

17、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18、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19、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20、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21、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2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3、时有官船桥畔过,白鸥飞去落前滩。

24、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

25、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6、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

27、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28、昭君怨·春到南楼雪尽

29、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汗滴。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

30、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相将见、脆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相关内容
相关词条
热门标签
全站热门
当前热门
标签索引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首页


文案 | 句子 | 文案 | 成语 |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合同范本 | 工作报告 | 活动策划鄂ICP备2022017863号-3